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婧
摘要
具体介绍了蚕丝被的生产技术和工艺特点,明确了蚕丝被领域存在的假冒伪劣特征,及目前检测技术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蚕丝被;生产;质量
蚕丝是一种天然的纤维,素有“人体第二皮肤”的美誉,被业界称为“纤维皇后”。其主要成分为纯天然动物蛋白纤维,有87%的构造和人类的皮肤相近,内含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蚕丝绵具有柔软、透气、吸湿、轻盈、不刺痒及抗静电等优点,成为制作被子的最佳原料。因此,蚕丝被具有贴身保暖、蓬松轻盈、透气保健等得天独厚的品质和优点。[1]基于蚕丝被的优良品质,近几年,蚕丝被的销量不断攀升,蚕丝被用丝量已经占全国蚕丝产量的20%左右。初步统计,目前蚕丝被的年产量约为1200万床,年产值超过110亿元[2-4]。
蚕丝被产业快速的发展,涌现出了一批品牌企业,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注重产品质量。同时,蚕丝被生产企业还是以小型、私营企业为主,起点相对较低,生产管理水平低,质量意识不强。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增加了蚕丝被行业一种新模式的发展,但目前这种模式中的蚕丝被的质量参差不齐。
蚕丝被质量参差不齐,良莠混杂,出现的质量问题越来越严重,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会对消费者的安全健康构成威胁,主流媒体也多次对产品质量进行了曝光,影响了蚕丝被的声誉,对整个行业的发展不利。[5]
1 蚕丝被生产技术
蚕丝被产业主要集中在浙江省、江苏省、辽宁省和山东省,浙江省和江苏省是以生产桑蚕丝绵为主,辽宁省和山东省是生产柞蚕丝绵为主。桑蚕丝绵多以手工长丝绵、机制长丝绵和短丝绵为主生产蚕丝被,有少量的桑蚕中长丝绵蚕丝被;柞蚕丝绵是以中长丝绵和短丝绵为主生产蚕丝被,有少量的柞蚕长丝绵蚕丝被。
1.1 蚕丝被的原材料
按原料分:蚕桑茧和柞蚕茧。蚕茧包括整个蚕茧、削筘蚕茧、蛹筘蚕茧。桑蚕茧分双宫茧、上茧、黄茧、次茧。桑蚕茧及缫丝加工的副产品:茧衣、蛹衬茧。蚕丝加工的副产品:绢纺绵球、绢纺短纤维。
丝绵按长度分:长丝绵、中长丝绵(≥25cm)和短丝绵(<25cm)。
丝绵按种类分:桑蚕丝绵和柞蚕丝绵。
1.2 丝绵的加工工艺、种类和特点
1.2.1 长丝绵
(1)手工长丝绵加工工艺和特点。煮茧(双宫茧、上茧和次茧)→手工剥茧→拉伸→烘干。天然白色,色泽均匀,蚕丝细长、充分延伸,纵横分布呈网状,撕拉韧性好,无明显绵块、丝筋,手感蓬松。
(2)机制长丝绵加工工艺和特点。a.机制长丝绵(桑蚕双宫茧、上茧、次茧,柞蚕茧):蚕茧→水煮抽丝→煮练(加入碱及混合试剂进行去脂脱胶)→洗涤中和(加入柔软剂、冰醋酸)→脱水→烘干。b.机制长丝绵(蛹衬):缫丝副产品,由丝厂直接缫丝加工成绵片,后期进行煮练(加入碱及混合试剂进行去脂脱胶)→洗涤中和(加入柔软剂、冰醋酸)→脱水→烘干。
