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
少年儿童如何有效进行足球准备活动
本刊编辑
准备活动是运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即将来临的剧烈运动或比赛做好准备,它不仅能提高中枢神经的兴奋性,也能带动植物性神经兴奋性和灵活性的提高。
足球准备活动是结合足球运动的特点实施的,既要达到身体活动或热身的目的,还要充分体现足球专项的运动要求。
· 准备活动要有针对性
准备活动要符合少年儿童的实际需要,针对心理、生理特点,选择形式新颖、内容轻松活泼、节奏轻快而协调性较低的运动或足球游戏,激发少年儿童的训练兴趣。
· 时间与运动量要适宜
准备活动的时间和运动量既要充分又不宜过长。时间过长,容易引起疲劳,降低训练效果。通常少年儿童的坚持性较差,准备活动安排在15分钟左右。
运动量以身体发热、略微见汗为原则,大体上运动强度以达到45%最大吸氧量为宜,心率达到120次/分钟就可以达到准备活动的目的。
· 要具有预见性和弹性
由于训练时受天气、场地、器材和少年儿童心理情绪的影响,课前准备时,校园足球教练员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做到万无一失,防患于未然。
少年儿童良好的训练状态是有效开展少年儿童足球运动的基础,也是有效发展校园足球的前提。
· 心理调整
训练前或准备活动时要及时调整学生情绪,使少年儿童能够做到心情欢畅。校园足球教练员在训练前要和每一位少年儿童进行沟通,通过口头语言、身体语言等形式,调整学生的情绪,或通过准备活动的内容来调整、放松学生的心情。欢畅的心情可以使孩子们的训练情绪高涨,同时刺激神经系统,对肌体的状态调节更加有效。
· 合理安排教学训练内容
校园足球教练员要合理安排每一次的教学与训练内容,特别是结构安排和难易安排一定要合适。在每一次训练的开始阶段都要使少年儿童确立对本次课的自信与自豪感。以尽可能长的时间保持情绪的高昂。
· 有效安排场地
校园足球教练员在每次训练前都要有效安排使用场地,使周围环境对儿童的训练产生尽可能小的影响。同时,又要让孩子们看到场地上的变化,应尽量以多种丰富的色彩来标识各种标志。以吸引少年儿童对场地的兴趣,激发其上场训练的心理欲望。
· 适量的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除要调整学生的情绪以外,还要对身体的肌肉、关节进行训练前的预热,让肌肉快速兴奋,是快速进入训练状态的物质基础。因此,在准备活动时要对肌肉施加一定量的负荷刺激,让身体机能尽快进入训练状态。
· 丰富的教学手段
在对少年儿童进行足球训练的时候,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选择安排,应象钓鱼时的诱饵,能让每一位少年儿童都有跃跃欲试的冲动,以保持对内容和手段的新鲜感。
较快地进入运动状态,是各方面因素的综合效应。每一位校园足球指导员要通过自己的准备明察秋毫,在训练和教学开始之前,将各种不利的因素化解或者转换,尽力保证每一位少年儿童都能够顺利地、快速地进入训练。
· 认真做好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的目的是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克服内脏器官惰性,增强各器官系统功能,使人体由相对安静状态过渡到紧张活动状态。准备活动的内容要根据锻炼内容或比赛项目而定,既有一般性又有专门性准备活动,对运动中负担较大和易伤部位要特别做好准备活动。准备活动要根据学生特点,气象条件和锻炼或比赛情况而定。一般兴奋性低、锻炼者水平较高、运动时间短的项目或天气寒冷时,准备活动强度可稍大,时间稍长。相反锻炼者年龄小、基础差、运动时间长或天气炎热,准备活动的强度宜小,时间可短些。总之,准备活动以身体感到发热,微微出汗为宜。
· 体育场地、器材、服装要符合卫生和安全要求
体育课上的一些事故,不少是因组织工作不当造成的,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备课,从安全角度出发,做好体育课教学的组织工作。清理一节课所用运动场地的杂物、浮沙、尘土等,以免出现意外事故。要选择空气新鲜、环境安静,符合卫生要求的场所或体育场馆进行教学。严格检查上课时所用的体育器材,教师示范时,提前向学生讲清楚器材的功能以及危险性,提醒学生注意,以防伤害事故发生。
规定学生穿运动鞋和运动衣上课,以免滑倒摔伤和不必要的拉伤。运动服要选择宽松、柔软、有弹性的运动衣,还要色彩明快、吸水性能好的服装。冬季寒冷要穿质地较厚的运动衣,夏季炎热要穿轻而薄或半袖运动衣。如果直射日光强还要戴帽。总之要避免中暑、感冒及紫外线的损害。运动鞋要选择透气性能好、尺寸合适,要结实耐用,落地稳定性要好。鞋底要有弹性,鞋面要平滑柔软。此外还要穿棉线袜。
· 运动项目和运动负荷要适合学生特点
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尤其是要注意运动器官局部负担量和伤后、病后的体育活动安排,防止局部负担过大。儿童少年活泼好动,即使出现疲劳,仍然表现出对体育活动强烈愿望,对此要特别注意,给予适当调整。要贯彻循序渐进和个别对待原则,动作要由简到繁、由易到难、运动强度和重复练习次数要根据学生情况区别对待。
· 掌握运动要领,加强保护和帮助
体育课中发生意外事故是难以避免的,所以,我们体育教师要倍加小心,加强保护,确保安全。尽量让事故减少到零,在教学科目中,要针对教学内容,重点加强保护。
在球类及游戏教学中要教会学生自我保护,如身体失去平衡时,要立即顺势向前或向后跨出一大步,以防摔倒;当快要跌倒时,要立刻低头、曲肘、团身,以背部着地,以肩背着地前滚翻,切不可直臂撑地。从高处跳下时,要用前脚掌着地,并同时屈髋、屈膝。
不要在高低不平的场地上进行活动。如没有合适的场地,活动的节奏要放慢。青少年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不宜在坚硬的地面上反复进行跑、跳练习。因长时间在坚硬的地面上跑,容易引起过早骨化或骺软骨的损伤,从而影响骨的正常生长发育。
呼吸时要尽量地用鼻子吸气。假如鼻口并用的话,吸气时要把舌尖卷起来,轻轻顶住上腭让空气从舌的两侧进入,这样冷空气进入呼吸道前,能有一个预热的过程,不至于使冷空气直接刺激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