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情笔墨之中,放怀笔墨之外

2015-01-08 17:40陈维德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笔墨境界

陈维德

在早年求学的过程中,我很幸运地获得于右老的召见,他教我如何读帖、如何练字,并以无死笔、无俗笔作为箴言。并指示:“多读书、多思考、培养心胸器识:人不俗,自然不会有俗笔。遗貌取神,不拘细节,就不会有死笔。”当时我虽然似懂非懂,但对我有很大的激励;而随着岁月的累积,回味其语,更时有新的启悟;其后得李普同先生之教诲,博观历代碑帖,略窥运笔之窍要,眼界为之一开;进入大学以后,业师王师静芝之劲健遒丽,意态纵横;台师静农之雅逸苍润与气息高古,都让我心摹手追。而他们和右老共同之处,就是渊博的学识和超拔的人品,与书法作品之境界深相契合。而他们的成功,也都可与右老当年的教诲之言相印证,因而成为我往后寻求自我超越的重要途径。所以我不曾刻意去追求外在的技巧,而多着重在勤习与涵养的功夫,以求水到渠成。

然而早年习写于体草书,终因自觉笔力纤弱,不足以追踪右老,遂致中辍。乃回头探究唐人之法度以奠其基;其后因爱晋人之风流而兼及二王。然习之既久,总觉得拘执而薄弱,因而思上窥汉魏碑版之雄浑以昌其气,援钟鼎之古拙以博其趣。近不惑之年,入谢宗安先生门下,专攻篆隶与北碑,故悟得提按之诀窍,与涩进之法,使气格为之一变。

经十余年的沉潜与研修,幸获“中山文艺奖”“国家文艺奖”与“吴三连奖”,这些奖项对我有很大的鼓励,但绝不代表成功,仅仅是代表自己过去的努力,一时侥幸地获得初步的肯定。继之而来的是:肩膀上的责任更加沉重,而未来的考验,还要靠更多的努力去面对;因为艺术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此外: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如何成己、成物,也是我所思考的方向。我为明道大学创所,定名为“国学研究所”,下分文哲组和书法组,要求文哲组要关心书法、了解书法;书法组,则要具备文学和哲学的基本素养,让文哲的领域更为开濶;让书法的呈现,更有内涵。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宏扬中华文化之精髓。书法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要达到更高的境界,或成为通人、大师,就必须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藴来配合,才会有深厚的内涵,也才能服众。这也是我一直想要成己成物的重要环节。

书法的文字构形有定,而笔墨之变化无穷,故而可逸出文字语意之外,别求字外之情调与境界:这是有类于诗者;书法造型非可单就平面点线论之,故古人多以形质论书,其关要处在质,质乃具厚度、硬度和触感等等。至如:高峰坠石、万岁枯藤、千里阵云之喻,则“质”又有石、木、水气等材质之区别:有材质又有空间造型,那不就有类于雕塑了?至于书写需依一定之时间序列以成字、成行、成篇,故有时间性;而书写时,点画之轻重、速度之快慢,又可与音乐之节奏、强弱等齐观,是书法之亦具有音乐性。而书法艺术在师承的同时,又能保留独特的个性和面貌,最为困难,不论是师承今人或取法古人,为的就是悟得通往妙处之途径,此一途径一旦掌握,就不宜刻舟求剑,仍当依据自己的审美理念,遗貌取神,才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建构出属于自己的风格。而这个属于自己的风格,实际上是既有前人,也有自己,其间仍有其精神上的联系,始见其有本有源,而不同于基因之突变。石涛所谓“用情笔墨之中,放怀笔墨之外”,值得三复斯旨。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笔墨境界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笔墨童年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品“境界”
笔墨厨神
笔墨厨神
慎独的境界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
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