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球不误数学竞赛一等奖,球队半数以上都是三好生:校园足球成为学生成长的优质“催化剂”

2015-01-11 08:19郭剑
校园足球 2015年4期
关键词:王梓足球队踢球

中国青年报记者 郭剑

练球不误数学竞赛一等奖,球队半数以上都是三好生:校园足球成为学生成长的优质“催化剂”

中国青年报记者 郭剑

两个小时的训练结束后,小伙伴们都走了,穿着10号球衣的陈奕帆一个人在操场上颠了一会儿球。陈奕帆是史家小学足球队的队长,这个喜欢皇马、把C罗当偶像的小学生是学校里的“小球星”。“我喜欢踢球,我可以打前腰,也可以打前锋。球队就像个大家庭,和大家在一起踢球很开心。”陈奕帆说。

足球并不是这所小学的传统项目,学校成立足球队也还不到3年,但不知不觉间球队在东城区已经有了名气。去年年初球队在区里的比赛拿了乙组第一,去年年底球队第一次参加市级比赛(北京国安俱乐部协办的北京市校园足球联赛)就取得了第三名的成绩。“他上学前就喜欢踢球,在校外也参加足球培训班,所以起点比别的孩子稍微高一点。”陈奕帆的爸爸陈忠辉说,“孩子有个运动方面的特长就好,我们家长非但不会限制他,还鼓励他,希望他把这个爱好延续下去。”

从2014年开始,“校园足球”的热潮席卷全国,“校园足球”的主导权也由国家体育总局转至教育部。按照规划,目前全国5000多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要在2025年时达到5万所,因此各地中小学正逐渐把足球列入体育课教学内容。而“把校园足球作为扩大足球人口规模、夯实足球人才根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础性工程,增强家长、社会的认同和支持,让更多青少年学生热爱足球、享受足球,使参与足球运动成为体验、适应社会规则和道德规范的有效途径”的改革发展纲要,赋予了“校园足球”明确的定位。

“足球绝不仅仅是一项体育运动,足球本身就是教育的一部分,孩子们需要足球,需要体育锻炼。”史家小学体育主管张欣欣告诉记者,“我们一直是外请两名有过职业足球经历的教练,和我们学校的体育老师一起带队训练。至于效果如何,孩子和家长最有发言权。”

曹春是三年级学生王梓翔的妈妈。儿子跟着校队训练了两年,妈妈觉得“孩子变化非常大”,“最早孩子踢球我是有些不放心的,毕竟怕耽误学习,怕孩子养成一些坏习惯。但孩子踢了两年多,不但没养成什么坏习惯,还表现出来很多优点,比如变得很有礼貌,也懂得尊重别人了。在他们球队大孩子帮助低年级同学是传统,所有的孩子相处特别融洽,所以前不久我们家长发自内心地给老师和教练写了一封感谢信,以此来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

妈妈的骄傲在于,足球训练不仅让他的儿子充满活力,并且还让对数学有偏好的儿子给家里捧回了一张“迎春杯”一等奖的奖状。

“迎春杯”是一项传统数学竞赛,按照教育界专家的说法“迎春杯”一等奖的孩子名牌中学都抢着要。“他们足球队不止王梓翔一个人去参赛,因为‘迎春杯’决赛那天球队正好出发集训,我去跟教练请假,这才知道他们队还有两个孩子也为同样的原因请了一天假。”曹春说,“后来妈妈们一聊,这三个孩子都是一等奖。”

和20年前的专业体校模式相比,如今在校园里接受足球技能训练的孩子再也不是班里所谓的“差生”。张欣欣说,“足球队20多个孩子,一半以上是三好学生,学习成绩不好的,球队不欢迎。事实也证明了学习和踢球完全不矛盾,只要我们帮孩子们安排好时间,他们的表现甚至会超出家长的预期。”

但当“足球”被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孩子热捧时,有一种“唯足球论”的担忧被很多人提出。以致于不久前曝出“山东省暂停大学生篮球、排球联赛”的消息,使得“足球”被迅速推到多种校园体育运动的对立面。实际上山东省教育厅和省体育局只是重组资源,将足球、篮球和排球一起纳入教育系统组织的校际比赛。这次事件也让人们在思考过后逐渐意识到“校园足球是校园体育的起点而非终点”。

“其实这一点我觉得非常重要。我们发展校园足球不是跟风炒作,是希望用足球项目带头,推动其他体育项目的开展,目的是在学校里形成一种爱运动、爱锻炼的校园文化。足球固然重要,但我们也不会让足球挤占其他体育项目的时间。”张欣欣说,“足球队每天课后都有训练,再加上周六一次合练,每周一共6次训练,我们要求队员们来4次就行,所以球队的很多孩子爱好很广泛,他们可以安排自己的时间去练习其他项目。”

王梓翔是个好例子,他除了喜欢踢足球还喜欢打乒乓球,所以每周五天课后的时间并非都用来踢球,数学兴趣小组和乒乓球也是他的选择。妈妈问他累不累,他说他可以自己安排时间,踢球,打球,学数学都不耽误。

足球是重点项目,但不是唯一的重点项目。校方推崇的运动理念得到了家长们的赞同,而学校的击剑队以及和什刹海体校合作的高尔夫兴趣班,也让更多的孩子感受到了运动带来的乐趣。

“学校的做法让家长很放心,无论是体育老师还是足球教练,他们本身就没有功利的想法,孩子来踢球就是一种爱好的培养,不是非得去拿冠军,孩子们打出一次好的配合我就挺高兴的。”吴雪是王梓毅的妈妈,她惊讶地发现孩子在踢了两年球以后明显长进了。“我们都希望孩子人品好、性格好,男孩子还要强调吃苦精神。让他踢球很管用,而且我觉得踢球对他的学习也有很大促进作用,使他掌握了很多课本外的知识。”

王梓毅想学小号,但没有乐理知识,老师让他先练琴。王梓毅自己把时间安排得井井有条,训练结束6点回家,7点吃饭,8点练琴,根本不用家长操心,学琴的进度极快。“他的专注度提高了,我觉得这就是多运动的好处,所以他学琴要比一般孩子快”,吴雪说。

当“校园足球”在史家小学成为学生们成长过程中的“催化剂”,学校“教书育人”的任务也就此得以落实——如今寒暑假老师带着足球队孩子们出去集训的日子,已经成为家长最放心的一段时光了。

(本文图片由史家小学提供)

猜你喜欢
王梓足球队踢球
踢球
Top football team rises from slum 贫民窟中崛起的足球队
挑食的小怪物
《水天一色》《踢球的女孩》《傍晚》
功能性动作筛查在北京女子足球队中的应用
球迷悼念 这一夜为沙佩科恩斯足球队流泪
团购
像梅西那样踢球
两猴踢球
没法说 没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