李春颖
摘要:中国古筝文化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尤其是到了20世纪,古筝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其中发展最为显著的是古筝的演奏技巧。本文先是简要介绍了古筝的发展状况,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代古筝演奏技法演变的原因,主要包括社会文化生活的变化、多元文化的碰撞、演奏“场”及听众的变化、创作人员的多样化。
关键词:古筝 演奏 技法 多元化
古筝起源于秦代,兴盛于唐代。在唐以后的一千多年中,不少文人学者、艺术家通过不断地努力,对古筝进行了创新和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极具时代特色的曲目和演奏技法,并且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形成了9大门派。古筝技法也由最初的几种发展到如今的上百种。古筝的琴码位于琴弦的中间,以此将琴弦分成左右两个部分。我国古代艺人在演奏的过程中形成了右手弹奏,左手则只是按住古筝起辅助作用,并不直接弹奏出声音。在古筝发展的过程中,艺人对演奏技法的不断创新为古筝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高,对古筝演奏的欣赏需求也日益增加,因此古筝的演奏技法也必须不断创新,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一、当代古筝演奏技法演变的原因
(一)社会文化生活的变化
当今社会运行的速度很快,人们每天都要保持很快的生活节奏,这样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媒体技术层出不穷,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需要走出户外才能欣赏音乐,只需要待在电视机或者电脑旁,就能够随时欣赏世界各地的音乐。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让人们开始面对各种各样的快节奏的音乐文化,但是旧有的古筝乐曲产生于古代的慢节奏的社会生活中,需要现在的听众能够心平气和地去用心感受才能发现它的艺术魅力,而如今的人们恰恰没有这样的耐心。近代以来,民众开始不断地接触爵士音乐、摇滚音乐、说唱音乐等一系列的西方音乐,久而久之,人们就会产生听觉疲劳,这个时候人们就渴望一种音乐的出现能够为他们带来全新的感觉,而古筝恰好能够满足人们的这一需求。然而古筝的旧有的演奏技法已经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所以,专业演奏人员以及作曲家不断地对演奏技法进行创新,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求新求变的心理。例如著名艺术家王昌元1965年的作品《战台风》就如实地反映了这种变化。它很好地反映了码头工人和台风抗争的情景,真实地反映了民众的现实生活,并且还对许多演奏技法进行了创新,这受到了人们的普遍欢迎。总之可以这样说,社会文化生活方方面面的变化都对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引发了古筝演奏的革命性变化。
(二)多元文化的相互碰撞
我国的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深受各个民族的独特艺术的影响,融汇了各个民族艺术的特色。古筝也是如此,例如史兆元的《春到拉萨》就借鉴了藏族民间音乐的动感和腔调。李玫的《木卡姆散序与舞曲》则融合了维吾尔族民间音乐的腔调,广泛维族音乐的演奏技巧,最终使得音乐的民族特性十分浓重。
此外,古筝还借鉴了其它乐器的演奏技巧。例如音乐家徐晓林为了在用古筝演奏的时候能够产生古琴的音效,就借鉴了古琴左手滑音的技巧。王建民的《莲花谣》则是借鉴了琵琶的轮指演奏技巧,并进行了创新,不仅仅用轮指演奏,还用左手拇指弹奏声调部位,以营造出琵琶的音效。
(三)演奏“场”和听众的变化
以前的人们弹奏古筝主要是为了借助弹奏古筝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而不是为了和他人竞争,更不是为了让他人欣赏。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社会分工越来越深入,旧有的自娱性质的古筝演奏发展成了一门职业,众多高校也开设了古筝学这门专业,吸引了大量的学生学习。如今的古筝演奏自娱性还有,但仅仅是对业务人士来说的,对于专业演奏人员,其演奏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娱乐普通大众,让民众在听的过程中产生美的享受,于是演奏者为了这个目的,选择那些具有很好演奏效果的乐曲,以更好地取悦听众。
除此之外,听众的艺术品位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促使旧有的演奏技法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才能满足听众的需求。听众所处的时代决定了他们对于艺术的欣赏能力,在古代,只有那些文化水平高的上层人士才能真正理解古筝的艺术魅力,也只有他们才愿意去学习古筝的演奏技巧。然而社会发展到今天,艺术日益平民化,再加上民众的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他们也具备了欣赏古筝乐曲的能力。此外,听众对乐曲的爱好不同,导致他们在欣赏古筝演奏的时候,对古筝乐曲的感受也不同。总之,听众的多样化,促进了古筝演奏技法的创新。
(四)创作人员的多样化
在古代,艺人不但要演奏乐曲,还要从事乐曲的创作。而发展到今天,乐曲创作已经成为了一门职业,创作人员趋于多样化,不但古筝的演奏者从事音乐创作,还出现了专职的作曲家。专职作曲家在学习的过程中,接受了西方音乐的熏陶,这样他们在创作的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将传统音乐的演奏技巧和西方音乐的演奏技巧进行有效地结合,实现古筝乐曲的创新。例如,作曲家李焕之的《泪罗江幻想曲》,就很好地融合了中西方音乐的特色,让听众在欣赏的过程中得获得没得享受。在众多职业作曲家中,有的坚守传统,拥有深厚的古筝演奏功底,而有的人则是努力进行创新,吸收其他乐曲的演奏技巧,大大拓展了古筝演奏的发展空间。而古筝演奏家也不断地进行努力,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例如王巽之先生借鉴了琵琶的演奏技巧,创作了《林冲夜奔》,广受人们的喜爱。
二、结语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联系具有普遍性,即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古筝演奏技法也不例外。古筝演奏技法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社会文化生活的变化、多元文化的碰撞、演奏“场”及听众的变化、创作人员的多样化。只有在认真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才能真正实现古筝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中法汉学研究所.风俗通义通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赵磷,李肇.唐国史补因话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3]吉联抗,译注.孔子孟子荀子乐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59.
[4]曹础基.庄子浅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