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爽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的居民储蓄增长速度飞快。无论在时间还是空间上,储蓄水平都和GDP保持同比增长。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口老龄化是未来二十年后我们不得不面临的问题,它也势必对我国未来的居民储蓄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通过分析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人口老龄化发展的现状入手,同时分析了我国居民储蓄的发展变化现状,探索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居民储蓄的影响,最后针对上述分析的结论提出一系列结合老年产业发展促进居民储蓄利于经济增长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字:老龄化;养老产业;储蓄
引言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通过实施一对夫妻只生育一个孩子的人口控制政策,进行过多的人口增长束缚管理,虽然在一定时期内的确缓解了我国当时的人口过度增长的问题,但是同时,由于此措施的实施也直接导致了未来较长的时间内,我国的老年人口绝对数量的不断增多,从而给我国带来人口老龄化的新难题。中国的人口结构因为老龄化来袭,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迁,因为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带来的许多问题已经浮现。其中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动势必会影响到生产与消费结构的变动,从而影响到储蓄。一直以来,居民储蓄都是投资的重要来源之一,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而众所周知,不同年龄结构的人群,所具备的储蓄倾向也因此不同,那么我国即将面临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势必将对我国的居民储蓄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在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深的背景下,研究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居民储蓄的影响问题,对推动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的持续性健康发展,以及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步伐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现状
我们这里泛指的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在總人口比重的提高过程,就是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年龄在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7%以上,可视为人口老龄化。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腾飞,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快速提高,同时伴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口死亡率下降,我国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据有关数据显示,从1992年至2014年期间,我国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一直都在呈现上升的趋势,1992年老年人口的数量为7139万人,占比6.09%。到了2000年的时候,老年人口的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96%,就已经达到了国际上普遍设定的人口老龄化社会标准,也就是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的阶段,2014年最新统计数字显示,年龄在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已经接近1.4亿,比重接近10%。预计2050年是中国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时期,那时我国的老年人口数量将超过4亿,而老龄化的水平将达到近30%,老龄化危机的压力巨大。
其实,目前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面临着和我们一样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但我国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速度非常快而且来势凶猛,按照有关专家的预测,我国人口老龄化比例从7%上升到14%,只需要我国老龄人口比例从7%上升到14%,仅仅需要经过25年左右的时间,而美国同样比例的上升则需要66年时间,英国则需要45年时间,法国则更长需要115年左右。这就使得我国的老龄人口的增长具有速度快,老年人口的绝对数量大的特点。而且与西方国家相比,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与老龄化的发展呈现出不同步的特征,大多数的西方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前,已经实现了自身经济的工业化发展,就是所谓的“先富后老”,而我们国家正好相反,在处于经济发展未完成的阶段,物质基础还不足以满足负担过多的老年人口养老问题之前,就提前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就会因为目前的社会对老龄化危机的承受力还没有做到充足的准备,社会财富积累不充足,迫使我国遭遇了“未富先老”的尴尬境遇,这势必会给我国的财政负担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而我国劳动力的负担也会随之日益加重。
