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际货币协调的新特征及三步推进的战略构想

2015-01-14 15:55张洪梅黄娜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货币政策货币

张洪梅+黄娜

摘要:国际货币协调是世界各国应对金融危机和货币风险的重要手段,国际金融危机是对货币政策协调的严峻考验和有力推动。当前,牙买加体系下的国际货币协调呈现出不同以往的五大特征,实现了“无协调的协调”、协调中博弈因素减弱、呈现出“雁式分工”格局、收益分配不均衡加剧、长效预期与短期利益取向并存。新特征预示着新起点,今后国际货币协调应致力于实现三步推进的战略构想,以国际区域货币合作为起点,以多元货币体系为过渡,最终走向超国家主权货币。

关键词:超国家主权货币;国际货币政策协调;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货币风险;三步推进战略;人民币国际化;雁式分工;特别提款权

中图分类号:F8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5)01-0057-06

国际货币协调是世界各国应对金融危机和货币风险的重要手段。国际金融和货币危机是对货币政策协调的严峻考验和有力推动。当前,牙买加体系下的国际货币协调呈现出不同以往的五大特征,新特征预示着新起点。为此,今后国际货币协调应致力于实现三步推进的战略构想。中国既已走向开放经济,在变幻莫测的世界经济中理应适时出手,趋利避害,以此谋求国内经济发展的稳定环境并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一、当前国际货币协调的新特征

(一)实现了“无协调的协调”

牙买加体系是一种信用货币体系,这种体系下的国际货币协调常被概括为“无协调的协调”。理论上各国可根据目标顺序自主安排宏观经济政策,浮动汇率制会自动实现内外平衡。然而事实经常并非如此。由于相互依存性不断增强,政策溢出效应越来愈大,缺乏国际货币协调与合作,各国经济的双均衡目标很难实现。其结果不仅容易引发货币与金融危机,而且一旦发生危机,各行其是的结果不是他国隔岸观火,就是出现以邻为壑的竞争性货币贬值,最终导致一损俱损,加剧危机的破坏力并延缓经济复苏进程。以往拉美债务危机、墨西哥金融危机、巴西货币危机,以及东亚金融危机等,每每如是。

然而,在2007年始自美国并迅速波及到全球各国的金融危机中,各主要经济体的表现却较过去大相径庭。危机伊始,为挽救经济于衰退之中,世界各国就不谋而合地先后采取了持续降低利率、政府大量注资、金融机构国有化以及广泛开展货币互换协议等扩张性货币政策,其同步性、同向性和迅速性堪称货币政策协调之最,实现了“无协调的协调”。2008年10月8日,美联储、英格兰银行、欧洲央行、加拿大央行以及瑞士、瑞典等西方主要国家的中央银行联手降低利率50个基点;同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27个基点;次日,中国台湾地区和韩国央行也决定降低基准利率25个基点。为进一步增强市场信心,欧盟、英国、日本等国家又先后出台了上千亿美元的救助方案;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也采取了大规模的经济复苏行动。由于世界各国共同努力,这一阶段的货币政策协调取得了巨大成功,经济衰退态势得到有效遏制,市场信心很快恢复。尽管危机影响至今并未散去,但最艰难的时刻各经济体通力合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客观而言,每次货币与金融危机的发生既标志着此前货币协调的不利,又助推着此后协调机制的改革。从这次受影响国家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各经济体主动出击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积极参与和接受经济大国及国际金融组织的货币协调与援助可以看出,历经数次货币和金融危机的洗礼后,各经济体对国际货币合作的必要性已经有了充分认识,参与意识明显增强,这是今后货币政策国际协调走向规则和长效的有利条件。

(二)协调中博弈因素减弱

不同过往,当前在国际货币协调中通常的“博弈元素”弱化很多,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和谐”的“繁荣”景象。这一点在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中体现得特别明显。那次肇始于世界最发达经济体的金融危机,从头至尾都体现着美国的引领作用。例如,2008年10月13日起,美联储通过与英格兰银行、欧洲央行和瑞士央行等欧洲三大央行的货币互换安排向市场“无限量”地提供美元资金,后者随即便将其互换额度扩大到与美元融资需求相匹配的水平。2009年4月,美联储宣布与欧洲央行、英国央行、瑞士央行和日本央行等4家机构签署新的货币互换协议,由此获取总计2 870亿美元的欧元、英镑、瑞士法郎与日元,以供市场不时之需,也得到了相关地区机构的认同。即使是2008年12月—2012年12月,美联储先后四次启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其他经济体除了被动应对或变相跟从之外,亦别无良策。此间,国际货币领域中以往的“不和谐音符”以及博弈力量似乎大为减少。不可否认,金融危机发生早期,美国引领的货币政策跨国界合作确实对遏制危机加剧起到了积极作用,所以继2008年底和2009年初世界经济陷入低谷后,2010年2月份开始主要国家或地区经济便已表现出较明显的复苏迹象。然而,此后缺乏约束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不仅再次暴露出美元既作为国家货币又作为国际主导货币无法逾越的“特里芬两难”问题,而且使阴霾密布的世界经济尤其是新兴经济体复苏之路雪上加霜。因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不仅将由于美元贬值给世界经济埋下通货膨胀的风险,而且据此所导致的利率上升还会造成大量资本流出欧洲和新兴经济体市场,制约后者的结构改革和经济复苏,甚至引爆可能的债务危机。以往的国际债务和金融危机等往往都是在宽松货币政策时期埋下隐患而在货币紧缩时期引爆导火索的。本次金融危机后不久即爆发的欧债危机,虽然主要原因在于欧元区内部的结构性缺陷,但美国当初为加速本国经济复苏而实行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也是难辞其咎的。

