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体拳的技术演变、训练特征及其价值分析

2015-01-09 18:53:14孙占峰鲍洋
军事体育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拳法格斗套路

孙占峰,鲍洋

(空军航空大学 航空体育系,吉林 长春 130022)



军体拳的技术演变、训练特征及其价值分析

孙占峰,鲍洋

(空军航空大学 航空体育系,吉林 长春 130022)

军体拳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演变,现已有四套完整的套路。通过对军体拳技术演变、训练特征及价值的分析,旨在为其进一步发挥军事与体育价值、提高训练效果奠定基础。

军体拳;技术演变;训练特征;体育价值

1 军体拳及其技术演变

1.1军体拳发展概况

军体拳是由拳打、脚踢、摔打、夺刀、夺枪等格斗动作组合而成的一种拳术,现有四套基本套路组合。第一套创编于上世纪70年代,它是将我军战争年代和新中国成立后的格斗技术整合成的格斗套路,后改编成第二套。80年代在第一套、第二套的基础上又创编了军体拳第三套。1999年,原解放军体育学院格斗教研室,吸收军体拳和其他格斗技术的精华,创编了格斗术。后在教学训练中发现,格斗术难度太大普及较难,原解放军体育学院钱炳祥、刘庆华等同志,经过刻苦研究与实践,于2004年底创编新军体拳(即第四套)[1,2]。

经过不断提炼、改编和完善,军体拳已成为我军军事格斗训练的基本套路组合,2006年颁发的《军人体能标准》将其列为格斗部分的训练和考核内容。随着军体拳在军地的广泛传播,其节奏分明、简单实用、攻防结合、刚劲有力、全面锻炼、易于推广等特点得到了普遍的共识,它不仅仅成为我军部队和院校格斗专项技术训练的必修课目,也成为大中小学等不同级别的军训项目,这对于增强军民体质、提升全民国防意识具有重要价值。

1.2军体拳技术基础

军体拳涵盖手型手法、步型步法及拳打脚踢、摔打抢夺等技术基础。其中手型包括拳、掌、勾,手法包括冲拳、架掌、推掌、亮掌,步型包括弓步、马步、虚步、仆步、歇步,步法包括击步、垫步、弧形步。可以看出,军体拳的基本技术是中华传统武术套路与散打基本技术的融合与改创而形成的套路组合。

1.3军体拳技术演变

第一套军体拳包括16个动作,此套拳法注重上肢以拳和掌为主要技击手段,而腿法或脚法或上下肢协调配合完成技击攻防的技术变换较少。多是以下肢配合上肢,上肢动作变化较多。以上肢为主要致敌技术的动作组合,具有动作灵活、攻防转变快等特点。

第二套军体拳包括16个动作,此套拳注重格斗攻防,包含了夺、摔、袭等基本格斗技术,动作具有较强的攻击性,能够独立成“器”、一招制敌,适用性与实用性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第三套军体拳包含32个动作,它不但具备了第一套军体拳动作灵活、节奏鲜明的显著特点,同时还具备了第二套军体拳技击目标明确、防身克敌、动作强劲有力的特点。在动作数量和完成动作时间方面均是前两套拳术套路的总和,动作技术复杂、负荷量和强度较大,对训练者要求较高。

第四套军体拳包含16个动作,此套拳法是在综合前三套军体拳技术优点的基础上编创而成的,不仅继承了前三套军体拳技击防卫之功效,同时更加注重动作的实用灵活性、简单易学性;既有武术套路的精炼性、又有格斗术的一招制敌性;既能健身,更能防身自卫与攻击,对于培养练习者的战斗力具有较高价值[1,2]。

2 军体拳的训练特征

2.1技术基础规范化

四套军体拳的技术动作在动作构成的时间、空间、时空关系上各不相同、各具特点,然而无论如何变换其技术组成,或通过改变技术组成变换其技术效果与攻防目标,军体拳的技术基础是不变的,无不涵盖了拳、掌、勾等基本手型,冲、架、推、亮等基本手法,弓、马、虚、仆、歇等基本步型,以及击、垫等基本步法[3]。这些基本动作在任何武术套路组合中都有其标准的动作规范,为此在军体拳训练中首先要强调技术基础的规范化,切忌在训练时蜻蜓点水,动作似是而非,这将直接影响动作目标的达成。

