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1~2岁宝宝和0~1岁时的变化
在上一期,我们讲了宝宝0~1岁,即婴儿期的发展。而1~2岁是宝宝从婴儿向幼儿过渡的时期,在这1年的时间里,宝宝在身体运动和灵敏性、在语言理解和说话方面以及在积极探索周围世界的能力上都会获得巨大的发展。这1年里,父母可以亲眼见证宝宝巨大的进步和变化。
迈出第1步。这一年,宝宝将学会并熟练掌握“直立行走”,宝宝从依靠成人帮助行动,变为自己主动的行动,宝宝的视野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宝宝接触世界的机会大大增多。
说出第1句简单句。经过前一年的语言准备,1~2岁的宝宝开始正式学说话了,从牙牙学语到说出一个简单句,让宝宝开始用语言这个工具表达自己的需要,父母和宝宝可以开始对话了。
由于动作和语言的发展,1~2岁的宝宝好奇心极大,特别热衷于认识周围的新鲜事物,并用实际行动感知各种事物,模仿各种行为。父母除了继续为宝宝提供营养均衡的膳食和睡眠外,可以开始教宝宝做一些简单的事情,比如用勺子进食,穿脱衣物等等,这也是早教。同时,这个时期的宝宝活动能力和范围大大增加,但却没有安全的意识,所以父母要时刻注意宝宝的安全。
身心发展
身体发展
1~2岁宝宝的身体发展可以分为身体发育和动作发展。1岁后宝宝的身体发育速度开始减缓,但这个阶段宝宝的动作发展迅速,并不断地获得新技能。独立行走,让宝宝渐渐从一个被动的个体,发展成一个可以独立行动的个体。
1.身体发育
1岁后宝宝的发育速度开始减缓,宝宝不会像刚出生那几个月长得那么快。这一年,宝宝的头围只增长2厘米左右,身高平均长10~12厘米,体重大约增加2千克。
2.动作发展
走路,是宝宝大动作发展最主要的进步。起初,宝宝两条腿分得很开,两脚外八字,走的时候身体还会跟着晃来晃去。从他迈出第一步起,大约6个月后,宝宝的走路姿势会越来越更加熟练。
1~2岁宝宝手的动作逐步精细,会用手使用工具,如扔、拿、抓、拉、摆弄各种物品,并将手中抓的物体扔出去等。还能运用拇指和食指相对准确地捏物、捡豆、搭积木、翻书、拿调羹吃饭、握杯柄喝水等。这个时期的宝宝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只要是眼睛看得到的,手抓得到的东西,都非常感兴趣,喜欢拿来往嘴里塞塞、咬咬,敲敲打打地玩个不停。
语言发展
语言的发展分为语言准备期和语言发展期,婴儿期主要是语言准备期,表现为3~4个月会咿呀学语,6个月能无意识发出“ba-ba,ma-ma”的声音,12个月有意识叫“爸爸妈妈”,基本能说出一到几个词。
经过前一年的语言准备,宝宝从1岁左右说出真正能被别人理解的词汇开始,进入到语言发展期。宝宝说话多为单音重复、以音代物、以词代句、一词多义为主,从说单字到出现双字词,然后会说简单句。
1岁到1岁半宝宝说的是不完整的单词句,比如说“饭饭”,既可以代表“宝宝要吃饭”,也可以表示宝宝看到的物品“这是饭”。到1岁半大约能说100个词。2岁时会说的词数达到300~400个,同时大部分是完整句。
宝宝是通过模仿来学习语言。因此,语言发育需要良好的生活环境、语言环境,需要成人和宝宝面对面的言语交流。当宝宝有表达需要的时候,父母应对宝宝发出及时、恰当的应答。
小贴士:语言的发育要求听觉、发音器官和大脑三者功能正常,如果三者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导致语言发育受到影响。
认知发展
1.模仿——自然教育的最佳时机
