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涵拓展天地宽

2015-01-09 03:18高由东丁锐
职业·中旬 2014年12期
关键词:技师苏州大赛

高由东+丁锐

世界技能大赛是世界技能组织最高水平的赛事,被称为“技能界的奥林匹克”。日前,苏州技师学院信息工程系学生刘猛以江苏省网络系统管理项目技能大赛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参加国家集训队选拔赛,并顺利进入了国家集训队,备战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网络系统管理项目的最终选拔与决赛。

刘猛并不是该校入选国家集训队的第一人。多年来,苏州技师学院师生选手在市、省、国家级技能竞赛中都有优异表现,仅2012年至今就有21人获得市、省、国家级技能大赛的第一名。

如此骄人的成绩从何而来?学校近几年来狠抓教育教学改革、拓展内涵建设功不可没。

抓住机遇优化专业结构

苏州技师学院毕业生当年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9%以上,且 90% 以上的毕业生当年就能进入高新技术企业和世界500强企业,大多数毕业生拥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和职业未来,学院毕业生“性价比高”在姑苏古城产业界已成共识。

高就业率和高质量就业,一方面得益于扎实的人才培养方案,另一方面则得益于灵活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学校每年开展企业用工调研,使专业设置紧贴市场需求。2009年以来,先后开发或调整苏州传统工艺技术传承、精密测量技术、数控机床维修、融合通讯技术、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社区工作者等13个专业,为市场培养了紧缺人才,优化了专业结构,部分新专业还迅速发展成学校的重点专业,城市轨道专业就是一个典型。

苏州市于2008年获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2012年正式开通地铁,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个开通城市轨道交通的地级市。按国际惯例,地铁每公里需要70个员工。至2015年底,苏州市地铁通车里程将达100公里,这是一个巨大的就业空间,学院敏锐地意识到: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大发展需要大批高技能人才,这是学校调整专业设置、促进专业发展的绝佳机会。

2010年,经过前期调研论证和准备,学院开设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专业,与苏州轨道交通公司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目前该专业在校就读的学生达549名,学校为轨道交通公司培养技能人才的定向班级也从最初的1个扩展到12个;专业方向持续增加,由原来的一个专业方向拓展到现在的运营管理、司机、通讯信号、机电维修、通风与制冷等五个方向。

为进一步提升轨交人才的培养质量,苏州技师学院正在建设轨道交通实训中心,一期投资约1100万元,设计面积880平方米,包含列车综合仿真实训区、信号与运输管理综合实训区、模拟站台厅实训区、标准化模拟驾驶演练实训区等。

到2020年,苏州整个地铁线路将呈现“三纵四横”网络格局,学院准备将轨道交通专业进一步拓展成轨道交通工程系,实现专业岗位全覆盖。

厉兵秣马强化师资队伍

“教师是魂,学生是本,要培养出色的技术技能人才,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院长甘志雄说,建立一支一流的师资队伍是学校发展的关键。为此,学校以建设区域名师团队为目标,以培训为抓手,以培养为重点,以引进为依托,以考核为保障,立足于高,着眼于实,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高质量培训,更新教师理念。学院设立了师资培训专项经费,近三年中,先后有46名专业教师赴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接受高层次专业培训;130多人参加了国内业务培训和学术会议;10名青年骨干教师进优质企业参加3—6个月的脱产研修;45岁以下专业教师每年暑假进企业参加20天以上的生产实践研修。还经常聘请国内著名职业教育专家进校开设讲座。通过各种培训,教师不断拓展视野,提升业务水平。

高起点引进,改善师资结构。学院现有师资队伍中,本科以上占比93.26%,双师型教师占71%,高级职称、高级工以上等级30.4%,教授级正高级职称6名。引进的教师中,有的是在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中摘金夺银的技术能手;有的是具有行业或企业工作背景的实践专家;有的是高学历的紧缺人才。还引进了部分行业、企业或高校的能工巧匠,建成了兼职教师队伍。

高要求培养,提高师资水平。学院实施“青蓝结对”工程,由优秀教师担任青年教师的“导师”,青年教师中的佼佼者被选拔为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共同提升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条件成熟后,学校则遴选一批优秀者作为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对其师德素养、学历职称、职业资格水平、教研教改能力、专业建设能力等提出更高要求,制定个性化的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形成了“青年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的梯度发展结构。

国际交流是强化师资队伍、拓展教师眼界的另一途径。据甘志雄院长介绍,学院已与英国波顿及南德比学院签订了战略培训伙伴协议,迈出了国际化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步伐,合作双方就定期开展教师游学交流活动、优质课程资源共享、教学品质评估、课程开发咨询等方面达成一致。