二、我国居民储蓄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日益完善,因此我国的居民储蓄方式也随之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储蓄存款在整体居民储蓄的比重明显下降,导致居民储蓄存款再也不能完全的替代所有的居民储蓄了。但是我们国家一直是全球居民储蓄率水平比较高的国家之一。根据有关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居民储蓄为83717.8亿元, 2013年10月底,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经达到44万亿元之多,快速高速增长的居民储蓄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来说有利有弊,高额的居民储蓄可以为投资提供强大的资金保障,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但同时过高的居民储蓄则会抑制居民消费规模的增长以及消费水平的提升,另一个角度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也加重了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与负担,因此给整个经济的持续性发展带来了风险隐患。目前,在全球储蓄率下降的趋势下,而我国的居民储蓄率仍旧居高不下,并呈现出逐年持续上升势头,其实从某个角度已经反映出我国消费的内需不足问题,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更多理论分析将这个现象归因于我国持续的快速的经济增长快速,使得我国居民的收入不断增长收入增加,居民可能更倾向或者更加习惯选择将收入的增加部分直接用来储蓄,而不是选择投资或者不是选择消费。再加上由于我国的社会保险、救助以及福利等保障制度体系目前还并不健全,因此大多数居民会因为防范未来可能发生的不确定突发事件进行预防性的储蓄。
三、人口老龄化对居民储蓄的影响分析
其实,人口老龄化的过程是一个长期并且十分缓慢的发展过程,人口老龄化同时也带来了劳动力人口的养老负担加重的问题。在未来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居民储蓄的会受到个人收入水平变化的影响,因为在老龄人口退休以后,他们的绝对收入水平与其他劳动力人口的收入水平相比势必会大幅度的下降,而青年劳动力的收入水平又会因为要用于养老保障支出的增多而出现相对的下降。同时居民储蓄也会影响社会消费的需求,因为老龄社会的到来,使得老年人的生活与医疗等方面的消费支出大幅度增加。因此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有关老龄化与居民储蓄相互影响的问题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按照经济学原理和以往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人口老龄化将导致居民储蓄的下降。但我国的传统背景与西方国家不同,是不是会有所区别呢?
我们都知道,在处于不同生命发展时期的人们的储蓄需求也是不同的。一般说来只有在中青年时期,因为是作为社会发展中的主要劳动力时期,因此是具备对自身储蓄做出最优决策的最好时机,但是由于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背景下,青壮年劳动力因为上有老,下有小的经济压力,消费支出的需求相对更多,因此,此时期产生的储蓄需求相对较少。而到了老年阶段,由于老龄人口的消费资源,主要来自于其自身在前期劳动力阶段积累下来的储蓄,以及子女对父母付出的赡养费用,因此,在我国的老年人口往往持有较高的居民储蓄意愿。因此,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必然会影响社会储蓄的规模,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由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及医疗保险制度还没有健全和发展完善,因此人们在老年阶段要面临的养老以及医疗支出依然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给老龄人口带来对未来风险的抵御心理需求。因此,相应会产生倾向增加当前储蓄,来抵御未来可能遭遇风险的“未雨調缪”的储蓄动机。再加上目前市场分析,我国十分缺乏针对老年人消费群体需求的各种产品,老年产业发展滞后,相对于日益增长的老年人的消费需求的市场供给严重不足,同时又缺少消费渠道,导致大量老龄人口的消费不足,直接使得老龄人口手中的闲散资金只能大部分流回银行,从而增加居民储蓄的积累。
就目前我国的老年人口的消费和投资渠道来看,呈现出来的特点是消费不足,投资渠道狭窄。这就使老年人口的强制性储蓄增加。而日后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老年消费市场应当会逐步随之扩大,但是目前我国的老年消费品市场,却显现出明显的供给的不足,这种消费品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发展不对称,导致即使未来收入较高的老年人口群体,也会因为没有市场供给最终难以形成消费,致使老年人口的强制性储蓄增加。
虽然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也有了较快较大的发展,并且提供給居民的可操作的投资品种也越来越多,但是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并不完善,造成人们对其发展明显的信心不足,很难吸引广大人口,尤其是老年人口。其实老年人口投资群体,因为大多都是长时期,曾经经历过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他们对资金的安全性看作最重要的一点,认为把资金存进银行进行储蓄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对储蓄有着非常强的惯性和依赖性。对认为储蓄是由银行和政府作为保障的投资方式,和其他金融工具相比,最为安全可靠。这就使得老年人口面临投资渠道不通畅的问题,越来越多的老龄人口,越来越多的投资需求,却没有适合老年人口投资的金融产品提供,从而导致资金流入银行。