这个年龄段,宝宝主要通过观察父母的行为语言,然后通过模仿来掌握相应的技能。如模仿父母说话的语调;模仿父母刷牙、扫地等,以此获得更多的生活和语言能力。父母要教育宝宝,就要在日常生活中多提供正面的模仿材料,抓住自然教育的最佳时机。
2.客体永久性——躲猫猫游戏
宝宝最初认为只有自己看得见的东西才是存在的,将近1岁时宝宝对客观事物永远存在的观念才初步形成,也标志着思维开始萌芽。1~2岁的宝宝喜欢玩躲猫猫的游戏,因为他已经能了解藏起的东西或看不见的东西不会消失,而是仍然存在于某个地方。客体永久性的建立是宝宝认知活动发展的基础。
心理发展
1.分离焦虑
宝宝从出生起,便逐渐发展和形成对父母或其他养护者的依恋。当宝宝一旦与自己的亲人分离,从心理上感到不安,从而会不同程度出现焦急、不安、哭闹、恐惧等症状,我们称之为“分离焦虑”,表现有抱着父母不放、情绪不稳定、害怕、非常爱哭、耍赖、躺在地上不起来等。
早期的分离焦虑如果比较严重的话,会降低宝宝智力活动的效果,甚至会影响其将来的创造力以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为此,父母要缓解宝宝的焦虑情绪,建议:
1)让宝宝逐渐适应分离。在和宝宝分离时,应有一段缓冲时间,让父母与接替者之间有角色的过渡。
2)千万不要不告而别。让宝宝看着妈妈走,要当面和宝宝告别,告诉他妈妈干什么去,别忘了强调一会儿妈妈就会回来。
3)避免不良暗示。当宝宝顽皮、不听话的时候,千万不要说“妈妈就不要你了”、“妈妈走了”等类似话。这会伤害宝宝幼小的心灵,往往会加重分离焦虑。
2.自我意识
刚出生的宝宝是没有自我意识的,他分不清自己和外界的区别。1岁后宝宝自我意识开始萌芽,通常会非常喜欢碰触外界的一切东西,他很想感受触摸自己和触摸别的东西有什么区别,渐渐能区分自己和他人。
自我意识不是天生的,它在后天学习中形成。
建议:
1)帮助宝宝不断加深对自己的了解,促进宝宝自我认识。借助外界刺激,父母有意识地让宝宝认识自己的变化。
2)让宝宝开始自己做事,如拿勺子吃饭等,父母要支持这种独立意识和自主性的行为。
3)通过接触丰富的社会环境,促进宝宝自我意识的发生。父母要有意识地创造与同伴接触的机会,定期组织同伴活动。
养育指导
饮食与营养
1.继续提供乳制品
1岁以后,应该继续给予母乳、配方奶或鲜奶。同时,可以尝试添加一些酸奶。酸奶在发酵过程中牛奶蛋白、脂肪和乳糖经过水解,形成更小的分子,使机体更容易消化和吸收,提高了营养成分的利用率。
2.膳食安排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公布的0~6岁儿童膳食指南的建议,一般1~3岁的幼儿每天的饮食安排如下:继续母乳喂养,可延续至2岁;或幼儿配方奶粉80~100克,粮谷类100~150克,蔬菜和水果类各150~200克,蛋类、鱼虾肉、瘦畜禽肉100克,油20~25克。
每天足量饮水、少喝或不喝含糖量高的饮料。
3. 食物的加工方式
采用适宜的烹调方式,单独加工制作膳食。父母应购买新鲜优质的食材,当天现买现做更好,加工时制成松、软、碎、烂的状态,同时控制用盐量。注意鱼虾剔骨去刺,坚果磨碎。
4. 零食选择
零食的选择要妥当,新鲜蔬果、酸奶和坚果类等是较为适合幼儿的零食选择。时间安排在两餐之间,避免频繁且多量提供,导致宝宝对正餐注意力的转移。
5. 饮食照料
1岁以后的宝宝,发育速度放缓,在加上会走了,贪玩了,对吃饭的兴趣不高了,进而吃饭开始变成一个问题。
1)当宝宝不愿吃或不能专心吃时:
父母应做到尽量不要在饭桌上斥责宝宝,以免影响宝宝就餐的情绪。此时不要勉强他吃,可以让他饿一饿,待宝宝饿时自然会吃;生活中,多增加宝宝的运动量,运动消耗后会有助于食欲和食量的提高。
2)当宝宝挑食时:
