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美国一个人带娃的两年

2015-01-14 23:17陈静抒
为了孩子(孕0~3岁) 2014年9期
关键词:人带陶陶宝宝

第二位嘉宾妈妈的部分:

嘉宾妈咪简介:

陈静抒,有一个2岁半的男娃陶陶,现在一家三口居住在美国中部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市。

她有着2年多一个人带娃的经历,她觉得如果妈妈对家里的清洁程度要求不太高,再加上有一个在心理和行动上双重支持你的爸爸,会大大减轻妈妈的辛苦程度。

转眼来美国五年,陶陶也快3岁了。从今年春天开始,我们每周挑几个半天送他去家附近的日托中心上学。记得陶陶第一天去上日托,我送他后回到家,环顾四周时才发现这差不多是两年多来第一次一个人面对空荡荡的屋子,一时竟有点不能适应:这个成天离不开我的小人儿,这个我以为日复一日漫长的一个人带娃的生涯,竟然就这么快进入倒计时了。

一开始的饱受质疑:有无能力和耽误工作

刚怀孕时,我和陶陶爸就商量好了要学美国人,孩子自己带,既不送回国,也不把父母搬运过来坐“带孙牢”。陶陶出生时,是陶陶爸博士生涯的最后一个学期,论文已接近尾声,没有什么特别忙的大事;而作为陪读的我,也早就停下了自己的翻译和撰稿工作,迎接他的到来。开头手忙脚乱的三个月是我父母来帮忙的,所以我其实是从陶陶满了一百天之后才开始正式接受这独自带娃的工作。

这份工作从一开始就受到了各方质疑。问题基本集中在两点上,一是我们俩哪比得上父辈有经验,就凭自己如何能照顾好一个新生命?二是这一耽搁就是两三年,我的工作、再充电计划全都要顺延下去了,知识女性(怎么说我也是硕士毕业)的职业生涯怎能经得起耽误?

这两个问题也曾动摇过我的自信,却被那些同样是一个人在家带娃的美国妈妈化解了。

关于“我有没有能力带好宝宝”,曾经照顾过我的护士卡拉笑嘻嘻地说,如果你们的父母觉得自己很有经验,教育很成功,那就应该放心自己教出来的女儿是健全的,是有能力成长为一个合格的母亲。如果他们认定你没能力照顾好自己的孩子,那就只能说明他们的“教育产品”很失败呗,那他们还敢再教一个?这么“忤逆”的话我当然不敢对父母说,不过这一席话却从侧面坚定了我对自己的信心。

至于“职业生涯是否被耽误”,我的律师朋友露西亚说,我有三十年的时间可以慢慢做律师,可是我却只有三年的时间能全天候地陪我的儿子。孰重孰轻?当然,她是美国人,她的就业轨迹和我们中国人有很多不同,在美国,很多全职妈妈在家待了十几年还能重新考证进入职场,在中国这样的可能性就狭窄多了。不过我打量了一下自己,目前既不是商场上呼风唤雨的女将,也不是公司里前途大好的重点培养对象,暂时将工作放下两三年,我相信自己还是有返回原点重新开始的能力。

陶陶第一百一十天的时候,我们送外公外婆上了回国的飞机,就这样开始了一家三口的生活。

1岁以内的带娃生活:睡+玩+吃

尽早建立合理的作息,我就省心多了

美国很有趣,把婴幼儿抚养也当成标准化操作,有许多说明书可供参考,我们这种游走在“照书养和照猪养”之间的新手父母,自然也买了不少。这其中,在陶陶1岁以前,我觉得最有用的一本书就是被北美的华人妈妈简称为CLB的育儿宝典(中文翻译为《超级育儿通》)。这是英国一位金牌保姆写的书,里面详细地讲述了如何给小小婴儿建立合理的作息。