机制长丝绵的特点为多个蚕茧加工制成的丝绵,桑蚕双宫茧、上茧、次茧和整个柞蚕茧机制长丝绵,切断很少;蛹衬机制长丝绵,会产生一定量的切断。桑蚕双宫茧、上茧和整个柞蚕茧制成的长丝绵基本没有绵块和丝筋;桑蚕次茧制成的长丝绵基本没有绵块,但有较细和一定量的丝筋;蛹衬制成的长丝绵基本没有绵块,有较粗和一定量的丝筋。
机制桑蚕双宫茧长丝绵特点:天然白色,色泽均匀,蚕丝细长、充分延伸,纵横分布呈网状,撕拉韧性好,无明显绵块、丝筋,手感蓬松(比手工丝绵略差)。
机制桑蚕次茧长丝绵特点:天然白色,色泽均匀,蚕丝细长、充分延伸,纵横分布呈网状,撕拉韧性好,有轻微绵块、丝筋,手感蓬松(比双宫茧丝略差)。
机制柞蚕长丝绵特点:天然淡黄色,色泽均匀,蚕丝充分延伸,纵横分布呈网状,撕拉韧性好,无明显绵块、丝筋,手感蓬松,蓬松度高于桑蚕丝绵。
蛹衬桑蚕长丝绵特点:色泽均匀,蚕丝充分延伸,纵横分布呈网状,撕拉韧性略差,有轻微绵块和较明显丝筋,手感蓬松略差。
现今手工丝绵的比例很小,大部分都被更加高效的机制丝绵所代替。机制丝绵具有加工速度快、人工成本较低、制丝均匀的特点,但同时因为高温煮茧的原因,纤维天然卷曲有所破坏,导致蓬松度下降,因此成品机制蚕丝被的压缩回弹性较差。柞蚕茧中的蚕蛹,食用价值远远高于丝和丝绵的使用价值,因此柞蚕长丝绵的比例较小。
1.2.2 中长丝绵
中长丝绵是以桑蚕茧和柞蚕丝中的削筘蚕茧、蛹筘蚕茧或缫丝加工的副产品(蛹衬绵)为生产原料。
(1)蛛网状中长丝绵加工工艺和特点:蛛网状中长丝绵:蚕茧→煮练(加入碱及混合试剂进行去脂脱胶)→洗涤中和(加入柔软剂、冰醋酸)→脱水→烘干→(原料)开绵(茧)机→蛛网状中长丝绵。经开绵(机)加工后的是蛛网状中长丝绵,丝绵长度大部分在25cm以上,可以直接用以蚕丝被的原料,但丝(毛)粒较多,影响手感。特点是:色泽均匀,蚕丝充分延伸,纵横分布呈网状,撕拉韧性较好,但丝(毛)粒较多,手感蓬松。
(2)梳片状中长丝绵加工工艺和特点:梳片状中长丝绵:(蛛网状中长丝绵)梳毛机→梳片状中长丝绵经梳毛机梳毛工艺加工后的中长丝绵产品,蚕丝纤维排列整齐,呈梳片状,蚕丝纤维长度大部分在20cm~30cm之间,丝绵长度会有一定量的减短,丝(毛)粒情况改善,手感、外观和蓬松度较蛛网状中长丝绵好。特点是:色泽偏黄,蚕丝较粗、长度在25cm左右,纤维排列整齐,外观和蓬松度较好。
蚕茧中的蚕蛹食用价值远远高于丝和丝绵的使用价值,为了取蚕蛹,生产丝绵的原料均为削筘蚕茧、蛹筘蚕茧,因此中长丝绵大部分是柞蚕中长丝绵。
1.2.3 短丝绵
短丝绵是以茧衣、缫丝加工的副产品(汏头)或绢纺短纤维为生产原料。茧衣是蚕茧进行后道工序前,经过挑茧、机器剥茧,剥离下的部分,其工序如下:
短丝绵:茧衣、汏头煮练(加入碱及混合试剂进行去脂脱胶)→洗涤中和(加入柔软剂、冰醋酸)→脱水→烘干→(丝绵原料或绢纺短纤维)开绵(茧)机→梳绵机→短丝绵
短丝绵丝长较短,基本集中在5cm~10cm,有较多的长度低于1.3cm的短纤维,短纤维率高,杂质多,蓬松度很差,加工成成品需绗缝。
