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5-01-08 15:27柴伟
中国经贸 2014年22期
关键词:会计核算事业单位问题

柴伟

【摘 要】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在经济发展和改革过程中需要不断规范和完善,这对事业单位的生存和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受到主观及客观等因素的影响,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还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会计核算工作面临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简述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目标及特点,对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中普遍存在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薄弱、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混乱以及会计人员素质亟待提升几方面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应重视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强化会计监督力度;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防范风险;改革创新职称任职资格考评机制、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促使会计核算更加规范。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规范措施

一、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紧迫性与现实意义

为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2012年相继出台了《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令第68号)、《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财政部令第72号)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会{2012}22号)(以下简称制度),自2013年1月1日在事业单位全面实施。修订后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体系较为全面、系统地规范了事业单位经济业务或事项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明确了会计核算的目标,加强了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事业单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收支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活动的业务范围呈多元化,科学、规范会计核算是适应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的要求。然而,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出现了一些错误或不当的会计方面的问题,一方面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会造成会计信息使用者对社会管理及经济决策失误;另一方面也会隐藏财务风险,造成国有资产损失,影响政府部门的公信力。

加强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规范性管理,有利于全面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是促进事业单位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目标与特点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事业单位财务状况、事业成果、预算执行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事业单位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社会管理、作出经济决策。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呈现以下主要特点。

1.逐步取消现金收付,实现会计核算信息化

国库集中支付和公务卡制度改革的实施,财务管理网络化的基本实现,会计工作逐渐摆脱了手工操作。利用网络化信息技术,完成单位资金核算业务、财政部门的审核批复、银行部门对资金的调拨结算、资金支付以及对资金使用监督检查等一系列工作。逐步实现了会计核算信息系统、银行零余额账户及财政零余额账户的无缝对接,整合了财政、银行和业务流程,实现数据实时采集、同步处理及全面共享。同时也大大拓宽了事业单位财务报告信息传播的内容,为信息使用者提供了高效、快捷的财务信息。财务人员也可以依靠网络终端在网上获取传输和存储数据,开展远程上缴、查账、预算申报、管理和审计等工作,从而提高了财务工作的效率和会计核算信息传播的及时性。

2.政府采购制度不断完善,规范国有资产管理

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采购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事业单位的经费来源大部分是财政性资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规定,资产配置涉及政府采购目录以内或规定限额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必须依法执行采购程序。国有资产的变动情况纳入财政监管,加大了国有资产的管理力度。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根据资产采购计划表或采购申请表,以及财政采购的批复,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会计核算对国有资产管理起到非常重要作用,推动了政府采购制度的完善,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三、当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尚存问题的剖析

1.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薄弱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是贯彻落实国家会计法规制度,会计工作依法有序地进行的保证。由于事业单位对会计基础规范工作重视不够,造成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薄弱,主要表现:(1)原始凭证比较混乱,凭单记录内容不完整、有些票据不真实、不合法,会计人员对原始票据缺乏专业审查、监督能力;(2)记账凭证信息不规范,摘要不详实,会计科目使用不统一,造成数据查询、预算分析等信息提取不准确;(3)票据使用混乱。财政票据、税务发票、往来收据,甚至到商店购买的票据在事业单位普遍使用,开具的内容五花八门,使用后票款核对、票据保管等方面存在漏洞。(4)会计监督职能缺失,如:对弄虚作假、严重违法的原始凭证,只要审批程序健全,会计人员都给予报销,容易助长“小金库”的形成和不良社会现象的产生。

