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 刊
建立健全军民融合、特色鲜明的计量技术规范体系不断夯实军工产品质量技术基础
——国防科工局科技与质量司主管领导答本刊记者问
□ 本 刊
国防军工计量技术规范作为计量法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防科技工业领域开展计量工作必须遵守的技术准则。在国防军工计量发展史上,国防科工局首次发布了《国防军工计量技术规范体系》,这是国防军工计量坚持体系发展、融合发展的标志性成果
《国防军工计量技术规范体系》发布后不久,国防科工局科技与质量司主管领导就相关问题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答:国防军工计量技术规范作为计量法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防科技工业领域开展计量工作必须遵守的技术准则。在国防军工计量发展史上,我局首次发布了《国防军工计量技术规范体系》,这是国防军工计量坚持体系发展、融合发展的标志性成果。在系统梳理大量国家和国防计量技术规范的基础上,该体系科学构建了层次清晰的框架结构,明确了计量标准器具与计量技术规范的对应关系,解决了顶层文件缺失、分类不系统、使用不规范等问题。这项工作规范了计量技术规范管理,提高了计量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对保证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过程中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提升军工产品质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答:上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国防军工计量技术规范以部门规章形式发布,满足了核、航天、航空、船舶、兵器、电子等有关行业量值传递需要,但缺乏行业间协调机制。原国防科工委成立后,国防军工计量技术规范以国家军用标准、军工行业标准形式发布,建立了统一管理机制,但计量技术规范顶层设计不足,未形成体系化的研究成果。
反宇宙射线低本底γ能谱测量装置
国防军工计量技术规范体系是指应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将适用的国防军工计量技术规范和采用的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合理分类,构成相互区别、相互关联的多层次结构
国防科工局成立后,针对军工计量技术规范的特殊性,我局发布了《国防军工计量技术规范管理办法》,明确了管理程序和要求,建立了新形势下的计量技术规范审批发布渠道,规范了管理和协调机制。近期,为贯彻落实强化顶层设计的要求,我们组织专家系统研究了国家和国防现有计量技术规范的适用性情况和分类方法,编制并发布了《国防军工计量技术规范体系》,体现了统一管理、系统协调、融合发展的理念。
答:我司高度重视《国防军工计量技术规范体系》编制工作,周密策划,精心组织,逐步推进,成果显著。
首先,我们成立了国防军工计量技术规范体系研究组,组织所有一级、二级计量技术机构,对已发布的两千余项国家和国防军工计量技术规范进行分析与梳理,明确了适用的计量技术规范。其次,我们研究了全部国防最高计量标准器具和区域最高计量标准器具与计量技术规范的对应关系,理清了分类思路,明确了分类原则,构建了层次清晰、结构合理的体系框架,确定了每一项计量技术规范在体系中的定位和编号。最后,广泛征求各有关单位意见,不断修改完善研究报告,形成了《国防军工计量技术规范体系》。
答:国防军工计量技术规范按功能分为计量检定规程、校准规范、计量器具等级图以及通用基础规范四类。该体系对每一类计量技术规范按照专业、最高计量标准器具进行准确分类,形成了相互区别、相互关联的多层次结构。检定规程按照10个专业类型细分为50类,校准规范按照专业类型及多专业综合分为11类,计量器具等级图按照专业类型分为10类,通用基础规范按照适用范围分为3类。
通过研究确认,该体系目前包含923项计量技术规范,其中检定规程584项,校准规范199项,计量器具等级图98项,通用基础规范42项。该体系直接采用了适应军工量值传递要求的常规通用的558项国家计量技术规范,保留了365项特色明显的军工计量技术规范,纳入体系的计量技术规范原理正确、方法科学,技术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体现出鲜明的开放性、特殊性、先进性。
答: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武器装备更新换代步伐不断加快,国防科技工业科研生产过程中用到的新型计量器具和测量设备不断出现,测量范围越来越宽,技术指标越来越高,其检定、校准需要适用好用的计量技术规范,这对国防军工计量技术规范体系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今后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着眼于高新武器装备发展中的量值传递和溯源需求,针对新型计量器具和测量设备,及时制、修订计量检定规程、校准规范、计量器具等级图,满足极值、动态、特殊环境条件等方面的计量需要,为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二是积极贯彻落实军民融合发展要求,对于能够推广到民用领域的国防军工计量技术规范,适时转化为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对于新发布的能够满足军工量值传递要求的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及时纳入国防军工计量技术规范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