其实,深究当下国际货币协调中缺少博弈的原因,并非表面的不谋而合,而是国际货币体系中货币地位严重不对称的格局使然。在长期的美元本位制下,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拥有绝对的话语权、自由度和执行力。其他货币与其相比都黯然失色,无以匹敌,无奈之下唯有听之任之。本次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美元,可是美元的国际地位不仅未因此而严重受挫,反而由于欧债危机的原因不降反升,这就使世界各国希求改革国际货币体系、实行超国家主权货币的愿望变得更加遥不可及。博弈力量的弱化其实质是对美元国际货币本位制的一种默认。因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变革不可能自发进行,它首先源于世界各国对美元霸权的抵制和反抗,而这主要应通过博弈过程完成。反之,国际货币协调中博弈力量的减弱则意味着现有国际货币协调模式的维系,各方变革诉求的降低,这无疑将加大未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难度,毕竟均势格局才是最稳定的。

(三)呈现出“雁式分工”格局

2008年11月中旬和2009年4月初的20国集团峰会上,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就共同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支持经济增长达成了一致意见,形成了规模上前所未有的全球性经济复苏计划。以此为契机,国际货币协调的“雁式分工”格局也初步形成。该格局主要表现为当下在国际货币协调中,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成为领头雁,对国际货币协调的广度、深度、时间、频率等发挥主导作用;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位于雁尾,参与货币政策协调积极性不断提升,逐渐成为该体系中不容忽视的一支力量;而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简称IMF)为标志的国际金融组织则对货币政策国际协调发挥难以替代的中介作用。这种分工模式既相似于世界产业分工和贸易体系格局,又与其呈现出很大区别,并且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货币政策协调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在货币协调中一直具有绝对的主动权。这其中美国又是欧盟、英国、日本、瑞士等其他国家的风向标和火车头,既领跑危机初期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又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同时也是全球经济复苏的发动机。与此同时,新兴经济体对国际货币协调的参与度悄然上升。在应对这次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不仅构成了国际经济稳定的重要力量,而且对挽救危机损失、抑制危机蔓延做出了很大贡献。中国人民银行先后与周边国家或地区的货币当局签订了约5 800亿元的人民币双边本币互换安排。欧债危机中,新兴经济体也充分利用IMF的中心枢纽作用,表达了通过向其注资对欧洲经济体进行救助的愿望,收到了积极回应。为此,2010年IMF年会决定将6%的份额转移给新兴经济体国家,以解决长期以来决策中所面临的代表性不足问题。尽管这一改革受到了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的强力阻挠,但从另一侧面却反衬出新兴经济体在国际货币协调领域地位的转变。

而在本次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中,以IMF为代表的国际金融机构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作用。IMF能否在货币与金融危机中充分调动金融资源并确立自身的权威地位,是对其能力的重要检验。以往的金融危机(比如亚洲金融危机)中,IMF每每因救助不力而遭受诟病。本次金融危机以来,IMF吸取教训,通过一系列救助举措有效控制了危机态势并加速了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也由此获得了广泛的国际声望,大大拓展了自身影响力。比如,金融危机发生之后,IMF就担当起国际“最后贷款人”角色,通过贷款安排创新、增加救助资金等途径进行救援,有效遏制了危机加剧,避免了国际市场因信心崩溃而引致流动性危机的爆发。在其后的欧债危机中,IMF又通过贷款、警告、建议、监督等多种方式参与国际援助,对有效防止危机蔓延发挥了积极作用,对敦促欧洲货币联盟改革提供了必要的外部性压力。IMF的表现和作为使其在全球货币事务中的形象和威信得到很大改观,也使其在国际货币协调中的地位进一步得以确认。

(四)收益分配不均衡加剧

牙买加体系下,由于国际货币体系中货币地位的严重不对称,所以国际货币协调收益的分配也是非均衡的。这种利益格局源自布雷顿森林体系,但当前表现尤甚。霸权后的美国绝对优势虽有所下降,相对优势犹存,因此政策协调中收益最大;其他发达国家力量有所增强,但仍无法与美国抗衡,收益次之;发展中国家迅速崛起,然而力量分散且整体实力薄弱,收益最少。比如1985年的广场协议,美、英、法、德、日五国联合干预外汇市场,由此实现了美元强势,引爆了日本泡沫,令其陷入“失去的十年”。1997年的东亚金融危机,不仅由于IMF救助迟滞而迅速蔓延,其后近乎苛刻的援助措施也延缓了当事国经济复苏的步伐。IMF完全站在债权国一方,不顾及危机国国情而实行的“一刀切”做法,实质是使当事国承担了危机调整的全部负担。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作为危机的始作俑者,非但没有承担相应责任,反而在全球通力合作实现了有效协调之后,一意孤行地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仅引爆了欧债危机,而且加剧了全球通胀,同时通过利率上升加速了资本向发达国家回流,使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国内结构性改革的压力迅速增大。除此而外,处于美国掌控之下的IMF在本次金融危机及其后的欧债危机中,因救援得力而国际威望大增,其隐形收益的最多流向地依旧是美国。可见,虽然国际货币协调中各方的综合收益无法精确考究,但粗犷分配格局依稀可见:美国是最大受益方;新兴经济体处于收益底层。而且鉴于本轮金融危机进程中货币协调格局的变化,收益分配的天平将进一步向美国倾斜,欧元区和新兴经济体的部分协调收益都要皈依美方,国际货币协调收益分配不均衡问题将更加严峻。显然,这种局面不仅无助于国际货币协调的开展,而且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也相当不利。难怪危机过后,包括中国、俄罗斯在内的众多国家纷纷提出建立超国家主权货币,以转变当前世界各国对美元过度依赖的局面,从而使超国家主权货币问题再次被提上议事日程。

