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诗田
摘要: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一直是理论界的难点和热点。本文试图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股东价值最大化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三方面对主要其社会责任理论进行梳理。三种理论从不同角度解释企业社会责任,各有缺陷和特点。总体上需要融合理论来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目标是股东利益最大化,必须对利益相关者承担相应的责任,最终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股东价值最大化;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经过了很长的一段时期,早在19世纪初期的美国、英国,在资本主义工业化初期,一些具有理想“大同”主义色彩的企业家开始尝试进行一些社会责任运动实践。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60、70年代,西方国家一些重大环境公害事件相继出现,使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发展中国家加速工业化,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下,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实践的又处于一个高峰期。另一方面,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一直是理论界的难点和热点。追根溯源,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对最近40年的文献进行总结,基于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理论解释是研究重点,这也是理解企业社会责行为实践的基础。本文试图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股东价值最大化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三方面对主要其社会责任理论进行梳理,并对其主要观点进行评述。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
解释企业社会责任最常见的是利益相关者理论,其通常在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领域被提及。Ansoff (1965)认为,权衡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应是企业的目标。Freeman (1984)提出了一个被广泛接受的利益相关者概念,他认为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组织目标过程和结果的群体,包括股东、债权人、消费者、员工、原材料供应商、政府部门、社区和特殊利益团体等。Frederikc(1988) 对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分类,将其分为直接利益相关者和间接利益相关者。直接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股东、雇员、供应商、消费者等与企业有直接利益关系的主体;间接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特殊的社会利益团体、社会公众、政府、社区等与企业有间接利益关系的主体。Clarkson(1995)则从利益的重要程度对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分类,将其分为主要利益相关者和次要利益相关者,前者包括股东、员工、消费者、供应商等能对企业持续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利益主体;后者包括环保主义者、特殊利益集团等对企业存续不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利益主体。
契约理论和产权理论是利益相关者理论基础。Freeman(1984,1994)、 Caroll(1991);Wood(1991)、 Clarkson(1995)等从社会契约角度论述了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他们认为企业是股东、债权人、员工、供应商和社区等利益相关者通过显性和隐性的社会契约构成的联合体,在这一契约框架下,企业必须对这些利益相关者承担责任——即社会责任。Donaldson和Preston,(1995)、Shankman(1999)等从产权角度论述了利益相关者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他们认为,利益相关者通过通过契约对企业进行了专用性投资,因此,股东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共同享有对企业的控制权、所有权、财产权和处置权,因此企业必须对这些利益相关者承担社会责任。从利益相关者角度解释企业社会责任的文献非常丰富,很多学者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企业社会责任结合在一起来研究(Donaldson和Preston,1995;Wood,1991;Harrison和Freeman,1999),甚至有学者提议用利益相关者责任取代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Freeman和Velamuri,2005)。
利益相关者理论倡导者都强调重视企业对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但这些理论家在重视程度上存在差异。Ansoff(1965)、 Shankman(1999)等认为,企业的目标是权衡和考虑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即利益相关者价值总和最大化,股东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共同分享企业控制权,企业社会责任则是共同参与企业治理的结果。Caroll(1991)、Porter和Kramer(2006)则认为,企业为了长远利益目标,应与利益相关者维系稳定、和谐的关系,企业通过对利益相关者承担社会责任,可以提高企业声誉,降低风险,也就是社会责任应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的工具。
三、股东价值最大化理论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解释企业社会责任在管理学领域非常盛行,也更容易被公众接受,不过主流经济学家则更倾向于从股东价值最大化视角来分析企业社会责任。新古典经济学家代表人物Friedman(1970)提出了一个非常有名的观点,他认为企业唯一的社会责任就是赚取利润。在这一基本思想的指导下,一些金融经济学家进一步完善了Friedman的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论述。Tirole( 2001)、Jensen(2002)等认为,企业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目标是值得肯定的,但从现实角度来看,实现这一目标几乎不可能实现。因为,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让企业管理者同时考虑企业各个利益相关群体的利益,目标过于分散,企业管理者很可能会无所适从,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很难实现。他们进一步认为,企业为了长远经济利益把企业社会责任当做战略管理的工具,这一行为与股东价值最大化并不矛盾,并不是真正的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对利益相关者承担社会责任只是企业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的工具。
Tirole(2001)、Jensen(2002)等金融经济学家主张从股东价值最大化目标而不是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来解释企业社会责任。他们认为,企业目标应是在承担对其他利益相关者责任前提条件下的股东价值最大化,企业目标函数仍然是股东价值最大化,而对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仅仅是约束条件。这一约束条件与外部性有关,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过程中,企业行为通常会对雇员、客户、供应商、社区等利益相关者产生外部性,企业通过自觉约束负外部性活动或主动从事正外部性活动,即承担对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来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