注:梳毛机和梳绵机,基本原理相同,规格尺寸不同、针布密度大小不同。梳片中长丝绵胎由梳毛机生产,丝绵长度可达25cm左右;梳绵机生产短丝绵,丝绵长度大多在5??cm~10cm。经过梳毛机和梳绵机工艺的丝绵纤维排列整齐,纤维混合均匀。现市场上存在的梳片状混合蚕丝被,都是通过梳毛机和(或)梳绵机将蚕丝绵与其他非蚕丝纤维均匀地混合。
1.3 蚕丝被的加工工艺、特点及种类
1.3.1 手工丝绵被
手工丝绵被:手工剥茧的丝绵,经人工按照尺寸和重量的要求拉成蛛网状,铺垫成一定重量和尺寸的蚕丝被。
特点:加工成本高,产量低,但品质高,为优等品丝绵。蚕丝绵胎有明显的混合分层点,丝绵可以分层分离。
种类:纯长丝丝绵被。
1.3.2 机制丝绵被
机制丝绵被:机织长丝绵胎;开绵(机)开松制成的蛛网状丝绵胎;梳毛机和(或)梳绵机生产的梳片状丝绵胎;人工按照尺寸和重量要求铺垫而成或绗缝而成。
特点:产量高。含长丝绵和(或)蛛网状中长丝绵的蚕丝绵胎有明显的混合分层点,可以分离出长丝绵和(或)蛛网状中长丝绵。梳片状中长丝绵和短丝绵的混合是均匀的。
种类:纯机制长丝绵被;纯中长丝绵被;纯短丝绵被;机制长丝绵被和中长丝绵混合被;机制长丝绵被和短丝绵混合被;中长丝绵被和短丝绵混合被;机制长丝绵被、中长丝绵和短丝绵混合被。
1.4 蚕丝被分类
目前市场上的蚕丝被分为两大类:纯蚕丝被和混合蚕丝被。
纯蚕丝被:纯蚕丝长丝绵被;纯蚕丝中长丝绵被;纯蚕丝短丝绵被;纯蚕丝长/中长/短丝绵混制蚕丝被。蚕丝包括:桑蚕丝和柞蚕丝。
混合蚕丝被:蚕丝和化学纤维混合蚕丝被;蚕丝和其他天然纤维混合蚕丝被;蚕丝+化学纤维+其他天然纤维混合蚕丝被。
2 蚕丝被质量状况
在目前的蚕丝被生产销售中,呈现出蚕丝被填充料存在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的现象,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并影响蚕丝被行业的正常有序发展,甚至危及经济社会发展安全或社会安定,社会反映强烈,存在极大的质量安全风险。
2.1 蚕丝被产品五类假冒伪劣特征
2.1.1 把化学纤维和其他非蚕丝纤维混纺进蚕丝绵中冒充纯蚕丝被
用外观特征像蚕丝纤维的化学和其他非蚕丝的短纤维、长丝、长丝切断与短丝绵、中长丝绵、长丝绵混合铺垫在一起。常见的化学纤维和其他非蚕丝纤维有:聚酯(涤纶)纤维、聚酯(涤纶)长丝、腈纶纤维、锦纶纤维、锦纶长丝;粘纤、莫代尔、莱赛尔等再生纤维素纤维和长丝。此类假冒伪劣蚕丝被可用纤维定性定量来进行鉴别判定。
2.1.2 把天然浅黄色的柞蚕丝过度漂白充当天然白色桑蚕丝
天然的柞蚕丝呈浅黄色,天然的桑蚕丝呈白色。由于柞蚕丝绵的原料柞蚕茧生长在野外,其产量远远低于人工养殖的桑蚕茧,柞蚕丝绵被的产量小,造成消费者对柞蚕丝绵被了解少,关注度也少,购买使用率低。生产经销者为了提高销量和使用率,把浅黄色柞蚕丝绵经漂白,充当桑蚕丝。柞蚕丝绵经漂白工艺后,pH值指标易不合格,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常见的特征有:整条蚕丝被中,用漂白的柞蚕丝绵标称桑蚕丝绵;整条蚕丝被中,用低比例的未漂白的柞蚕丝绵和高比例的白色桑蚕丝绵混合,色泽接近白色的桑蚕丝绵。
