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 森 栗 钢 李津津
在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徐向前率部转战山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华北敌后战场,创造了辉煌的战绩。在频繁转战中,他记述了大量战争实践的经历、体会和经验,写下了多本抗战日志,留下了我军在敌后战场的宝贵资料。这些抗战日志,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的战争实景。
西安事变后,我军按照国民革命军序列,整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徐向前任八路军第129师副师长。“七七”事变后,徐向前和周恩来、朱德、林彪等人随即率部开赴山西抗日战场。当时,我军主要领导人所作的第一件事,就是尽快联系国民党友军将领,交换沟通对战争形势的看法和作战思想,建立紧密的作战协同关系,同时对人民大众进行抗战动员,鼓舞全民抗战的勇气和士气,实行游击战战略,最大限度地焕发人民群众的战争伟力,为持久抗战奠定胜利基础。
根据日志记载,从1937年9月7日到11月9日,周恩来、朱德、徐向前等人先后会见了阎锡山、傅作义、汤恩伯、黄维等国民党高级将领,并到国民党部队座谈、讨论、演讲,了解战场形势,宣传抗日主张,激励友军士气。在与国民党将领交谈的过程中,对方的一般表现是,“一切问题表面上都接受”,部队官兵在听演讲时“一般情绪甚好,也都表示很高兴听,也很注意听”。对我军分析阐述的“抗日作战形势与部队中的政治工作及对居民工作,他们在表面上都极表赞同”。但是实际情况是,国民党部队战术呆板,士气低落,抵抗不力,溃败时“沿途散兵甚多抢掠,各村民多逃山里躲藏。人民对友军与老阎反感太甚”。汤恩伯则坦承其“部队纪律不好,精神萎靡,欲效法我八路军的工作方式”。
我军在进行战争思想准备的同时,积极配合友军,展开抵抗日军的作战行动。如,“上午769团奉命集中昔阳,阻击由娘子关进入之日军”,“769团原地未动,待机袭击昔阳西进之敌”,等等。同时,就发动群众、建立民主政权、建设人民武装、改善人民生活、坚持持久抗战的有关事项进行了研究、计划和部署,并将宣传教育群众、发动组织群众、夯实抗战的群众力量基础等作为工作的重点。如“商定游击部队的部署办法”,“讲些游击战争与保卫地方之事”,教育群众“争取抗战胜利勿旁观,要积极参加进来”,强调“游击队的任务:A支持华北山西危局,B扩大自身,C争取群众,D游击动作,E严密纪律,F克服困难”,等等。
在充分了解战场情况后,我军对国民党抗战的弱点也有深刻认识:“华北局势已到最后之危局,统治阶级怕群众甚于怕暴日,武装资材,宁委敌而不敢给群众,人民束手旁观,坐视不理,欲理而又无法可理,华北战局失败之速乃意中事。因单纯的政府军队抗战,而不动员广大人民参战,不给人民以民主权利,不改善人民生活,决不能发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决不能取得人民的热忱拥护。抗战若不是全民的,欲求其胜利如缘木求鱼,真是梦想。”面对如此危局,为了迅速展开敌后抗战,“11月13日上午,张浩同志作报告,决定组织与划分同蒲路以东、黄河以北、正太线以南、平汉线以西之方形区域内为四个军分区,以便迅速展开群众运动,发动游击战争,支持山西与华北危局。决定为了布置与进行各方面工作之便利与尽速收效计,师部转移到辽县。”“11月14日,师部转移辽县。自(徐向前自指——作者注)留石拐,指挥386旅配合汤(汤恩伯——作者注)军作战,待机截击南进之敌。派李聚奎去榆社与汤军尽速联络。”