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少敏
摘 要:在当今这个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的国际社会里,思想的碰撞愈加激烈,西方思想传入我国后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这就要求我们吸收其有利之处,抵制其不利之处,做到为大学生思想健康发展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关键字:实用主义;影响;对策
随着当代世界各国联系的日益密切,思想领域的交流也越来越受到人民的重视。思想作为行动的先导,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要高度重视思想的指导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加强其自觉抵制错误的思想倾向的能力,为社会发展做出当代大学生应有的责任与义务。
一、实用主义的概念
产生于19世纪末的实用主义思潮由美国逐步发展起来,并在近三四十的时间里发展到鼎盛。对世界各地都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影响。实用主义不仅仅是一种哲学思潮,它的研究领域扩展到政治、教育、经济等多个领域。
究竟什么是实用主义?根据詹姆斯《实用主义》一书可以将实用主义的重要观点概括为六点。第一,强调知识是控制现实的工具,现实是可以改变的。第二,强调实际经验是最重要的,原则和推理是次要的。第三,信仰和观念是否真实在于它们是否能带来实际效果。第四,真理是思想的有成就的活动。第五,理论知识对行动结果的假定总结,是一种工具,是否有价值取决于是否能使行动成功。第六,人对现实的解释,完全取决于现实对他的利益有什么效果。据此,可以将实用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首先表现为在本体论上的折衷主义,即什么是好的,都要吸收,不管是来自唯心主义,唯物主义,是来自经验主义,是来自理性主义,是来自世俗主义,还是来自宗教神学。只要是有益处的,实用主义都要吸收过来。这就表现为折中主义。其次表现在认识论上的相对主义。在实用主义看来,没有任何东西是绝对的,什么东西都是相对于主体的需要而言的,成功也是主体的成功。在主题和客体之间建立一个可以自由变动的相对关系。最后,表现在社会历史观方面的多元主义。不承认历史是按照某个确定的方向走的。历史中有很多因素都会导致历史发展的变化。
二、实用主义产生广泛影响的原因
自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之后,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逐步发展起来。这也就使得竞争机制在中国社会中广泛流行。大学生受竞争机制影响的首要表现就是就业时的双向选择。用人单位选择对自己单位发展有优势的毕业生,其直接结果就是加大了大学生的竞争压力。在市场经济日益完善的时代,大学生只有自觉努力学习,全面发展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在这个竞争日益强烈的时代,凸显自己的优势。市场经济对于竞争是持鼓励的态度,这与实用主义是一致的。都关注人民的现实需要,关注点都大多在效率问题上,追求最大的利益。这就为实用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社会基础。
改革开放不仅给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带来了契机,也给中国带来了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思想文化。当时的中国社会刚刚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洗礼”,导致了全社会的思想不统一,大学生作为思想价值观尚未成熟的群体,更易受到其它文化的影响。实用主义思想正是因为与当时社会所需要的追求实效的思想相统一,这就使得大学生更容易选择具有实用主义倾向的一系列做法。大学生可能具体说不清实用主义是什么,但他们却在不知不觉中践行着实用主义的某些主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实用主义的发展。
三、实用主义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
实用主义能够在短时间内在全球范围产生较为广泛的影响,尤其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短短二三十年里影响重大,说明它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并非全是消极的、否定的。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的思想,都有着他自己的积极一面。那么实用主义为大学生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
第一,实用主义强化了大学生的务实精神。在实用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大学生会更关注利益的取得,并且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利益。这就会使大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努力提高自己毕业时应有的相关能力。他们相信,要想让自己的生活富裕,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只有通过自己辛勤的努力。他们不会在象牙塔里固步自封,也不会空谈自己的理想,而是注意时时参加社会锻炼,提高交际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实用主义思想影响着大学生更加关注自己的切身利益,他们会为了自己的美好明天而努力拼搏。这有助于促进大学生脱离空泛理论的束缚,用更切实际的行动来改变现状。
第二,实用主义强化了大学生的效率意识。实用主义在强调取得利益的同时,也强调利益取得的时间问题,也即是效率問题。大学生也就越来越注重自己每一天的大学生活,他们会在大一的时候不同程度的制定自己的大学生活规划,有像大学四年毕业后是找工作还是继续升学的长期规划,也有像具体到每一学期、每一天的短期规划。他们会脚踏实地的完成自己的规划,希望在自己毕业之际能够有所收获。他们满怀激情的奔走于校园,充实的过着自己的大学生活,这也就带动了一些对大学生活迷茫的同学。使得大学生充满着忙碌的气息。有助于改善大学的学习氛围。
马克思主义伦理告诉我们看待问题要一分为二,即全面的看待问题。同样适用于看待实用主义问题。实用主义有其积极地影响,也就有其消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触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地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的确立是经过历史的检验和论证的。中国人民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中国前进的思想。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社会刚刚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思想文化领域方面出现严重的个人崇拜。在文革结束后,党中央首先召开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会议。此次会议有利于思想的解放。随之而来的开放政策,把全球有影响的思想迈进了中国的大门。当时的社会大家集体处于精神虚无、痛苦、挣扎、迷失、困惑、不知所以然。实用主义思潮在宣扬务实方面得到了当时人民的一致赞同。他们不会不会考虑什么思想路线是正确的,什么思想路线是错误的,关注点集中于什么是对自己发展有利的。这就导致了一部分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不能适应中国的社会发展,并产生了严重的怀疑。实用主义由此而触动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
