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梅
26年前,麦家碧将漫画人物“麦兜”带到了世间。这只迷糊又憨笨的猪仔,长得不帅,智力平平,和妈妈在中国香港一个叫大角咀的地方过着并不富裕却很快乐的生活。它喜欢吃鸡腿,贪睡,有很多梦想却不断地希望、失望、希望、失望……虽然结果总是失败,但它还是凭正直善良的“死蠢”创造了美丽的世界,打动了无数人的心。2014年6月,麦家碧接受凤凰卫视“鲁豫有约”节目的采访,预告国庆节又将带着麦兜出现在大银幕上。一直钟情于憨憨傻傻的麦兜,麦家碧如是解嘲说:“因为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麦兜啊,有点傻,有点笨,还很慢,但我活得很简单挺自然。我很喜欢,也很满足。”
古灵精怪少女的童趣之心
麦家碧出生在中国香港一个小康家庭,是家中的老二。老师出身的麦妈妈在生完麦家碧之后便在家照顾孩子。
麦妈妈很开明,给了孩子们足够宽松的成长空间,因此麦家碧兄妹三人得以找到很多乐趣,下棋、斗剑、扮家家酒……麦家碧常常吃了妹妹的家家酒后又跟哥哥打斗,在哥哥和妹妹中间充当“和事佬”,是典型的古灵精怪少女。在学校,麦家碧却乖巧斯文且少言寡语,所以每次麦妈妈听到老师夸麦家碧乖巧听话就回来取笑她。
麦家碧的家在铜锣湾,那儿有很多小商店。只要有一点零用钱,麦家碧就会去商店里买文具、手帕、玩偶等等东西。她常常会为一个好看的包装而买下本不想买的东西。所以,麦妈妈总是说:“我们家老二就是一个外表寡淡内心调皮的小孩。”
麦家碧喜欢画画,完全缘于哥哥的影响。哥哥年长她两岁,最喜欢画画。他的教科书上画满了公仔,都是香港流行的漫画人物。哥哥把书留给麦家碧用时,就会把教科书擦干净,便轮到麦家碧在书上画小姐丫环美少女,每一个都戴着长长的滴水耳环,穿着靓丽衣衫。麦妈妈总是笑她:“花痴丫头。”
高中毕业时,麦家碧的美术课得了最低分,只因为她没有和大家画得一样。麦家碧觉得很委屈,自己明明画得非常像,又这么喜欢画画,却得了最低分。于是,她决心一定要考设计学院。经过努力,她最终收到了香港理工大学设计系的录取书。
可是,这样的结果与父母的预期相去甚远。他们希望女儿能读法律或者医科热门专业,以便她将来顺利成为社会精英。所以,当麦家碧选择设计专业时,父母非常诧异。麦妈妈甚至很认真地问:“你确定吗?画漫画是很难出头的,将来可能活得很辛苦。”麦家碧也认真地点头:“我只喜欢漫画,没有漫画我简直活不下去。”麦妈妈听完,不仅没有生气,反而轻轻抱了抱女儿:“我的女儿长大了,懂得去追求自己的理想了。不管你做出什么决定,爸爸妈妈都会全力支持你!”
大学毕业后的暑假,麦家碧得到一个游学英国的名额,去伦敦见了数十位插画家。这些画家有画室,有经纪人,不需要见客户就有钱拿……这种舒适的工作环境和轻松的创作氛围立刻成为麦家碧梦寐以求的生活,于是她立志成为一个插画师。
回香港后,她便试着接一些插画来做,谢立文就是她的第一个客户。那时,谢立文刚从澳洲毕业回国,和朋友开了一家出版公司。看过麦家碧的画后,他觉得这些画作细致、甜美,虽然和当时流行的漫画风格不一致,可谢立文还是拍板决定录用这个瘦弱文静的女孩。
有了这次愉快的合作,麦家碧毕业时,和谢立文再度携手。唯一不同的是,内向而不善言辞的麦家碧主动向他提出了一个要求:“谢立文,你当我的经纪人吧!”
两人就这样开始了合作。最初,谢立文将外国故事翻译给麦家碧供她作画。后来,他慢慢发觉,与其翻译别人的作品,倒不如自己创作更有趣。1990年年初,正巧儿童副刊《小明周》编辑找上门来,麦家碧能画,谢立文会写,两人共同创作的模式便诞生了。他们合作的第一个故事是“麦唛的故事”,麦唛之后,憨傻呆萌、右眼上有明显胎记的“表哥”麦兜出场了。虽然麦兜是画给小朋友看的,但活泼的叙事风格与地道的香港味儿吸引了一大批成人粉丝。一年多后,麦兜被挪到正刊《明报周刊》上。随后,漫画《麦兜的故事》连续推出23本,获选香港中学生最佳读物。2000年,将《麦兜的故事》搬上大银幕的呼声潮水般响起……这一切让麦家碧觉得惊奇又有趣,她傻傻地对谢立文说:“这个也不是问题!”