“赖际发同志到石拐,谈榆社工作问题:该地群众已发动,山头村附近及长凝地区工作成绩甚好,游击队已发展到120余人,自卫队各村也已成立,并能放哨、戒严、封锁消息等。我游击队在榆次河以南活动,敌人下乡不敢过河。”“11月29日早,与牺盟会常委之一张玉麟交谈,希望他转达牺盟:1.牺盟会与八路军应亲密合作到底;2.用有效方法迅速开展游击战争,支持山西抗战的持久;3.希望用有效方法发动人民。中午,在2团党小组长以上的干部会上强调:1.加紧扩大本身;2.维持模范的纪律,对破坏纪律的现象展开斗争;3.与各地游击队配合行动中应注意亲密合作,并帮助其军政学习和支部建设;4.在军事上:(A)单独行动时要机动,(B)报告要简明、确实、迅速,(C)破坏交通与侦察工作要联系起来。下午四时参加一支队第三大队改编会,讲话内容:1.前期抗战失败的教训;2.忠实执行自己游击队的行动纲领;3.扩大和造就将来的有战斗力的新军队。六时,参加牺盟会的会议。讲话内容:1.华北的局势与前期抗战失败的主因;2.牺盟会所获得的成绩;3.牺盟会与八路军应亲密合作;4.如何发展广泛的游击战争,反对逃跑、溃乱和张惶失措;5.反对屈辱投降、依靠群众的力量;6.一个政党或群众团体的巩固与发展的条件:甲:政纲,乙:群众的积极性,丙:民主集中制,丁:纪律。”“12月4日下午四时,应邀参加榆社县动委会召集的市民大会。讲话:①揭露日本侵略者挑拨分裂的阴谋,及其种种罪行。②宣布我党与八路军坚决保卫山西、华北的主张,反对动摇妥协和屈辱投降。③打破和平苟安的幻想,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④实行合理负担和改善人民生活。”
从上述日志摘录可以看出,我军实行人民战争战略思想,充分教育宣传群众,最广泛地动员人民参战,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给人民以民主权利,积极改善人民生活,发挥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取得人民的热忱拥护,将抗日战争变为人民群众自觉自愿、自主自为的全民族的抗战。这是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
在以下的日志中,可以看到,在抗战实践中,我军忠实执行我党倡导、推动并始终坚持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联系社会上层人士,接待盟军视察官员,加强与国民党高层军事机构的情报联系,团结友军,铲除汉奸,使全民族抗战所必需的国内团结能够维持下来。同时也反映出,国共合作、共同抗日是真诚的,前期友军之间关系基本是良好的、密切的。“1938年1月1日,邀请辽县的绅士和各村长、区长会餐:一面解释在辽县发生的一些误会与摩擦,一面表明我党我军在抗战中的根本战略,结果甚好。”“1月7日,美国武官参赞艾文思·卡尔逊抵达辽县。他来此用意:1.考察中日作战的实情,是否可能持久坚持。以决定对中日的政策和对策。2.考察我八路军的一切详情,尤其是统一战线与游击战争的详情。”“10月11日,左权告知:九日蒋介石来电:据天津方面消息,土肥原主张大肆收买土匪,具体方法:除由日寇天津宣抚班接洽外,并利用女间谍带大批钱币混入各溃逃部队及我游击区,诱惑冀东土匪大批投降,即是此计之结果。”“3月24日,贺家庄一带群众甚怕土匪,因过去受土匪蹂躏最烈,群众生活甚苦,对我军印象极好,因我军到后地方安定,土匪遁迹,并常予日寇以打击。”“9月25日,下午到白麻峪于学忠总部。与于总谈约三个小时。站在客观的中立地位来观察与解决问题,即山东统战工作的开展对顽固分子的孤立与打击将会继续前进一步。”