校企合作共育“双核”相融人才

纽威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工业阀门制造商,拥有世界级的加工设备和先进管理体制,其闸阀、截止阀、止回阀等产品享誉业内外。“纽威”高层考察了苏州技师学院数控加工实训中心、西门子工业自动化实训室等教学、实训现场,听取有关介绍后,王保庆总经理当即拍板与学院签约合作。

近两年,苏州技师学院发展不断提速、实力持续提升,不少企业慕名而来寻求合作。截至目前,与苏州技师学院合作的企业超百家,其中签订合作协议的规模企业达64家,与学校有产学研合作项目的、互为培养基地的核心层合作企业27家,合作形式有“订单式”培养、“冠名班”培养、“互为基地”培养等。

目前,学院校企合作形成了以学校为主体,以企业为依托,校企共育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双核”相融的技能人才的校企合作体系,建立了“校企合作咨询委员会、核心层合作企业、企业教学咨询官、教师进企业研修、校企共订教学计划、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企业专家教学督导制、企业专家导师制”八项制度,为长期开展深入、有效的校企合作提供了坚实保障。

2011-2013年期间,以建设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为契机,苏州技师学院着力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成了123个满足校内工学结合需求的实训室,这些实训室高度仿真企业生产现场,融入了职业要求和企业元素,集生产、教学、技能训练、技能竞赛、项目开发于一体,可满足全校各专业学生做中学、学中做的需求。其中“万豪”“凯宾斯基”客房实训中心完全体现了酒店客房的设计思路、布局设置和岗位特色。2014年5月,学校引进了苏州长远科技公司的生产线,把企业车间“搬”进了课堂,在这里,学生可体验“接单、派单、制图、编程、生产、制成、检验、出货”的完整生产过程,在真实的产品加工过程中学习专业技能。endprint

甘志雄院长表示,引进企业生产线只是第一步,要真正实现引产入教,产教结合,就必须走引企入校的路子。学校计划在二期建设项目中,引进与学校重点专业、国家重点建设专业、示范专业、特色专业相匹配、资质优良的企业,让企业把产品、技术、设备、管理、文化直接带到学校,学生可在完全职业化的情境中培养职业精神,提高实践能力。学生到企业后无需过渡期,能直接上岗创造效益。不少企业已主动来校洽谈,希望能送企入校。

完善比赛机制发挥辐射功能

2012年,江苏省首届技能状元大赛决赛在苏州技师学院举行,苏州技师学院11名选手进入前10名,1名选手获省状元,3人获得第二名,2人获得第三名。在同年举行的第四届全国技工院校技能大赛暨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江苏选拔赛决赛中,学院4名选手分获数控车、模具制造、CAD、网络布线项目全省第一。

2014年4月,学院参加江苏省第二届技能状元大赛5名选手分获二、三等奖。承担训练任务的苏州市职工组的9名选手,8名选手获奖。

2014年7月,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江苏选拔赛决赛中,学院4名选手分别取得网络系统管理、网站设计、商务软件解决方案、网络布线项目的全省第一的好成绩。

2014年9月中旬,在常州举行的第六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江苏选拔赛上,苏州技师学院参赛的9名选手,3个获得第一名,1个获得第二名,3个获得第三名,1个获得第七名。

2014年10月10日,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网络系统管理项目国家集训队在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正式开始集训,该集训队里就有苏州技师学院学生刘猛和指导老师潘毅的矫健身影。

……

苏州技师学院推行重奖,无论师生,凡在全国技能竞赛中获得第一名的,学校奖励7万元;在全省技能大赛中获得第一名的,奖励5万元——这个力度在江苏省内技师院校是空前的。学校此举意在最大化发挥技能竞赛的辐射助推作用。

苏州技师学院同时还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促进机制,即建立以赛促学机制,激发学生比学赶超的积极性和荣誉感,带动学习热情;建立以赛促教的机制,从政策、时间、待遇上支持教师集中精力带出水平,组成带赛教练组进行教研攻关,从而促进师资教学教研水平跨越提高;建立以赛促改机制,凸显推动人才培养科学发展比竞赛本身更重要的理念,并借比赛名次对技能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模式进行深刻反思,促进技能人才技术习惯和行为意识的养成。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借助内涵拓展,苏州技师学院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学院先后被授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高技能人才培养突出贡献单位、江苏省高技能人才摇篮奖、江苏省20佳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苏州市高技能人才培养突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并被苏州市人民政府授予集体二等功。endprint

猜你喜欢
技师苏州大赛
“鸟人”大赛
插秧大赛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社
《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社
《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社
空中杂技师
苏州一光
苏州十二忆
说谎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