2001年圣诞节,洋溢着浓浓亲情的电影《麦兜故事》在香港上映,票房迅速突破千万元。原本只是埋头画画,没想到竟一举成名,麦家碧有点犯傻了,唯有谢立文淡淡地说了一句:“因为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颗童真的心。”
婚姻不过是简单的加减法
《麦兜故事》一鸣惊人后,麦兜成了名气高涨的动漫人物,众多媒体争相报道,很多企业也给麦家碧递来橄榄枝,要求开发麦兜的衍生产品。
麦家碧恐慌不已。她喜欢画画,最理想的生活就是有一个人给她开单,然后她完工拿钱就可以了。眼前的一切,她完全没有想到,也完全无法应付。惶恐犹豫间,在某个埋首画稿后的黄昏,麦家碧从画纸后面抬起头,悠悠地叹了口气。她本以为这声叹息足够轻微,却不料被站在她身后的谢立文听了个真真切切。就在那一瞬间,麦家碧听到了一个清晰的声音:“为了我们的麦兜,我们谈恋爱吧!”
以麦兜为借口的告白搞笑十足,却着实打动了麦家碧。恍惚了几分钟后,她很平静、很自然地吐出一个字:“好。”
由搭档变成恋人再变成夫妻后,两人的事业很快出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局面。关于麦兜的漫画故事一本接一本诞生,与麦兜有关的延伸产品事业也顺利建成。2004年,《麦兜故事》的第二集《麦兜菠萝油王子》热辣出炉。
在创作中,两人各自为政,相当独立。剧本台词是谢立文的职责,他写故事很快,躲在一个地方一星期就能完工,但谢立文有个“保密原则”,每次都会故意不让麦家碧事先知道故事的结局。麦家碧则负责画画,她酝酿的时间常常比较久,还一边画一边比划角色的动作,绝不允许有人在侧观看。这样的结果是,当麦家碧带着满满的幸福感画完后,一翻看谢立文的故事,却发现原来是悲惨的结局。
麦家碧很热衷打扮谢立文,她总是将一件又一件的品牌服装往家里拎。谢立文一看,也不恼,笑眯眯地穿上。可等麦家碧再回头看时,品牌服装瞬间被谢立文穿成了地摊货。屡战屡败后,麦家碧最终投降了。为了“报仇雪恨”,在创作电影《春田花花同学会》时,麦家碧果断地将“校长”画成了谢立文的样子。2006年7月,影片《春田花花同学会》上映,朋友们一看“校长”全乐了。麦家碧微笑着说:“在我眼中,中年男人好像都是这样的,胖胖的,发际线后移,不太在意自己的外表。”endprint
之后,谢立文创作新剧本《麦兜响当当》。2007年夏,他完成剧本。谢立文设计了一个麦兜跟高手学武,却最终还是没能成为高手的结局。对于“爱子心切”的麦家碧来说,麦兜的这种“失败”结局让她很难接受,她揪心地和谢立文探讨:“像麦兜这样一个单纯、善良,却又傻傻笨笨的孩子,在这个复杂的社会里能得到幸福吗?”谢立文很认真地分析:“麦兜一直在坚持自己的速度,它不用这个世界的速度去处理事情。它只要有麦太的亲情支持,坚持自己的速度就可以慢慢练成一些东西,就可以慢慢得到它的幸福。”最终,纠结的麦家碧接受了这样一个让自己心疼的结局。
2009年暑期,电影《麦兜响当当》上映。剧中,麦兜说:“其实我很喜欢现在的样子,看到我走路的时候屁股的肉在动了没?感谢我的鼻子,即使塌,也让我可以呼吸新鲜空气;感谢我的双眼,再小,再眯,我也能看见日出日落,花开花谢;感谢太阳又升起,继续点燃我的梦想。”这样的台词,让观众唏嘘声一片……
正是这样无时无刻的感动,让麦兜火到爆棚。不仅《麦兜响当当》取得了惊人的票房业绩,其漫画作品、毛绒公仔、手机铃声等副产品也迅速兴旺——傻傻的麦兜以它独特的魅力横跨音乐、图书以及电影领域,成为华语界最受欢迎的动漫形象。
这是麦兜的幸福,也是麦家碧的幸福。“能争气,最好。不能争气,我们就回家吃鸡。”当麦太最后说出这句话时,麦兜哭了,隔着银幕,麦家碧也挂着泪哭了。
慢性子“麦太”走得更远
随着麦兜影响范围的扩大,麦家碧必须面对媒体和公众的时候越来越多。作为资深“宅女”,突然要面对汹涌的镁光灯,麦家碧自己都无法想象。
这次,谢立文却执意要她接地气,麦家碧哀叹:“为什么宫崎骏不用宣传呢?”谢立文立即回答:“因为人家是宫崎骏啊。”麦家碧瞬间就想通了:“既然我只是麦兜,就只能用麦兜的思维活着啊。”于是,从2012年开始,麦家碧随同“麦兜”的宣传组走访了很多地方,包括她创作时从没见过真面目的湖北武当山。
除了诸多的宣传活动,许多盗版麦兜衍生品也困扰麦家碧。麦家碧和团队习惯慢工出细活,比如毛绒公仔,麦家碧将目光更多地放在布料品质、安全环保等方面,而盗版厂家则直接对准市场需求。结果,盗版公仔比正版产品更生动、更有趣。最初为了打击盗版,麦家碧收集了很多盗版公仔,还在香港做了一个反盗版展览,让她意外的是,居然不断有参展观众问她:“在哪里可以买到这些公仔?真的好有趣!”麦家碧乐了,最终决定放弃知识产权保护:“算咯!只要大家真心喜欢麦兜就好!”