2.2动作目标明确化

每一个分布式的标准RFID网关最多可连接两个Q80U读写头,并设置4路I/O信号接口,从而将光电开关等传感器信号就近接入,以便系统对RFID读写头实现精细化控制。

每套军体拳由16动或32动组成,部队和院校在军事训练中不仅强调动作的规范性,更强调动作效果的达成。在训练时一方面注重动作的灵活灵运,另一方面还注重袭敌的主要部位,使部队官兵明确动作的价值与意义。为明确和实现军体拳训练的真正价值,在训练中应强调其动作的攻防价值,使动作目标更加明确,对于提高训练者的参训兴趣、灵活运用该技术具有较大价值。

2.3全身训练均衡化

军体拳套路变化较为丰富,在完成动作套路中,一般来说要求完成者的动作气势凶猛、张弛有度,不仅要具备较好的柔韧性、灵活性、控制性,还应具备较好的力量,特别是爆发力和耐力。因此,在军体拳教学与训练中,施教者在注重身体技术与身法技巧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对全面身体素质的培养,如腿功、腰功、肩功和桩功,切勿出现训练的木桶原理短板效应。全面发展运动素质是保障军体拳高效训练的基础,并应有针对性地克服身体素质非均衡发展的困难,通过科学系统的体能训练与技术训练有效配合,全面提升军体拳训练效果。

2.4进攻防守节奏化

军体拳拳法套路节奏鲜明,特别是众多人同场训练或表演时,更能体现出一种豪迈威武的气势,其演练节奏则更多是此拳法进攻防守的矛盾结构中的运动秩序,时间与空间上的显著变化使其节奏性更为鲜明,如动作力量的轻与重、身体形态的起与伏、脚步移动的快与慢、动作速率的强与弱、动作时间的停与顿、局部动作的动与静等,使其具有节奏特色的主要特征之一。为此,一方面既要通过节奏的变化体现军体拳的运动之美,另一方面更要训练参训人员的攻防之变与活。

2.5技术训练实践化

所谓拳法贵在有法,军体拳的“法”体现在何处呢?与少年拳等其他拳术有何区别呢?既然是军事训练中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内容,所以军体拳必须要与军事格斗训练为伍,既要有武术套路的精炼性,又要有军事格斗的对抗性与实战性,切勿在训练中将军体拳演化成花拳绣腿的表演式拳法组合。在明确动作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实战要求,创设环境,运用所学攻防套路,模拟演练实战技巧,在不断的实践锻炼中,提高军体拳的实用性[4]。

3 军体拳的价值分析

3.1军事价值

军体拳不仅仅是我军军事体育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校开展军训的教学内容之一。武备之要,强心为先。通过学习军体拳,可以全面提升参训人员的国防意识和忧患意识,培养其荣誉观念和尚武精神,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和献身祖国事业建设、报效祖国的自觉性。与此同时,对于培养军人气质和令行禁止、雷厉风行等军人作风都具有较强的意义[4]。另外,军体拳技术的学习也是提高参训者军事技能和军事素养的一项内容。

3.2精神价值

学习军体拳对于提高参训人员爱国热情、组织纪律观念与思想政治觉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军体拳训练,在掌握格斗技术的同时,不断提高训练者的思想境界,使其具有顽强的拼搏精神、锲而不舍的韧性、战胜一切困难的乐观精神,不畏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等。这些精神价值的意义甚至要远胜于军体拳本身技术套路的价值,特别是在新媒体日益繁多普及的今天,军体拳这些精神价值使其成为培养军人坚定的政治理想和信念的重要手段。通过军体拳的训练逐渐将这种精神品质内化为参训者的规范的道德和行为准则。