按照书中的介绍,在陶陶从医院回到家的第一天,我就有意地利用光线和声响,给他区分白天黑夜的感觉,每天给他建立固定的睡前程序,无论夜里抱起来喂奶再哄睡有多麻烦,都坚持让他自己睡小床。这些在当时看来有些矫情的做法,在几个月之后都渐渐显示出了效果。陶陶除了前3个月因为常见的婴幼儿肠绞痛有点闹腾之外,几乎就是个除了吃喝睡就是傻笑的天使宝宝。到了6个月他就可以从晚七点睡到早七点了,中间偶尔会醒来哼唧一下。就这么着,在15个月,他就独自一个人睡在自己的房间了。白天的午睡也是这样,通过固定的程序让他熟悉,知道到时候就要做什么。瞧,我们书呆子照着书带娃也是不差的嘛。

我也有一个人做事的时间

陶陶奶娃娃的时候其实事情并不算多,他每天上午一个晨觉,下午一个午觉,闲暇的时间我都可以用来准备一天的饭食,自己休息休息,甚至还可以看书,看电视做点心,用微博微信传点陶陶的糗照跟工作中的陶陶爸分享。他的行动能力变大了之后,我就买了一个超级大围栏,把整个客厅围了起来,让他在里面和一堆玩具安全地玩耍,我就可以做饭做菜了,再不时地从厨房伸出头来跟他聊两句,虽然都是自说自话。

说到做饭,大家也知道,美国人大都在超市买菜,我们通常也都是在周末带上陶陶把一周的菜买好。有时候,我还会在周末趁着爸爸在家看孩子的时候,熬一些高汤或者卤几斤牛肉,为下一周的家务减轻负担。

繁琐的辅食,也有捷径

陶陶5个月时开始添加辅食,周末的活计里又多出制作各种糊糊的工作,我会做好糊糊后用冰格分装好冷冻起来。因为小婴儿的食量很小,每次取出一两块解冻就可以了——冷冻是保持食物口感和保存营养成分最有效的办法,比冷藏要好多了。

在做辅食方面,我们书呆子型的父母自然也是求教于医生和图书馆,严格遵循“每次添加一种,每种取少量,持续试验三天确认无过敏”的原则,再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既不拘泥于某些保守的美国医生危言耸听“1岁之前绝对不要添加鸡蛋和鱼虾”,也通过不断地自我催眠过滤掉在国内的父母大人对于要给娃保证蛋肉供应的声声呼唤。

我也借了一些做辅食的书,还去超市参观了琳琅满目的成品辅食货架找灵感。比如鸡肉就算打成泥还是很难吃吧,别说娃,就是我自己也吃不下呀。去超市一看,哇,美国人真敢想,鸡肉芒果泥、牛肉苹果泥,于是我也拿甜味的果蔬,如芒果、山芋之类和鸡肉混在一起,果然他就吃得欢天喜地了。其实1岁之前,添加辅食最主要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营养供应,而是为了帮助小孩体验各种食物的口感,帮助肠胃建立一个健全的消化系统,另外锻炼舌头和咀嚼肌。搞清楚这两点后,我就不再为娃少吃了一口多吃了一口而头痛了。少了这些烦恼,带娃的心情也会比较愉快呢。

我累的时候,有爸爸在

一个人带娃,说不累也是假的,毕竟整天就只有自己一个人,头疼脑热时也只能自己撑下来,而且娃也不是天天都在理想状态,有时候你想打个盹了他还在蹦跶,等他好不容易倒了你又累过了头睡不着了。所以每每到了晚上陶陶爸下班,我就赶紧解放自我,把娃全权丢给他,美其名曰让他培养亲子感情。从晚饭后的陪玩到洗澡哄睡,包括夜间的喂奶(瓶喂)哄睡,自陶陶出生以来基本都是陶陶爸的工作。所幸陶陶比较体贴爸爸,一直是个睡觉标兵,很少闹夜,我给陶陶计过时,他小的时候从夜里开始哼唧到喂完奶再次睡着,全程不超过半小时。而拥有“头沾枕头就能睡着”神功护体的陶陶爸,也就很少会耽误他的睡眠和第二天的工作了。