在股东价值最大化框架下,一些学者采用西方经济学主流方法来研究企业社会责任。Baron(2001)采用数理模型分析方法,将企业社会责任引入到企业战略管理框架中,认为在存在外部利益相关者压力情况之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能巩固其竞争地位,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Baron(2003)从企业内在动力和外部压力内外两个角度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绩效,通过数理模型证明了内在动力和外部压力共同作用能提高社会责任绩效。Baron (2006)从公司治理中管理者激励角度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认为在资本市场作用下的管理者薪酬契约会影响企业社会责任投入水平。Riyanto和Toolsema (2007)则研究了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代理冲突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Cespa和Cestone(2007)通过数理模型分析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可能成为管理者维护自我利益的工具,在管理者以承担社会责任作为藉口来为其差的财务绩效卸责情况下,企业社会责任可能损害企业价值。Besley和Ghatak(2007)将企业社会责任界定为给利益相关者提供好公共产品和限制坏公共产品的活动,模型结果显示,消费者偏好更好的公共产品,愿意为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企业提供消费溢价,此类企业可以获得更动的利益。Benabou和Tirole(2010)研究了利益相关者社会偏好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认为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与对企业决策有重大影响的股东、管理者、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的社会偏好特征有关。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
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起于1980年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1987 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在《我们共同的未来》这一报告中系统地界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该报告第一次明确地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的需要造成损害的发展。”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于1992年进一步发展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认为全球人类应试图改变现有的生活和消费观念、模式,与自然界和谐共处,为人类后代发展和生存提供空间。该会议同时通过了纲领性文件《21世纪议程》。《议程》由20章、78个方案、20余万字组成,包括可持续发展战略、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四个部分,提供了一个保障全人类未来的全球性框架。
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学术研究一直是发展经济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大都是从国家宏观层面来研究科持续发展问题。Brown(1981)全面综合考虑全球人口、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情况下,提出了人类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的设想。Pearce(1990)从学术角度给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认为可持续发展应当是经济、社会发展平等地满足人类每一代人的资源和机会需求,在保证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也保证后代人的需求。Dovers(1990)将实现可持续发政策框架划分为社会目标(第一层);政策目标(第二层);策略(第三层);行动(第四层)四个层次。Elkington(1998)进一步提出了可持续发展三重底线模型,认为可持续发展具体内容应包括经济发展、环境治理和社会公平三方面。
微观层面的可持续发展,包括企业财务层面上的快速、健康、持续成长,也包括企业发展与自然、人文、社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持和谐统一。随着对可持续发展研究深入到企业微观层面,从企业可持续发展角度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文献越来越多。据Ebner和Baumgartner(2006)统计数据显示,商业伦理学期刊(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该杂志文章主要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在1998-2006以“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同时作为关键词或标题的文章就有26篇。当然,这些文章大都是从概念和逻辑上界定可持续发展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有的文章将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础,有的则认为可持续发展和企业社会责任是同一回事情,二者关系的结论尚未一致。世界可持续发展商务委员会(WBCSD,2006)这一组织也描述了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其将社会责任定义企业通过承诺遵守道德规范,改善雇员及其社区、社会生活品质,以至于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五、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评述
利益相关者理论、股东价值最大化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都从各自角度解释企业社会责任,各有缺陷和特点。利益相关者理论给企业社会责任提供了容易理解的解释基础,对理解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驱动因素和经济后果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思路;但其缺陷是逻辑不够慎密。股东价值最大化理论把社会责任纳入到西方主流经济学分析框架中,逻辑严密;但由于企业社会责任涉及维度较多,数理推导和数据计量复杂,用股东价值最大化理论解释企业社会责任仍亟待突破。可持续发展理论在过去一直属于宏观经济学研究领域,比较直观,也相对容易理解,但其缺陷仍然是逻辑不够慎密。本文作者更认同Tirole(2001)的观点,一方面,把利益相关者管理纳入到企业战略——通过社会责任树立企业形象获取长期利润的方法并不是真正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另一方面,因为目标多重和无法量化,纯粹的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目标也很难实现。因此,本文作者倾向于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与股东价值最大化仍然是相容的,但需要引入利益相关者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企业的目标必须在承担对利益相关者责任前提下的股东利益最大化,即企业目标是股东利益最大化,但必须对利益相关者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即企业在微观层面上实现财务持续成长,在宏观层面与自然、人文、社会的发展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Ansoff,H.Igor,1965,Corporate strategy: An analytic approach to business policy for growth and expansion[M].McGraw-Hill Publishing Inc.