(五)长效预期与短期利益取向并行

与国际货币协调风生水起的发展态势并行,参与各方的短期化利益取向非常明显。事实上,早在1997年的东亚金融危机之时,世界各国就已经意识到国际货币合作的重要意义。那时GDP不到世界1%的泰国金融风暴迅速席卷整个东南亚并由此引发全球金融动荡,国际货币体系中国家不论大小,一损俱损的内在机理暴露无遗,所以从那时起,各国参与货币政策协调的积极性不断增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这一问题更加清晰和明朗化,作为美国国家货币的美元终究要以国内目标为标的、以本国通胀程度为发行原则,于是便很难避免信用膨胀并由此引发各类泡沫甚至危机。“危机未必是储备货币发行当局的故意,但却是制度性缺陷的必然”。在全球化进程加速发展的当代,各国迫切需要一个超国家货币为锚,以降低全球贸易成本,熨平世界经济波动。只有创造性地改革和完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推动国际储备货币向着币值稳定、供应有序、总量可调的方向发展,才能从根本上维护全球经济金融稳定。

然而,尽管呼声很高,超国家主权货币的产生却并非一日之功,其中最大的困难莫过于美国的反对。此外,还有民族国家主权让渡的障碍,稍有不慎还可能导致国际经济和金融体系出现巨大波动。因此,发行具有稳健定值标准并能为多数国家所接受的超国家主权货币虽然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大势所趋,但它只能是世界各国长期不懈的远景目标。在全球货币体系改革遥遥无期之时,面对美元本位制下国际金融的动荡不安,各经济体在“两害相权取其轻”的衡量原则下,只能暂时选择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短期应急功能。即在金融危机“大难临头”之时,迅速参与到货币政策国际协调中来,即使危机尚未辐射到本国也会因“城门失火必将殃及池鱼”而不能等闲视之。然则一旦危机出现退潮迹象或经济呈现复苏苗头,货币协调进程便立即减速慢行。由此可见,当前国际货币协调具有典型的长效预期与短期利益取向并行的特征,其中既体现着货币政策协调的必要性所在,同时也反衬出货币协调长效机制的匮缺。而这也正是国际货币协调未来改革和发展的战略取向。

二、今后国际货币协调三步推进的战略构想

国际货币协调的新特征表明,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因素十分复杂,今后货币政策协调推进中有利和不利因素并存。在美元国际地位短期难以撼动、超国家主权货币发行又面临很大困难的情况下,未来推进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战略取向应是在短期利益和长效机制之间寻求一个能够兼顾成本控制和收益实现的次优均衡点,据此进行顶层设计。鉴于此,今后国际货币协调应致力于推进三步走的战略构想,通过渐进式改革,在不改变现行的美元本位制的前提下,实行“小圈带大圈”,以此约束和制衡美元逐步过渡到多元货币体系,最终实现全球货币统一,即采取以退为进、合纵连横的方式,求得水到渠成。

(一)加速推进区域货币合作

国际货币协调战略的第一步是在维持现有美元体制的基础上,通过国际区域货币合作的广泛开展,对美元形成一定的监督约束和竞争压力,并由此产生出类似欧元、“亚元”等具有竞争力的国际区域货币。20世纪90年代以后,货币政策协调的必要性和国际协调机制的缺乏并存,各国为应对美元本位的被动及汇率动荡与危机频发的无奈,将国际货币政策协调重心转向了区域货币协调,并以此作为应对美元本位制的权宜之计。以欧元模式、拉美美元化模式以及东亚“10+3”的货币合作模式成为其中的代表。事实上,随着区域货币合作的蓬勃开展,国际储备货币格局确实在悄然改变。1999—2008年,美元在全球储备资产中占比从71.0%下降到64.0%;同期欧元占比则从17.9%上升到26.5%(见表1)。与全球储备资产结构同步变化的是新兴经济体的迅速崛起。按照购买力平价测算,2007年整个新兴市场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已超过60%。照此推算,随着各地区核心国家的崛起与货币协调的开展,形成几种主要区域货币逐步弱化美元本位格局,是指日可待的。

然而,本次金融危机中欧元区的表现以及随后的欧债危机却使各国的这一战略思路的可行性遭受到严重质疑。金融危机中,欧洲央行的作为较之美联储大相径庭,虽然也先后实行了几次支持欧元区流动性的政策,但由于各国不同的施政理念,无论是短期措施还是长期措施,实施压力都远远大于美国,政策效果也大打折扣。德法两国的争议贯穿始终,而经济基本面良好国家和经济复苏乏力国家的意见也掣肘不下,以至无论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应对,还是对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反应,都明显滞后乃至于受金融危机拖累,以希腊为导火索,最终引爆了西班牙、意大利等国的债务危机。欧元作为区域内超国家主权货币在危机面前的协调劣势彰显无遗。

