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 哲,郑怀洲(1.装备学院研究生管理大队,北京101416;2.96542部队;.装备学院,北京101416)
武器装备发展协同创新战略研究
乔哲1,2,郑怀洲3
(1.装备学院研究生管理大队,北京101416;2.96542部队;3.装备学院,北京101416)
武器装备发展协同创新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的社会和军事工程,各个创新主体、各类创新资源、不同环境因素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动态的、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整体协同效应的形成需要通过协同创新战略来保证。在分析武器装备发展协同创新战略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对协同创新战略协同、战略规划,战略途径3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武器装备发展;协同创新;战略
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健全国防工业体系,完善国防科技协同创新体制[1]。这一重大决定对我国武器装备创新发展提出了一条划时代意义新的创新范式,协同创新已成为加强武器装备建设的重要方面,是我国推动军民融合式发展的重要举措,必将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由于众多的历史原因及现实情况,我国技术创新资源仍然普遍存在分散、封闭等突出问题,各政府机关、军队部门、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由于利益和彼此竞争,互相之间的技术壁垒严重,缺少研发合作,难以实现共赢互利[2]。创新资源的分散、封闭导致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缺乏互动支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与产业应用的融合和转化不够深入,装备技术需求与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从而使协同创新效益处于较低水平。从我军武器装备发展创新实践来看,各类科研机构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突出,但由于体制和管理方面的原因导致创新成果转化率徘徊在偏低水平;各类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重视引入现代管理制度和职业CEO,管理活动积极有效、科研生产运行有序,却因技术储备不足、缺乏核心创新能力等因素而导致持续竞争力难以提升;政府和军队相关职能部门重视体制改革和创新,却因缺乏管理创新和执行力问题而难以达到创新目标。总体而言,各个创新主体之间的技术、管理和体制创新还缺乏协同运作和深层融合。
同时,在国家和国防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国家科技发展层面、武器装备发展层面、相关产业发展层面、人才培养教育层面都从自身发展需求出发,制定了创新发展战略目标,并建立了相应的发展体系,为各个组织的创新活动提供了相应指导和方向路线。然而,这些创新发展战略之间的关联性和系统性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特别是武器装备发展创新,依赖于国家科技发展、相关产业发展、人才培养战略等等的支撑,需要把相关创新战略统一到国家和军队的创新战略中,在创新环境、组织体系和资源配给方面进一步建立起协同适应关系,为武器装备发展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科学有效地引导和规划,使政府、军队、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相关创新主体的发展战略都能够在装备创新发展上得到最大的协同,形成最大的合力。
2.1武器装备发展协同创新战略的内涵
武器装备发展协同创新,是依据国防军事需求,通过国家意志引导、制度设立和机制安排,在武器装备发展的探索、预研、研制和生产阶段,打破部门、区域、体制和创新主体间的壁垒,促进军地企业、大学、研究院所等创新主体发挥自身的能力特色,使创新资源充分流动、不断整合、有效汇集,实现各方的有序竞争和深化协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实现武器装备跨越式发展的创新范式。武器装备发展协同创新战略是指国家对武器装备发展协同创新进行的总体设计,是筹划和指导武器装备发展协同创新的全局谋划。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协同创新战略目标。协同创新战略目标包括武器装备建设发展目标以及各协同创新主体自身发展目标,目的在于引导创新主体瞄准目标产品和工程建立创新战略联盟、深入开展交流合作,把自身发展目标和武器装备建设发展目标统一在协同创新活动之中,最终形成武器装备发展协同创新的体系结构,提高武器装备整体的战术技术水平。
2)协同创新战略重点。协同创新战略重点是需要战略政策措施全力保障、关注、倾斜的对象。现阶段,协同创新的战略重点是我国战备体系中最为薄弱、急需补缺,对装备技术的整体水平提升和研发经费节约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项目和重大专项。
3)协同创新战略途径。协同创新战略途径是为实现武器装备发展协同创新战略目标而选择的基本道路,是对武器装备发展协同创新活动进行整体布局和全面统筹。战略途径的制定要把握活动方向,明确活动范围,在体制机制上大胆突破,强化各类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机制建设和体制改革,逐步探索创新资源协同配置和创新效益不断提升的路径。
4)协同创新政策措施。协同创新政策措施是为实现协同创新战略目标而采取的宏观的方法措施,主要包含经济政策、科技政策、行政政策等。政策措施的制定要以优化科研设施建设和研发投入为目的,加强不同层次、不同部门之间战略规划的衔接和融合,实现军事、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共同提升。