根据敌后战场的实际,以及敌我力量对比的具体情况,我军发挥自身特长和特有的政治优势,坚决实行敌后游击战略,发动群众,建立和巩固抗日根据地,坚持持久抗战。在此过程中,为了建立、扩大和保卫抗日根据地,巩固人民的胜利成果,必须以积极的攻势行动进行大量伏击战、击溃战、破袭战、防御战和游击骚扰作战,以打击日寇和汉奸势力,限制敌人的活动空间。仅从1937年11月15日至1939年10月30日,徐帅日志中就记载了大量作战行动:
“叶成焕带一个营并指挥769团一个连与地方游击队,向榆次及其以东铁路线活动。徐深吉带一个营向太谷以南以东地区及沿交通线活动,主要采用侧击、截击、袭击等积极作战方式,以影响友军并鼓舞其勇气。2团3营教导员罗明海带一个连去分水岭、子洪镇破坏公路,并指挥祁县、太谷之游击队与工兵连之一组,发动群众,配合行动。”
“总部来电,号召各师、各友军坚决为保卫山西而奋斗到底,反对退却逃跑。此号召甚为重要。我进行的这两次作战,八路军在政治上、精神上影响与号召各友军及山西人民,为坚决保卫华北抗战之堡垒的山西奋斗到底。不然那些企图退过黄河,苟图偏安的幻想必致一蹶不振,苟安必致无以为安。”
“九团三营袭击旧关,歼灭敌十余人。天明时我即收缩到后方主阵地,待击援敌。是役我某连六班前仆后继,直至全部壮烈牺牲,实可钦佩。计亡班指1人,共亡27人,伤20余人。”
“1团、2团于长生口南伏击由井陉增援之敌,毙敌西部警备队长荒井丰吉,击溃敌步兵,又击溃井陉城垣百余敌兵,并追歼敌人至井陉城下而止。是役毙敌百余,缴获迫击炮2门,机枪3挺,步枪约10支,我军亡约六七十人。”
“刘伯承电:9团六百余人打入黎城,歼敌百余,因天亮故退出,尚有敌数百未被歼灭。6旅歼灭增援黎城之敌五六百,下午敌人又增援汽车六辆,兵二百五十余人,又击溃一百五十余人。计是役毙敌五百至六百人,击毁敌汽车四辆,马三百余匹,歼逃兵百余人,生俘十余人,马二百五十余匹,缴获轻机枪三挺,步枪约二百支,缴获其他军用品甚多。我9团伤亡十四人,补充团伤亡四十六人,2团伤亡一百六十八人,教导员尹启炳与八连长牺牲。”
“敌汽车百余辆由黎城至东阳关,已到我1团、9团伏击地区。9团当即放进一半后,于是9团先开始攻击,1团从之。恶战约到十一时三十分,即完全肃清日军全部,战斗结束。计烧毁日军汽车一百三十余辆、军用品甚多,毙敌四百余人,缴获步枪约二百支、轻机枪十二支、重机枪三挺、迫击炮四门及部分军用品。战斗结束后涉县之敌约四百人出河南店及其以西地区,我主力集结待其深入后击之,但敌始终未敢再进。”
“东阳关之敌约步、骑、炮兵四百余人进占长凝东之制高点,我2团之一个营以猛烈战斗攻占之。日寇随后在飞机大炮掩护下争夺数次,但均被我击溃。是役,我9团四营长和1团一副营长受伤。连长、政指以下干部伤亡颇多。总伤亡数约二百余人。某小战士击落敌机一架,某战士杀敌十余人,某班长被敌人击中后用嘴咬伤敌人,又引爆炸弹与敌人指挥官同归于尽。这些真可谓英勇作战的表率。9团新组连队以梭镖刺杀敌人,共缴获步枪六十余支。”
“二团报告:五时,先头部队克复武乡城后,猛烈向敌追击,到马庄时即与敌之掩护部队有小的接触。我二团、一团追到长乐村附近时,即两面夹击,将日军辎重与大部兵力围击于夹沟内。我枪炮、炸弹一齐猛击,将敌击溃。敌辎重、牲口、死尸累积满沟。此时,敌先头部队被迫折返加入战斗。我689团也加入左翼,与由辽县返回之敌激战于宁沟一带。此时已是下午一时,于是争夺要点作战开始。我689团与敌反复冲击、肉搏七八次,终将敌击退。此时敌人后续部队一齐投入战斗,大举反攻。因敌炮火猛烈,而我弹药缺乏,即以689团一部掩护,在前面第一线予敌以大量杀伤后,即将主力移集于后方。是役,日军死伤一千五百余人以上,我方伤亡六百余人。二团长叶成焕同志头部负重伤牺牲,真令人痛心之极。”
“771团一部在邯大间截击日军。敌汽车数十辆、装甲车数辆、兵四百多、炮数门,与我激战数小时。击毁敌汽车十余辆,毙伤敌六七十人。我1团阵亡营特派员一人、连长一人、排长一人,共亡六十二人。伤营教导员一人、正副政指和连长各一人、排长三人,共伤52人,损失步枪三十六支。”
