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早溶栓治疗心肌梗死临床价值评价

2015-01-13 20:57陈静楚娟吴雪孙龙全张宏伟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34期
关键词:临床效果心肌梗死

陈静+楚娟+吴雪+孙龙全+张宏伟

摘 要:目的 统计分析在心肌梗死中尽早行溶栓治疗的临床价值评价。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99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尿激素静脉溶栓治疗。将其均分为A、B、C三组,A组溶栓时间小于3~6 h为早期,B组溶栓时间小于6~12 h为中期,C组溶栓时间大于12 h以上为晚期,对比观察尽早溶栓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治疗效果以及评价。结果 A组与B、C两组相比较,A组患者的冠脉再通率为最高,其次为B组,最低的则是C组;且A组的死亡率为6.1%明显低于B组(24.2%)与C组(33.3%);A组患者的CK-MB和CPK的峰值时间要与其他两组要短。结论 对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尽早溶栓治疗,更有效提高疗效,对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具有极大的影响。

关键词:心肌梗死 临床效果 尽早溶栓治疗

中图分类号:R54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2(a)-0243-01

作为心血管急症较为常见一种疾病,急性心肌梗死具有发病急骤且病死率较高的特点,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比较大,甚至威胁到其生命安全,而且此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对于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溶栓治疗是较为重要的一种方法,通过溶栓治疗此病,可快速再通血管,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该文采用尿激酶不同时期溶栓进行治疗该病的效果与价值进行回顾分析,为临床使用提供方法,下面就该方法作进一步的报道。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的9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是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的治疗对象,其中男、女各55例、44例,年龄45~69岁,平均年龄(51.7±4.1)岁。根据早晚时间进行溶栓,将99例患者均为A、B、C三组,A组33例作为早期溶栓治疗的病例,时间则是从发病至溶栓治疗时间相隔小于3~6 h;B组33例作为中期溶栓治疗的病例,时间则是从发病至溶栓治疗时间相隔小于6~12 h;C组33例作为晚期溶栓治疗的病例,时间则是从发病至溶栓治疗时间相隔大于12个小时。

1.2 病例选择标准

入选条件为胸痛持续超过30 min、心电图显示相邻2个ST段背抬高超过0.2 mV以及年龄超过70岁的;排除标准为在14 d内有消化道出血或其他活动性出血等患者。

1.3 方法

将100万U量的尿激酶分为一半,把20 mL的葡萄糖注射液加入到50万U尿激酶中,在10 min内进行静脉滴注;之后将另一半尿激酶加入到100 mL的葡萄糖注射液中,在60 min内进行静脉滴注完毕。对比分析三组患者血管再通、心电图变化、LVEF、心肌酶谱和冠脉造影以及死亡在治疗前后的情况。

1.4 评价指标

根据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法中的冠脉再通相关标准进行判定血管的再通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以上99例心肌梗死患者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当P<0.05时,说明二者间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A组与B、C两组相比较,A组患者的冠脉再通率为最高,其次为B组,最低的则是C组;且A组的死亡率为6.1%明显低于B组(24.2%)与C组(33.3%)。见表1。

(2)心肌功能:三组患者的心肌酶谱CK-MB\CPK和LVEFA的峰值比较,A组患者的CK-MB和CPK的峰值时间要与其他两组要短。见表2。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有多种原因,其中主要的是形成冠脉血栓所造成,冠脉血栓形成之后会导致血管闭塞,从而进一步损害到心肌细胞缺血及缺氧。目前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最有效的方法是介入治疗,接下来就是本文所用的溶栓治疗方法,溶栓治疗具有缩小梗死面积、挽救缺血心肌、节段收缩功能和保护左室整体、预防左室扩大以及降低病死率的发生等诸多作用,而且可以改善预后;尿激酶从尿液中所提取的一种蛋白水解酶,目前在我国应用最为广泛、最多的溶栓剂,因其是采用基因技术制取,价格低廉,加上尿激酶具有可直接激活纤溶酶原为纤溶酶,使半衰期约为9~20 min,无出现抗原性与过敏反应,且尿激酶对红血栓有着良好的溶解功效,其特点具有时间依赖性,在发病初到溶栓开始时间越短,梗死相关血管则越容易恢复再行灌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若不能在40 min之内完成再灌注,错过治疗最佳时机,则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正确的诊断以及及时的治疗对该病有着重大的作用,它可以降低病死率,有效改善预后。在多数医院里对于心肌再灌注主要是采用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形手术或静脉溶栓治疗,若不行实行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形手术或静脉溶栓治疗,则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是此病最佳方案,而且也是一种较为易行的再灌注治疗。