痛定思痛,虽然欧元模式在债务危机面前走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但其历史意义不容低估,其未来前途也并非一片黑暗。欧币联盟开辟了信用经济时代不依赖枪炮和强权,在主权国家间实行单一货币的先河,其象征意义和国际地位不言而喻。从国际货币体系发展历史来看,货币政策国际协调从未间断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并未导致美元霸权的终结,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仍属于美元本位制。单纯依赖美元的国际储备制度具有极大的不稳定和不公平性。本次金融危机深刻展现出美国货币政策巨大的负向溢出效应,危机过后要求对美元国际货币地位进行约束,进而发行超国家主权货币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这既是欧元模式产生的原因,也是近年来在欧洲影响下其他地区货币合作加速发展的内在动力。

欧元区当下的表现只是预示着国际货币合作之路任重而道远。货币联盟各成员国之间除了实现货币一体化以外,还要实现一个更为有效的经济、货币与政治的联合体。欧元区必须在银行监管、存款保险和清算等一系列相关问题上有所作为,并形成财政风险预警共享机制。可以说,欧币联盟相当于全球货币协调改革的试验田。他将打造出一个由货币合作走向货币联盟,由货币联盟走向财政联盟,进而走向政治联盟的国际区域货币合作范式。这其中的“区域”将从目前的一国扩展至几国,进而至几洲,最终至整个全球。可见,欧洲货币合作既是当前国际货币合作的排头兵,也是未来全球货币协调的前提,因此这一步对于今后实现国际货币协调总体构想非常重要。

不仅如此,对应于风起云涌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当前货币区域化已表现为一种历史发展趋势,参与区域货币合作只是顺势而为而并非异军突起,因而相对容易被世界各国所接受。加之参与区域货币合作成员国无需放弃本国货币,还为其国家货币走向国际化提供了可能,故此成本较低。其间美元国际地位虽会受到一定影响,但在个别地区(如拉美)将会更加稳固,料想其反应也不会过于激烈,由此便可营造出国际货币的竞争格局。

(二)建立多元货币体系

这一阶段,国际货币协调将表现为美元、欧元、“亚元”及特别提款权(SDR)及其替代账户之间竞合博弈的发展态势,并逐渐形成一种相对均衡的多元货币格局。因为经过第一阶段的发展,欧元、 “亚元”等经过相当长时间运作,较为稳定地成为所在区域的主导货币,但其实力仍不足以挑战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已叱咤风云几十年(届时可能已达到上百年或更长时间)的美元,尚需经过长时间锤炼和世界市场竞争的检验,最终在国际货币体系形成“金融稳定性三岛”格局时,才可考虑进入最后取代美元的实质性阶段。

从目前来看,第二阶段会相当漫长。尽管当前美元本位制诸多方面不尽人意,但至今其国际储备份额也未出现明显下滑(见表2),全球也没有哪一种货币短期内有望从根本上挑战美元,这说明美元的国际霸权较之当年的英镑具有更强劲的惯性,因此对多元货币体系建立和运作的时间表要有充足的心理准备,但这并不意味世界各国在美元本位制所引发的货币和金融动荡面前束手无策。在此期间,各经济体可以积极推动SDR及其替代账户的发展,通过多元储备货币体系来降低美元过度膨胀的风险。因为就全球而言,增发SDR不仅有利于减少大多数国家对美元的依赖,稳定国际货币和金融秩序,而且经过多年尝试和发展,国际社会就SDR改革也积累了相关经验,对其进行完善不仅可以在美元下降和其他货币崛起过程中建立一个缓冲地带,而且也可以为将来的超国家主权货币提供一个重要备选,毕竟该方案远比“另起炉灶”更为可行,退求其次还可以为有朝一日发行新的超国家主权货币赢得时间。具体操作中,国际社会可以考虑建立一个基于SDR的货币体系,明确SDR与其他货币(包括区域货币)之间的清算关系,进而逐步提升SDR的市场流动性及实行SDR定价,并鼓励私人领域使用,最终推动SDR分配。该进程可与区域货币崛起同时进行,相得益彰。

多元货币体系是国际货币协调的中期目标,届时欧元和亚洲货币的世界地位会逐步上升,并分得一部分国际储备份额,而美元将在竞争压力下退求其次。此外,多元化方案虽是政府推动,但其实施进程主要取决于市场力量,因而将更多表现为一种市场化行为,从而有助于减少来自国际社会的政治阻力。

(三)实现超国家主权货币

这一阶段,“金融稳定性三岛”格局几近形成、SDR账户也运转良好,因而国际货币体系将有可能通过美元、欧元与“亚元”之间的融合或者发挥SDR账户的作用,产生某种全球超国家主权货币。届时SDR与美元、欧元和人民币等区域主导货币之间的替代模式将类似于欧元发行之初与马克、法郎等前欧洲国家货币之间的关系。

