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分析

2015-01-12 06:01曹素溪岳宏志
金融经济 2014年7期
关键词:存量贡献率生产率

曹素溪 岳宏志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省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其主要依赖资源投入型的增长方式是否可持续这一问题越来越凸显。本文利用索洛余值法估算了1978-2012年陕西省全要素生产率,分析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及其他要素投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得出陕西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资源资本的大量投入,而且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偏低,建议陕西省在今后的发展中应注重人力资本的作用,以及提高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增长

一、问题的提出

1957年经济学家索洛首次提出全要素生产率这一概念,其反应了各种生产要素的综合利用率,经过许多学者不断的扩充和发展,全要素生产率逐渐成为研究经济增长的核心领域之一。全要素生产率(TFP)是指除劳动力和资本投入以外的其他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其数值等于产出率减去要素投入增长率,衡量经济增长的源泉,其来源包括技术进步、专业化、组织和生产创新等。

近几年陕西省经济发展取得瞩目成就。据统计,1978年陕西省人均生产总值仅为187美元,经过34年发展,到2012年人均生产总值突破6000美元大关,经济发展呈现加速增长态势。国内生产总值从 1990 年的 404.3 亿元增加到 2012 年的14451.18亿元,居全国第16位。特别是国家出台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陕西省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由此可见陕西省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经济综合实力提升迅速。

陕西省经济快速提高的进程中,其增长源泉是来自增加资源投入的结果,还是资源效率提高的结果,或者二者兼有?在经济增长的要素中哪些需要进一步改善或者重视?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本文通过测算1978—2012年期间陕西省TFP及各要素贡献率,分析要素投入与TFP之间的关系,为今后陕西省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二、国内外研究成果回顾

国外学者对TFP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非常丰富,国内学者的研究大多是借鉴模型测算TFP数值。Chow的研究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在1952—1980年间主要依靠资本的积累,TFP几乎保持不变,1978年以后TFP大致以每年2.7%的速度增长;Krugman和 Young认为,中国的TFP太低不足以支持可持续增长,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依赖于要素积累,并不是技术水平提升。Wu测算了中国27 个省 1981—1995年间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得出20世纪 80 年代中国经济增长主要由于要素投入的增长而提高,90 年代以后主要源于技术进步。

国内对TFP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就研究方法而言,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利用参数法测算我国或者各省份TFP。张军,施少华(2003)测算1952—1998年间TFP数值,认为1978年之前中国的TFP是倒退的;改革开放后,TFP有了明显提高。郭庆旺,贾俊雪比较了四种TFP计算方法,测算我国1979—2004年间TFP增长率,分析了经济增长的源泉。二是利用非参数法,将TFP分解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率,分析TFP增长率是由哪个因素所致。严鹏飞等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估算1978—2001年间中国30个省的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率,并引入人力资本和制度因素,将其与技术效率、技术进步率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做了实证研究;刘秉镰,李清彬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指数方法分析1990—2006年间中国城市TFP的动态变化,得出这期间城市TFP增长了2.8%,主要源于技术改进,技术效率反而起拖累作用;并分析了全国中、东、西、东北四区域TFP变化率,认为我国多数城市还处于投入增长型阶段。全炯振运用将SF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测算1978—2007年间中国各省份及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农业TFP变化指数。

通过回顾,发现大多数研究集中于全国以及省级TFP的变动,或者某行业TFP变化指数,鲜有具体研究某一省份TFP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因此,本文运用索洛余值法测算1979—2012年间陕西省TFP数值并进行解释,选择该方法的原因是:(1)本文采用时间序列数据,不适合用非参数法;(2)隐性变量法假设TFP增长率遵循一阶自回归,估算结果波动较小,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虽然索洛余值法不能分解TFP,但不影响分析结果。

三、实证分析

(一)模型建立

(1)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

本文运用索洛余值法估算陕西省全要素生产率设生产函数为C—D生产函数:

Yt=AtKαtLβt (1)

其中,Yt表示总产出,At表示全要素生产率,Kt表示资本存量,Lt表示劳动投入,α,β分别表示资本产出和劳动产出的份额。假设规模收益不变,即α+β=1,TFP的增长率为:

