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技工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创新

2015-01-09 16:55李睿
职业·中旬 2014年12期
关键词:技工思想政治创新

李睿

摘 要:思想政治课是技工院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改进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朝着“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正确方向健康成长,逐步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技工 思想政治 创新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国际竞争的加剧,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已成为面向二十一世纪我国教育的主题。培养企业一线劳动者的技工院校必须始终坚持全面提高技校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和劳动技能素质,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培养其创造性为宗旨,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审美打下坚实的基础。其中上好日常的思想政治课是整个培养过程的“重中之重”,但在许多技工院校的师生眼中,思想政治课是枯燥乏味、晦涩难懂的一门课程。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听得乏味。在一些思政专业教师看来,思想政治课由于其独特的教育功能(政治色彩浓、政策性强),谈不上什么“创新”,也不能“创新”。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思想政治课由于其教材内容的规定性,确实不能对其内容进行“创新”,但在教学形式、教育方式上还是大有“创新”空间的。为此,笔者学院近年来大力开展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创新的研究,更新落后的教育观念,改革课堂教学,巧妙创设课堂情景,有意识地培养技校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帮助学生将教材中的科学理论与方法内化成自己的人格素质,使学生能明辨是非,澄清模糊认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传统的技工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大多是教师滔滔不绝地在讲台上讲,学生被动地在台下听。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师日复一日的“照本宣科”中逐步丧失,转而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产生厌烦、畏难情绪。近些年来,虽然不少教师的教学观念和行为上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仍然没有突破“读—问—讲—练”的传统模式。即使有变化,也不过是这种模式的变式。教学空间和场景也局限于教室,缺乏教学组织形式(方式)和教学空间上的创新。这种程序化的老一套模式和单一的课堂授课决定了教学的行为主体仍然是教师,学习的载体依然是教材,教学活动的场所仍然是教室,限制了思政教学的优化和创新。

二、技工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创新的途径

1.课堂教育方法要体现“活”字

课堂教育是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没有“活”的教学方法,教学就没有吸引力。怎样体现“活”呢?首先要教师教得“活”。应根据不同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课型,采用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其次,学生的“学”要活。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授人以渔”,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现、学会创新、学以致用,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如对一些适宜学生自学的内容,采取先出示结论,再让学生探索道理并讲解的方法,既能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又能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能使学生体会到自己验证并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了学习兴趣,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引入“情景复现”教学方式

学生,尤其是技校生,思想敏锐、求知欲强,对各种问题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过去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往往压抑学生个性,没有给学生提供发表观点和见解的机会,学生创新的火花也就熄灭在这些压抑之中。要想让学生有言可发、有言敢发,就要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实现这个目标,情景复现的教学方式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

方法。

所谓情景复现,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内容,教师不提示或略作提示,让学生脑海中复现出当时的情景;或者教师创设、模仿出当时的情景,然后让学生置身于这个情景之中,亲身体验,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在教学职业道德基本规范这一节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乐业、勤业、精业”的爱岗敬业职业道德行为特征,教师可以让几个学生根据漫画《如此工作》进行情景表演,同学们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并且进入了角色,进入了情景之中,进入了教学之中。此外,教学不能仅限于课堂、限于教室,现代的教学应是开放的,教学的场所也要根据教学内容走向多元化。针对当前技校生多为住校生的实际情况,我们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舞台从教室延伸到宿舍,延伸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要充分利用好网络这一现代信息技术,注重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能力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只有教师在教学中率先进行创新,才能带动、指导学生创新,才能真正实现技工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优化与创新。

(作者单位:江西省冶金技师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技工思想政治创新
从技工到英雄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ZPSTUDIO TOOLS与意大利技工共同制作的手工艺品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拓展技工教育发展空间
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