麦家碧一直是租房住的,2013年春,她在铜锣湾租了间小套间画新剧。麦家碧喜欢色彩斑斓的家居环境,又喜欢信手涂鸦,小套间面山环水又很得她心。所以,她兴冲冲地将“家”装扮一新:天蓝色和墨绿色的墙壁,红色的沙发、紫色的单椅、粉红色的毛巾、随处可见的涂鸦……可房子是别人的,这样的“糟践”很容易讨人厌。因为怕房东太太骂,麦家碧一直搪塞着不让房东太太进门。有一天,见怎么也躲不过去,麦家碧只好惴惴不安地给房东太太开了门。没想到,房东太太竟然喜欢上了那些涂涂画画:“将来收回房子给小女儿住的时候,小女儿一定会很高兴!”看着房东太太兴奋愉悦的笑脸,麦家碧瞬间觉得天一下亮了。
麦家碧似乎总是不停地在做类似的“傻事”。一部90分钟的动画片剧本《麦兜当当伴我心》,麦家碧竟锤炼了3年,《麦兜·我和我妈妈》剧本则花了2年。在讲究快速高效和趁热打铁的当下,这种速度是彻彻底底的异类。但麦家碧固执地坚持“麦氏速度”,理由是:“不是我不讲效率,实在是因为做动画想快也快不起来。”
其实,关键的问题是麦家碧不想“快”。仅为动画片是做成3D立体效果还是2D平面效果,麦家碧就折腾了大半年。《麦兜·我和我妈妈》筹备伊始,投资商要求将该片做成流行的3D立体效果,因为不能确定影片效果,好奇的麦家碧最初选择了尝试。可3D效果做出来之后,麦家碧果断地选择了抛弃:“麦兜是一种情绪,一股情怀,而不是视觉糖果。我希望给观众提供的是感动和温暖,是更内心的东西。”
2014年6月,麦家碧接受凤凰卫视“鲁豫有约”节目的专访,在被问及为何创作总是“慢吞吞”时,麦家碧粲然一笑作答:“因为我是个慢性子啊!”
生活中的麦家碧是这样的:每天早上起床花很多时间做早点,一片小小的吐司、一颗车厘子、一块饼干、五颗肉丸、几片水果、一片面包……花样繁多而分量少少。她说:“我希望每样东西都小小的,但每一口都不一样。”她每天必须睡足10个小时,从不买房,也不远行,朋友加起来不超过5个,坐地铁常常会乘反方向,考了驾照却从来不敢开车。
正缘于此,麦家碧对“儿子”麦兜有种发自内心的认同:“麦兜就是我的翻版。我就是那种反应比较慢,超级不能干的女人。但我真的好幸运,有一个幸福单纯的童年,有一个简单快乐的青年,现在的中老年又被大家包容……像我这样一个蠢蠢的人,也一样可以活得很好,如果所有我的观众看过麦兜之后也可以这样,那就好了。”
这也许是个美丽的梦想,但麦家碧想,这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就像麦兜,虽然总是失败,但他不是低能,他只是善良,大部分人推崇做事要快、要醒、要争、要抢,其实麦兜提供给我们另一种生活的可能。
或许正因为这种单纯,麦家碧才如此幸运。就像她自己说的:“单纯的人最有福”。
编辑/青瓷
cw_0791@163.com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