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唱红黄公略

2015-01-15 17:34金振林
同舟共进 2015年1期
关键词:黄石彭德怀

金振林

纵观毛泽东诗词,涉及个人的仅十名,黄公略名列前茅。

黄公略生前,毛泽东有“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的名句;黄公略牺牲后,毛泽东亲自主持追悼会,并书挽联,充分肯定了他短暂一生的功绩。在中央苏区,黄公略与朱德、毛泽东、彭德怀齐名。蒋介石沿袭《水浒传》宋江、方腊、田虎、王庆“四大寇”,而诬称“朱毛彭黄”为红军中的“四大寇”,悬赏达五万大洋,由此可见黄公略在敌我心目中的地位。

然而,因黄公略牺牲时年仅33岁(1898—1931),当今读者对他知之甚少。笔者长期从事毛泽东系列纪实文学写作,曾对红军初创时期“朱毛彭黄”的史实进行深入采访,他们的战友和亲属,给我叙述了一个活生生的黄公略。

【投笔从戎,“彭黄”齐名】

1898年正月初三,黄公略出生于湘乡朝阳峰桂花村一户农家。其父黄秀峰以耕种和教私塾为业。黄公略自小聪敏勇悍,在永丰镇读完高小后,回乡子承父业;16岁投笔从戎,考取湖南陆军讲武堂,跟同龄的彭德怀成为难兄难弟。

黄公略原名黄汉魂,由于熟读兵书,崇拜秦朝末年圯上老人黄石公及其“三略”,而改名黄石,大名黄公略。因年轻时在军中生过天花,脸上有几点白麻子,所以彭德怀喊他“黄石麻子”。

黄公略在湘军第二师(后改编为国民革命军)中由上等兵升至连长,后又以少校营长之职,被保送黄埔军校高级班;彭德怀从二等兵当起,一直升任独立五师一团团长。独立五师师长周磐,对彭黄二人十分器重,一直盼着黄公略黄埔军校学成归来后,在独立五师也办个“黄埔”——随营学校,壮大自己,以便独霸洞庭湖区。可出乎他的意料,彭黄二人却把随营学校办成了共产党的“黄埔”,这是后话。

彭德怀与黄公略既是一对“油盐缸子”(湖南方言,意为彼此不离不弃),二人并肩战斗十七载,又因个性倔强而常常争吵,有时破口大骂,黄公略骂他:“石穿(彭德怀小名),你个湖南骡子”,彭德怀则斥他“十麻九怪”。有一次吵架后,半年不讲话。但雨过天晴,又重归于好。

不过,1927年冬,黄公略从广州返回洞庭湖的当晚,差点死在彭德怀手里。

【彭德怀险杀黄公略】

广州暴动失败后,黄公略按照党组织指示,在一个冬日,重回洞庭湖南县。

是夜10点过后,在一团团部,大家围着黄公略坐成一个圆圈。这些人大多是黄的老战友——6年前秘密贫救会的成员。彭德怀指着一个陌生面孔介绍说:“中学生邓萍,在师部当支书。”大伙亲热地交谈着,只有黄公略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正在兴头上的彭德怀有些不悦,于是让邓萍把随营学校章程念给黄公略听。没等开始念,彭德怀又兴致勃勃地说:“军事教科书么,就以湖南陆军讲武堂的为准,我们学过的,有四大教程,外加军制学和马术……半年一期,每期五百人,搞它个两年。我们要打倒新军阀,这一条,周磐也很赏识。”

“新军阀指谁?”黄公略突然蹦出一句,把彭德怀和李光他们都问愣了。“这还用问吗?当然是蒋介石,他手上沾满共产党人的鲜血啊!”彭德怀生气地回道。

黄公略突然翻脸,发怒道:“我们校长一贯遵照总理遗嘱,奉行三民主义,实行三大政策。校长任北伐总司令,正在完成统一中华大业,他怎么变成了新军阀?校长的阵中反省录,难道你们都忘了:对主义尽忠了么?对党国负责了么?对统帅服从了么?……我说呀,弟兄们可以参照我们校长的训示反省一下!”

屋子里刚才还是热气腾腾,听了黄公略这一席“我们校长如何如何”,好似腊月天当头浇了盆冷水,李灿看邓萍,邓萍看团长,彭德怀瞪大了眼睛,喘着粗气骂道:“好你个黄石麻子,我们多年友好,民国十四年春,你大病以后转成天花,不是我替你送钱就医,你早见阎王老子了,算我瞎了眼,没识破你这个白眼狼!那好吧,你走你蒋校长的阳光道,我走我的独木桥,从此,我彭德怀与黄石麻子一刀两断!”