[2]Barbier,E.B.,1987,The Concept of Sustainble Economic Development.[J].Environmental Conservasion,14:101-110.
[3]Baron,D.P,2001,Private Politics,Corporate Social esponsibility,and Integrated strategy[J].Journa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Strategy,Vol.10:7-45.
[4]Baron,D.P,2007,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b and Social Entrepreneurship[J].Journa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Strategy,Vol.16: 683-717.
[5]Baron,D.P,2008,Managerial contracting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92 :268-288.
[6]Besley,T and M.Ghatak,2007,Retailing public goods: The economics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91,1645-1663.
[7]Brown,L.R,1981,Building a Sustainable Society[M].New York:W.W.Norton.
[8]Carroll,A.B.,1991,The Pyramid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Toward the Moral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al Stakeholders[J].Business Horizons,7-8,39-48.
[9]Cespa,Giovanni and Giacinta Cestone,2007,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Managerial Entrenchment[J].Workingpaper.
[10] Clarkson,M.,1995,A Stakeholder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and Evaluating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Vol.20(1):92-117.
[11]Dovers,Stephen.R.1990,Sustainability in context:An Australian perspective[J].Environ.Manag.14(3):297-305.
[12]Donaldson,Thomas and Preston Lee E.,1995,The Stakeholder Theory of the Corporation: Cncepts,Evidence,and Implication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Vol.20(1):65-91.
[13]Ebner,Daniela and Dr.Rupert J.Baumgartner,2006,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J].Workingpaper.
[14]Elkington,John.,Cannibals with forks:the triplebottom line of 21stcentury business[M].Uk:New:Society publishers,1998.
[15]Frederick,W.C.,1988,Business and Society,Corporate Strategy,Public Policy,Ethics (6th ed.)[M].McGraw-Hill Book Co.
[16]Freeman,R.E.,1984,Strategic Management:A Stakeholder Approach[M].Pitman Publishing Inc.
[17]Freeman,R.E.,1994,The Politics of Stakeholder Theory:Some Future Directions[J].Business Ethics Quarterly,Vol.4.(4):409-421.
[18]Freeman,R.E.and John McVea,2004,A Stakeholder Approach to Strategic Management[J].Working Paper.
[19]Freeman,R.E.,and S.R.Velamuri 2005,A New Approach to CSR:Company Stakeholder Responsibility[J].workingpaer.
[20]Friedman,Milton,1972,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Business[A].In An Economists Protest:Columns in Political Economy,New Jersey:Thomas Horton and Company.
[21]Harrison,Jeffrey S.,and Freeman,R.Edward,1999,Stakeholders,Social Responsibility,and Performance:Empirical Evidence and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Vol.42,5:479-485.
[22]Jensen,Michael C.,2002,Value Maximization,Stakeholder Theory and the Corporate Objective Function,Unfolding Stakeholder Thinking[M].Greenleaf Publishing Limited.
[23]Pearce,D.W.,and Warford.J.J,1994,Word without End: Economics,Enviroment,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24]Riyaanto,Yohanes.E.and Linda A.toolsema,2007,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A Corporate Governance Framework[J].Workingpaper.
[25]Shankman,Neil A.,1999,Reframing the Debate Between Agency and Stakehold heories of the Firm[J].Journal of Business Ethnics,Vol.19:319-334.
[26]Tirole,J.,2001,Corporate governance[J].Econmetrica 69:1-35.
[27]Wood,Donna J.,1991,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Revisited[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Vol.16(4):691-718.
[28]Porter,M.E.and Kramer,M.R.,2006.“The link between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Vol.12,pp.7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