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小动作”,感受数学的魅力

2015-01-15 07:20安徽省亳州市蒙城一中张艳敏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年8期
关键词:小动作平分线桌子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一中 张艳敏

关注“小动作”,感受数学的魅力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一中 张艳敏

课堂上教师在动态化处理静态的数学知识时,有时表现在“小动作”上。教师若能抓住这些“小动作”,则能促使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的魅力。

小动作 思维能力 创造力 意志力 记忆力

数学课堂上,教材呈现的知识是静态的,教师在动态化处理教材的过程中会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操作。这些“不同”之处有时表现在“小动作”上给课堂教学造成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小动作”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运用一些“小动作”就如同加入“味精”,容易诱发学生“食欲”,能够引发学生“品味式”的思考或讨论。

例如,沪科版八年级上册《一次函数图像》这节课上,全班95%的学生都能画一次函数y=5-x的图像,也知道这个函数的图像是直线。教师随机出了一道题目:

已知:某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0厘米,一边长是x厘米。求:

(1)求出它的另一条边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

(2)画出这个函数的图像。

学生得出解析式y=5-x。教师故意笑着说:“你们真了不起,不但能解决此题,而且发现与上一题的图像一样。那么,有没有不同的看法呢?”教室一片寂静,一位同学站起来说:“这道题的图像是一条线段。因为这里的x和y分别代表长方形的边长,而边长不能为负数。”“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议论纷纷,这道题的自变量范围发生了改变,教师追问:“谁能求出变量的范围呢?”又一次引起学生思考,促使学生明白“变量不同,图像也发生变化” 。

二、“小动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中,教师可以故作糊涂或有意寻找错误的思路,然后引导学生沿着这一思路探究,把学生引入“歧途”,陷入绝境,鼓励学生不要灰心丧气,应冷静下来再继续思考。经过千回百转之后,终于柳暗花明,学生真切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例如,讲授“探索规律”这节课时,教师先带领学生探索图形、数字等存在的规律,然后出示下面一道题:

一张长方形桌子可以坐6个人,按照下图的方式将桌子拼在一起:

问题:如果把两张桌子拼在一起,可以坐多少人?三张桌子拼在一起,可以坐多少人?……n张桌子呢?

学生读完题目,略微思考后教师说:“我似乎看出了一点门道,一张桌子可以坐6个人,两张桌子坐8人,因为两个长方形有一条边是重合的,所以少坐2人,那么三张桌子拼在一起就少坐了2×2人,n张桌子就……”我还没把话说完,一个学生连忙站起来说:“老师,错了错了。”“咦,怎么可能错?”“老师,你看,两张桌子可以坐8人,因为2条边都少了2人,是4人,所以3张桌子就少坐4×2人……”“哦,我们两个人的观点谁的正确呢?”“是您错了。”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教师故意眨眨眼睛,学生明白了教师的良苦用心,会心地笑了。“那么,谁知道把n张桌子拼在一起能够坐多少人呢?”“老师,我知道……”“老师,我还知道另外一种方法,同样多的桌子横着拼在一起,坐的人会更多……”

一个“小动作”使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融洽了,课堂氛围变得活跃了,学生从中探究出问题,探究了门道,探究了学数学的乐趣,探究出学习的创造力。

三、“小动作”能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数学课堂中,有些学生眼高手低,遇到困难没有勇气去克服,没有恒心和毅力去坚持。究其原因,是他们缺乏责任感、竞争意识,缺乏意志力。对待这样的学生,“小动作”能起到共鸣,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讲到“角平分线”一节课时,教师拿着几个准备好的角状模型教具问:“谁能告诉老师,运用什么方法可以做一个角平分线吗?”学生都争先恐后地举起小手。教师发现了一只犹豫不决的学生,他的眼生透着渴望却又含着羞涩的目光。“周振天,说出你的看法。”教室里发出了一阵笑声,“老师,他要会才怪呢……”周振天的脸顿时红了,想说又不敢说。“大家可不要小瞧人?”教师微笑着对周振天说:“我就不信邪了,你来证明自己,大胆地说。”周振天慢吞吞地走上讲台,把手中的一张白纸沿着一个角对折了一下,羞涩地说:“这条折线就是角平分线。”尽管他表述得不是那么规范,但眼中分明流露出自信的目光。教师什么也没说,冲着全班学生点了点头,随后翘起大拇指。教室里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四、“小动作”能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记忆对数学学习是必要的,要把学生的暂时记忆转化为持久记忆,需要不断加强刺激,但是进行机械、单调且长时间的诵记,只会使学生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视学习为一种负担。教师可以穿插一些“小动作”,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记忆力。

例如,学习有理数乘法时,教师让方学生探究讨论之后归纳法则,然后让方月梅同学进行归纳。她讲得很完整,教师趁机说:“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方月梅’乘法法则。”课堂上顿时响起了一片爽朗的笑声,学生在欢乐的欢笑中记住了枯燥的法则,真是一举两得。学生在“小吃”活动和“尝鲜”活动中产生了“1+1>2”的叠加效果,起到了加深印象、强化记忆的最终目的。可见,倘若“小动作”用得巧,用得妙,用得美,教师就能艺术化地进行课堂教学,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到数学的魅力。

ISSN2095-6711/Z01-2015-08-0057

猜你喜欢
小动作平分线桌子
萌宠们那些“奇奇怪怪”的行为
擦桌子
玩转角的平分线
养护膝关节常做小动作
角平分线形成的角
多用角的平分线证题
拼桌子
用小动作点燃“小宇宙”
打桌子
折叠莫忘角平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