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华
(解放军理工大学 指挥军官基础教育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7)
2014年军事基础教育训练学术研讨会述评
张爱华
(解放军理工大学 指挥军官基础教育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7)
2015 年1月,军队院校军事基础教学协作联席会在广州特种作战学院召开了以“聚焦实战、靠拢部队,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文章对会议特点进行了分析,就具有代表性的应征论文进行了讲评,并对当下军事基础教育训练做了展望。
军事基础教育训练;学术研讨;实战化
2015年新年钟声的余音还在耳畔萦绕,军队院校军事基础教学协作联席会于1月9—10日在广州特种作战学院召开了以“聚焦实战、靠拢部队,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军和武警部队52所院校的军事基础课程教员代表出席会议,总参军训部院校教学局、院校教育行政局也委派同志莅临指导。
一是内容丰富,主题明确。按照预定计划,本次会议围绕主题安排了1个主题报告、2个专题报告和6位同志作论文交流发言,观摩了特战学院教学训练和军事体育新课目演示,开展了会议讨论,表彰了2014年度联席会学术组织奖单位和本次学术会议获奖论文,圆满完成了本次会议的各项议程,达到了预期目的,富有成效。其中,会议安排的联席会所作的新一代《军队院校军事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修订情况的主题报告,以及《军事体育训练改革与发展的新态势》和《中外军军事体育训练的比较研究》的专题报告,响应了“院校教学向部队和实战靠拢”的指示精神和“强军先强体”的时代要求;特战学院安排的教学训练观摩和军事体育新课目演示,是配合军事体育训练新要求的积极举措。
二是紧贴使命,瞄准前沿。本次会议的主题报告,紧贴军事训练实战化的新形势,紧贴院校军事基础教学训练改革的新变化,全面介绍并解读了《军队院校军事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修订的基本过程和新一代基本要求的主要特点与主要变化;特别是对军事体育训练改革发展的新态势、新变革,大视角多方位的阐释和分析,以及对世界主要军事强国在军事体育训练方面有益经验和做法的介绍,并将我军与外军在军事体育训练上的差异进行分析比较,让与会者有耳目一新的感觉。的确,军事基础教学训练,特别是军事体育面临着大变革、大发展,军事体育一改过去局限于体能的说法,回归了军事体育的本质属性;一改长期以来单一体能的标准,上升为独立的《军事体育训练与考核大纲》;一改简单的体能动作练习,构建了全新的军事体育训练的内容体系,训练课目增加了,考核标准也提高了。这些都为广大军事基础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和事业的大平台。讨论中,与会代表表示,通过本次会议了解到了许多军事基础教育训练的新信息、新变化,产生了形势逼人、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激发了甩开膀子大干一番的激情。
三是形式多样,特色鲜明。本次会议突出学习与观摩结合、研讨与交流结合。会议安排的6位同志作学术论文交流,改变以往照稿宣读的方式,以说文方式,主要介绍论文的写作目的、主题思想和主要观点。在报告前,联席会还安排了小范围试讲和集体改进,以此提升报告质量和交流效果。特战学院教学训练观摩活动,让代表感受到了军事体育与特种作战的有机融合和应用成效。军事体育训练新课目的演示,为院校的军事体育教学训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和遵循。会议还安排了单位之间的讨论,既是各单位同行间的相互交流,也是各院校对军事基础教学训练顺应改革发展的认识统一。
总体上说,本次会议时间虽短,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题突出,特色鲜明。与会代表普遍感觉,本次会议有“三头”,一有“听头”,主题、专题报告和会议交流听到了新东西;二有“看头”,教学训练观摩和新课目演示看到了新型作战力量人才培养的新风貌,看到了军事体育增设课目的新特点;三有“嚼头”,丰富的会议内容和变革新态势,需要代表在会议之后进一步消化和深入思考。
2014年春,联席会向各院校军事基础课程教员下发了“聚焦实战、靠拢部队,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主题征文活动通知,得到了广泛而热烈的响应。共收到有49多所院校320篇论文,其中军事类论文117篇、体育类论文96篇、教学改革类107篇。联席会经过形式审查、专家盲审和会议复审后,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论文。应征论文的总体质量水平较之往年有了进一步提升,能够围绕主题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从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根本目的出发,积极探讨军事基础教学训练向实战聚焦、向部队靠拢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宏观思考与微观研究相得益彰。如空军工程大学徐维军的《实战化军事基础教学训练创新研究》、特战学院课题组的《关于推进我军体能训练改革的研究》等,主要从宏观层面上对军事基础教育训练实战化加以思考;电子工程学院高淮辉的《浅谈军事基础训练与学员队连队化管理的有效对接》等则是从微观层面上的深入研究。
二是理论探究与现实分析各具特色。如昆明民族干部学院张维江的《战斗力标准视域下体能实战化训练》和装甲兵学院汤勇的《新形势下联教联训运行机制建设研究》,侧重于从训练理论和机制建设上的探究;昆明民族干部学院陈政权的《培养学员带兵打仗的能力军事基础教育训练应突出五个核心要素》和理工大学陈崇荣的《军事基础训练实战化环境构设探析》等论文聚焦军事人才培养中的现实问题研究。
三是学科融合与学科延伸得以重视。如特战学院陈南生的《我军特种部队实战化体能训练的内容体系构建、阶段划分及组训模式研究》突出了军事体育与特种作战的学科融合和交叉渗透;装甲兵技术学院陈维辉的《对国防生军事基础教育训练实行军队院校基地化教学的思考》一文则把学术研究的视角向国防生教育延伸。
部分应征论文也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穿衣戴帽”,新瓶装旧酒,冠以“实战化”标签,但没有新内容和新观点;二是“空洞宽泛”,泛泛而谈,言而无物,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空话套话,属应景式文章;三是“偏离主题”,与征文主题不符。
2015年是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改革的重要之年,也是军队院校军事基础教育改革面临重要而深刻变革的重要之年。军事基础教育工作者肩负的使命任务重大,应进一步统一思想、乘势而上、振奋精神,不断开拓进取、脚踏实地、奋发作为。
Comments on 2014 Military Basic Education Training Conference
ZHANG Aihua
(Basic Education College,PL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njing 210007,China)
The Conference Focusing Practice and Catering to The Army for High Quality and New Talent Cultivation is holding at Special Operations Academy by military institutions basic teaching cooperation joint meeting at January, 2015.The article makes an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s and makes comments on some best papers, looking forward to the future of the current training.
military basic education and training; academic discussion; practice
16711300(2015)01008802
20150114
张爱华(1953—),男,江苏建湖人,解放军理工大学首席教授,军队院校军事基础教学协作联席会主任委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军事教育训练。
G873
A
● 军事基础训练·军事基础教育研讨会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