“769团伏击由高邑增援柏乡之敌三百余人、装甲车十余辆。我9团伤亡一百二十余人,内阵亡数名教导员,伤营长、总教导员各一人及连、排、班长和战士。毙伤敌一百余人,击毁敌装甲车四辆。”
“威县敌人二百余、马匹数十、汽车八辆,进犯香城、固镇,与我一团、二团、补充团激战。敌突入我火力网后进退不得,激战数时到黄昏,我突击将敌全部消灭。缴获大型山炮一门、小型山炮两门、迫击炮一门,步枪二十余支,生俘日军八名。”
“陈、韩报告:由枣强出发之敌进占龙华,十二日又进占青蓝附近之白辛庄,与我及石(石友三——作者注)军一部对战,十三日十二时敌窜回冀县。白辛庄之敌,近几天因我追打袭击,敌非常恐慌,消耗伤亡甚大。据群众反映,敌带走五汽车尸体,士兵厌战痛哭,皇协军逃跑者甚多。
是日,青纵吴诚忠率该团第三营设伏于大葛寨,威县敌汽车六辆载兵七八十人于九时行抵我设伏处,我集中火力一齐猛击,当即毙敌约三十余人,内有伪县长一名,车厢、车下均有死敌。此役击毁汽车两辆,余下的两辆飞速向威县逃去,我缴获轻机枪两挺、步枪十余支、子弹两箱,其他军用品甚多。我牺牲战士四名,伤排长一人、班长战士共八名。”
“青二团第一营在常河镇伏击平威交通线。敌汽车五辆通过时我突然袭击,当即毙敌十余人,毁敌汽车两辆,缴枪一支,军用品一部。我伤排长二人,班长三人,阵亡战士一人。据缴获敌信件知,该敌为条冢兵团西大栗部队近卫队宫下小队。”
我军在抗日战争中的积极作战行动从上述摘录的徐向前日志可见一斑。总之,我军以落后的装备、不利的地位,频繁作战,主动寻找战机,战果是明显的,牺牲也是巨大的。这些可歌可泣的斗争史实,有力地回击了所谓共产党军队“游而不击”的无耻谎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艰苦鏖战于敌后广阔战场,经历的艰难困苦是难以想象的。其中,大批汉奸给我军行动造成了巨大的困难。其主要表现:一是部分群众对敌抱有幻想,苟且偷生,甘当顺民;二是很多地区的村庄成立维持会、保安队,接纳日军却反对抗日队伍,不提供食宿、过路等便利条件;三是日军有计划地招募、扶持大批伪军组织,他们助纣为虐,死心塌地地为日军效犬马之劳,给我军造成极大危害。以下摘录的徐向前日志可以简略反映出这些情况。
“1937年11月22日,2团到松塔镇之连队归来后报告:该地房屋被暴日烧光,人民被暴日屠杀殆尽。暴日到该地时号召人民归家开会,人民受其骗归家。当全到会场时,那些残暴者即伸其血手,一网杀尽。我们那些昏懵同胞直被其愚而引颈受戮,亦实可憾与可恨。”
“12月7日,今日悉,汪精卫又在广播中散布其失败言论。汉奸亲日派在国事紧急关头乃公开散布失败主义的言论,企图造成屈辱投降,实属罪不容诛。然国民政府之机构不改造,抗日政策不确立,汉奸亲日派不惩治与肃清,那么这些败类的死灰复燃是深为可虑的。”
“1938年4月16日,我们襄垣、武乡人民,因我八路军为避免摩擦将派出的人员收回,组织的地方游击队又被改编,所余者也因领导干部不得力,所以此次日寇进犯时未起丝毫作用,而各村的自卫队的组织工作更是谈不上了。
在清野空室、帮助我军作战的支前工作等方面,辽县以南地区确实是大成问题。武乡境内许多村子的民众甚至在日寇到来时还不逃跑。因此被敌人大肆屠杀。马庄一个村子即被杀六十余人,妇女被敌强奸致死者不乏其人。……在禁止挑水的地区,日寇将村民杀死在水桶边;某人送米汤给日寇喝,也被杀死在盆边;某人给日寇牵马过河,被杀死在马蹄之下。武乡过去托派活动最烈,人民受其欺骗不少,又兼县长之官僚主义以人命为儿戏,而农民又守旧心重,加之政治黑暗,故遭此惨剧究是谁人之虞。不抗日活不成,不把日寇打出去大家不得安宁。同胞们,大家一起觉醒起来抗战啊!以自己的血肉抗争是可以获得伟大的光荣的自由啊!”