三步推进的战略设想遵从的是一种渐进式的发展路径,有一个比较长的缓冲地带和应对时间,因此阻力会减少很多,相对也就更具可行性。毕竟当前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在各国外汇储备账户中的份额虽然有所下降,但其国际地位依然稳固,世界上还没有哪种货币短期内能够与其一争高低(见表3)。在这种情况下,国际货币协调方式的变化显然离不开美国的默许与支持。美元的国际地位不仅给美国带来了“过度特权”,也使其获得了可观的铸币税收益①。如果贸然夺之,不但会遭到美国的坚决反对,恐怕很多新兴经济体考虑到汇率稳定和金融安全,也不会欣然接受。如果因为对超国家主权货币的强烈需求而忽略其实现过程中不得不克服的“千回百转”,希求通过激进式改革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推倒重来”,立竿见影地实现对美元的直接替代,将违背国际货币协调的内在规律,最终欲速则不达。然而无论如何,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是一种历史趋势。正如欧元出现之前,很少有人会相信有朝一日会产生一种既不依赖黄金也不依赖国家强权的区域货币,然而欧元最终还是诞生了,并且至今已在欧洲17国运行15年之久,所以未来全球超国家主权货币的实施也并非天方夜谭,只不过世界各国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时间和耐心而已。

三、中国参与国际货币协调的政策选择

目前,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的普遍性和国际协调的必要性在世界上已基本达成共识,中国既已走向开放经济,在汹涌澎湃的国际环境和变幻莫测的金融风险面前很难独善其身。为此,我国理应根据国际货币协调的新特点适时采取相应策略,为国内经济发展谋求长期稳定的国际环境并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一)树立未雨绸缪的协调意识

随着金融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国家利益观也该相应转变。虚拟经济和金融衍生品的产生已使国家利益集中体现为货币金融领域的安全与收益。经历数次金融风暴冲击后,我国已充分意识到国际货币协调长效机制的建设至关重要。因为货币政策协调中关于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跨国金融风险防范、危机预警机制建立等重要内容,短期很难见效,但它们对于保证各国货币安全、防范金融风险又是不可或缺的。但是,我国在参与货币政策协调时应摒弃很多国家“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短视做法,树立未雨绸缪的长期意识,将常态化的机制建设与危机时期的应急响应结合起来,以取得事半功倍的协调效果。

(二)加强各国货币政策的信息交流

信息交流是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基础,包括各国汇率水平、宏观政策取向、经济运行状况、利率调控方向以及市场干预意愿、分析预测模型等。尽管信息交换本身不会使各国货币政策完全一致,但它有助于各国了解对方宏观经济情况,从而尽可能保持政策同向。为此,我国应加强与其他经济体之间的信息沟通,并增强货币政策透明度,以减少政策溢出效应的负能量传递;在参与协调中应谋求各方平等对话,即使短期难以达成共识,也可以就国际收支、汇率政策及跨国银行业活动等起点较低或共性较多的领域首先进行协调,在此基础上逐步拓展。此外,我国还应注意同时加强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信息交流,应克服妄自菲薄的心理,增强自信,毕竟在全球经济和货币一体化的趋势之下,世界经济一损俱损,加强信息沟通将使各国之间实现共赢。

(三)秉持权责对等的政策原则

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国家之间利益相关、休戚与共,只有在货币政策协调中共担风险、共谋发展,才能尽快实现世界经济复苏和国际金融秩序的稳定。为此,我国应秉持权责对等的政策原则,既不能因为参与国际货币政策协调而完全丧失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也不能因此而拒绝集体协调。“以邻为壑”的政策取向无论采取何种形式,最终都难保自身不受损失。“单向以邻为壑”貌似能损人利己,但迟早会招致他国报复;“双向以邻为壑”更是一味饱含副作用的猛药,终将自食损人不利己之苦。当然,权责对等无法精确考究,也很难完全做到。毕竟当今世界还是大国主导,国际货币协调机制中自然也会更多嵌入大国利益及游戏规则,这在全球经济和政治发展不平衡情况下难以避免。因此,均衡是相对而非绝对的。但我国不能因噎废食,要看到国际货币协调是大势所趋,只有求同存异,克服短视,才能在国际货币博弈中获得更多的长远利益。

(四)积极参与国际货币制度构建

国际货币政策协调效果与制度设计与创新密切相关。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组织和协调机构规则的制定才有可能扭转国际货币协调中的不公平状态。为此,我国应积极争取参与国际货币制度的构建。这也是对我国参与国际事务“软实力”的重要考量。因为被各参与国广泛接受的协调制度,需要既具有专业知识又熟悉国际规则的高端人才制定,而这部分人的培养、储备与输送绝非某国一日之功。几年前世界银行行长换届选举,当时除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名的韩裔美国人金墉外,另两位候选人均由金砖国家巴西和南非推举,这一方面反映出单极独霸的权力文化在国际舞台已日薄西山,新兴经济体不容小觑;另一方面也给中国带来了深深的遗憾和思考。

(五)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特别强调今后要加快人民币资本化进程,这是向世界市场释放了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信号。数次金融危机的发生使我国深深意识到人民币非国际化的风险,所以人民币跨境使用是中国规避金融和货币风险的一个可行路径。当前,人民币经由区域化走向国际化已成为理论界的共识。这既是中国参与货币政策协调的方式,也是人民币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其中收益与风险并存。我国要充分吸取欧债危机的教训,在推进东亚货币合作的进程中密切关注相关国家经济基本面的差异度以及相关的制度建设,不断削减货币融合之后的风险。

注释:

①铸币税是指发行货币的组织或国家的政府可以不需任何补偿地用纸质货币向自己的居民换取实际经济资源,从中攫取发行货币所产生的特定收益。这部分所得是由货币发行主体垄断性地享受“通货币面值超出生产成本”的收益。

参考文献:

[1]赵青松.G20机制下的国际货币政策协调实践及政策选择[J].亚太经济,2011,(5).