该次结果显示,A组与B、C两组相比较,A组患者的冠脉再通率为最高,其次为B组,最低的则是C组;且A组的死亡率为6.1%明显低于B组(24.2%)与C组(33.3%);A组患者的CK-MB和CPK的峰值时间要与其他两组要短。

综上所述,在心肌梗死治疗中,溶栓时间越早,更有利于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尽早行溶栓治疗心肌梗死有着极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德云.谭正强.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早期静脉溶栓临床治疗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6(7):101-104.

[2] 黄英虎,汪克林.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68例临床观察[J].临床研究,2009,8(16):91-93.

[3] 温西京.尽早溶栓在心肌梗死治疗中的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5(9):144-145.endprint

摘 要:目的 统计分析在心肌梗死中尽早行溶栓治疗的临床价值评价。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99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尿激素静脉溶栓治疗。将其均分为A、B、C三组,A组溶栓时间小于3~6 h为早期,B组溶栓时间小于6~12 h为中期,C组溶栓时间大于12 h以上为晚期,对比观察尽早溶栓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治疗效果以及评价。结果 A组与B、C两组相比较,A组患者的冠脉再通率为最高,其次为B组,最低的则是C组;且A组的死亡率为6.1%明显低于B组(24.2%)与C组(33.3%);A组患者的CK-MB和CPK的峰值时间要与其他两组要短。结论 对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尽早溶栓治疗,更有效提高疗效,对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具有极大的影响。

关键词:心肌梗死 临床效果 尽早溶栓治疗

中图分类号:R54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2(a)-0243-01

作为心血管急症较为常见一种疾病,急性心肌梗死具有发病急骤且病死率较高的特点,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比较大,甚至威胁到其生命安全,而且此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对于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溶栓治疗是较为重要的一种方法,通过溶栓治疗此病,可快速再通血管,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该文采用尿激酶不同时期溶栓进行治疗该病的效果与价值进行回顾分析,为临床使用提供方法,下面就该方法作进一步的报道。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的9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是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的治疗对象,其中男、女各55例、44例,年龄45~69岁,平均年龄(51.7±4.1)岁。根据早晚时间进行溶栓,将99例患者均为A、B、C三组,A组33例作为早期溶栓治疗的病例,时间则是从发病至溶栓治疗时间相隔小于3~6 h;B组33例作为中期溶栓治疗的病例,时间则是从发病至溶栓治疗时间相隔小于6~12 h;C组33例作为晚期溶栓治疗的病例,时间则是从发病至溶栓治疗时间相隔大于12个小时。

1.2 病例选择标准

入选条件为胸痛持续超过30 min、心电图显示相邻2个ST段背抬高超过0.2 mV以及年龄超过70岁的;排除标准为在14 d内有消化道出血或其他活动性出血等患者。

1.3 方法

将100万U量的尿激酶分为一半,把20 mL的葡萄糖注射液加入到50万U尿激酶中,在10 min内进行静脉滴注;之后将另一半尿激酶加入到100 mL的葡萄糖注射液中,在60 min内进行静脉滴注完毕。对比分析三组患者血管再通、心电图变化、LVEF、心肌酶谱和冠脉造影以及死亡在治疗前后的情况。

