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派记者|曹素妨 实习记者|曹洁亮 徐煜轩
美洲《中国日报》:多元支撑整体
本刊特派记者|曹素妨 实习记者|曹洁亮 徐煜轩
江启光
美洲《中国日报》社长
美洲《中国日报》,英文名称Zhong Guo Daily News,以汉语拼音“Zhong Guo”打头,看到这,相信会有很多人的想法是一致的,这是一份个性、特立独行,甚至有点“任性”的华文报纸。
没错,由于它的特立独行,这份中文报纸,时常跃上洛杉矶市场的头版头条。在竞争激烈的洛杉矶中文报刊市场上,美洲《中国日报》创刊至今只有短短18年历史,与三十多岁的《世界日报》《星岛日报》等同业相比,只能算“晚辈”,在美国《侨报》面前,也不过是“小弟”。
这里可能需要声明一下,美洲《中国日报》不是国内的《中国日报》(China Daily)的美国版,二者之间也没有任何关系。
美洲《中国日报》自1997年创刊以来经历过大大小小金融危机和市场变革的洗礼,如今却能在洛杉矶华文报纸发行量跻身前三甲。当被问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国日报》安身立命的本钱是什么时,《中国日报》社长江启光告诉记者,“剖析读者的消费心里,采用适当的营销策略,扩大受众群体,提高报纸影响力,这是生存诀窍。我们瞄准的是市场,靠的是经营有道,报纸名称已经很明确,这是以报道“中国新闻”为主的中文报纸,目标市场也很明确,就是针对越来越多的中国大陆移民。与此同时,我们的经营之道是多元经营,除发行《中国日报》以外,我们还有《台湾时报》、华商大全电话簿、e搜网、华人今日网、《独家周刊》等,但这些也只是经营的一部分而已,还有一部分营收是印刷业务,约占总营收的大部分比例。”
《中国日报》成立以来,一直将提高发行量作为重要经营目标。创办初期更是采取了免费派发的方式,读者群快速成长;随后又推行低价和免费并行的行销策略,发行量节节攀升。据江启光社长介绍说,《中国日报》发行重点是零售市场,三百六十多个零售点遍布华人社区。
对广告客户来说,发行量就是服务品质。因此,中国日报在经济不景气的市道中设法拓展发行空间,比如,在偏远地区采取免费派送的发行方式,扩大读者群;在客流密集的餐馆、商店也采取免费赠送,使发行量保持稳定。
与此同时,许多传统报业媒体试图通过向网络新媒体转型的方式进行业务转移,作为自负盈亏的社区报纸,《中国日报》也有自己的考量,“首先我们开发网站,做App都需要资金投入,开发经费是个问题。再者,传统报业媒体做信息推送做不过门户网站,信息口径不同,所以网络平台这一块将来可能会改变。另外,中国日报在网上都有pdf电子版可以免费查阅,但阅读量有限。所以,目前我们在新媒体业务领域还没有特别大的投入和开垦”江启光社长告诉我们。
洛杉矶最多曾经有2000多家报社,到如今只剩下800家,面对网络信息传播的竞争和压力,对于纸质媒体会不会消亡这个问题,江启光有自己的解读,“传统的阅读习惯不会消失,就像汽车的普及并没有使得自行车消失,快餐式的新媒体阅读和传统纸质阅读各有千秋,谁也不能相互取代”。诚然,电视媒体涌现之时,也曾有言论认为纸质媒体将会被取代,然而今天的现实却给了我们答案。记者了解到,中国日报的发行受众多为大陆第一代移民,他们大多保留着中文阅读习惯,并且对于纸质媒体的忠诚度更高,特别是对于提供国内外重大信息和同城中介服务性质的信息需求量很大。针对在美华人在美国生存的需求而定位报纸,这是中国日报的立足点。许多中国人来到美国,语言沟通存在障碍,摄取信息的方式和渠道非常有限,这时候的华文纸媒就提供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华文报纸就有了稳定的受众群体。
当被问及到纸媒的未来发展方向时,江启光社长告诉我们前景不太明朗,将来的报纸会越来越少,这将是一个大趋势,但会不会完全消失?这也不见得。将来的报纸将会形成相对小规模,高知识层次受众定位,作为精英阶层消费的商品。另一方面,由于电子产品屏幕本身具有的特性,人们在阅读手机电脑文字时,对眼睛造成的伤害远远大于阅读纸质刊物,世界各国都对人们的视力健康,尤其是对儿童青少年的近视问题关注很多,而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防止过度用眼,使用对眼睛伤害较小的纸张阅读信息。将来是否有一天人们突然意识到用眼卫生的重要性,从而产生回归纸媒的热潮?我们不得而知。成为高端人群摄取精品信息的来源,也许才是纸质媒体最好的归宿。
后记:美国华文媒体处于一个特定环境,肩负了特别使命。它在属于美国的社会条件和言论空间中,为不同属性的华人移民提供华文信息和美国消息。它既有传承文化的作用,也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它需调和社区内歧见,也要消弭族裔间歧视;它要帮助华人在他乡安身立命,并协助维护民权、提升华人待遇和地位;它“立足美国、心怀中华”,希望结合海外华人的力量、奉献及回馈,促成中美良性互动及正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