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柯柯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河南 新郑 451150)
民办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实践能力较强的应用技术人才,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民办院校创新能力不足和师资力量缺乏,容易照搬公办院校教学模式,往往存在忽略了基础课程和公共课程的学习;核心课程设计不完善;忽视应用财务管理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育;过分强调书本,忽视了动手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等问题。教学方式和培养目标的差异影响了教学效果。
目前我国民办院校所使用的教材大部分基于西方的财务管理理论,而西方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环境与我国有不相同的地方,因此简单的依照西方财务管理理论,造成民办院校财务管理教学内容与我国的实际理财环境不相符。同时,现行的课程体系一般提前制定、固定操作,新知识和内容不容易反映在课程体系中,从而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目前我国民办院校财务管理教学过程中很少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大部分仍然采用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灌输式”统一化的传统教学模式,财务管理实践往往通过课后习题实现。这种教学模式相对单一,从而使得课堂中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双向交流,课堂气氛沉闷,同时也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影响了财务管理教学的质量,也不利于学生操作技能的提高。
财务管理作为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要求相对比较高的课程,其要求授课教师不仅仅要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同时也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而目前民办院校由于自身办学性质原因,既接受过专业师范教育训练,又具有从业经历的“双师型”比例较小,因此往往缺乏驾驭课堂的能力,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就影响了财务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效果。
人才培养目标是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改革的前提,因此民办高校进行民办院校进行财务管理教学改革,首先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民办高校财务管理课程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于学生懂得基本的财务管理理论,通晓财务核算方法,熟悉财务处理流程,并且能够熟练操作。只有明确了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民办高校的财务管理教学改革才能有序进行,从而取得一定的成绩。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民办院校对于财务管理教学内容的改革也要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在教学内容改革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并结合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对教学内容作出相应的调整。比如,可以删掉一部分理论难度比较大并且实际应用较少的内容,如资本结构理论和股利理论等。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吸收比较前沿的财务管理理念,如:知识产权、绿色财务管理等财务管理理念,增强财务管理教学的时效性。
传统的财务管理教学模式,由于其手段单一,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从财务人员培养的实际出发,通过案例教学、仿真实训、邀请专业财务管理人员进行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到公司或者事务所实地参观或者实习等方式,增强学习的兴趣,从被动到主动,调动学生的热情,增加学生对财务管理课程的重视程度。
为确保财务管理各项教学改革顺利推进,必须重视师资力量建设。教师的理论和实践能力直接影响到了教学质量,专业教师的能力已经成为提高教学水平提高的关键。学校必须加大专业课老师的进修和实践能力培养,鼓励教师从考取社会认可的资格证向“双师型”转变,加强教师的学科修养和专业能力,掌握财务管理最新动态、前沿的教育理论,同时结合教学实际通过教研室讨论的方式,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总之,民办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相互适应的,需要继续努力并不断实践,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出更多适应未来社会的高素质财务管理型人才。
[1]乔薇.关于高等院校财务管理教学改革的思考[J].知识经济,2013,(23):169.
[2]王建业.独立学院《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9):217-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