2.2武器装备发展协同创新战略的特点
1)系统性。武器装备发展协同创新涉及政府部门、军队、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主体的广泛参与、职能划分和相互关系;存在于武器装备发展的探索、预研、研制、生产等4个重要寿命阶段;涉及人才、资金、知识、专利、信息等创新资源的协同利用;涉及国家和军队技术标准、各类数据库、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大型技术设备和科研设施的共享使用;受到国家与军队政策法规、管理体制、科技市场、咨询与中介服务等创新环境的影响。因此,武器装备发展协同创新战略,应更加强调各创新要素的纵向贯通、横向互联和内外互动,通过科学合理的机制把它们协同起来,体现武器装备发展各阶段、各层次活动的时序性和协同性,实现武器装备发展创新活动的协调一致、优势互补、集成共享和功能放大。
2)开放性。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主体若仅仅依靠内部资源,会导致创新活动的成本升高,效率低下,很难适应快速多变的市场需求和日益激烈的竞争形势[3]。武器装备发展领域同样如此,各军事强国在装备领域的激烈竞争迫切要求我们必须破除封闭、保守的思想,打破不公、低效的利益格局,广泛团结利用全社会的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为民营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公平、良好的竞争合作环境,才能形成互惠共生的创新格局,激发协同竞争的创新活力,搭建资源共享的创新平台,进而更加有力、高效地促进武器装备发展。
3)适应性。武器装备发展协同创新各主体及其相互联系始终是动态变化的,创新过程同样是一个发展变化和不断适应的过程。由于国际经济环境、军事动态的不确定性和技术发展的不可预测性,武器装备发展协同创新的外部环境也将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导致协同创新系统的内部环境以及主体关系的不断变化。同时,武器装备发展协同创新战略必须适应我国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新形势,满足信息和网络时代我军武器装备建设的新要求,响应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新特点,从而不断完善协同创新的新思想和新方法。
4)创新性。创新活动的最大特点在于对活动本身的创新。我国社会和经济制度、科学技术发展水平、部队体制编制构成、装备发展规模和重点、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等都与西方军事强国有很大差别。因此,不能照抄照搬其武器装备发展创新模式,必须结合我国具体国情,从我军武器装备发展实际出发,在充分汲取国外先进经验和优势的基础上勇于开拓、大胆创新,探索具有我国、我军特色的装备发展协同创新战略,走出一条富有时代意义的武器装备发展协同创新路子。
3.1促进武器装备发展与相关战略的战略协同
武器装备发展协同创新,必须依赖于国家科技发展、相关产业发展、人才培养战略等的支撑。战略协同能够把各相关战略统一到国家和军队的创新战略中,是武器装备发展协同创新活动顺利开展的根基,目的是在创新环境、组织体系和资源配给方面建立起协同适应关系,从而为武器装备发展协同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科学有效地引导和规划。
3.1.1武器装备发展创新活动与国家创新战略之间的协同
武器装备发展创新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国家经济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同时,武器装备创新实践是国家创新战略的有机组成,也是国家创新战略的重要依托和必然选择。随着国防科技工业协同创新战略地位的提升,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进一步推进,武器装备创新发展将进一步成为推动国家创新能力提升、知识技术传播和相关产业创新的重要驱动因素。在协同创新实践中,装备发展战略要以国家创新战略目标为牵引,融入国家创新战略的总体规划,在系统论证武器装备发展规划计划时,调整协同创新资源的分配结构和战略布局,对国家创新战略中重点发展的科技领域要加大协同投入,使国家和军队的政策资源流向创新效益高的产业,以此促进协同创新对国家创新战略的带动作用,促进国家创新战略的顺利实现;同样,国家创新战略的制定同样要考虑军事装备发展因素,不断为武器装备创新实践活动提供持续良好的环境、充足的资金和坚实的产业基础,以此来促进国防和装备建设。可见,国家创新战略与武器装备发展战略是协调互动、共同发展的,两者之间的协同是开放的、全局的、螺旋上升的。
3.1.2武器装备发展创新活动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的协同
当前,为提升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和发展,把其作为实现经济增长,提升科学和技术水平,增强军事实力的重要途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4],它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5]。根据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我国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七大产业[6]。这些战略性产业与武器装备建设有着密切的关联,有的依托于国防科技工业,有的与国防科技工业联系紧密,有的是国防科技工业的重要补充,所以武器装备创新发展必须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协同起来,两者之间的协同关系是共赢的、互补的、互为前提的。
3.1.3武器装备发展创新活动与创新人才战略之间的协同
