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秀璟
“三菱电机杯”:开启未来制造业的任意门
——记第九届“三菱电机杯”全国大学生电气与自动化大赛
文/梁秀璟
8月,对于每一位学生来讲,也许是一年中最快乐的日子,因为在这个月份里,他们可以尽情享受美好的假期:和家人团圆,与朋友相聚,亦或是踏上旅途,寻找最初的自己。然而,还有一种方式,注定与众不同。那就是参与暑期大学生竞赛,将青春定格在滴汗的眼眉,跳跃的指尖,还有一个个创意十足的作品中。
左: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院长 赵剑锋右:三菱电机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总裁 城下雅纪
2015年8月3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电气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自动化学会主办,东南大学、三菱电机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承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产学合作教席协办的第九届“三菱电机杯”全国大学生电气与自动化大赛在东南大学召开,而这里,也成为了大学生们记录别样青春的舞台。
已经走进第九个年头的“三菱电机杯”,没有疲惫,没有倦怠,反而在岁月的历练中更加凸显出它的价值及与时俱进的特征。最初创立“三菱电机杯”大赛的初衷和目的,便是希望通过大赛的形式,搭建产学研的综合平台,促进大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如今,走过了9年的历程,在新时代发展的背景下,“三菱电机杯”的这一初衷显然又有了更深一层的意义。
在“中国制造2025”时代,工业生产将呈现前所未有的特征,真正实现工业生产的灵活性,极大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重新定义技术、生产与人的关系,制造流程不再是一家企业的单个行为,而将实现纵向集成,生产的上中下游之间的界限将更加模糊,生产过程将充分利用端到端的工程数字化集成,人在其中不仅是技术与产品之间的中介,而更多地将成为价值网络的节点,重新成为生产过程的中心。因此,它对工程技术人才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正如三菱电机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城下雅纪所言:“智能制造是当今中国制造业发展的趋势,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引进与吸收,现在的中国更需要的是明确自身发展的需求,在各领域提升自主化能力。相应的,需要的是有着创新想法,并有能力将其最终实现的工程人才。‘三菱电机杯’为广大参赛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可以充分发挥创意并将其实践的平台。希望同学们将这里看作是踏入职场前的第一步。”
一项赛事,连续举办九届不容易,而每一届都能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与提升,则更为不易。“三菱电机杯”却在这方面为业内同类型大赛做出了表率。也正是基于此,我们看到,“三菱电机杯”在一次次的破茧中,不断实现了自我突破。
曾多次担任该项赛事组委会成员的教育部高等学校电气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南京师范大学校长胡敏强教授表示:“‘三菱电机杯’走过的9年,是一个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历程。”相比前八届,他认为第九届在很多方面有了创新。首先,大赛的影响力日渐提升,也越来越受到广大高校的重视和认可。这主要体现在参赛的学校越来越多,涉猎的区域越来越广泛,更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综合型、研究型大学的参与;第二,主题与社会发展更加贴近。此次大赛以“智能制造 绿色创想”为主题,正是契合中国制造业当前转型升级的大背景,让深处“象牙塔”的同学们提前感受到真正制造业的发展状况;第三,比赛的赛制越来越规范。今年与以往不同的是,在评分制度上做出了改进。以前,评委老师被分为几组,每一组全程负责固定队伍的理论考试、实操以及答辩的全过程评审。这一次,组委会决定分为几组,理论考试由评审组A打分,现场评审和答辩则由评审组B负责。这样的赛制,更加科学,也更好地体现了大赛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除此之外,记者还在评委老师的名单中发现了两位来自企业的评审委员——南京中电熊猫平板显示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顾葆华和许继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李瑞生,对此,胡敏强表示,这的确是本届大赛的另外一个亮点。“我们在本届大赛中特别增加了来自企业的评委,就是想要通过他们的视角对同学们的创新提供更结合实际的指导,尤其是在中国提倡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背景下,希望可以更好地将大学生创新与产业结合在一起。”
教育部高等学校电气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南京师范大学校长 胡敏强
此次大赛主题是“智能制造 绿色创想”,要求学生基于e-F@ctory理念,整合三菱电机自动化产品群(可以包括PLC、网络、伺服、变频、人机界面、低压配电、机器人等),构筑并实现智能制造和节能管理应用的模拟系统。这样的主题,紧密结合了当今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态势,为参赛学生们提供了可以充分发挥的空间。
三菱电机(中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富泽克行对大赛寄予厚望,他表示,从第一届到第九届,每一届他都会出席,原因是学生们富有创造力的作品深深地吸引他。“‘三菱电机杯’不仅是一项大赛,更是一个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平台,一个广大师生们交流、学习的平台,真正为培养适应“中国制造2025”时代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做出积极的努力。”
三菱电机(中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 富泽克行