1.4 评价指标

根据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法中的冠脉再通相关标准进行判定血管的再通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以上99例心肌梗死患者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当P<0.05时,说明二者间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A组与B、C两组相比较,A组患者的冠脉再通率为最高,其次为B组,最低的则是C组;且A组的死亡率为6.1%明显低于B组(24.2%)与C组(33.3%)。见表1。

(2)心肌功能:三组患者的心肌酶谱CK-MB\CPK和LVEFA的峰值比较,A组患者的CK-MB和CPK的峰值时间要与其他两组要短。见表2。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有多种原因,其中主要的是形成冠脉血栓所造成,冠脉血栓形成之后会导致血管闭塞,从而进一步损害到心肌细胞缺血及缺氧。目前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最有效的方法是介入治疗,接下来就是本文所用的溶栓治疗方法,溶栓治疗具有缩小梗死面积、挽救缺血心肌、节段收缩功能和保护左室整体、预防左室扩大以及降低病死率的发生等诸多作用,而且可以改善预后;尿激酶从尿液中所提取的一种蛋白水解酶,目前在我国应用最为广泛、最多的溶栓剂,因其是采用基因技术制取,价格低廉,加上尿激酶具有可直接激活纤溶酶原为纤溶酶,使半衰期约为9~20 min,无出现抗原性与过敏反应,且尿激酶对红血栓有着良好的溶解功效,其特点具有时间依赖性,在发病初到溶栓开始时间越短,梗死相关血管则越容易恢复再行灌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若不能在40 min之内完成再灌注,错过治疗最佳时机,则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正确的诊断以及及时的治疗对该病有着重大的作用,它可以降低病死率,有效改善预后。在多数医院里对于心肌再灌注主要是采用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形手术或静脉溶栓治疗,若不行实行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形手术或静脉溶栓治疗,则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是此病最佳方案,而且也是一种较为易行的再灌注治疗。

该次结果显示,A组与B、C两组相比较,A组患者的冠脉再通率为最高,其次为B组,最低的则是C组;且A组的死亡率为6.1%明显低于B组(24.2%)与C组(33.3%);A组患者的CK-MB和CPK的峰值时间要与其他两组要短。

综上所述,在心肌梗死治疗中,溶栓时间越早,更有利于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尽早行溶栓治疗心肌梗死有着极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德云.谭正强.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早期静脉溶栓临床治疗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6(7):101-104.

[2] 黄英虎,汪克林.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68例临床观察[J].临床研究,2009,8(16):91-93.

[3] 温西京.尽早溶栓在心肌梗死治疗中的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5(9):144-145.endprint

摘 要:目的 统计分析在心肌梗死中尽早行溶栓治疗的临床价值评价。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99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尿激素静脉溶栓治疗。将其均分为A、B、C三组,A组溶栓时间小于3~6 h为早期,B组溶栓时间小于6~12 h为中期,C组溶栓时间大于12 h以上为晚期,对比观察尽早溶栓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治疗效果以及评价。结果 A组与B、C两组相比较,A组患者的冠脉再通率为最高,其次为B组,最低的则是C组;且A组的死亡率为6.1%明显低于B组(24.2%)与C组(33.3%);A组患者的CK-MB和CPK的峰值时间要与其他两组要短。结论 对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尽早溶栓治疗,更有效提高疗效,对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具有极大的影响。