“5月11日,我津浦支队政委王育民共四十二人行经大屯,被六离会阻止不准通过,后被六离会数百人追杀,只逃脱十余人回到南和镇。”
“1939年6月28日,昨天下午转至白马关东之某村,村民闭门不开,不准军队在其村内通过。于学忠部过此地居民亦打枪。但日寇来时却欢迎之。过去梁邱、白彦境内曾不准军队通过,过时即打,而军队即如逃兔般走过这些地区。此情言之可恨,如白彦地区不准抗日军队过境,而请日军驻防其家。”
“6月29日,沈鸿烈、秦启荣仍企图排挤驱逐我山纵出境。沈、秦之部队在敌之打击下真如秋风扫落叶,摧枯拉朽作鸟兽散而矣,甚而在乡村中到处抢掠骚扰,民众寝食不安,恨之等于日寇。过去我军进行之民运非被摧毁即被限制,政权机构并未丝毫加以改造。民生改善之根本者为县政权,但其置之不理,亦未尽力打击汉奸,甚至与日寇唱同一高调,防共限共,宁愿伪化不愿赤化。在如此状况下,如不打破敌之扫荡即想苟延残喘,恐亦无法实现也。”
“7月14日,据闻,目前妥协投降气氛甚浓:一因日寇之困难剧增,无法克服,故暂作某些让步以诱惑;一因我国抗战中亦有不少困难和畏难心理。此与中国半殖民地之民族资产阶级的不彻底性有关。自抗战开始后,我党即经常提出反对投降妥协的号召,这是非常正确与必要的。尤其在妥协投降进一步具体化的今天,其任务尤为重大了。”
“7月19日,日寇行进时,多由汉奸在前探路,因汉奸告密,该敌未敢进入我伏击地域。该连见此情况,迅速前进攻击该敌,但只毙敌二十余人,我无伤亡。敌狼狈退回郭庄不出。”
此外,徐帅在日志中还简要总结了不同时期日军对我山西、河北、山东、苏北等抗日根据地的扫荡特点。除了一贯使用的“铁壁合围”“滚筒推进”“梳蓖扫荡”“分区扫荡”等凶狠战法外,日军还不断总结经验,调整战术战法;并利用汉奸势力熟悉地形、社情等特点,与之狼狈为奸,做法越来越凶残狡诈,越来越详细配套。曾为我军传统优势的夜战、伏击战、“青纱帐”等,日军也予以采用。例如,“利用快速部队,分进合击与分路清剿”;“以分区(治安区、清乡区、扫荡区)扫荡的方式逐渐深入到我根据地,实行其蚕食政策。压迫我军于狭小地区内,再以优势兵力进行清剿”;“前进时按纵深配备,防我侧击并协同治安军和特工人员行动”;“威吓与怀柔兼施,如经拷打而无口供者,即认为是八路而杀之,承认者即当众释放,背地里则暗杀之”;“置警备队和伪军于第一线,担任正面进攻,助长我之轻敌观念,吸引与迷惑我军,而敌主力则乘我与伪军经过相当的消耗与疲劳后,即用快速部队以秘密行动向我侧背抄袭。此种所谓蝎子战术,曾使我军受到一些损失”;“敌在向我攻击之前,先头部队利用高苗隐蔽,另一部则迅速绕到我之侧后,断我退路;或在我退路设伏,然后以主力实行正面攻击”;“以优势的县警备队作前纵,冒充我县游击队,在迫近我区后,乘我疏忽之时,敌之后续主力一举突入我防地,使我军无法展开应战”;“夜间迂回运动,拂晓发起攻击。大量敌军穿便衣伪装我军,以轻快部队对某一地区进行反复合击,有时至十余次之多”;“伪装欺骗,以诱歼我主力。如行进时某方向之敌故意放缓前进速度,留出较大空隙,以飞机投掷假命令,在撤围时又以错综如织布形(即密合交错之形——作者注)之队形行进,对我作战”;“‘三光政策’与加强掠夺同时进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