至于特别累或者生病不舒服的时候,我就干脆打个电话,让陶陶爸带点外卖回来,或者等他回来我们一起出去吃饭,这样在陶陶睡觉时,我也可以舒舒服服地睡个长觉啦。有时候我们也会请邻居家的大学生女儿做看小孩的钟点工(baby sitter),按小时付钱,帮助应付一下突发状况。

1岁以后的带娃生活:渐入佳境

陶陶过了1岁之后,社交方面的要求多了。我开始频频带他出入图书馆和公园,有时候也会自己一个人带他去超市买菜(之前都是和爸爸一起)。第一次自己开车带他,我很紧张,还准备了饼干贿赂他,没想到他表现还不错。

我想,所有独自在家带娃的妈妈,都应该避免成日只有自己和娃四目相对的问题。这对孩子和妈妈,都不是一个良好的环境。就算没有图书馆和公园可以去,超市也是不错的选择。

一个人带娃,固然累得像狗一样,可是那其中的快乐和甜蜜,也是像狗一样欢实。哦对了,说到狗,半年前我们还养了一只狗。陶陶渐渐大了,有了自己的集体生活和喜好,我也有更多的时间忙自己的事情了。养了狗,修了院子,我减完了肥,也开始恢复了从前出门倒个垃圾都要化妆的生活习惯,翻译和写专栏的工作也慢慢重新接手了起来,另外我还在计划回学校充个电什么的。

说点题外话,作为我即将结束一个人带娃生活的告别(这一段要破开)

去年带陶陶回国的一段日子,我也体会了一把国内对于独自在家带娃妈妈的各种“有色眼镜”,一个人在家带娃没那么难,反而难在外界的理解和包容。

我希望我们,和孩子一起,能够见识、包容各种各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不轻易为一时一地的观念所束缚。在世界的有些地方,暂时还有人不能理解读了那么多书的妈妈为什么“不为社会做贡献”,要“浪费”时间精力全天候带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奶娃娃;在有些地方,生完孩子匆匆就回去上班的妈妈却有可能会被人侧目。在历史长河的有些时代,女人不结婚生子就是败类;在有些时代,早婚早育的女人却有可能被视为“没出息”。

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坚持自我的强大内心,以及对别人的宽容。这种宽容包括了不过问原由的尊重。那个生完孩子就匆匆上班的妈妈可能是在夜班为你接生的医生,那个独自在家带娃的妈妈也缓解了日托中心有限的名额压力。那个花费了很多时间坚持要实现母乳的妈妈可能不光喂了自己的孩子还有医院里的早产孤儿,而那个孩子没满月就断奶的妈妈她可能是上了手术台。我希望每个人都会变成这样的心情,不去过问原由,就接受别人选择的生活。这样的社会,并不在一时一日,也不是在美国或者中国一地就能实现。而我相信,这样的过程中,不能没有职场妈妈,也不能没有全职妈妈。

妈妈去哪儿,是孩子的方向,也是妈妈自己的道路。你和我,都一样重要。

(陶陶妈的育儿利器以图片形式出现,监视器、围栏)

编后记:做一个合格的父母的信心到底去哪儿了?

一个能独自带好宝宝的妈妈并没有三头六臂,也没有特别过人的本领,他们也只是平凡而普通的爸妈,他们也是在生活上零起点、零基础的80后,他们也是在给宝宝换了1000次尿布,喂了1000次奶,哄了1000次觉中慢慢学习做父母的。

不管你的身边是否有祖辈、保姆帮忙,带孩子的事,你还是得自己学习,亲自动手,作为父母的自信就是从这1000次的重复练习中而来。

最后,我们要说,无论你是一个人带宝宝还是家中有N个人围着宝宝转,宝宝在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就是这些,至于是化繁为简,还是化简为繁,都是你的选择。

猜你喜欢
人带陶陶宝宝
陶陶居“寻味西关”AR包装设计
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
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
BABYPIG/宝宝猪 BXS—212
可爱宝宝超级秀
左手孤单,右手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