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田地震勘探原始资料的解释初探

2015-01-16 06:24雷光辉
河南建材 2015年2期
关键词:层位断点切片

雷光辉

新疆煤田地质局综合勘查队(830009)

煤田地震勘探原始资料的解释初探

雷光辉

新疆煤田地质局综合勘查队(830009)

三维地震资料的解释应用GeoQuest全三维解释系统,利用处理所得三维地震数据体进行。资料解释主要以人工解释为基础,工作站人机联做解释为工具,由粗到细,由时间剖面到时间切片,由剖面到平面依次进行。

时间剖面;反射波;速度:层位

1 资料解释流程

三维地震数据体所反映的地质信息十分丰富,资料解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地震地质层位的标定、地震反射波的对比及解释、地震资料的地质解释、解释后所得相关资料的制作。

2 地震地质层位的标定

地震地质层位的标定是地震地质资料解释的基础,在充分分析了区内钻孔资料的基础上,正演出人工合成地震记录,然后结合区内的钻孔资料及实际的地震时间剖面,由人工合成记录经层位替换来最终确定地震反射波与地质层位的对应关系[1]。我们将目的煤层21号和29号煤层的反射波命名为T21波和T29波。

T21波:为21号煤层底板发育的反射波,该反射波在地震时间剖面上绝大部分地段的特征为能量较强、信噪比高、连续性好、波形稳定,在全区基本可连续追踪对比。仅在煤层露头地段由于煤层埋藏较浅,且煤层倾角极大,该地震反射波发育较次。T21波是本次解释的目的层位,是解释21号煤层底板赋存形态和构造的依据。

T29波:为29号煤层底板发育的反射波,该反射波在地震时间剖面上绝大部分地段的特征为能量强、信噪比高、连续性好、波形稳定,在全区基本可连续追踪对比。仅在煤层露头地段由于煤层埋藏较浅,且煤层倾角极大,该地震反射波发育较次。T29波是本次解释的目的层位,是解释29号煤层底板赋存形态和构造的依据。

3 反射波的追踪对比

根据所承担地质任务的要求及有效波的发育情况,确定T21波和T29波为主要标准波,对比时以其他强反射波为辅助波来进行对比。

由于本区21~23号和29号煤层发育的反射波能量强,全区基本可连续追踪对比,因此波的对比主要采用了强相位对比法,首先抽取20m×20m网度的地震时间剖面及联井剖面进行对比,以21~23号和29号煤层底板发育的反射波为主要标准波,在平面上对构造异常点和断点进行初步组合,形成全区构造形态和初步格局。对局部构造的高、低点和断层处进行加密解释,解释密度达到5m×5m。同时利用水平切片、顺层切片和任意向剖面等进行综合对比,多角度地反复确认构造特征,以达到精细解释目的。

4 构造解释

4.1 褶曲解释

本区煤系地层整体形态基本上为一单斜,个别地段由于构造的牵引和受力不均产生了较小的褶曲,该构造形态在地震时间剖面及水平时间切片上均能直观地反映出来。褶曲的解释主要以时间剖面和水平切片为依据。

4.2 断层解释

断层解释是本次地震勘探的主要任务之一。断层解释是否合理主要取决于断点的解释和断点的组合是否正确。由于本区断层特别是在勘探区西南部和西北部较为发育,并且大多以小断层的形式出现,因此在断层的解释过程中主要以时间剖面为主,顺层切片为辅[2]。

1)断点的解释

断点的解释主要以波形变面积显示的时间剖面为主。

落差较小的断层在地震时间剖面上主要表现为反射波同相轴的错断、扭曲、分叉和能量变化(小断点在地震时间剖面上的反映)。

在小断点的解释过程中,对地震时间剖面进行了局部放大,综合分析反射波组的波峰、波谷以提高识别能力和解释可靠程度。

落差较大的断层在地震时间剖面上主要表现为反射波同相轴存在明显的错断或较大的扭曲。

2)断层的组合

在时间剖面上进行断点解释后,进一步分析断层的性质和落差,结合水平切片、顺层切片及区内主体构造展布规律进行断层组合和断面闭合。即把相邻剖面上断层性质相同、落差相当或落差有规律变化的断点组合成断层,并利用三维数据体可以在任意方向上切取剖面的灵活特点进行检验,以提高断点组合的可靠性。小断层在顺层切片上表现为反射波振幅弱、能量弱的特征;大断层表现为反射波缺失[3]。

3)断层倾角的解释

当断层在时间剖面上错开两个以上反射波时,其上下反射波的连线就是断层线,其倾角就是断层的视倾角。当时间剖面与断层走向垂直时,经时深转换后,视倾角就是断层的真倾角。

4)断层品质评价

根据《煤炭煤层气地震勘探规范》要求:

A级断点为反射波,对比可靠,断点清晰,能可靠确定上下盘。

B级断点为达不到A级又不是C级断点者。

C级断点为两盘反射波连续性较差,有断点显示,但标志不够清晰,能基本确定断层的一盘或升降关系。

可靠断层为断层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相邻地震测线控制,且A级断点不低于50%;A+B级断点不低于75%;断面产状、性质明确,落差变化符合地质规律。

较可靠断层为断层,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相邻地震测线控制,A+B级断点不低于60%;断面产状、性质较明确。

控制程度较差断层为达不到以上要求者。

5 速度研究

用于资料解释的三维数据体是经过全三维偏移后的数据,层位对比追踪所拾取的时间为实现了空间归位的垂直传播时间,因此在深度解释时只需做时深转换即可,这一过程的精度取决于转换速度的精度。转换速度是利用钻孔资料、测井曲线和地震时间剖面来获得的。首先利用合成记录标定目的煤层层位,然后利用钻孔所得目的煤层埋藏深度与时间剖面上拾取的目的煤层底板发育的反射波的T0值计算出所对应点的速度值,最后生成平均速度平面图。

[1]陆基孟.地震勘探原理[M].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1993.

[2]曹孟起.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技术及应用[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6.

[3]张爱敏.采用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勘探[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层位断点切片
基于样本选取和多种质控的地震层位智能拾取
涡北煤矿综采放顶煤运输巷层位布置的探讨分析
砂泥互层断点组合类型及其合理性分析
——以大庆长垣萨尔图油田为例
用Eclipse调试Python
一类无限可能问题的解法
网络切片标准分析与发展现状
基于SDN与NFV的网络切片架构
卡拉麦里山前石炭系火山岩序列层位归属及分布研究
肾穿刺组织冷冻切片技术的改进方法
基于保护协调配合的最小断点集选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