四、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如何拓深养老产业发展促进储蓄增长
其实,人口的老龄化是一个持续的、不断的过程。如果老龄化危机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中不可回避的现实,如何从长远利益出发,立足于我国的实际经济背景, 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保持适度的储蓄水平持续促进经济的增长。
(一)不断改进和完善我国现有劳动力市场结构
既然人口老龄化是我国未来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那么,随着现有劳动人口比重的逐渐下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人口结构优势也必然逐步减弱。首先,建议在宏观整体调控总人口数量的前提下,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实际状况,适度放宽原有的计划生育政策,来增加未来劳动人口的数量;当然继续同步采用渐进式的延迟退休和延缓申领养老金制度,在劳动人口数量未能快速增长的时期,通过延长劳动人口的劳动时间,实现相对增加劳动人口数量的目标,同时也可以提高老龄人口的资源利用效率,缓冲老龄化危机给劳动人口带来的巨大的养老压力。其次,可以通过推进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方式增加现有的劳动力市场资源,因为在我国的农村地区,其实依然存在许多闲置的青壮年劳动力资源,这些青壮年劳动力因为受到城乡转移政策的限制,或者是因为缺乏城镇务工的劳动保障,没有实现进入劳动力市场,成为劳动人口。因此,通过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利益,合理的改善我国农民工走进城镇从事工作的劳动环境,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现有的劳动力市场劳动人口资源,从而减低整个社会因为老龄化到来而出现的较高抚养系数。在实现缓解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养老造成的负面影响的同时,因为劳动人口的增加, 一定程度上减缓人均居民储蓄额减少,带动国内消费,缓解政府支出的养老金财政压力。
(二)逐步完善我国的养老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健全的养老服务平台建设
虽然,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建立了城镇养老保险制度,但是在其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非常多的问题,而且无法应对人口老龄化危机带来的巨大冲击。为了真正实现“老有所养”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养老社会保障制度之后,就能够使居民放心的消费。我们一定要积极完善养老服务产业发展,解决居民的后顾之忧,使居民消费需求得以实现。一方面可以通过引进民间资本进入养老产业或者拓宽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渠道的方式,增加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数量,缓解未来养老保障基金不足的压力;一方面可以通过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探索创新的新型养老模式,建立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作为基础,而机构养老模式为补充的健全的养老服务平台。解除未来老年人口的后顾之忧,为拓展储蓄发展提供保障。随着我国居民的收入不断增长以及居民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目前这种比较低的社会保障标准将越来越难以满足未来居民的生活需求。因此,我们要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商业养老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等产品和服务,实现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补充,从而弥补原来现有养老保险出现的因为老年人口剧增产生的严重不足问题。当然也可以将这种商业保险作为引导老年人口投资的渠道导向。
(三)开拓老龄产业,增加老年消费市场供给
今天提到的所谓老龄产业,就是指为主要为老龄人口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产业,应该能够满足老龄人口的各种物质与精神的需求。其实,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老年消费市场的需求必然也会快速增加。而且现在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收入的增加,绝大多数的老年人群对于自己的晚年生活质量也越来越重视,除了老年人口的必备的日常生活用品需求以外,针对老年人口的医疗保健市场、医疗护理用品、丰富老年人口精神生活的各种文化产品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多。但作为一个特殊产业,目前我国的老龄产业发展与日益增长的老年消费市场需求相比相对发展滞后,基本上仍然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那么,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快速增加,要求我国的老年产品市场,深入挖掘老龄人口的多样化需求,从市场产品的数量、品种、质量等方面都要尽快调整,来满足越来越多的老龄人口的社会消费需求。因此,我们要尽快调整经济产业结构,加大开发老龄产业力度, 增加老年消费市场供给,逐步减轻老龄化危机到来给我国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