创新人才本身就是一种战略资源,武器装备的创新发展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人才作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引领者,是推动武器装备发展的最重要支撑。武器装备发展协同创新不仅要实现知识与技术的创新,同时也要创建高层次的人才协同创新平台,通过优化学术环境,创建新型科研院所制度,加强基础研究的政策支持,促进人才合理配置和灵活流动;通过承认知识产权和研究成果转化的合法收入等措施,形成人才汇聚态势,提升人才创新承载能力,提供人才创新保障,培养出更多、更专、更精的管理、技术人才来推进装备的创新发展。因此,武器装备发展创新活动与创新人才战略应该结合起来,二者之间的协同是深层的、广泛的、互为促进的。
3.2统筹武器装备发展协同创新战略规划
战略协同规划是在武器装备发展协同创新活动中,为取得协同效果、达到创新目标,对创新需求、制度、任务、资源等各方面进行统一的论证与安排,需要通过相关政府部门、军队等相关创新主体进行充分的协商和严密的论证。首先,战略协同规划要紧跟武器装备发展战略,服务国家的总体创新战略,同时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相关人才发展战略规划;其次,战略协同规划要根据武器装备发展的不同寿命阶段,进行相应的论证与规划,针对不同阶段的特点和重点,解决不同的阶段性问题;再次,要处理好创新需求、创新制度、创新任务、创新资源之间的逻辑关系,体现他们的相关性和一致性。
3.2.1需求规划
需求规划是战略协同的根本性问题,同时也是协同创新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它是确定武器装备发展协同创新目标与方向、关键与重点、方式和方法的前提。制定需求规划,是一种高层次的战略预测行为,必须站在国家经济、军事安全和社会发展的高度,以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论证,遵循科学的预测模式和程序,综合分析影响和制约武器装备发展协同创新的各种因素,统筹考虑必要性和可行性。需求规划的制定主要从军事装备和国防科技发展现状、军事装备和国防科技发展需求、武器装备经费3个方面出发[7],分析武器装备发展协同创新应解决的主要问题,满足新军事变革武器装备的发展需求。
3.2.2法规制度规划
协同创新的法规制度规划是战略协同的保障性问题。法规制度规划为武器装备发展协同创新提供了行为准则,是协同创新活动规范、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法规制度规划在横向上主要涉及协同创新组织建立、管理方式和相关保障的法规制度。在纵向上按照文件发布机关的级别和法律效力等级,可分为全国范围或全国一定范围内适用的有关协同创新的法律规范;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制定或颁布在全国、全军或一定范围内适用的有关协同创新的行政法规;国务院有关部委、军委各总部制定和颁发的有关协同创新方面的规定、办法、标准、意见等行政规章。
3.2.3任务规划
任务规划是战略协同的关键性问题,是协同创新活动得以落实的承载。在确定了武器装备发展协同创新的需求之后,就需要确定协同创新的任务,以便明确协同创新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协同创新的主要任务包括:充分发挥各种创新资源的作用,以最低的消耗、最快的速度、最高的质量完成武器装备科研和生产任务;军队在下达装备科研和生产任务时就要考虑承研承制单位之间的协同创新关系,在任务规划时要利用协同创新、在任务下达时要促成协同创新,在任务完成时要实现协同创新。
3.2.4资源规划
资源规划是战略协同的基础性问题,也是协同创新的重点和难点所在。资源规划的目的是实现创新资源由分散、封闭状态转化为整合、协同状态,使协同创新真正起到支撑武器装备自主创新和直接促进国家创新战略实现的作用。资源规划需要着重解决以下问题:通过国家层面的统一规划和政策安排,使优势创新资源得到整合利用;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体制机制,使不同创新资源不断优化,充分融合;通过组建协同创新联盟,使不同主体的资源得到高效利用。
3.3选择武器装备发展协同创新战略途径
3.3.1以国家创新战略和装备发展战略共为导向
装备发展战略是从全局上筹划和指导未来较长时期内装备建设的方针和策略,包括装备建设的方针政策、战略目标、方向重点等内容,是制定装备体制和装备建设规划计划的基本依据[8]。武器装备发展协同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动、组织运行既不能脱离国家的宏观创新环境,更不能脱离武器装备发展战略的导向,其自身创新战略规划的制定与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都要紧紧围绕武器装备发展战略进行。因此,实现装备发展战略与国家创新战略的协同运行是确保协同创新主体之间协调互动的重要前提。换言之,武器装备发展战略制定要适应于国家创新战略和国际创新态势,从全局把握武器装备发展方向,制定适应我国国情、我军军情的装备发展战略,并就相应的协同创新工作进行战略部署,向各协同创新主体下达战略实施任务,使创新主体共同参与到装备创新活动中来。创新主体在制定创新发展战略时,则需分别以国家创新战略和武器装备发展战略为导向,寻找它们的契合点,使自身发展规划既符合自身实际和发展需求,又能实现与国家战略和装备发展战略的上下联动。
3.3.2瞄准战略协同突破口,准确把握战略协同时机
由协同学的基本原理可知,进行战略协同的前提是组织处于相对不稳定的状态,即协同创新主体在内部、外部因素的作用下面临着运转方式调整、管理制度变革、部门业务重组、战略合作伙伴选择等诸多问题,需要找准时机和突破口,通过战略协同形成稳固可靠的战略联盟关系。协同创新主体要瞄准战略协同突破口,寻找能够实现协同创新的条件,把握战略协同时机,准确判断哪些方面需要协同创新,哪些方面可以协同创新,哪些方面没必要进行协同创新或无协同创新条件,综合考虑战略的相容性、互补性和一致性,只有这样才能针对协同创新目标,制定管理决策和相应的对策措施,从而实现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效应[9]。
3.3.3选择战略协同关键要素,明确战略协同目标
