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丽君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外国语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在政治话语中,隐喻常常被用来表达思想和建构概念,它能有效地传达思想、唤起同感、表达意识形态,从而达到影响并说服读者或听众的目的。Wilson指出:隐喻有助于解释复杂的政治主张,唤醒听众的内心情感,从而实现特定的交际目的[1]。
“中国梦”是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的,随后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出系统的阐述,并在亚洲博鳌论坛、五四青年节、全国劳动模范颁奖典礼等场合中作了进一步论述。“中国梦”成为激荡神州大地,承载亿万海内外中华儿女梦想的热门词。“中国梦”自提出以来就受到国内外的高度关注。国外更多从政治和意识形态角度解读“中国梦”,从而判断中国未来的发展战略、发展道路与发展走向。国内学者对“中国梦”的研究主要从“中国梦”的提出背景、重大意义、基本内涵、实现路径等方面展开,从哲学、逻辑、文化、政治学等角度分析,而鲜少从隐喻思维的层面来分析它的认知机制。研究的方式以内省和推理为主,少有以语料为分析对象。文章将以概念隐喻为理论框架,运用语料库语言学分析方法,对习近平同志的一系列讲话稿[2-6]进行隐喻分析,重点考察关于“中国梦”的概念隐喻类型,以及运用隐喻的目的。
隐喻研究的历史源远流长,在西方可以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亚里士多德。长期以来人们对它的研究仅限于语言层面上,认为它是一种修辞方式,一种语言手段。进入20世纪70年代,布莱克和奥托尼率先开始了隐喻的认知研究。随后,1980年莱考夫和约翰逊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7]系统论述了隐喻和认知的关系,构建起概念隐喻理论的框架,标志着隐喻认知理论研究的全面开始。
隐喻认知理论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和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机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一种工具。莱考夫和约翰逊强调隐喻的认知作用,认为隐喻植根于深层的认知机制,阻止我们的思想,形成我们的思维,达成我们的判断,使语言结构化,从而有巨大的语言生成力。他们认为:“人们的思维过程大都是隐喻的,即人类的概念系统是以隐喻为结构的。”[8]概念隐喻涉及两个认知域,即源域和目标域。两个认知域之间的映射就是用源域来理解和感知目标域。源域一般是我们熟悉的、比较具体的认知域,而目标域则是我们不熟悉的、有待了解的认知域。
作为一种心理活动,梦或梦想在人们心目中一直是神秘莫测、难以理解和捉摸的。奋力实现“中国梦”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主流政治话语。“中国梦”里的“梦”,指的是正确的理想。理解并接受“中国梦”这个相对比较抽象的概念,必须用到概念隐喻理论。文章以习近平同志在不同重要场合中所作的报告或讲话为研究对象,创建小型语料库,对话语中关于“中国梦”的隐喻进行识别并提取概念隐喻。语料对象共有15 551个字,不计空格的字符数共15 620个。经人工识别,总结出关于“中国梦”的几种常见的概念隐喻类型和对应的使用次数:旅途隐喻,36次;建筑隐喻,17次;战争隐喻,11次。
旅途隐喻是“因为某种目的从一个地方出发沿着道路向目的地行进的旅行”。旅途隐喻是“旅途”这个源域和目标认知域之间的映射,一方面直接将源域框架映射到目标域,另一方面又在各个要素之间建立两个域之间的具体联系,从而把“旅途”域中的特征投射到目标域中[9]87。“旅途”和“‘中国梦’的实现”两个认知域之间的映射关系见表1。
表1 旅途隐喻中源域和目标域的映射
从表1两个认知域之间的映射关系,可以得出一个概念隐喻,即“‘中国梦’的实现是全国人民奋力达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旅途”。从对象语料中,我们选取以下一些例子来说明:
(1)……,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我国……,任重而道远,……
(3)……依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还需要爬一道道的坡、过一道道的坎。
(4)同志们,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但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梦想不可能一夜成真。
(5)梦在前方,路在脚下。
旅途从某一地点出发,“中国梦”的实现则是从人民的利益和幸福出发;旅途需要指南针来指引方向,“中国梦”的实现则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旅行的道路总是有坎坷的,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有成功也必然会有失败;古语云“不积跬步,何以千里”,同样地,实现中国梦也是长期艰辛的历程,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做好每项工作,凝聚每个人的力量:到达目的地的途径可以有多条路线,而“中国梦”的实现只能有一个路径,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坚定不移沿这条路径前进,才能最终到达“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目的地。旅途中有人可能中途放弃,也有人坚持到底,在实现“中国梦”的历程中也会遭遇挫折,但不能因此停下前进的脚步,仍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人类在生存过程中由于经济、政治、宗教、文化等原因进行各种各样的旅行,对于旅途有深刻的理解和很多共性的认识。关于旅途的概念已经在人们脑海中根深蒂固。因此人们常常借用这个领域的概念去理解更加抽象的认知域。概念隐喻理论揭示了人们利用熟知的概念来认识、理解较为抽象的陌生概念的思维机制。利用旅途的隐喻概念,人们认识到:“中国梦”的实现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挫折,我们都要在正确的方针指引下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最终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目标。
建筑隐喻也常用于政治话语中,用以构建新概念、传达思想或说服受众。建筑概念隐喻的源域是建筑,源域与目标域之间是一种结构框架的整体映射。建筑这个源域与“中国梦”这个目标域的映射关系见表2。
表2 建筑隐喻中源域与目标域的映射
从表2中,可以总结出这一类型的概念隐喻是“实现中国梦就是建设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社会主义国家大厦”。例如:
(6)展望未来,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要把蓝图变为现实,……