3.3健身价值

军体拳为全部徒手动作组合,没有场地与器材的限制,适应性极强。运动过程中,包含拳法、腿法以及攻防组合在内的所有动作,使人体从上肢到下肢,从大肌肉群到小肌肉群甚至于指尖力量得到锻炼,能够非常有效地提高人的身体素质,特别对肌肉、骨骼以及心肺功能的提升具有重要价值。长期练习可有效提高参训者的肌肉力量、骨骼抗压性、人体柔韧性与协调性。尤其是在进行攻防实战训练时,可有效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应变性与灵敏性,还可促进新陈代谢的速度,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提高随机应变的能力,从容应对生活中的伤害事故与突发事件。

3.4表演价值

军体拳表演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特别是团体表演其震撼感、冲击力都较强。这种美不仅仅体现了军体拳参训者形神兼备、以形传神的神韵美,拳法本身和参训者所散发出的动静结合、刚柔并济、心动形随、意发神传、点到为止、礼逊谦让的气场也使得这项集体表演颇具魅力。与此同时,作为一项集体表演项目,所有表演人员的整齐划一、宏大气势、英气勃发,每一组动作、每一次呐喊、每一次队形的变化,无不体现出作为一个集体所具有的坚韧不拔的斗志和无坚不摧的气势。这种源于军事体育中拳法的精、气、神的融合,与其他武术套路相比,所体现出的美感更具有雄壮之美、英雄之概。

4 结语

军体拳是我军各部队开展的军事体育训练的重要科目,对于提升军人体能素质、支撑其他技战术训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调研显示,部队在开展军体拳训练存在不了解动作用途、缺乏对抗性练习、缺乏相关的教材,缺乏心理训练、缺少格斗组训人才、实战环境条件训练不突出等问题,教学中过于注重套路的技术动作训练,而训练的攻防实效训练和文化传承较少,致使不少官兵只知道如何去做军体拳动作,却不知动作的价值,不仅导致训练效果不理想,也使军体拳的各种价值在教学训练中未得到体现。因此,建议从实战化训练的要求出发,充分挖掘军体拳的军事、健身和精神价值,尤其要贯彻“训用一致”的指导思想,重视实战对抗性练习,结合战术背景进行训练,提升军体拳的训练效益[5]。

[1] 钱炳祥,刘庆华.新军体拳[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5,24(4):125—128.

[2] 刘庆华,钱炳祥.新军体拳与军体拳、格斗术技术比较分析[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6, 25(4):60—62.

[3] 江平,刘传书.六合八法拳与其他拳种的技术特征比较研究[J].中华武术(研究),2013(8):32—35.

[4] 杨国洪,马滨强.科学构建高校学生军训工作的日标与方法体系[J].思想教育研究,2010(11):99—101.

[5] 范伟.由表演套路到实战技能[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9,28(4):90—92.

Analysis of Technology Evolution and Training Characteristicsand Sports Value of Military Sports Boxing

SUN Zhanfeng,BAO Yang

(Aviation Sport Dept. of Aviation University of Air Force,Changchun 130022,China)

Military Sports Boxing has formed four sets of complete patterns after development for a few years. This article makes attempt to analyze its technology evolution and training characteristics and values, increasing the values and effects of Military Sports Boxing.

military sports boxing;technology evolution;training characteristics;sports value

16711300(2015)01006103

20140819

孙占峰(1979—),男,吉林通化人,讲师。研究方向:军事体育教学与训练。

G851.1

A

猜你喜欢
拳法格斗套路
第十四届全运会空手道资格赛(第一站)男子组手
——67公斤级拳法技术趋势分析
网购能“砍价” 有时是“套路”
消费电子(2022年5期)2022-08-15 08:20:48
张伟丽 格斗玫瑰
海峡姐妹(2019年12期)2020-01-14 03:24:52
Airbnb上的套路
狗拳非遗难寻传
第八道格斗料理
拒绝套路,认真搞笑
学生天地(2017年22期)2017-11-02 01:53:04
格斗料理
眼下有套路
Coco薇(2016年8期)2016-10-09 19:42:41
猜拳
少年文摘(2016年4期)2016-08-13 17:3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