战略协同的关键要素是指对促进战略协同起到决定性影响和关键作用的因素的集合,这些要素关系到战略协同的有效运作。根据武器装备发展协同创新内容的分析可知,进行战略协同的关键要素主要包括:创新主体的决策能力、创新能力、创新资源结构、创新价值观和文化、信任和交流愿景、创新风险和利益观念,不同创新主体间的战略协同基于这些要素的相互耦合。
3.3.4控制战略协同运行流程,推动战略协同演化发展
战略协同进程中,各个创新主体的决策部门需要根据环境变化和协同效果合理调整协同模式、优化协同流程,保证战略选择不偏移既定协同创新轨道,使战略协同成为创新主体内部组织创新活动的约束条件,并发挥协同过程的反馈作用。由战略协同的自组织性可知,创新主体之间战略形态转化过程表现为战略协同关键要素之间的协同演化,并逐步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需要建立规范合理的制度、采取科学有效的机制,促进创新资源、创新要素之间的自组织协同演化,形成战略协同体系构架,实现创新战略的持续优化。
3.3.5降低创新资源配置成本,实现战略协同价值创造
武器装备发展创新协同效应形成后,将引导支配创新主体进行协同创新活动。战略协同的功能体现在能够统一不同创新主体的价值观和战略目标,在创新资源配置上达成共识,以合作共赢为目的减低创新资源的配置成本,使创新资源在价值链形成上发挥最大作用,通过协同创新促进创新资源价值增值,为创新主体带来更大利益,同时也促进武器装备的创新发展和整个国家创新战略的实现。
武器装备发展协同创新战略是武器装备发展协同创新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是对装备长远发展目标、协同创新组织实施和运行机制的总体筹划与部署。正确认识和把握武器装备发展协同创新战略的内涵和规律,并针对军民融合深入发展的要求,大力提升武器装备发展协同创新能力,对于促进我军武器装备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References)
[1]中共中央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56-57.
[2]陈劲.协同创新[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8-9.
[3]范海霞.杭州市开放式创新平台构建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3:59.
[4]肖兴志.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1.
[5]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EB/OL].[2014-05-06].http://www.gov.cn/zwgk/2010-10/18/content_1724848.htm.
[6]刘家川,侯清海.军工科研院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思路与建议[J].中国航天,2013(6):37-39.
[7]张栋.武器装备全寿命费用宏观预测与控制研究[D].西安:西北工业大学,2007:177.
[8]全军军事术语管理委员会,军事科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1:528-529.
[9]张琳.重大科技项目网络化组织的内部协同机制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9:93.
(编辑:田丽韫)
Research on the Strategy of Equipment Development Collaborative lnnovation
QIAO Zhe1,2,ZHENG Huaizhou3
(1.Department of Graduate Management,Equipment Academy,Beijing 101416,China;
2.96542 Troops,China;3.Equipment Academy,Beijing 101416,China)
Equipment development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s a complicated and systematic social and military engineering.There is long-term,dynamic and non-linear interactions and influences among all innovation subjects,all kinds of resources for innovation and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factors.The formation of integral collaborative effect shall be guaranteed by a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strategy.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nnotation and features of strategy of equipment development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the paper makes discussion in three aspects:strategic collaboration,strategic planning and strategic approach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equipment development;collaborative innovation;strategy
E92
2095-3828(2015)02-0052-05
ADOI 10.3783/j.issn.2095-3828.2015.02.013
2014-10-13
乔哲(1984-)男,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装备保障与指挥。郑怀洲,男,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