显然,参赛学生们用自己优秀的作品对上面这段话做出了极好的回应。本届参赛作品不仅包含如变频器、PLC、运动控制等传统自动化技术,更是结合智能制造的主题,涌现出了多个有关机器人、物联网、智慧工厂、节能等热点领域的作品。
今年获得企业特别奖的是由香港理工大学“路见不瓶”队带来的“智能分散式回收和循环再造系统”,该系统以空瓶回收再造产业为背景,演示系统包括街头回收站(机)、智能运输调派、控制中心及塑料循环再造生产设施。透过系统,用户可以把合适的空瓶放入街头回收站中,同时积分会储存到用户的账号,用户能把积分应用到日常生活之中。这样既可吸引大众参与,也能够体现出废物有价的意义。街头回收站会先根据条码把空瓶分类,判断它们是否合适回收,被判断为合适回收的空瓶会经过去除瓶盖的步骤,然后透过挤压和搅碎等加工工序制成回收物料来减少储存空间。这个作品之所以受到评委的嘉奖,并不是因为其技术难度有多高,而是它的系统做得非常全面且完善,各方面都考虑得很周全,更是体现了“用智慧改进生活”的理念。与此同时,香港理工大学的几位同学在比赛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综合实力也值得其他参赛学生学习。
南工开拓者队由几位南京工程学院的学生组成,他们此次带来的作品——“基于新能源的智慧工厂设计”也同样赢得了评委的好评,并最终荣获一等奖。该设计基于三菱电机IQ平台的智慧工厂将结合风光互补发电照明系统、灌装生产线系统、室内外环境监测系统及能量监控系统,设计出微型现代化智慧工厂。通过对光伏发电系统与风力发电系统的能量检测,最大限度地利用清洁能源实现工厂照明的低能耗。室内饮料灌装生产线采用六关节工业机器人及气动机械手实现罐装生产过程的全自动化。应该说,该微型生产线符合现代工厂的设计理念,结合了运动控制及过程控制的关键技术。室内外环境监控系统及能量监控系统为微型工厂的人性化、智能化增辉良多。
教育部高等学校电气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哈尔滨理工大学研究生部主任戈宝军教授在点评学生作品时重点说道:“本届大赛作品的水平较以往有所提高,尤其是与社会热点,如机器人、智慧工厂、智能制造等结合得非常紧密,充分体现了学生们较强的结合实际及创新的能力。”
比赛现场
工程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动机,优秀工程技术人才是一个国家工业现代化的核心要素。尤其是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时代,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对工程技术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摆在中国制造业面前的一个现实就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大量缺少工程师人才。
据统计,目前,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高校占本科高校总数的90%,但我国工科大学毕业生可以直接达到跨国公司用人标准的比例却并不高。很多工科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而企业又抱怨招不到合适的工程师人才,反映应届毕业生徒有理论知识,缺乏实践能力及产业化意识,这样双向不对接的情况极为普遍。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院长 陈海荣
参赛学生为评委老师演示作品
参赛学生正在进行理论考试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陈海荣教授是此次大赛裁判组的裁判,他表示,面对学生普遍缺少动手实践能力的问题,参加类似于“三菱电机杯”这种大赛是一个非常好的提升实践能力的机会,也是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补充。参赛的过程是一个实践“做中学”的过程,边做边学,既激发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又锻炼了动手能力,这为职业学院的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的赵群飞教授是第一次带领学生来参加“三菱电机杯”,他坦言,来到了这里才看到了差距,有很多兄弟院校的作品让他刮目相看,虽然上海交通大学是全国知名的综合类大学,但是学生们完成项目的实践能力还差得很远,甚至不如一些职业院校的学生。通过这次比赛,看到了自身的不足,今后,会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提升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来自香港理工大学的参赛队员也向记者表示,参赛的过程使自己的学习能力得到了不小的提升,尤其是遇到一些专业以外的知识,就需要快速自学,不同于在课堂上的学习方式,这样的方式更为有效,且增加了自信和学习的兴趣。
胡敏强教授指出,比赛使学生们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升,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非常值得总结。尤其是,很多同学作品设计的想法特别好,但却忽略了真正实现时的实际情况,这一点体现了他们缺少产业化的意识。而这正是造成高校毕业生与企业需求不能很好对接的重要原因之一。
他告诉记者,目前国家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在一些高等院校的教学当中也开始注重培养学生们结合工程实际,提高产业化意识的能力。比如,有些学校会定期邀请企业内的技术负责人来给学生们上课;还有的高校提出,教师博士毕业后需要先到企业去实习一段时间,之后再回到学校进行授课……通过这些方式,逐渐缩短课堂与工程实际的距离。
事实上,这才是举办“三菱电机杯”真正的意义。正如胡敏强教授所言:“参赛的目的并不是获奖,而是通过大赛得到锻炼,同时发现问题并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改进,这样便形成了良性循环,最终企业、学校、学生三方都能够受益。”
从2006到2015年的9年间,“三菱电机杯”正是本着这样的目的,如同一把“金钥匙”,帮助参赛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往广阔未来的“任意门”。门的那一端,正是属于未来优秀工程师的充满着无限可能的世界。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 赵群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