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新谈

2015-01-13 08:51田术贵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兴趣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田术贵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语文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学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在对小学语文作文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动力和信心,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以及表达和评价能力得到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兴趣

中图分类号: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2-0134-01

1.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作文教学

1.1 培养学生写真情实感的作文。真情实感是作文个性化的基础。在作文训练过程中,我们要主张写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情感、真实的思想。在训练方法上应强调:(1)只定范围不命题。让学生有话可说,鼓励学生在某个范围内,从生活中找素材,写出真情实感;(2)重视表达方式,但不限文体。鼓励学生突破常用文体的模式,不拘一格,不落俗套表露自己的思想;(3)不限篇幅和篇数。

1.2 培养学生作文有新意具个性化。作文不但要有自己的生活体验,有真情实感,还要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将身边的小事写出新意来。因此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做有心人,时时处处留意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对生活的感悟需要逐渐培养,老师要结合实际,适当加以引导。学生一旦有了一定的感悟能力,他们就会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用自己的心灵感悟生活。引导学生将自己不同于别人的感受写出来,作文就不愁没有新意。

2.围绕识字教学,注意说话训练

识字是小学生进行阅读和写作的前提。加强口头语言的训练,又是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因此,从一年级开始,就应把识字教学与语言训练结合起来。在识字教学的同时,加强口头语言基本功的训练,从而为以后的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首先,从组词开始,引导学生说简单的话,把识字跟学生已有的语汇基础联系起来,扩大学习范围。既要保证教会学生读音、偏旁,又要启发学生从已经掌握的词汇中说出与新字有关的词。其次,再根据这些词说一句话,更进一步通过联想后,让学生说一段意思完整的话,用上所列出的词语,久而久之,学生不仅理解了字的意义,还同时进行了口头组词、造句说话的训练,逐渐的学生就有了想要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动机,教师再加以因势利导,运用扩充句子的办法,引导学生把话说得更生动、准确,这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提高,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这样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除此,还要利用朗读、背诵、复述课文、回讲故事、看图说话、相互对话等形式,为学生创造条件,采用多种形式培养学生从小爱说、想说、敢说、按规范说话的能力,为今后写话、作文做好充分准备。

3.培养观察能力,加强写话练习

口头语言是书面语言的基础,但会说话不等于会写话,所以,在低年级教学中,除了继续围绕识字教学,通过用词造句,扩充句子,整理句子等形式,让学生学习语言的书面形式外,还要注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事物,加强写话练习。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先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学会按一定顺序观察的方法,在开展观察活动的初期,学生中往往会出现:对生活中常见的,观察时熟视无睹,不留心,不用心,有的图红火,看热闹,看过了事,印象不深:有的不会观察,东瞧瞧,西看看,杂乱无序。针对这些情况,可以给学生讲些动人有趣的故事和传说,组织学生观看一些最吸引人的故事,到开始观察时,还要引导学生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由内到外,由整体到局部,由大处到细节,按顺序观察静物;观察动景时,还要注意开始怎样,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结果、原因如何?在观察中适当加以提问,开拓学生们的思路,引起他们的丰富联想和想象,进而促使学生们的观察兴趣越来越浓,而且条理清楚,不零乱,完整统一。

4.提倡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大量丰富写作词语

阅读是"吸收"知识最主要、最直接的方式之一。作文所需要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阅读,阅读,架起了由模仿到创作的桥梁。教师借助课本,通过对课文的讲解,不仅是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的真实性以及表达的准确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学生对这些看似平常的词语有了深入的认识之后,作文时遣词造句自然有方法可用、有规律可循了。要精读课文,品味语言材料。培根说:"书籍好比食品,有些只须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所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需知其中梗概,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通读、细读、反复读。"读一本书是这样,读一篇课文也是这样,一篇文章往往有独特的语言特色、结构特点、绝妙之处和点睛之笔,学生通过反复朗读、精读品味,才能体会到语言的魅力。

5.教师赏识习作,应该采取以下方法

对于学生的作文,我们应该允许有差异,允许失败,充分信任,热情激励。不要要求优生的习作都写得像优秀作文一样,也不要把后进生的作文和优生对比。教师应充分以赏识的心态和赏识的思维方式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热情鼓励,促使学生找到"作文我能行"的感觉!

5.1 每月,组织学生办作文小报,将自己认为写得好的作文、日记出成手抄报,自我激励,人手一份,各具特色,从设计、作文选材到排版,都须学生独立完成,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动手动脑能力。

5.2 每期进行2--3次的编写作文集,不管是尖子生还是后进生,都编成"我的小作文",精心设计封面,写几句编者的心里话,安排目录,配上优美的图画,使学生自感我的作文也挺不错的。

5.3 全班进行编写优秀作文集,收集本班的优秀作文,加上老师点评,编成集,每期编2--3本。力争每个学生至少有一篇编入班级优秀作文集中。

5.4 相互传阅《育心苑》校报、《我的小作文》、《班级优秀作文选》以及作文本上的作文,让学生发现他人的优点,找出自己的不足,激发学生阅读他人习作的兴趣,吸收他人的营养,自主学习,不断进步。

6.借助校园网站,开辟习作乐园

教育心理学认为,人生来就有一种积极的自我表现的愿望,希望自己的成绩、智慧被他人知晓,赢得他人的尊重,享受精神的满足,这是人类事业取得成功的内在动力。教育的任务是激发和促进学生内在生命力的成长,并为这些内在生命力提供最符合其发展的土壤。为了迎合学生的表现欲,笔者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让学生在"玩"中进入习作天地。笔者充分利用校园网资源,在班级网站上开辟了习作平台,一方面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网上辅导,另一方面为学生的作文提供发表的园地。

现代教育技术网络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使学生有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在网络上能见到自己的"大作",学生有当作家的快感,这样便激发了他们的写作兴趣,激励着学生不断认识自己、超越自己。积极的心理因素促使学生乐写。学生在不断练笔中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写作水平。

总之,我们只有对语文写作充满兴趣,走进生活,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感知生活,博览群书,潜心阅读,切实抓好各个环节,努力创造条件,在实践中加强教师与学生相结合,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猜你喜欢
兴趣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