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最小钉子户”,冰冷的拆迁也有热血

2015-01-09 02:18关捷
知音·下半月 2014年2期
关键词:西街钉子户房子

关捷

张晋源和妈妈在廉租房

山西太原市内环西街一段崭新的西延拓宽改造路段上,突兀伫立着一座“碍眼”的小平房,户主是15岁的少年张晋源。面对盘踞两年的“最小钉子户”,连强悍的西街片区拆迁队都会绕道而行。究竟是什么让他成为“钉子户”?又是什么让铁面无情的拆迁队望而却步?本刊特约记者多方采访,得知这后面隐藏着一个感人至深的孝心故事——

从2011年7月开始,家住山西太原内环西街的少年张晋源,时常会阅读有关拆迁的负面新闻,手里捏着那些报纸,他像得了强迫症一样,时不时地走出门外,在小小破房的四周巡逻,惊恐地看着那些铲车正大刀阔斧地铲邻居的房子,他担心,有一天,铲车向他的房子开过来。

每次他回到屋里,妈妈都要死死盯住他的眼睛,吃力地问:“他们,没来吧?”

每次他都假装无所谓:“没来,妈,放心吧,他们不会对我们怎么样的。老天爷保佑着我们呢……”

张晋源1998年出生于山西太原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爸爸张海拴是建筑工人,妈妈王翼美是农场工人,下岗多年。爸爸是41岁才和妈妈结婚,两年后,生下了张晋源。中年得子,父亲把张晋源视若珍宝。

然而幸福的日子却在2005年的夏天戛然而止。

一次下大雨,妈妈用自行车把他一步步推到了学校。妈妈每走几步就要摔一跤,可是不论怎么摔都不让他摔着,双手死死地扶着车把,让车平衡在雨中。后来张晋源才知道,妈妈当时的运动神经元受损正在恶化。

一个月后,妈妈就瘫倒了。从此再也没有站起来。爸爸辞了工作,回家全心照顾妈妈。

2009年秋天,爸爸突然感到胸闷难受。实在挺不住了,爸爸去忻州医院做了检查。很快片子出来了,他得了晚期肺癌。家里为了给妈妈治病,钱都花光了,爸爸便挺着不住院,胡乱买点廉价药应付了事。

2010年大年初五,爸爸临睡时,对张晋源说:“你已经12岁了,大伙子了,以后要多照顾妈妈……”张晋源没有在意这一句话。

可是第二天早上醒来,爸爸却走了,那夜母子泪眼相对了一个夜晚。

次日清晨张晋源使劲抹了把眼泪说道:“妈,你不要怕,我现在就给你做早饭去……”妈妈的病情已很重了,根本说不出话来,只能无声地哭。

爸爸去世后,外公从翼城县赶来把妈妈接走了。妈妈在外公家里呆了五个月,这段时间里张晋源苦练做饭,也练双杠。想爸爸的时候,他就放声哭一会儿。他连妈妈爱吃的红烧肉都学会了。想到外公80多岁了年事已高,他又把妈妈接了回来。

新学期开始了,众纺路小学只有500米,他对妈妈说:“妈,没有事的,我跑得快,你放心吧,我一点也不让你受委屈。”

每天清晨,早早起床张晋源要先背王翼美上厕所,然后做早餐。接着将煮得软糯的早饭一口一口地喂给妈妈。将妈妈安置妥当后,他又背起书包飞快往学校跑。然后趁同学做课间操,又跑回家,背妈妈上厕所,给她按摩,讲学校的趣事。直到晚上放学,进了家门,放下书包就做饭。

除了节假日,他每天都是这样:在课堂上把作业都完成,回到家侍候妈妈。强大的劳动量让这个六年级的小学生十分疲惫。

一天,邻居杨爷爷从窗前走过,看到了这样一幕——张晋源正在喂妈妈吃饭,可是喂着喂着,他睡着了,饭勺停在半空,妈妈满脸是泪,大声地“啊啊”叫。杨爷爷进屋说:“你累了就歇一会儿吧。”张晋源赶忙站起来,“爷爷,我不累,就是困。”

杨爷爷向张晋源的班主任反映了他的情况,班主任才知道张晋源家里的情况,她领着全班同学来到张家帮助做家务。

听说张晋源和母亲每月只有800元的生活费时,班主任倡议全校同学捐了5000多元。张晋源红着脸反复说:“谢谢,我真的不用……”

就在这个时候,拆迁队来了。

2011年7月,内环西街西延政策下来后,张晋源所在片区纷纷响应配合城市建设。

按政策规定,张晋源家补2万即可获得西花苑一套55平米的小居室。但需要提供产权证,这下可难到张晋源了。因为妈妈当年所在单位根本就没有给她办理产权证。

10月的一天,拆迁队队长王虎走进了张家,他正好看到了张晋源在喂妈妈吃饭,妈妈神情木然,孩子却是全神贯注。满脸怒气的王虎呆住了,就那样一动不动地看着这幅孝子反哺图。

许久妈妈吃饱了,张晋源放下手中的小勺,他说话了——

“叔叔,我不是不搬,我是没有地方去。我们没有产权证,即使是办理了也没有那两万元钱。我从来不相信新闻里那些野蛮拆迁的故事,可是,实在要发生,那就发生吧,只是请别吓着我妈妈。请您看看这房子,它多处开裂,冬天只有一片暖气是热的。下雨下雪时,我把妈妈挪到不漏的地方,我自己在漏的地方替她挡着。我睡不好觉,因为我无时无刻不在担心房子会被大风吹倒砸坏了妈妈。我不是钉子户,我恨不得现在就搬出这个危房……”

