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经管类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体系研究

2015-01-12 13:48成党伟
大学教育 2014年18期
关键词:课外科技院校

[摘 要]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有效平台。我们应该结合地方高校的实际,提出适合这类高校经管类专业特点的课外科技活动体系构建设想及措施,以促进地方高校经管类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

[关键词]地方高校 课外科技活动 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8-0053-02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在校大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课堂之外开展的相关学习研讨、创新实践的活动。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培养大学生科技意识的有效手段,是增强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

一、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一)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主要是指在相关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课堂之外的业余时间开展的本专业相关专业知识范畴内的课外活动,包括各类专业社会调查研究活动、学术性竞赛活动。大学生在参与课外科技活动的过程中,通过自主的学习研究,将理论知识不断运用于实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通过不断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可以有效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二)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可以促进现行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

通过课外科技活动,在校大学生可以在一种仿真或者完全真实的学习环境中运用所学的相关专业知识开展课外实践活动,通过这样引导大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和欲望,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观察能力、联想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完善了实践教学体系。

(三)大学生课外科技活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大学生通过参与课外科技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的满足感可以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能提升自信心。现代科学的发展具有交叉、融合、综合性的特点,通过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参与、协作,共同完成和解决问题,能培养他们的合作及团队精神。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大学生要与学校、教师、同学及其他人群或机构打交道,这可以培养其社会沟通和交往能力。参加活动,常常需要较强的专业技能和宽广的知识面,在校大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收集整理相关信息、调查研究或社会实践来开阔知识视野,能对自己已具备的知识查漏补缺。

(四)通过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可以有效促进学风建设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一方面可以丰富在校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另一方面可以把一部分学生从网吧、游戏厅等场所吸引出来,引导这些大学生走进图书馆、自习室、实验室或校内外的社会实践基地,引导大学生通过参与感兴趣的课外科技活动去思考、学习、创新。

二、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体系的构建

(一)积极开展各类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活动

大学生社团组织在丰富大学生生活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是培养大学生兴趣爱好的重要形式,对营造大学校园文化氛围起着重要的作用。以各种学科竞赛为载体,成立各类大学生社团,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已成为一些地方本科院校的常见形式。设立在校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基金,集中经费支持那些创新团队组建合理、研究项目难度适中、研究计划安排可行、指导教师配备到位的创新项目,一方面可以解决项目经费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又能起到良好的示范引导效果。

(二)以大学生社团为依托,培养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兴趣

大学生社团组织在丰富大学生生活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是培养大学生兴趣爱好的重要形式,对营造大学校园文化氛围起着重要的作用。以各种学科竞赛为载体,成立大学生社团,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也成为一些地方院校的常见做法。

(三)指导大学生完成科研项目,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开展科技立项活动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要选拔品学兼优、学有余力,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对科学研究、科技活动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加强指导。可以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集中经费支持那些团队结构合理、项目难度适当、研究计划可行、指导教师到位的研究项目,这样往往既能解决学生研究经费不足的问题,又能起到良好的示范引导效果。

(四)鼓励引导大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鼓励引导大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在参与教师项目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和课题相关的文献收集、调研、基础数据收集等基础工作,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这种模式适应了地方本科院校绝大多数学生的能力水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能吸引大学生广泛参与。因此,地方高校可要求教师在申报校级项目时必须要吸收学生参与,鼓励教师和学生组建 “科研主持人—主研人员—在校学生”的科学研究团队,为教师提供助手,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五)积极开展学术讲座,引导学生熟悉了解学科前沿

学术讲座是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的一种形式,现已逐渐成为大学现有教学的延伸和推动校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手段。作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受到本科办学时间较短、地处中小城市、学术氛围较差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学生对学术前沿的了解客观环境较差。地方院校应有针对性地结合学生的学科背景,邀请校外学者或者安排校内学者通过学术讲座的形式给学生创造了解学术前沿的机会,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及学科的发展。这对于培养学生兴趣,提升学生学术素养,让学生进行学业规划、职业生涯规划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地方本科院校有效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保障措施

(一)健全相关机构,加强活动组织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对于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科学研究工作的储备力量,是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载体,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地方本科院校应重视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有效开展,应积极组织和建立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领导小组和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指导中心,通过健全相关机构,加强对活动的组织,保障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加大相关经费投入,为活动开展提供有效支持

地方院校经管类大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方面的设施和条件与其他理工科大学生相比较差,应在活动经费特别是场地设施建设方面加大投入,为活动开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应充分利用各院(系)的实验室设备、场地、师资等教学资源,为大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和保障。

(三)建立健全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相关规章制度,促进活动有效开展

为保障引导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长期有效的开展下去,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相关可行的管理制度、运行机制和专门的组织机构来保障该项工作的组织与协调。有些地方高校建立了大学生课外拓展学分制度,鼓励经管类大学生广泛参与各类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

(四)大力加强地方院校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和其他高校相比,地方本科院校的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相对落后。应选拔和培养一批既有丰富专业知识,又有很强科学研究及应用能力,能力素质和责任心兼顾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为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有效指导。另外,还要对指导教师所付出的劳动和取得的成绩给予及时有效的激励,以保障指导教师队伍的成长和发展。

(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指导

可对指导教师在职称评定、绩效工资考核等方面予以政策激励;对于优秀的活动指导教师,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专项支持,必要的时候可以设立专门的岗位,为指导教师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全社会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地方高校应更加重视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重要作用,建立和健全地方高校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体系,有效发挥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育人功能,以提高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 参 考 文 献 ]

[1] 成党伟.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7):108-110.

[2] 风起龙.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体系建设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9(3):96-99.

[3] 张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制”模式探索——以西昌学院为例[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9(3):96-99.

[4] 王平祥.着力构建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体系[J].高等本科教育,2006(1):102-106.

[责任编辑:陈 明]

猜你喜欢
课外科技院校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