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作庭
传承百年报国基因 谱写世纪精彩华章
□ 马作庭
“战以止战,兵以弭兵,正义的剑是为保卫和平,创造犀利的武器,争取国防的安宁……”一曲《长安之歌》,镌刻着百年长安的历史风云,传颂着百年长安的军工精神,承载着百年长安的核心使命……
一百五十余年寒暑易节、风云变幻,历史不会忘记:她从诞生之日,就紧紧融入到国家复兴、救亡图存的民族革命和解放事业中,始终与国家兴衰、民族存亡休戚与共。一代又一代长安人传承先辈报国之志,以对国防事业的无限忠诚,铸造出名满天下“质欲其精”的“犀利武器”,书写了一段辉煌而光荣的历史。作为长安工业的执掌者,回望长安厚重深远的历史,我骄傲!我自豪!憧憬长安灿烂辉煌的明天,我豪情满怀!壮志在胸!
长安跨越三个世纪的烟云,是“保军报国、强企富民”的最好体现,是民族军工由弱到强的生动缩影,更是军工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真实写照。在150余年的风雨浩荡中,长安军工人始终坚持国家民族利益至上,为开拓民族工业、抗击列强侵略、筑强国防建设等作出了积极贡献。
1862年,今日长安之前身上海洋炮局诞生于松江城外的一家庙宇内,为清朝洋务大臣李鸿章授意英国人马格里创办。自此,长安便扛起“民族自强”的重任,开启了投身实业、创新发展的历史大幕。
抗日战争时期,无数长安先辈,坚强地挺起民族救亡图存的脊梁,历经千辛万苦,举厂西迁至重庆,并以超乎常规的速度恢复生产,更名为第21兵工厂。作为当时全国最大的武器装备生产基地,共生产马克沁重机枪1.8万挺、捷克式轻机枪1.5万挺、中正式步枪8.6万支、汉式步枪21万支、82迫击炮弹320万颗、黄磷手榴弹31万颗,以及各种雷管、炸药包、擦枪器具等若干,其产量约占全国兵工厂武器总产量的60%,为中华民族取得抗战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在抗美援朝、抗美援越、珍宝岛战役等多次民族抵御外辱的战役中,都有长安生产的武器弹药,为历次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坚实保障,书写了民族兵工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从民族兵工的成长摇篮,到抗战烽火的坚实后盾,再到共和国国防工业的中流砥柱,百年荣光,奠定了长安军工在国防工业中的重要地位,也见证了长安军工人孜孜不倦的求索和与时俱进的奋斗足迹。长安军工精神薪火相传、潜移默化,深深扎根到每一个长安人的血液和灵魂,成为长安不断发展的强大力量和精神源泉。
153年的发展,抗战烽火血与火的洗礼,不仅书写了长安工业励精图治、艰苦奋斗、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历史,也探索出了一条适应市场需求、军民融合的发展道路。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适应国家发展需要,响应“军转民”的号召,百年长安踏上二次创业之路,开始了“军转民”的艰难探索。这一时期,长安完成了由单一军品生产到军民结合的“涅槃新生”,目前,千亿级企业长安汽车也正是长安军工孕育的军民结合发展成果,成为军民融合成功的典范。
2008年底,根据中国兵器装备公司深化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原长安集团实施责股分离,正式更名为重庆长安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长安工业抓住“退城进郊”机遇,经历了历史上第四次搬迁,在新区投入12亿元,建成了如今设备设施齐全、数控化程度达30%以上、具备研制和生产大型复杂系统能力的现代化军工企业,为新时期更好履行使命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确保了“三年专项订货任务”和历年的生产订购任务的顺利完成。
2011年,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关于健全完善军民融合式武器装备发展体系的决策要求,提出了“十二五”期间“11316”发展目标。实践证明,在“11316”发展目标的引领下,公司上下形成了强大合力,2013年公司收入突破100亿元,比2009年(搬迁第一年)增长41%,利润突破3亿元,实现“破百进三”,公司发展取得重大进步,为国家经济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长安十年如一日不断的创新与实践,一大批特种装备成功研制,实现了由装备单体向装备系统、传统装备向高精尖技术装备、配套为主向系统集成转变,产品结构正向体系化发展,特种产品收入、型号立项数、设计定型数均保持稳定增长,可持续性发展能力明显增强。近年来,累计突破新技术、新工艺共数十项,多个新产品完成设计定型,十余个产品实现批量订货,新品贡献率达40%以上。特别是某重点产品经过长达13年的努力,克服了资金压力大、研制条件不足、无技术来源、高端人才缺乏的困难,突破了系列关键技术,如今成功获得型号立项;某特种车辆在国内一无技术标准、二无试验方法、三无研发平台条件的艰难环境下,通过自主创新,圆满实现国内防雷试验第一爆,填补了该领域的技术空白。此外,传承百年的“质欲其精”的质量理念,长安工业性能卓越、可靠性高的装备多次在历次重大训练演习、国庆六十周年阅兵、亚丁湾护航等任务中亮剑,受到用户的高度认可和评价。