第二,忽视人格的健全发展。实用主义的思想在人格发展方面的影响表现为重视现阶段的、具有实效性的学习技能发展,而忽略人格的全面发展。这种例子不胜枚举,有的同学只注重自己的智力发展,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而在道德行为上则远不如其他同学。这些人公开为自己的这种不正确价值做辩护说,现在的社会不看重谁的道德水平高低,毕业找工作时用人单位只会以成绩来决定是否录用。所以他们认为只要学习好,一切问题都是可以忽略的。在此思想观念的影响下,大学生会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只注重知识的积累,却放松对自己的道德要求,使校园这个本应充满高尚道德的神圣地方变得道德低下,这种影响也会影响到社会中去,从而降低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使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得不到有效保障。
第三,淡化人际关系,使整个社会越来越冷漠。实用主义也影响着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大学生受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会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对自己生活发展有利的人,有选择性的加以交往。在需要对方的时候百般“殷勤”,事情办成之后则关系淡化。当时人一方收到过此经历之后,便会看淡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导致在以后的为人处事方面采取同样的做法。如此循环往复,会使得整个社会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冷漠。例如学生中会出现,很多人都会有意的去和家长是什么官员的同学结交朋友,时不时的请他吃顿饭,以此希望能在学校或毕业之后该同学给予的一些帮助。这种思想在学生在校期间就有所发展,到毕业步入社会之后便会根深蒂固。影响了整个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四、应对实用主义消极影响的对策
第一,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得以运转,社会得以维持稳定的基本精神依托即是该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本质体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规定,是我们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是实现我国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它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的每个方面。由此可见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性。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后可以提高大学生自身的思想道德觉悟,在日常生活中努力按照核心体系的具体要求,提升自己的行为选择。这就有利于使大学生的行为日渐规范化,使得社会发展更加良性化。
第二,注重健全人格的培养。健全人格的养成要从小做起。家长扮演着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言谈举止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因此家长要注意自己在生活中的行为,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为他们健全人格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开端。学校是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场所。原因在于,孩子离家家庭到学校接受最为系统的知识教育,这种知识包含各个方面,既有自然知识又有思想意识方面的知识。孩子更容易接受刚刚接触到的新知识,因此要牢牢巩固正确思想对青少年的影响。使他们接受正确的思想教育,培养其健全的人格。社会在健全人格的发展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要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带动思想落后人的发展。为健全人格的培养提供社会基础。
第三,构建防御机制。学校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其中与学生联系最为密切的领导人便是辅导员。这就对辅导员工作做出了较高的要求。学校除了组织学生正常校园活动外,还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思想氛围。学校构建防御机制,可以从源头遏制不良思想对大学生的影响。良好的思想氛围有利于学生提高自身思想道德水平,更有利于思想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蝕。他们会对面临的各种思想文化作出客观的评价。最终选择正确的思想指导自己的日常生活。
我们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者,要辩证的看待实用主义思潮对我们的影响,能够做到吸收其精华、舍弃其糟粕。真正做到为我所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用。对错误思想做到预防和抵制,宣扬正确思想的引领作用。只有在树立了正确思想的情况下,研究其他各种思想才会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威廉·詹姆士.实用主义[M].孙瑞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31,66.
[2] 何海燕,李万斌.西方实用主义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延边大学学报,2008,(41):31.
[3] 周国丽,周彩蔽.实用主义思潮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2009,(3):37-38.
[4] 王芳丽.西方实用主义思潮对我国社会的影响及对策[J].消费导刊,2008,(3):191.
[5] 郑未,张娟,许鹏奎.社会思潮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5,(5):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