此类假冒伪劣蚕丝被可通过区分蚕丝的种类和含量来鉴别判定。
2.1.3 在纯长丝绵中掺入中长丝绵和/或短丝绵冒充纯长蚕丝绵,蛛网状中长丝绵冒充长丝绵
常见的特征现象有:在整条蚕丝被中,中间为短丝绵和/或中长丝绵,外层用长丝绵包覆;在整条蚕丝被中,用长丝绵与短丝绵和/或中长丝绵多层交叉铺垫;用蛛网状的有较多切断中长丝绵直接标称长丝绵。
此类假冒伪劣蚕丝被需要明确长丝绵、中长丝绵(蛛网状、梳片状)和短丝绵的定义和术语,需要各长度的量化值,才能鉴别判定。
2.1.4 在纯丝绵产品中用短丝绵冒充中长丝绵
常见的特征有:在整条蚕丝被中,中间为短丝绵,外层用蛛网状的中长丝绵包覆;在整条蚕丝被中,用蛛网状中长丝绵与短丝绵多层交叉铺垫;整条蚕丝被,用短丝绵和中长丝绵按一定比例混合梳理成梳片状丝绵胎。
此类假冒伪劣蚕丝被需要明确中长丝绵(蛛网状、梳片状)和短丝绵的定义和术语,需要各长度的量化值,才能鉴别判定。
2.1.5 将低廉劣质的蚕丝下脚料或蚕丝再加工成蚕丝被
这种蚕丝原料由蚕丝织物的下脚料和废旧蚕丝面料,经机械加工开松成纤维;由色蚕丝织物的下脚料和废旧蚕丝面料,漂白后,经机械加工开松成白色纤维;废旧丝绵、污染霉变丝绵。
常见的特征有:经机械加工开松后的纤维被梳理成短丝绵绵胎;用新生产的丝绵和再加工短丝绵绵胎多层交叉铺垫或包覆;用新生产的丝绵和废旧丝绵和/或污染霉变丝绵多层交叉铺垫或包覆。
此类假冒伪劣蚕丝被鉴别判定的指标是丝绵品质;丝绵的原料要求、含杂率、短纤维含量和纤维含量。
2.2 检验技术现状
上诉五类假冒伪劣,其中第一、二两类,在GB/T 24252—2009《蚕丝被》标准中有检测方法和考核指标;第五类,在GB 18383—2007《絮用纤维通用技术要求》标准中有检测方法和考核指标。第三、四两类情况,在现行有效的标准中,没有明确的量化考核指标和测试方法,给检验和执法打假带来困难。因此,对蚕丝被中各种长度蚕丝纤维的量化分析很有必要,通过鉴别丝绵中的长度掺杂使假现象,为打假扶优提供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陈显梅.浅谈蚕丝被生产现状与检测方法[J].广西蚕业,2013,50(2):50-52.
[2]顾红烽.蚕丝被产品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J].中国标准化,2012 ,(10) :103-106.
[3]甘志红,王飞.浅析蚕丝被生产现状与发展前景[J].产业用纺织品,2010,28 (3):30-32.
[4]梁瑞丽.洲泉蚕丝被的品牌复兴[J].中国纺织,2014,(2):80-81
[5]陆坤泉,杭志伟 .2013年江苏省蚕丝被产品质量分析[J].江苏丝绸,2014,(1):4-5.
(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省纺织测试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