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足就履不如脚踏实地

2015-01-10 10:55:42伍梦尧
纺织科学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就业率名校纺织

文/ 本刊记者 伍梦尧

面对愈加严峻的就业形势,摆正心态找准目标也许比盲目拼搏更为重要

随着3月的临近,新一届毕业生的就业季也即将到来。据统计,201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699万人,2014年毕业生增加至749万人,不断刷新的毕业生数字和本已十分激烈的职场竞争使得就业成为压在每个毕业生心上的一块大石。

就业形势是否真如数据所列般严峻,广大毕业生需要具备何种素质才能求得一份适合的工作?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会长倪阳生,与他共同探讨了近年来我国高等人才的培养与就业,尤其是纺织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摆正心态重于盲目求职

纺科:就您在纺织教育领域多年的工作经历,可否简单介绍一下目前我国纺织行业的就业情况?

倪阳生:就目前而言,纺织、服装、染整等纺织行业的相关专业,无论研究生、本科生,包括职业院校的学生,其就业形势都是供不应求的。

倪阳生

根据各院校就业数据,目前我国纺织院校应届毕业生的供求比大概为1∶5,有些表现优异的学生,甚至会有十多个岗位可供选择。尤其是职业院校,部分纺织专业的招聘竞争很激烈,如果招聘不及时,企业很有可能找不到合适的学生来面试。因此,纺织服装行业学生的就业前景,目前看来是乐观的。

纺科:2013年,我国毕业生达到699万人,2014年则为749万人,每一年似乎都在刷新“最难就业年”的极限。请问您对于学生未来的就业形势是如何看待的?学生的就业形势是否会越来越严峻?

倪阳生:曾有人说过一句很时髦的话:“很多人没事儿干,很多事儿没人干。”这便是目前就业形势的真实写照。现在,很多学生和家长在就业选择时,都会保有较高的期望值,希望一毕业就能得到较好的就业环境和较高的薪资水平。但现实情况却令人深思,一个刚毕业的本科生的能力有时还不如一个工作多年的职高学生,且后者要求的薪资水平明显低于前者。

因此,面对所谓的就业难题,也许众多的毕业生和他们的父母需做到的,首先应是摆正心态,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和自己在就业市场中的位置,才不至于希望落空。

名校≠就业保障

传统观念中,“高学历=高工资=高人一等”的等式促使一代代学生将对未来的希望寄托在名牌大学上。然而,近日,在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所陆续公布的2014年就业质量报告中,可以发现一些与传统认知不同的地方。报告数据显示,75所直属高校中,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最高的竟是名不见经传的中国药科大学,就业率高达99.59%,第二名、第三名分别为北京邮电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这三所高校都不算是顶尖名校,却真实地位列就业排名前三甲。

令人意外的是,清华、复旦、厦门大学等传统名校均被甩出了前10名,北京大学更是名列第42位,位于中等偏后水平。与之对比的是,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于1月20日发布消息称:目前,我国共有技工院校近3000所,其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一大批骨干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甚至达到了100%。这不能不说明一个问题,名校并不是就业的保障。

纺科:从最新发布的高校毕业质量报告中可以看到,中国药科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一些非顶尖名校的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名列前茅,一些技工院校甚至在多年来一直保持着高于96%的较高就业率,而传统观念中的名校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甚至排不进前十名。您认为这种现象是否合理?

倪阳生:就我看来,大学四年的教育,并不代表学生的能力或是个人水平,它更多只是一个过程。很多时候,在高校的教学内容中较为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方法,研究解决问题方式,而技能学习是通过实践来获得的。

当下社会的发展讲求多行业融合,共谋发展。学生就业后,可能会接触到很多以前从未曾碰到过的问题或知识,他们需要用这些方法去解决问题、化解难点,这才是人才培养的意义,而不是根据院校等级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所谓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正是这个道理。

纺科:近年经常看到北大学生卖猪肉、公务员辞职当餐厅服务员的新闻。面对这种“走偏”的职业选择,您认为是否为正常现象?

倪阳生:为什么清华、北大这些名校出来的学生就一定要搞科学、做研究?我不这样认为。从名校毕业,只是表明了他获得过高素质教育的经历,并不意味着决定了其未来职业选择和社会地位。毕业后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属正常现象。

我们的社会往往会把人按其工作岗位分为三六九等,认为做研究的研究员比扫大街的清洁工更为高贵,这是一种误区。进行职业规划时更重要的应是适合自己,而不是表面的光鲜亮丽。因此,学生在毕业后有权选择自己心仪的工作,就像是纺织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也并非一定要进入纺织行业,需尊重学生的个人选择。在国外,任何职业都是值得尊敬和热爱的。当然,国家培养人才的目的还是希望能够学有所用。

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2014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排行

必不可少的磨合期

在就业由国家分配的年代,几乎每个人的职业都是从一而终,跟随一辈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无论是企业或个人,都有了更多的机会,就业变成了双向选择。企业会根据具体岗位的要求,选择适合的员工;求职者也会因喜好、薪资、工作环境等因素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工作。双向选择的聘任机制,在提高了职场灵活性的同时,也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和个人事业成长增添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当刚刚离开校门的毕业生面对实际工作情况和自己的预先想象不符合时,通过便利的就业渠道跳槽已经不是难事。而企业在发现员工与工作岗位的匹配不协调时,面对庞大的求职人群,也会立刻采取措施。看似平等的关系实际上让许多毕业生失去了方向,而企业招聘一度也只专注于一纸文凭。

纺科:调查发现,目前企业人员流动率很高,这种流动常常集中在应届毕业生中,使得企业的培训成本大幅提高。而部分学生也反映企业在用人过程中过于强势,没有安全感。您如何看待这个现象?

倪阳生:流失情况是存在的,但需注意的是,“流失率高”这一现象并非只存在于纺织行业之中,不能笼统概括。

学生无论去哪家企业,做什么工种,首先要能呆得住,沉得下。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因为无法立刻融入、适应新的环境,而会碰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或是想法与其他人不一致。这时,很多学生往往会冲动地选择离开。而部分企业招聘后,新人培训的不足和不适合岗位的安排都会导致员工流失率的增加。实际上,这些现象背后反映的是院校对毕业生就业心理的教育和企业对员工培训的不足以及企业文化的缺失。

这两种做法都是不对的,他们所缺乏的是磨合——不仅仅是企业与学生间的磨合,更重要的是毕业生与社会的磨合。首先,学生应端正态度,不要自认为拿到毕业证就可被称为人才,成才的道路需要现实的磨练和对行业的正确认识。而企业也要多给学生一些时间,去多了解一些企业文化,多一点时间适应从学生到职场新人的转变过程。相信只要多给予一些时间,只要学生的本质是好的,只要真的用心去做,所有学生都能寻找到最正确的位置。

猜你喜欢
就业率名校纺织
澳洋纺织
纺织报告(2022年8期)2022-08-25 08:14:38
相约名校
中学生报(2022年6期)2022-04-29 00:44:03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名校介绍
名校简介
本科新闻专业在京就业率较低
新闻前哨(2014年11期)2014-12-25 09:12:29
数据
赶集挑名校
留学(2014年5期)2014-05-02 05:47:46
就业率公布有高也应有低
日本应届高中生就业率71.1%就业形势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