民族有民族的使命,企业有企业的担当,作为军工企业,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忠诚服务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和担当。为此,我们始终将军工精神作为助推发展的强大动力,始终将“保军报国、强企富民”的使命价值作为创业立位的根本。一代代长安军工人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地励精图治,不懈登攀。百年长安终以崭新的雄姿屹立于风起云涌的国防军事工业市场,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百年阅历,彰显长安气魄;军工品质,砥砺长安前行。新时期,经济进入新常态,转方式调结构成为经济工作的着力点,稳中求进成为经济工作的总基调,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机遇孕育憧憬,挑战昂扬斗志。站在新起点,面对新征程,长安工业将抢抓机遇、积极作为,向更高更远的目标奋进,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新的历史跨越。
抓改革调整,攻坚除弊,突破瓶颈制约。统筹好长期性、全局性、重要性和急迫性问题的改革调整,做好改革的顶层设计,把握好改革的次序、节奏和力度,分阶段有计划地推进改革。通过改革,建立“市场为导向、产品为龙头、价值为核心”的运营管理机制,找到“卸包袱、加动力、促发展”的有效途径,提高效率,提升核心竞争力。
抓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做强做优做大主导产业。以公司战略为牵引,以“1+3”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为根本点,强基固本,调整存量,做优增量,推动资源向发展前景好、核心竞争力强、附加值高的产业集聚,不断提升产业层次和整体素质,推动公司发展方式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转变,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进一步加强产品结构深度调整,着力突破重大关键核心技术,形成核心技术优势,争取研制一批满足市场需要、引领企业发展、附加值高的经典产品,形成体系化的装备格局。对标“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积极探索军民融合的新兴产业,以先进制造和智能制造为主要方向,通过自主创新、并购重组、合资合作,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现新的经济增长点。
抓精品工程,提质增效,打造一流军工品牌。秉持“量欲其富,质欲其精”的质量坚守,始终把特种产品质量问题摆在关系企业兴衰、履行保军使命的高度来认识,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坚定、坚决地抓好产品质量提升工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提供“好用、管用、耐用、实用”的经典装备,塑造行业质量领先的典范。
国家因文化而强盛,民族因文化而振兴,时代因文化而进步,企业因文化而和谐。卓越的企业建筑于卓越的企业文化。纵观中外企业的发展史,成功的企业都拥有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长盛不衰的根基。长安传承百年的“军工DNA”正是企业基业常青的最大“法宝”。
近年来,在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党组高屋建瓴的统领下,在兵装“211战略”的牵引下,我们秉承军工优良传统,在共性文化的基础上传承发扬具有特色的文化因子,总结、提炼形成了具有继承性和时代性的“‘158’长安 军工文化”体系,以此为基础,公司逐步形成以军为主,汽车物流运输、工程建设与开发、汽车零部件制造三大产业协同融合,“3+6”产品领域一盘棋联动发展的产业格局,开启了持续大发展的新征程。
未来,长安工业将不断丰富和完善“‘158’长安·军工文化”的深刻内涵,始终注重历史传承与时代进步相结合、注重文化建设与经营发展相促进、注重以文化人与作风攻坚相统一,不断激活内生动力,逐步建成以学习、创新为核心,以注重实效、知行合一为企业哲学的长安工业企业文化体系,“以文化人”,真正实现文化生根、文化提升、文化巩固,形成支撑企业科学发展的强大软实力。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展未来,当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历经百年风雨沧桑,而今的长安工业正合着新军事变革的鼓点,深入推进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瞄准打造“企业强盛,员工幸福”的现代化防务公司目标砥砺前行。身为长安工业的董事长,吾愿尽己所能传承和弘扬长安军工人保军报国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军梦、中国梦而奋斗不息,前进不止!
百年长安必将书写更加绚烂的世纪华章!
百年长安,报国中坚!
(作者为长安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