ΔAA=ΔYY-αΔKK

-(1-α)ΔKL

(2)

用y表示产出增长率,即y=ΔYY;a表示TFP增长率;k表示资本增长率;l表示劳动增长率。则(2)式整理为:

a=y-αk-(1-α)l(3)

为了便于估算资本投入份额和劳动投入份额,对公式(1)两边同时取对数,得:

ln(Y)=ln(A)+αln(K)+(1-α)ln(L)(4)

变换后得:

ln(YtLt)=ln(A)+αln(KtLt)

(5)

根据公式(5),利用Eviews6.0软件进行最小二乘法回归,得出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的份额,即α,β的数值,然后代入公式(3)得到TFP的增长率。

(2)各要素贡献率的计算

要素贡献率表示经济增长过程中各要素增长率所占产出增长率的比率,反映了要素对经济增长作用大小。TFP贡献率πA、劳动贡献率πL、资本贡献率πK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πA=ay(6)

πL=β1y(7)

πK=αky(8)

(二)变量和数据的选取

本文选择1978—2012年陕西省统计数据。

投入变量的选取:(1)资本变量的选取。采用永续盘存法估算资本存量,该方法被OECD国家广泛采用。计算公式为:

Kt=ItPt+(1-δ)Kt-1

(9)

其中,Kt,Kt-1分别表示t期和t-1期资本存量,It表示t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Pt表示t期价格指数,δ表示折旧率。可以看出,估算资本存量需要明确基期资本存量、价格指数以及折旧率。《陕西省统计年鉴》给出了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投资流量采用全社会新增固定固定资产,折旧率统一为5%。

(2)产出量的选取。国内学者多以GDP衡量产出,本文以1978年为基年,剔除价格因素影响后的实际GDP作为衡量产出指标。

(3)劳动力选取。为了和GDP以及资本流量统一,本文选取年初和年末就业人数的算术平均数作为就业人数指标。

陕西省1978—2012年的真实产出、资本存量和劳动力投入数据见表1。

利用表1数据对公式(5)进行最小二乘法估计,结果如下:

ln(YtLt)=1.29+0.81ln(KtLt)

R2=0.99DW=2.00>du(1.65)

由此可得α=0.81,β=0.12。根据计算的产出、就业人数、资本存量的增长率,代入公式(3)得到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计算结果见表1.根据公式(6)、(7)、(8)计算各要素的贡献率,结果见表2.

(三)结果分析

为了更好地分析表1和表2 中陕西省TFP及各要素贡献率的变化情况,绘制折线图1。

图1资本、劳动力、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率比较

观察图1,陕西省自改革开放以来实际GDP增加速度比较缓慢,且具有波动性。1978至1989年整体呈递增趋势,1989到1990年实际GDP回落,1990年之后开始增长,到1994年实际GDP增长率达到峰值,1995至1998年,实际GDP增长率略有下降,1998年之后经济增长趋势基本处于平稳状态。

资本投入对陕西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高于劳动和全要素投入的贡献率,且呈现递增趋势。1979至1988年,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低于50%,1989至1994年,资本的贡献率平均达56%,1995年以后,资本的贡献率均在60%以上(除1998年)。劳动投入对陕西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波动较大,1982、1990和2002这三年劳动的平均贡献率明显高于其他年份,其余年份劳动贡献率平均值为9.49%。TFP对经济的贡献率波动较剧烈,尤其是1995至2003年,2001年以前TFP贡献率平均值为35.28%,2001和2002年TFP贡献率值跌落在10%以下,2003年以后,TFP贡献率逐年递增,但增速相对缓慢。

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省的经济增长处于投资拉动型。表2数据看出,资本投入保持较高水平,劳动和TFP投入则长期维持较低水平。1978年以来,资本投入的平均增长率达3.87%,而劳动力投入为1.84%,TFP为1.92%。形成投资驱动型增长模式的原因之一是陕西省能源资源富集,煤炭、石油、天然气储量巨大,全省矿产资源潜在经济价值约占全国矿产资源潜在总价值的三分之一。 在这一巨大优势的带动下,政府及地方投入大量资本开采,建立配套的基础设施,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经过三十年的发展,陕西省经济发展稳中加快,步入正轨。