(四)降低金融市场的风险,发展养老金融业务,充分利用储蓄资源
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离不开金融市场的繁荣发展。如果金融市场的金融风险较多,就会使得居民积累的大量资金,形成的储蓄金额无处投资。建立一个宽松有秩序的金融市场环境,采取积极的鼓励投资政策,创新出更多合理的投资理财工具,促进储蓄向投资市场的发展,创造更多储蓄价值。当然,还要通过适当的社会宣传,转变居民的传统的、老旧的理财观念,增加居民的投资理财知识,减少居民储蓄提高经济发展。当前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对居民储蓄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储蓄利用效率低下,并不是单纯的储蓄规模的缩小,因此,在这段时间内,我们应当切实加强对金融市场是的支持, 通过实现我国金融市场的金融产品的多元化、多样化,尤其是针对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的投资需求。因为在人口老龄化到来之际,越来越多的养老金融消费群体会进入金融市场试图进行合理的理财投资,因为老年人自身的金融产品的消费观念区别于青壮年投资者,更加看重金融消费产品的方便性、安全性要求较高,因此拓展养老金融业务,必须要根据老年人的金融理财特点,实现储蓄资源的充分利用。针对我国的老年人口储蓄能力较高,必然会成为未来商业银行不可忽视的潜在发展客户群,因此,商业银行应当根据不同的老年金融服务创办开发不同的、异质化的老年专项金融服务产品,为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口提供更专业、更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
(五)继续探索拓展社会养老基金的投资运作,提高其收益性
人口老龄化危机的一个重要的消极影响就是,随着老龄人口的数量增加,会在一定时期内促使过多的老龄人口领取养老保险金,这将给我国的财政支出,给我国的养老基金运作带来巨大的支付压力。为了避免出现养老保险基金的入不敷出的局面出现,应当尽快重视养老基金的保值并增值的问题。因为从以往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运作状况来看,我国的养老基金的运营与发达国家比较,一直处于十分滞后,十分保守的投资形式,比如购买国债、存款等基本投资形式,利润收益非常低,但体现了较高的安全性。为了迎接老年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带来的养老保险金领取的巨大冲击,我国应该拓展行之有效的多元化的投资渠道,实施多元化基金投资战略, 制定切实可行并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金增值规划,同时也要兼顾养老保险基金的风险把控问题,在保证养老保险基金安全的前提下,选择适当的时机,以适当形式将养老保险基金投放进入资本市场,获取更高的资本收益,补充养老保险基金不足的亏空风险,满足养老保险金未来的支付需求。同时,对养老保险金实施市场化的基金管理模式,成立相应的有针对性的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公司,专门负责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经营管理业务,同时设立专门的养老基金监督管理机构,多方面深层次的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经营状况进行评估和监督,追求养老保险基金盈利性的过程中,确保养老保险基金营运的公开、公正、安全、合法。
结束语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使得社会从事劳动的人口数量相對减少,老年人口数量未来一段时期内会急剧增长。而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对目前我国的高储蓄率产生消极影响的同时也为老龄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带来发展的机遇,有着积极的影响。从长期来看,我国人口老龄化来袭,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会降低居民的储蓄,抑制储蓄;但是,如果我们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这种抑制作用在短时间内不会显现出来。本文提出应当充分利用这段时期,提高对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资源和储蓄资源,在人口的老龄化高峰到来之前, 增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抵御能力,完善劳动力市场、开拓老龄产业和老龄市场、完善金融市场发展,降低金融风险,拓宽老年投资市场渠道、健全社会养老保障相关政策制度、继续探索拓展社会养老基金的投资运作,从而实现最大程度地促进经济的增长。
参考文献
[1]蒋云赟.我国人口结构变动对国民储蓄的影响的代际分析[J].经济科学,2009 (6)
[2]胡阳,关于推迟退休年龄问题的探析[J].商业文化,2010(4)
[3]黄润龙,人口老龄化与储蓄的关系探索[J].现代经济探讨,2012(6)
[4]刘植荣,《养老金缺口真的存在吗?》《人力资源杂志》2012(9)
[5]陈星、朱天星?辽宁省人口转变的消费效应和储蓄效应分析[J].商卑代,2011(28)
[6]苏春红、刘小勇.老龄化的储蓄效应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2009(3).
[7]徐升艳.中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南京大学201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