[2]张弼.金融危机下的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135.

[3]张弼.金融危机下的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121.

[4]张洪梅,陈朝.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低效性问题形成根源[J].经济纵横,2012,(10).

[5]周小川.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EB/OL].http://www.pbc.gov.cn/publish/hanglingdao/36/2010/20100091419

3900497315048/201000914193900497315048-.html.

[6]张洪梅,刘力臻.国际区域货币合作的欧元模式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255.

[7]白当伟.全球化的新进展与货币政策国际协调[J].国际金融研究,2010,(5).

[8]黄梅波,熊爱宗.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困境与出路[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295.

[9]吴军,张弼.金融危机中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有效性分析[J].金融发展研究,2010,(5).

责任编辑、校对:秦学诗

多元货币体系是国际货币协调的中期目标,届时欧元和亚洲货币的世界地位会逐步上升,并分得一部分国际储备份额,而美元将在竞争压力下退求其次。此外,多元化方案虽是政府推动,但其实施进程主要取决于市场力量,因而将更多表现为一种市场化行为,从而有助于减少来自国际社会的政治阻力。

(三)实现超国家主权货币

这一阶段,“金融稳定性三岛”格局几近形成、SDR账户也运转良好,因而国际货币体系将有可能通过美元、欧元与“亚元”之间的融合或者发挥SDR账户的作用,产生某种全球超国家主权货币。届时SDR与美元、欧元和人民币等区域主导货币之间的替代模式将类似于欧元发行之初与马克、法郎等前欧洲国家货币之间的关系。

三步推进的战略设想遵从的是一种渐进式的发展路径,有一个比较长的缓冲地带和应对时间,因此阻力会减少很多,相对也就更具可行性。毕竟当前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在各国外汇储备账户中的份额虽然有所下降,但其国际地位依然稳固,世界上还没有哪种货币短期内能够与其一争高低(见表3)。在这种情况下,国际货币协调方式的变化显然离不开美国的默许与支持。美元的国际地位不仅给美国带来了“过度特权”,也使其获得了可观的铸币税收益①。如果贸然夺之,不但会遭到美国的坚决反对,恐怕很多新兴经济体考虑到汇率稳定和金融安全,也不会欣然接受。如果因为对超国家主权货币的强烈需求而忽略其实现过程中不得不克服的“千回百转”,希求通过激进式改革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推倒重来”,立竿见影地实现对美元的直接替代,将违背国际货币协调的内在规律,最终欲速则不达。然而无论如何,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是一种历史趋势。正如欧元出现之前,很少有人会相信有朝一日会产生一种既不依赖黄金也不依赖国家强权的区域货币,然而欧元最终还是诞生了,并且至今已在欧洲17国运行15年之久,所以未来全球超国家主权货币的实施也并非天方夜谭,只不过世界各国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时间和耐心而已。

三、中国参与国际货币协调的政策选择

目前,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的普遍性和国际协调的必要性在世界上已基本达成共识,中国既已走向开放经济,在汹涌澎湃的国际环境和变幻莫测的金融风险面前很难独善其身。为此,我国理应根据国际货币协调的新特点适时采取相应策略,为国内经济发展谋求长期稳定的国际环境并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一)树立未雨绸缪的协调意识

随着金融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国家利益观也该相应转变。虚拟经济和金融衍生品的产生已使国家利益集中体现为货币金融领域的安全与收益。经历数次金融风暴冲击后,我国已充分意识到国际货币协调长效机制的建设至关重要。因为货币政策协调中关于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跨国金融风险防范、危机预警机制建立等重要内容,短期很难见效,但它们对于保证各国货币安全、防范金融风险又是不可或缺的。但是,我国在参与货币政策协调时应摒弃很多国家“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短视做法,树立未雨绸缪的长期意识,将常态化的机制建设与危机时期的应急响应结合起来,以取得事半功倍的协调效果。

(二)加强各国货币政策的信息交流

信息交流是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基础,包括各国汇率水平、宏观政策取向、经济运行状况、利率调控方向以及市场干预意愿、分析预测模型等。尽管信息交换本身不会使各国货币政策完全一致,但它有助于各国了解对方宏观经济情况,从而尽可能保持政策同向。为此,我国应加强与其他经济体之间的信息沟通,并增强货币政策透明度,以减少政策溢出效应的负能量传递;在参与协调中应谋求各方平等对话,即使短期难以达成共识,也可以就国际收支、汇率政策及跨国银行业活动等起点较低或共性较多的领域首先进行协调,在此基础上逐步拓展。此外,我国还应注意同时加强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信息交流,应克服妄自菲薄的心理,增强自信,毕竟在全球经济和货币一体化的趋势之下,世界经济一损俱损,加强信息沟通将使各国之间实现共赢。

(三)秉持权责对等的政策原则

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国家之间利益相关、休戚与共,只有在货币政策协调中共担风险、共谋发展,才能尽快实现世界经济复苏和国际金融秩序的稳定。为此,我国应秉持权责对等的政策原则,既不能因为参与国际货币政策协调而完全丧失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也不能因此而拒绝集体协调。“以邻为壑”的政策取向无论采取何种形式,最终都难保自身不受损失。“单向以邻为壑”貌似能损人利己,但迟早会招致他国报复;“双向以邻为壑”更是一味饱含副作用的猛药,终将自食损人不利己之苦。当然,权责对等无法精确考究,也很难完全做到。毕竟当今世界还是大国主导,国际货币协调机制中自然也会更多嵌入大国利益及游戏规则,这在全球经济和政治发展不平衡情况下难以避免。因此,均衡是相对而非绝对的。但我国不能因噎废食,要看到国际货币协调是大势所趋,只有求同存异,克服短视,才能在国际货币博弈中获得更多的长远利益。