王虎愣愣地看了张晋源好半天,长叹一声说:“孩子,再说吧……”说罢,转身走了。

铲车隆隆地开向了别处。张晋源家成了全太原市一座有名的孤岛,孤零零地困在内环西街旁。大院里的邻居们都住上了西华苑的新房,张晋源常常在夜里望着那些灯火通明的窗口不胜惆怅。

可回到屋里他还要安慰妈妈:“妈,我相信他们早晚有一天会来接我们去住新房。”这不像是一个15岁少年讲的话,妈妈惊奇地望着儿子。可是,当她的目光落到桌上的一摞书时,她似乎明白了。

要强的张晋源背负如此重担,依然保持着良好的成绩。他从五年级一直到初二,分数一直名列前茅。到初三的时候,作业量增大,他实在承受不了。

一天晚上他回到家,侍候完妈妈,走到外面,对着满天星斗,说道:“爸,我不能再当优等学生了,我要照顾妈妈。”最终张晋源以中上的成绩初中毕业,随后社会各界给张晋源捐了上百本图书,他每天忙完家务都苦读一番。endprint

张晋源家里有一台破电视。有一天,里面演了前苏联的经典电影《列宁在十月》,他听到了一句有名的台词:“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他也从电视里看到了有关“房姐”“房叔”的反腐报道,他特别奇怪地问:“他们多傻呀,要那么多房子有啥用呀?嗨,把他们家的厕所给我用,我就知足了……”

张晋源以“最小钉子户”闻名远近,发生在他身上的至孝故事逐渐被当地人熟知,他收到了不少善款,甚至有市民主动提供房屋给他居住。善款,他留下了,可是,房子他没有去住。他感谢好心人,但他期待奇迹的出现。

2013年春节前夕,房子被断了水。张晋源起初去杨爷爷家接水,后来怕麻烦人家直接去接马路上清扫车的水。

杨爷爷发现了,亲自去找有关部门:“别难为孩子好吗?那个水不卫生,人是不能喝的。”

眼看着除夕就到了,电又被掐了。张晋源找到有关部门,对有关人员说:“请给我供电!”

对方问:“为什么?”

他的回答平静得令人震惊,他说:“因为我要带妈妈过年!”

对方愣了半天,忽然好像醒了一样,连连说:“好好好,我马上给你家扯一条线。”

年三十晚上,张晋源给妈妈做了红烧肉,妈妈的牙齿不好,他特别炖了3个小时,把肉块炖成了肉粥。省吃俭用的张晋源买来一颗“二踢脚”,点燃之前他对着天空说:“爸,你也好好过年,放心吧,我会给妈妈过个好年,我一定会好好照顾妈妈的,你就放心吧。”

头顶星光闪烁,张晋源的年算是过了。

张晋源回到屋里,给母亲跪下磕头,“妈,过年好。我太笨还没学会包饺子,咱还是吃红烧肉吧。明年,不,今年,咱们一定能住进新房子……”

妈妈使出全身力气,最终才模糊说出一句:“我的苦儿……”“咚咚咚”外面有人敲门,张晋源打开一看,杨爷爷和邻居们都来了,他们端着一大盆饺子。

进入2013年,张家的日子好多了。不再有人断水断电,社会各界经常有人来看望他们母子,捐款捐物。在杨爷爷的建议下,张晋源将自家情况写成材料,奔走于下元街道办事处和万柏林区房地产局等部门。有关部门终于知道了孝子张晋源的故事。

2013年10月初,张晋源的情况被上报给市政府和区政府后,他被批准在安置房竣工前居住在市区统一的廉租房。

为此万柏林区政府特别为张晋源和他的母亲发了一份文件:“南内环西街西延工程正在进行中。低保户王翼美因病多年瘫痪在床,丈夫去世,儿子15岁,我局拟为其解决廉租住房一套。”

11月20日,万柏林区房地产局武局长带人开车来到张晋源家对他说:“孩子,跟我们走,我们在西华苑四期3号楼有一套60平米的廉租房,你先住着,等新房子下来你再搬。”张晋源背起母亲上了局长的车,邻居们热烈鼓掌,并燃放鞭炮以示庆贺。

张晋源欢欣地背着妈妈一级级上着楼梯,房子足有60平方米,宽大而通透。当他把妈妈放在床上时,妈妈喉咙里艰难地滚出三个字——“是真的?”张晋源喘了口气,说:“是真的!你看看,有卧室,还有厨房、客厅,还有单独的卫生间,妈,这是天大的喜事……”说着,他搂着妈妈痛哭起来。

窗外的阳光大片大片地飞进来,把屋里照得通明……

编辑/艾容 阚娟endprint

猜你喜欢
西街钉子户房子
图书馆头号“钉子户”
泉州西街尽显“古韵新风”
孤独的房子
松茂古道从西街到松州古城
一招拆除数列求和的“钉子户”
西街往事
一招拆除数列求和的“钉子户”
当“房子”爱上卖萌耍宝以后
少年宋慈
一百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