彭德怀怒气未消,李光悄悄拿出一条白毛巾,趁黄公略毫无戒备时,手疾眼快地朝他嘴上一封,张荣生抽出裤带,套住黄公略的颈项。黄公略脸发白,拼命挣扎,但头脑还清醒,虽然讲不出话,可用手指着皮鞋后跟,“唔唔”叫着,用劲将鞋踢翻在地,昏死过去。

邓萍连忙拾起皮鞋,递给彭德怀:“团长,这鞋子里可能有名堂!”彭德怀仍在气头上,把皮鞋在椅子背上摔打着,又用刺刀撬开鞋后跟,发现鞋后跟底下有一张用玻璃纸密封的纸条,拆开一看,原来是中共广东省委的党员介绍信。

真相大白!大家赶紧抢救黄公略。半个时辰过去了,他终于缓过气来。彭德怀责怪道:“黄石,怎么开这么大的玩笑?差点送你上西天。”黄公略笑道:“现在到处是白色恐怖,你当了团长,谁晓得你是真革命还是反革命?”

【平江起义:平地一声雷】

1928年初夏,干旱难熬,独立五师的官兵们,也像盼雨的禾苗一样盼着上级发饷,虽然每月只六元五角。去年两个月的饷钱还未清账,今年到南县,又整整五个月没发一文钱。士兵闹饷的情绪像干柴,极易被点燃。师长周磐无奈向南县商会“借款”,给每个兄弟发了三块钱,士兵们才同意转至平江剿共。

独立五师地下党原计划年底暴动。黄公略在嘉义山区,名为剿匪,实则已跟游击队取得联系,部队进山,朝天放枪,把枪枝子弹成捆成箱地丢在山沟里,支援游击队。然而没有不透风的墙,黄公略的一举一动,瞒不过顶头上司刘济人团长和他的侄儿刘连长。7月20日,刘连长拿出几盘子弹夹,到黄公略面前告状:“黄营长,你的部下把枪朝天放,跟山上的游击队喊话通气,还把子弹一匣匣地送给共匪,这是通敌,要杀头的呀!”说罢,还从公文袋里取出一叠传单,丢在黄的桌子上,传单上边有四句话:红军不要慌,朝天打排枪,上官不发饷,我要参加共产党。

黄公略听罢,知道事情已败露,但又想起昨晚彭德怀才派李光来通知,说省委特派员滕代远和独立五师地下党委研究决定,于7月22日下午一时,趁士兵午睡时全师暴动,三团只能推迟,不可提前,计划已通知驻守岳州随营学校的贺国中,要求他带兵火速来平江。于是佯装生气地拍桌打板:“把十班长抓来,我亲自审!”又称赞刘连长:“刘连长对党国忠诚,我要向周师长报告,嘉奖你。”

事离约定起义的时间还有两天,黄公略转念一想,带着彭绍辉(建国后曾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上将)去找商会会长借了三千大洋。不料回到营部,刘连长找上门来:“黄营长,团长请你去一趟,那三千大洋也要带去。”黄公略知道必须果断行事。他向彭绍辉做了个手势,刘连长知大事不妙,吓得把汽灯打灭,边逃边喊:“黄营长叛变啦!”

“叭”!一颗子弹要了他的命。黄公略登高一呼:“士兵兄弟们,三营暴动啦!愿意跟我黄公略的,每人发三块钱;不愿意的,可以发路费回老家。”大伙齐声喊:“我们不回家,跟黄营长走!”黄公略大喜,高声呐喊:“暴动万岁!”

士兵们高举火把,在平江县委书记涂正坤带领下,从嘉义镇向平江县城进发。

这边,彭德怀还在计划着22日的起义,突然接到三团团长刘济人从长寿街打来的电话:“黄石叛变,打死我侄儿!”

黄公略提前起义,让彭德怀措手不及,但他思考片刻后倒打一耙:“刘团长,黄石是你团三营营长,又是你保送去黄埔高级班,他叛逃,你难辞其咎,找我有什么用?”刚挂上电话,二团张团长也来电话,说下边闹饷,已经公开化,请教彭团长怎么办。彭德怀估计二、三团两日内来不了平江城,心里踏实了。

不一会儿,地下党员都到团部来了,商量后决定,暴动计划不变。

7月22日,万里晴空,烈日灼灼。彭德怀早早来到一营驻地——天岳书院,令雷营长召集全营官兵站队。彭德怀鼓动说:“弟兄们,又是五个月不关饷,今天我们要到城里去捉克扣军饷的军阀,我们不再当军阀的看门狗了。”下午1点,起义队伍开进县城,各队分头奔向预定目标,枪声一齐爆响,杀声震天。

黄公略带着起义部队赶到县城,彭德怀一见黄公略,便歪着头笑骂道:“好你个黄石麻子,怎么搞的,害我们差一点完蛋!”等彭德怀骂够了,黄公略回道:“事出有因。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平江四面布敌,下一步怎么办?”