较高的资本投入水平和较低的TFP水平说明陕西省的经济增长是粗放型的。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56.19%,劳动投入的平均贡献率为12.81%,TFP的平均贡献率为31%。自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资本的平均贡献率提高至64.42%,TFP的贡献率不但没有提高,反而降低至25.59%。说明在国家利好政策的影响下,陕西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资源的高速投入,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并没有提高,要实现集约型经济增长模式还需要很长时间。

陕西省是劳动力大省,也是科技强省。从表2可以看出,劳动力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整体呈下降趋势,西部大开发以来,劳动力平均贡献率为9.99%,说明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渐向劳动集约型方向转变。劳动力投入除了数量方面外,更重要的是人力资本投入,随着陕西省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加强劳动力素质、提高人力资本存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四、政策建议

在经济结构转变过程中,TFP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可小觑,提高TFP水平的过程中,需要加强人力资本的投入、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等。

1.加强人力资本

劳动力素质直接影响投入产出效率,人力资本越雄厚,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的速度越快,高质量的人力资本可以提高技术转换,提高TFP水平,转换经济增长路径,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在加强人力资本投入过程中,政府和社会要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采用多元化教育投资形式,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强化高等教育,加强职业技术培训。提高人力资本的同时更要重视人才流动,优化制度环境,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来陕工作,鼓励城乡人才流动,培养各行各业领军人物;不断提高知识资本存量,累积人力资本存量,合理配置资源在投入产出中的效率。陕西省是国家重点教育基地,高校、研究所数量庞大,积聚了良好的经济发展基础,因此更应高重视人力资本利用,拓宽经济增长路径,在提高经济数量增长的同时提高经济质量增长。

2.优化产业结构

陕西省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源投入拉动。近十年来,

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百分之六十五,TFP的平均贡献率大约23%。经济增速虽有提高,但是仍居全国中等水平,说明产业结构不甚合理,需要不断升级和优化,以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省第一产业比重下降,高能耗、高污染的第二产业比重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变化甚微。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政府部门应当注重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加大现代化农业的投入,以科技带动农业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一体化建设,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强化第二产业的技术进步,在提高工业生产总值的同时注重绿色环境、科技创新;提高第三产业的竞争力,加大第三产业投资力度,提高第三产业科技含量和劳动力素质,拓宽第三产业融资渠道和平台,使得第三产业投资合理化、多样化。

3.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发展

近年来陕西省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因此扩大内需、提高对外贸易是今后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陕西省在扩大内需方面有利条件包括:一、目前陕西省处于工业化加速期,能源产业发展比重逐年上升;二、城镇化速度加快,大规模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劳动力转移,是陕西省经济增长的新活力。因此,加快经济二元结构转型,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更多的非农业岗位,从低劳动生产率产业转向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产业,从低消费水平向高消费水平转变,促进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叶裕民.全国及各省区市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和分析[J].经济学家,2002(3):115-121.

[2]赵志耘,杨朝峰.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解释:1979——2009年[J].财经问题研究.2011(9):8-12.

[3]张军,施少华.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1952-1998[J].世界经济文汇,2003(2) :17-24.

[4]郭庆旺,贾俊雪.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J].经济研究,2005(6):51-60.

[5]张军,章元.对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算[J].经济研究,2003(7):35-43.

[6]何枫,陈荣,何林.我国资本存量的估算及相关分析[J].经济学家,2003(5):29-35.

[7]郑玉歆.全要素生产率的再认识—用 TFP 分析经济增长质量存在的若干局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9):64-78.

[8]易纲,樊纲,李岩.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理论思考[J].经济研究,2003(8) 13-20.

猜你喜欢
存量贡献率生产率
中国城市土地生产率TOP30
一种通用的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框架
存量时代下,房企如何把握旧改成本?
国外技术授权、研发创新与企业生产率
关于装备体系贡献率研究的几点思考
吉林存量收费公路的PPP改造
关于机床生产率设计的探讨
В первой половине 2016 года вклад потребления в рост китайской экономики достиг 73,4 процента
腐败存量
固定成本与中国制造业生产率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