(四)积极参与国际货币制度构建

国际货币政策协调效果与制度设计与创新密切相关。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组织和协调机构规则的制定才有可能扭转国际货币协调中的不公平状态。为此,我国应积极争取参与国际货币制度的构建。这也是对我国参与国际事务“软实力”的重要考量。因为被各参与国广泛接受的协调制度,需要既具有专业知识又熟悉国际规则的高端人才制定,而这部分人的培养、储备与输送绝非某国一日之功。几年前世界银行行长换届选举,当时除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名的韩裔美国人金墉外,另两位候选人均由金砖国家巴西和南非推举,这一方面反映出单极独霸的权力文化在国际舞台已日薄西山,新兴经济体不容小觑;另一方面也给中国带来了深深的遗憾和思考。

(五)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特别强调今后要加快人民币资本化进程,这是向世界市场释放了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信号。数次金融危机的发生使我国深深意识到人民币非国际化的风险,所以人民币跨境使用是中国规避金融和货币风险的一个可行路径。当前,人民币经由区域化走向国际化已成为理论界的共识。这既是中国参与货币政策协调的方式,也是人民币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其中收益与风险并存。我国要充分吸取欧债危机的教训,在推进东亚货币合作的进程中密切关注相关国家经济基本面的差异度以及相关的制度建设,不断削减货币融合之后的风险。

注释:

①铸币税是指发行货币的组织或国家的政府可以不需任何补偿地用纸质货币向自己的居民换取实际经济资源,从中攫取发行货币所产生的特定收益。这部分所得是由货币发行主体垄断性地享受“通货币面值超出生产成本”的收益。

参考文献:

[1]赵青松.G20机制下的国际货币政策协调实践及政策选择[J].亚太经济,2011,(5).

[2]张弼.金融危机下的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135.

[3]张弼.金融危机下的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121.

[4]张洪梅,陈朝.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低效性问题形成根源[J].经济纵横,2012,(10).

[5]周小川.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EB/OL].http://www.pbc.gov.cn/publish/hanglingdao/36/2010/20100091419

3900497315048/201000914193900497315048-.html.

[6]张洪梅,刘力臻.国际区域货币合作的欧元模式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255.

[7]白当伟.全球化的新进展与货币政策国际协调[J].国际金融研究,2010,(5).

[8]黄梅波,熊爱宗.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困境与出路[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295.

[9]吴军,张弼.金融危机中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有效性分析[J].金融发展研究,2010,(5).

责任编辑、校对:秦学诗

多元货币体系是国际货币协调的中期目标,届时欧元和亚洲货币的世界地位会逐步上升,并分得一部分国际储备份额,而美元将在竞争压力下退求其次。此外,多元化方案虽是政府推动,但其实施进程主要取决于市场力量,因而将更多表现为一种市场化行为,从而有助于减少来自国际社会的政治阻力。

(三)实现超国家主权货币

这一阶段,“金融稳定性三岛”格局几近形成、SDR账户也运转良好,因而国际货币体系将有可能通过美元、欧元与“亚元”之间的融合或者发挥SDR账户的作用,产生某种全球超国家主权货币。届时SDR与美元、欧元和人民币等区域主导货币之间的替代模式将类似于欧元发行之初与马克、法郎等前欧洲国家货币之间的关系。

三步推进的战略设想遵从的是一种渐进式的发展路径,有一个比较长的缓冲地带和应对时间,因此阻力会减少很多,相对也就更具可行性。毕竟当前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在各国外汇储备账户中的份额虽然有所下降,但其国际地位依然稳固,世界上还没有哪种货币短期内能够与其一争高低(见表3)。在这种情况下,国际货币协调方式的变化显然离不开美国的默许与支持。美元的国际地位不仅给美国带来了“过度特权”,也使其获得了可观的铸币税收益①。如果贸然夺之,不但会遭到美国的坚决反对,恐怕很多新兴经济体考虑到汇率稳定和金融安全,也不会欣然接受。如果因为对超国家主权货币的强烈需求而忽略其实现过程中不得不克服的“千回百转”,希求通过激进式改革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推倒重来”,立竿见影地实现对美元的直接替代,将违背国际货币协调的内在规律,最终欲速则不达。然而无论如何,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是一种历史趋势。正如欧元出现之前,很少有人会相信有朝一日会产生一种既不依赖黄金也不依赖国家强权的区域货币,然而欧元最终还是诞生了,并且至今已在欧洲17国运行15年之久,所以未来全球超国家主权货币的实施也并非天方夜谭,只不过世界各国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时间和耐心而已。

三、中国参与国际货币协调的政策选择

目前,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的普遍性和国际协调的必要性在世界上已基本达成共识,中国既已走向开放经济,在汹涌澎湃的国际环境和变幻莫测的金融风险面前很难独善其身。为此,我国理应根据国际货币协调的新特点适时采取相应策略,为国内经济发展谋求长期稳定的国际环境并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一)树立未雨绸缪的协调意识

