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建设工作室的教学模式探索

2015-01-08 12:55:14张曼蒂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专业设计

摘要:本文针对视觉传达设计类工作室课程采用的项目教学法进行的研究,针对了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设置、校内工作室的组织结构、学生的岗位职责与职业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对其进行可操作性的分析阐述。进一步分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项目教学的引用,打破设计类课堂教学以往传统专业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强调设计专业课堂教学实用性和可行性。

关键字:视觉传达专业;项目教学法;教学模式;工作室

一、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工作的现状

在针对不断创新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我国,文化产业的提高,对应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也逐渐受到重视教学体制缺乏科学系统。因此,难以适应当下发展,没有处理好理论知识和艺术设计创新思维。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通过可视的艺术形式传达一些特定的信息到被传达对象,对被传达对象产生影响的过程。服务于现代经济、文化和公益的艺术。课程包括:图形图像设计、平面设计、色彩表现、插画、以软件为辅助的影像视觉等课程。在教学方面,需要我们培养“生产—学习—研究”的应用型人才。视觉传达设计师最基本的艺术创作技能应具备文字图形图像以及色彩的熟练应用,所以构成视觉传达设计的主要要素就是文字、插图以及标志。视觉传达设计中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决定了视觉传达设计的主要功能就是通过这三个要素,它的主要功能就是起到传播的作用。所以,本专业实践化教学应打破传统教学只培养设计技法和技能模式。实践化教学要针对市场需求设计体系培养学生系统完整的综合职业素质,以满足视觉传达设计“生产—学习—研究”的专业需求。要求视觉传达设計专业实践化教学体系必培养学生具备创造力、表现力、信息分析、设计知识运用、实际操控等几个职业能力,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沟通表达的能力、团队合作意识、自我反思意识等综合素质。

国内对设计教育的研究一直在不断的争论,艺术设计教育也是落后于现代制造业的实践。中国的现代制造业的崛起,在制造业经历了跨越性发展阶段却出现了高等设计教育产出与中国制造业需求错位的状况,正在以不成熟的设计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

根据现状,很多高校都提出在实践中学习,激发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创新,解决。因此,提出建立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

二、建设工作室制教学模式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应根据当前社会的需求设计,培养创新思维。技法表现与现代文化相结合,重点培养国际先进设计理念与实践经验的学习,具备文化艺术专业拓展能力培养活跃的创造性思维,强调艺术与设计的综合应用。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是跟市场紧密结合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学生在参与学习并完成项目的同时,不但提高了自身动手能力,也积累了实际操控经验,为迎合社会适应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真正达成“产、学、研”的教育模式。有效的达成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同时,还需根据实际情况,基础条件也应完善,充分做好调研报告的,保障工作室教学模式的顺利进行。

学生进入工作室后,将以项目驱动式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法贯穿过程,在做项目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实际经验。大一学年是基础工作室,在基础工作室学习设计基础课程,整个一年都进入打专业基础的阶段,期间对专业有个全面的了解。同时,结合自身的能力和爱好,以及就业形势选择一个方向进行更深的学习。大二和大三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选择进入专业工作室,工作室可以分为多个工作室,每个工作室的特点不一样,都各有自己的特色。可以设置为有注重城市公共形象设计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注重多学科的交融;还要有交互式、国际化教学特色;不但要适应国内的设计发展形势,把握现代流行趋势,最重要的强调创新;强调设计的人文性、开放性、多元文化交流的教学特色。在导师影响下培养出的各具特色的工作室。

三、工作室群组下的教学模式

在工作室教学中,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参加项目实践的全过程,在此期间,工作室导师会系统的将理论和专业知识融合,让学生能够循序渐进的了解并掌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各方面知识和能力。工作室项目的选择应考虑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主动学习能力还有教学目标的完成等,还要考虑企业对设计的实际要求、技术标准、工艺规范。对项目也有选择性,针对某一方面进行专业的研究或者是具有代表性的项目来引导学生。通过各个方面的资源,最大化的挖掘学生们的潜力,带领学生做科研,做项目的教学方法更有效。通过进入工作室的学习,使学生在模拟真正工作的环境中进行创作,完成这一过程就完成了教学任务。也就真正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完成了教学目标,提早进入职业化状态,较早的树立学生的职业观,了解社会的需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项目的驱动下,导师根据项目的需求下达项目设计任务书。通过项目设计任务书把项目交给学生。首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调研分析,然后再由导师以分工合作的形式分配给学生,按照分工完成人物。在整个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考核。引导学生并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个性化,多安排一些讨论,每个人的前期都准备好材料,然后开会讨论与大家分享。导师根据大家的分享进行引导与评论。学生在相互学习相互讨论中获得知识,在实践中获取经验。促进工作室间的交流,各工作室之间是相对独立,但是每个项目都有着很多的联系,工作室与工作室之间公开、交流。每个项目并不一定可以独立完成,这时就需要各个工作室共同参与,相互沟通、相互学习。学生学习到的专业知识更加广泛,开拓思维,积累实践经验,培养出多元化的应用性人才。

作者简介:张曼蒂,女,(1987.5—) 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单位:沈阳城市学院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专业设计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意林(2021年15期)2021-08-27 03:00:55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人民调解(2019年3期)2019-03-16 00:22:42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艺术启蒙(2018年7期)2018-08-23 09:14:18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设计秀
海峡姐妹(2017年7期)2017-07-31 19:08:17
有种设计叫而专
Coco薇(2017年5期)2017-06-05 08:53:16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学习月刊(2015年18期)2015-07-09 05:4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