(7)我们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不断夯实实现中国梦的物质文化基础。
(8)我国工人阶级要……,始终做坚持中国道路的柱石。
(9)中国工会……,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
任何大厦都是由基础、支柱、顶层等组成,需要一砖一瓦打好基础。“中国梦”的实现也要脚踏实地做好每件事,要分步骤进行。在这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积累经济基础,没有它,中华民族复兴的梦想就无从谈起。大厦不仅有地基,屋顶也是必不可少的,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除了要有经济基础之外,政治思想文化这个“上层建筑”也是不可或缺的;牢固的大厦离不开“支柱”,中国工会对于“中国梦”的实现的作用就如支柱对于大厦的作用;大厦在施工前要有“蓝图”,实现“中国梦”也要有未来发展规划。
建筑是人们身边再熟悉不过的事物了,人们每天身处其中,对它的结构和建设常识比较了解。用建筑概念来构建其他抽象的陌生概念,其解释力比较强。建筑隐喻里的这些关键词都用来指向同一个概念隐喻“实现中国梦就是建设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社会主义国家大厦”。这种隐喻能唤起人们齐心协力共建“中国梦”这座大厦。
人类经历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争,人类的发展史也可以说是一部战争史。人们对战争并不陌生,因此战争这一概念经常作为源域用于理解其他抽象领域。表3列出了战争概念领域与“中国梦”领域的映射关系。
表3 战争隐喻中源域与目标域的映射
从表3中的映射关系,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概念隐喻,即“‘中国梦’的实现就是一场与各种困难作斗争的战争”。例如:
(10)不断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更大的胜利,……,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
(11)要不怕困难、攻坚克难,……
战争这个源域里的每个要素都一一投射到目标域“中国梦”中,在两个认知域中建立起了对应关系。在战争中,士兵是否勇猛、是否充满“斗志”决定了战争的成败,实现“中国梦”同样需要全国人民充满激情,全身心地奉献;战争中与敌人的“战斗”是难免的,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之梦的过程中也要与各种困难作“斗争”;战争中会因各种不同条件实施不同的“战略战术”,实现“中国梦”过程中也会针对不同时期不同问题采取相应的策略。
旅途隐喻、建筑隐喻和战争隐喻在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国梦”的阐述中使用的频率是逐次递减的。概念隐喻是从源域到目标域有选择性的部分映射,因此在通过源域来理解目标域时,必然会彰显某些方面,而遮蔽其他方面。对同一事物或概念人们可能运用不同的概念隐喻去理解,但不同的概念隐喻体现了话语者不同的思维模式和所要强调的不同侧重点。
“中国梦”的提出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是在近代100多年的奋斗历史中摸索出来的一种文明的新自觉。纵观新中国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道路的探索和国家的建设贯穿始终。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各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我们距离“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目标更近了一步。同时“中国梦”是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顺应经济全球化的世界潮流提出的。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在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下与世界各国合作发展,共同发展,寻找利益交汇点,构建利益共同体,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条件。因此,“中国梦”的旅途隐喻凸显了“中国梦”的实现是一个和平崛起的进程,是全国人民团结一心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进程,它将给全国各族人民带来福祉,与其他国家共赢。战争隐喻的较少使用是因为话语者不想突出“中国梦”实现过程中的冲突或矛盾。
概念隐喻在政治语篇中的合理使用可以有效地激发受众的内心情感,传达话语者的思想和意图,拉近政府和大众之间的心理距离。用人们熟悉的概念来理解抽象的“中国梦”,能使“中国梦”变得形象生动,深入人心,能激发人们的归属感、爱国热情和创造活力,能凝聚社会共识,增强各族人民的向心力。
[1] Wilson J.Politically Speaking:The Pragmatic Analysis of Political Language[M].Oxford:Basil Blackwell,1990:65.
[2] 习近平.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EB/OL].(2012 -11 -30).http://cpc.people.com.cn/n/2012/1130/c64094 -19746089.html.
[3]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EB/OL].(2013 - 03 - 17).http://cpc.people.com.cn/n/2013/0317/c64094 -20816352.html.
[4] 习近平.共同创造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EB/OL].(2013-04-08).http://www.qh.xinhuanet.com/2013/04/08/c.115299855.html.
[5] 习近平.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EB/OL].(2013 -04 -28).http://cpc.people.com.cn/n/2013/0428/c64094 -21322585.html.
[6] 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EB/OL].(2013 -05 -04).http://news.sinhuanet.com/politics/2013 -05 - 04/c.html.
[7] Lakoff G,Joh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147.
[8] 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71.
[9] 李玉,詹全旺.中国政治话语的概念隐喻分析[J].江淮论坛,2013(5):8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