关键词:心肌梗死 临床效果 尽早溶栓治疗

中图分类号:R54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2(a)-0243-01

作为心血管急症较为常见一种疾病,急性心肌梗死具有发病急骤且病死率较高的特点,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比较大,甚至威胁到其生命安全,而且此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对于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溶栓治疗是较为重要的一种方法,通过溶栓治疗此病,可快速再通血管,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该文采用尿激酶不同时期溶栓进行治疗该病的效果与价值进行回顾分析,为临床使用提供方法,下面就该方法作进一步的报道。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的9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是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的治疗对象,其中男、女各55例、44例,年龄45~69岁,平均年龄(51.7±4.1)岁。根据早晚时间进行溶栓,将99例患者均为A、B、C三组,A组33例作为早期溶栓治疗的病例,时间则是从发病至溶栓治疗时间相隔小于3~6 h;B组33例作为中期溶栓治疗的病例,时间则是从发病至溶栓治疗时间相隔小于6~12 h;C组33例作为晚期溶栓治疗的病例,时间则是从发病至溶栓治疗时间相隔大于12个小时。

1.2 病例选择标准

入选条件为胸痛持续超过30 min、心电图显示相邻2个ST段背抬高超过0.2 mV以及年龄超过70岁的;排除标准为在14 d内有消化道出血或其他活动性出血等患者。

1.3 方法

将100万U量的尿激酶分为一半,把20 mL的葡萄糖注射液加入到50万U尿激酶中,在10 min内进行静脉滴注;之后将另一半尿激酶加入到100 mL的葡萄糖注射液中,在60 min内进行静脉滴注完毕。对比分析三组患者血管再通、心电图变化、LVEF、心肌酶谱和冠脉造影以及死亡在治疗前后的情况。

1.4 评价指标

根据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法中的冠脉再通相关标准进行判定血管的再通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以上99例心肌梗死患者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当P<0.05时,说明二者间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A组与B、C两组相比较,A组患者的冠脉再通率为最高,其次为B组,最低的则是C组;且A组的死亡率为6.1%明显低于B组(24.2%)与C组(33.3%)。见表1。

(2)心肌功能:三组患者的心肌酶谱CK-MB\CPK和LVEFA的峰值比较,A组患者的CK-MB和CPK的峰值时间要与其他两组要短。见表2。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有多种原因,其中主要的是形成冠脉血栓所造成,冠脉血栓形成之后会导致血管闭塞,从而进一步损害到心肌细胞缺血及缺氧。目前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最有效的方法是介入治疗,接下来就是本文所用的溶栓治疗方法,溶栓治疗具有缩小梗死面积、挽救缺血心肌、节段收缩功能和保护左室整体、预防左室扩大以及降低病死率的发生等诸多作用,而且可以改善预后;尿激酶从尿液中所提取的一种蛋白水解酶,目前在我国应用最为广泛、最多的溶栓剂,因其是采用基因技术制取,价格低廉,加上尿激酶具有可直接激活纤溶酶原为纤溶酶,使半衰期约为9~20 min,无出现抗原性与过敏反应,且尿激酶对红血栓有着良好的溶解功效,其特点具有时间依赖性,在发病初到溶栓开始时间越短,梗死相关血管则越容易恢复再行灌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若不能在40 min之内完成再灌注,错过治疗最佳时机,则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正确的诊断以及及时的治疗对该病有着重大的作用,它可以降低病死率,有效改善预后。在多数医院里对于心肌再灌注主要是采用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形手术或静脉溶栓治疗,若不行实行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形手术或静脉溶栓治疗,则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是此病最佳方案,而且也是一种较为易行的再灌注治疗。

该次结果显示,A组与B、C两组相比较,A组患者的冠脉再通率为最高,其次为B组,最低的则是C组;且A组的死亡率为6.1%明显低于B组(24.2%)与C组(33.3%);A组患者的CK-MB和CPK的峰值时间要与其他两组要短。

综上所述,在心肌梗死治疗中,溶栓时间越早,更有利于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尽早行溶栓治疗心肌梗死有着极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德云.谭正强.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早期静脉溶栓临床治疗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6(7):101-104.

[2] 黄英虎,汪克林.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68例临床观察[J].临床研究,2009,8(16):91-93.

[3] 温西京.尽早溶栓在心肌梗死治疗中的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5(9):144-145.endprint

猜你喜欢
临床效果心肌梗死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自我保健在预防心肌梗死复发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