随着金融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国家利益观也该相应转变。虚拟经济和金融衍生品的产生已使国家利益集中体现为货币金融领域的安全与收益。经历数次金融风暴冲击后,我国已充分意识到国际货币协调长效机制的建设至关重要。因为货币政策协调中关于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跨国金融风险防范、危机预警机制建立等重要内容,短期很难见效,但它们对于保证各国货币安全、防范金融风险又是不可或缺的。但是,我国在参与货币政策协调时应摒弃很多国家“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短视做法,树立未雨绸缪的长期意识,将常态化的机制建设与危机时期的应急响应结合起来,以取得事半功倍的协调效果。

(二)加强各国货币政策的信息交流

信息交流是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基础,包括各国汇率水平、宏观政策取向、经济运行状况、利率调控方向以及市场干预意愿、分析预测模型等。尽管信息交换本身不会使各国货币政策完全一致,但它有助于各国了解对方宏观经济情况,从而尽可能保持政策同向。为此,我国应加强与其他经济体之间的信息沟通,并增强货币政策透明度,以减少政策溢出效应的负能量传递;在参与协调中应谋求各方平等对话,即使短期难以达成共识,也可以就国际收支、汇率政策及跨国银行业活动等起点较低或共性较多的领域首先进行协调,在此基础上逐步拓展。此外,我国还应注意同时加强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信息交流,应克服妄自菲薄的心理,增强自信,毕竟在全球经济和货币一体化的趋势之下,世界经济一损俱损,加强信息沟通将使各国之间实现共赢。

(三)秉持权责对等的政策原则

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国家之间利益相关、休戚与共,只有在货币政策协调中共担风险、共谋发展,才能尽快实现世界经济复苏和国际金融秩序的稳定。为此,我国应秉持权责对等的政策原则,既不能因为参与国际货币政策协调而完全丧失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也不能因此而拒绝集体协调。“以邻为壑”的政策取向无论采取何种形式,最终都难保自身不受损失。“单向以邻为壑”貌似能损人利己,但迟早会招致他国报复;“双向以邻为壑”更是一味饱含副作用的猛药,终将自食损人不利己之苦。当然,权责对等无法精确考究,也很难完全做到。毕竟当今世界还是大国主导,国际货币协调机制中自然也会更多嵌入大国利益及游戏规则,这在全球经济和政治发展不平衡情况下难以避免。因此,均衡是相对而非绝对的。但我国不能因噎废食,要看到国际货币协调是大势所趋,只有求同存异,克服短视,才能在国际货币博弈中获得更多的长远利益。

(四)积极参与国际货币制度构建

国际货币政策协调效果与制度设计与创新密切相关。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组织和协调机构规则的制定才有可能扭转国际货币协调中的不公平状态。为此,我国应积极争取参与国际货币制度的构建。这也是对我国参与国际事务“软实力”的重要考量。因为被各参与国广泛接受的协调制度,需要既具有专业知识又熟悉国际规则的高端人才制定,而这部分人的培养、储备与输送绝非某国一日之功。几年前世界银行行长换届选举,当时除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名的韩裔美国人金墉外,另两位候选人均由金砖国家巴西和南非推举,这一方面反映出单极独霸的权力文化在国际舞台已日薄西山,新兴经济体不容小觑;另一方面也给中国带来了深深的遗憾和思考。

(五)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特别强调今后要加快人民币资本化进程,这是向世界市场释放了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信号。数次金融危机的发生使我国深深意识到人民币非国际化的风险,所以人民币跨境使用是中国规避金融和货币风险的一个可行路径。当前,人民币经由区域化走向国际化已成为理论界的共识。这既是中国参与货币政策协调的方式,也是人民币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其中收益与风险并存。我国要充分吸取欧债危机的教训,在推进东亚货币合作的进程中密切关注相关国家经济基本面的差异度以及相关的制度建设,不断削减货币融合之后的风险。

注释:

①铸币税是指发行货币的组织或国家的政府可以不需任何补偿地用纸质货币向自己的居民换取实际经济资源,从中攫取发行货币所产生的特定收益。这部分所得是由货币发行主体垄断性地享受“通货币面值超出生产成本”的收益。

参考文献:

[1]赵青松.G20机制下的国际货币政策协调实践及政策选择[J].亚太经济,2011,(5).

[2]张弼.金融危机下的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135.

[3]张弼.金融危机下的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121.

[4]张洪梅,陈朝.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低效性问题形成根源[J].经济纵横,2012,(10).

[5]周小川.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EB/OL].http://www.pbc.gov.cn/publish/hanglingdao/36/2010/20100091419

3900497315048/201000914193900497315048-.html.

[6]张洪梅,刘力臻.国际区域货币合作的欧元模式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255.

[7]白当伟.全球化的新进展与货币政策国际协调[J].国际金融研究,2010,(5).

[8]黄梅波,熊爱宗.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困境与出路[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295.

[9]吴军,张弼.金融危机中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有效性分析[J].金融发展研究,2010,(5).

责任编辑、校对:秦学诗

猜你喜欢
货币政策货币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一国货币上的面孔能告诉我们什么?
正常的货币政策是令人羡慕的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走势的“量”与“价”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的“变”与“不变”
发达国家货币的2019年“下半程”
新兴市场货币:各自负重前行
“猪通胀”下的货币政策难题
古代的货币
古代的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