他们估计敌人要27号才能赶到平江城,乃于24号下午,在平江城召开了五万人的庆祝大会,宣布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彭德怀任军长,滕代远任党代表,下设一、四、七三个团,黄公略任四团党代表。

中国革命正处在艰难时刻,平江起义无疑是平地一声雷,是黑暗中的一支火把,对蒋介石是一个沉重打击。

【红军初创期的游击战鼻祖】

平江起义后,部队混编成11个大队(连),3个纵队。根据省委指示,彭德怀率5个大队赴井冈山与朱毛红军会师,其余6个大队分散在湘赣边区各县游击,归黄公略指挥。

彭德怀去井冈山后,黄公略带着数十人、几十条枪,来到平江、浏阳交界的银河洞,与浏阳游击队张启龙等人会合。平浏游击队在浏阳文家市参加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后,绝大多数跟毛泽东上了井冈山,这几十人是新发展的,总共有32支步枪,但其中10多支打不响,另外就是火枪、梭标、大刀、鸟铳。合编后,这个队伍共有三百来人。五十年后,张启龙在湖南长沙蓉园对笔者亲述,合并后打的第一仗是在浏阳沿溪桥,打掉外号“猴子”的侯连长一个连,缴获子弹两担,步枪89支,战马一匹,打死匪军数十人,消灭了6个挨户团办事处,大大鼓舞了士气。归途中,人们编了个浏阳民谣:猴牯塌了场,失掉一只好绵羊(指战马);大队着了慌,丢掉八十九根枪。

1929年初春,是游击队最困难的日子,张辉瓒的三个团,铁桶似地把黄公略围堵在湘赣交界的大围山区。山上积雪盈尺,面临断粮。黄公略派了几十个人下山搞钱粮,三天没音信,焦虑得难以入睡。第四天,这支小分队终于满载而归:粮、油、盐、腊肉,还有浏阳小曲酒,于是,饥寒交迫的游击队员们,打了个牙祭。

1978年冬,独臂将军彭绍辉告诉笔者,他就是在最困难的日子,在九宫山上,由黄公略(队长)、张启龙(党代表)介绍加入共产党的。

经过一系列的游击战,黄公略准备写《游击战术》一书。他请张启龙把大伙召集来,你一言他一语,谈了打游击的心得体会,黄公略把它归纳成几条:化整为零,敌来我藏;敌退我追,敌左我右;敌往我截,虚张声势;声东击西,打敌前哨,疲惫敌人。不能打,只能拖,旋磨打转,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

后来,在中央苏区,毛泽东、朱德吸取了黄公略的“游击战术”概括成十六字令,即: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可以说,黄公略是红军初创时期游击战的鼻祖。

【堪恨大祸从天落】

1931年夏天,蒋介石亲率三十万大军,与宋美龄一同到最前线督战,第三次围剿拉开序幕。江西兴国县高兴圩一役,是红军创建以来最为惨烈的一仗。彭德怀的红三军团担任夺取高兴圩的任务,敌人是十九路军的六十师、六十一师,他们向红军发起多次冲锋,后来,双方子弹打光了,只好用刺刀肉搏,用枪柄械斗,甚至用石头做武器。高兴圩战斗结束后,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留下近万具尸体,血流成河。

十九路军总指挥陈铭枢在报上发文“报捷”:“我十九路军及九师在兴国之西北高兴圩、老营盘一带,与匪朱、毛、彭、黄、林、罗、李等全部五万余,激战两昼夜,激烈异常。匪以主力向我高兴圩之六十师冲锋20余次。蔡军长廷锴亲自带部巷战,经两昼夜后,匪因弹尽力竭被我击退。事后,在高兴圩发现匪尸七千具,受伤呻吟于草地者不计其数。此为剿赤以来第一次大决战,而匪之凶悍,与其死亡之可惊,为历次战役所罕见。匪经此大创,当不能复振矣,谨此捷闻,陈铭枢印。”

在战斗最惨烈之时,毛泽东到处喊:“公略在哪里?”朱德也发火了:“黄公略怎么擅自离开指定防线?”彭德怀也打着赤膊大骂。

黄公略在哪里呢?