父母可以经常变换烹饪方法,如宝宝不喜欢吃鱼肉,妈妈可以将其蒸到蛋羹里,让宝宝食用;循循善诱的游戏战术:如小白兔爱吃萝卜和青菜,宝宝也学小白兔,萝卜青菜营养好;同时父母自己的榜样作用。
学习咀嚼食物在1~2岁很重要
宝宝的牙齿发育、口腔肌肉协调能力的发展,除了存在先天的遗传体质因素,也与宝宝日常的饮食行为方式密切相关。幼儿期是进一步提高咀嚼等进食技能发展的重要时期。食物咀嚼可以促进牙齿发育,尤其适量粗纤维的食物对清洁牙齿也有作用。
适当给宝宝吃些富含纤维、有一定硬度的食物,如苹果、梨、瓜类、胡萝卜、豆类、玉米等,通过增加咀嚼,对口腔内的食物进行有节奏的咬切、研磨和吞咽,一方面促进牙床、颌骨发育,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口腔肌肉协调能力的发展。长期只吃过于精细、过软的食物会造成宝宝牙齿缺乏锻炼,咀嚼无力,下颚发育小,牙齿排列不齐,换牙延迟,牙齿发育落后。
特别注意:
①牙齿发育过程中需要注意口腔卫生,如漱口、刷牙、不含奶瓶等。
②如果有乳牙蛀了,应及时到医院进行处理。
③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时,可能影响牙齿生长。
睡眠
此时的宝宝开始学会走,活动范围逐渐增大,活动量也随之增加,身体需要得到充分的休息。所以睡眠对于宝宝尤为重要,良好的睡眠能使脑细胞恢复功能,保持好的情绪,增进食欲,更有助于宝宝生长。
1~2岁的宝宝一般每天需要13~14个小时的睡眠时间。白天睡1~2次,每次1~1.5个小时,夜里至少保持睡足10个小时。
入睡准备
首先,睡眠的室温要适宜,夏季控制在26℃~27℃,冬季控制在18℃~22℃;每天上下午至少通风一次,保持空气的流通;入睡时拉上窗帘。其次,睡前不宜让宝宝吃得过饱,可进行较安静的活动,不宜喧闹过分;到睡觉时间父母语言提醒宝宝收拾玩具,准备洗脸、洗脚、换衣上床,让宝宝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最后很重要的是睡前给宝宝排一次尿。
睡眠观察
首先,父母要观察宝宝的睡姿和呼吸,如有姿势不舒服可轻轻帮助宝宝调整睡姿,同时还要特别注意宝宝口中是否含有东西,被子是否捂住口鼻。其次要根据温度调整被子,对于体弱多汗的宝宝应在背部垫上毛巾,等出汗后及时取出。
安全
宝宝1岁之后,由于开始走路,行动能力大大的增加,活动范围也更广泛。随着活动的增多,对宝宝而言危险也多了起来,这时更需要父母引起特别的关注。
1. 玩具安全
1)不要给宝宝任何需要插电源的玩具。
2)不要给宝宝电动玩具。
3)不要给宝宝带有小零件或者尖锐边角的玩具。
2. 家庭安全
1)将所有的窗户装上纱窗或者窗栏,让宝宝无法推开或者打开。
2)确保家中所有的电插座都有安全盖。如果可以,用家具将电插座挡住。将所有的电线归置到宝宝够不到的地方。
3)确保所有装有洗涤剂或其他危险物品的柜子均被锁起来。
4)确保家具没有暴露在外面的尖角。
3. 水安全
无人看护的时候,要将宝宝单独留在水里或者水边上,即使1秒种也不可以,包括浴池、马桶、游泳池、戏水池等。
4. 汽车安全
1)对于所有的宝宝来说,最安全的位置是汽车后排,应坐在汽车安全座椅中。
2)当汽车行驶中,不要让宝宝从汽车安全座椅中爬出来。
3)不要把宝宝单独留在车中。
这个阶段你可以培养宝宝的4件事
1. 用餐习惯
1岁后,宝宝的饮食逐渐形成规律,是培养良好饮食习惯的关键时期。
进餐时间和顿数按照早、中、晚三顿主餐,外加2~3次点心安排,养成定时、定点进餐,不随意改变宝宝的进餐时间和进餐量,不追跑喂食、不哄骗喂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