原来,黄公略听说蒋鼎文的第九师已经从兴国逃回泰和好几天了,心里发急,没顾上跟总部请示,便擅离高兴圩,连夜步行三十里,扼守在老营盘的大山中,第二天清晨,发现峡谷中的土路上有敌军在行动,便指挥红三军,把蒋鼎文的一个先锋队全部歼灭;又乘胜追击,在方石岭歼灭韩德勤的五十二师。

高兴圩损失惨重,最多也只打了个平局,真正杀伤敌军主力的是黄公略的红三军,在一、二、三次反围剿中,红三军履立奇功。

当朱毛彭黄会面时,黄公略身心憔悴,朱毛见他歼敌有功,也就不忍心指斥他了,倒是彭德怀又大骂:“你黄石麻子又是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吧?平江起义时,在嘉义,你就是这么干的!”虽是批评,却带有几份知心人的体恤与谅解。

谁知,这次战场会面,却是他们的永诀。

1931年9月15日早晨,毛委员和总前委下达了战略转移的命令。红三军由罗坑向瑞金进军。经过一个叫六渡坳的鞍部地带,黄公略第一个爬上鞍部,用望远镜四下眺望。

“过了六渡坳,前边就是东固了。”14岁的传令兵小高是富田人,对当地地形很熟悉。黄公略点头说:“东固,是英雄的老苏区,三次反围剿都在这里开打,两三万人的富饶之乡,如今成了四十里无人区,怪不得陈毅作诗,称它为‘东井冈。”

是呀,1930年初,黄公略从平浏带了几十个人,与当地红二、四团组成红六军(后改红三军),一年多来,他和苏区军民浴血奋战,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对此,毛泽东在《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一词中咏赞道: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飚为我从天落。

此时,黄公略站在六渡坳的制高点上,指挥部队过坳。突然三架意大利达格佛斯飞机从天边飞来,低空盘旋侦察。号兵吹号发出警报,战士们立即隐蔽起来,黄公略也和军部的首长一起,躲进凹部下边一间土房里。

“军长,七师的队伍从罗坑那边开过来了,正在开阔地里,情况危急,怎么办?”突然,值班参谋气喘吁吁跑进屋向他汇报,黄公略不加思索,从土房里冲出来:“一个师的安全更重要!”他不顾劝阻,冲上六渡坳,指挥七师就地隐蔽,命令机枪手对空射击。

敌机发疯似的冲向六渡坳,呼啸着从大树的梢头掠过,重机枪子弹“哒哒哒”发出巨响。此时,三颗子弹穿过了黄公略右边腋下,鲜血流了一地。战士们立即用担架把他抬到山坡下的一个凉亭里。军部卫生处的医护人员赶来,紧急抢救。陈奇涵(兴国人,建国后曾任最高军事法院院长、上将)等红军首长们围着黄公略,又急又恨。

黄公略忍住剧痛,朝陈奇涵说:“参谋长,替我写封家书,家中有老母、妻子,还有一个未见面的小女儿。哎,以革命未成,高堂弃养为憾。”

陈奇涵问:“黄军长,你家住——”

黄公略微微一笑:“湖南,谁不知道我黄公略呀,你把信交给石穿吧。就把我埋在东固,我喜欢这里。”

说完不久,黄公略就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当夜,他的遗体连同其他九位烈士,一同被埋葬在东固的一个山坡上。为了以后方便寻找,人们把他惯用的马牌手枪和一根皮带,一同陪葬。解放后,中央有关部门数次派员寻找黄公略的忠骨,都无功而返。黄公略生前,跟东固人民血肉相连;死后,他的忠骨也永远和东固的山水连成一片。

9月16日下午4时,在兴国县龙水头庄草坪上,苏区军民举行盛大的追悼会。毛泽东亲自主持,朱德、彭德怀等军委首长和全军指战员及当地村民们参加了追悼大会。主席台两旁是毛泽东手书的一副挽联,对黄公略短暂而伟大的一生,作了崇高的评价:

广州暴动不死,平江暴动不死,而今竟牺牲,堪恨大祸从天落

革命战争有功,游击战争有功,毕生何奋勇,好教后世继君来

(作者系文史学者)

猜你喜欢
黄石彭德怀
彭德怀甄别伪造信
黄石国家公园庆祝150年蛮荒岁月——这是怎样的历史
黄石俱乐部度假别墅
黄石高速公路改造项目中互联网+工程建设管理系统的应用
智能交通综合管理系统在黄石高速中的应用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60首文本分析颂
彭德怀挂甲屯遗著(二)
彭德怀咬文嚼字
彭德怀的军事秘书谈彭德怀
彭德怀与麦克阿瑟的三次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