2.固定资产核算管理环节混乱

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重要和难点,存在问题具有普遍性,主要表现在:(1)固定资产购入的会计分录不明晰。制度规定,购入时应同时做两笔分录:第一笔为:借记(固定资产)、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第二笔分录为:借(事业支出等)贷(银行存等)。在第一个分录中,可以看出固定资产与非流动资产基金同时增加,但看不出固定资产增加的途径是购入、自行建造、还是接受捐赠;同样,在第二笔分录中能够看出发生了一项事业支出,但一级科目中无法体现是怎样的一项支出,是购买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还是发生了其他支出,这样的账务处理不能清晰地反映购入资产的来龙去脉。(2)固定资产价值失真。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技术进步飞跃的形势下,固定资产更新速度加快;另外,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价值占事业单位资产的比重很大,事业单位普遍存有大量报废或接近报废的固定资产。但是,当前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不提折旧,固定资产的价值采用历史成本法核算,会计报告中仍以原始成本反映,严重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真实可靠的要求。(3)固定资产流失严重。如:长期不盘点,账实不符,丢失严重,重购轻管的现象普遍存在,制度缺失,管理不到位,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损毁、流失。

3.会计人员素质亟待提升

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结构近几年发生了很大变化,年轻化、高学历是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主要力量,他们具有文字处理能力强、计算机应用熟练等优势。但是,当前会计核算人员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首先,会计业务实操能力差,缺乏会计基本工作规范知识和技能,如:银行、现金账经常出现错误,记账规则、会计人员工作交接手续、会计档案管理等方面知识非常欠缺。其次,会计人员普遍缺少爱岗敬业精神和认真负责的责任意识,法制观念淡薄,如:对《会计法》的规定不熟悉,甚至不知道;对票据的审核不认真,出现假票报销等现象,由于会计人员法制观念和责任意识的缺失会给国家造成资金损失,也会助长了社会上腐败现象的蔓延。

四、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切实措施

1.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强化会计监督职能

(1)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事业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的会计岗位要求建立健全工作规范、责任制度和评价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制定业务流程手册。规范从原始凭单的审核、记账凭证到会计档案保管等各环节会计工作的全过程管理。

(2)依法规范各种票据的使用规定。事业单位也要定期对票据金额和账面金额进行核对,如:采用银行对账调节表的方式核对票、账金额,核对结果当事人签名并按会计档案进行保管。

(3)重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检查。国家有关部门应该根据经济形势变化,会计核算的新要求,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进行修订和完善,并要加强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监督指导,制订考核标准并定期检查。

(4)严格落实会计监督制度。单位领导是会计监督制度落实的推动者,事业单位要根据单位情况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会计人员法制观念的培训管理。公开财务有关信息,接受职工的监督,公开是目前最好的监督方式,也是提高会计基础工作质量和防范风险的有效途径。

2.加强固定资产的核算及管理,建立固定资产信息化管控系统

(1)为使购入固定资产的会计分录清晰、便于理解,增加资产同时首先应与资金的来源对应,这也是会计核算复式记账对应科目的要求。如:购入时第一笔分录应为:借记(固定资产)贷记(银行存款、零余额用款额度等)反映此固定资产用财政资金购入还是自有资金购入的,资金来源渠道,更能反映业务的事实;第二笔分录应为:借记(事业支出)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更好地说明这项支出的发生引起固定资产方面非流动资产基金的增加。此会计处理的调整,没有金额的变化,但可以使会计事项更加明晰,便于理解。

(2)为比较真实地反映固定资产价值,事业单位应当按照新制度的规定启用“累计折旧”科目,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还应根据技术发展和单位实际情况,加速折旧。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应定期或以财务报表形式报主管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审核、备案,规范固定资产折旧的管理,促使事业单位落实“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资产管理理念和原则,为事业单位进行成本核算、绩效考核提供可靠数据支持。

(3)建立固定资产信息化管控系统。事业单位应利用信息技术开发财务数据和固定资产实物一体化网络管理系统,并注重在工作中对开发的软件系统根据实际需要不断的改进、升级和完善。使管控系统能够及时提供单位固定资产全面信息,对固定资产从预算申报、购置信息、使用情况及处置全过程实行网络化管理,动态地掌握固定资产占有、使用状态。并严格落实内控制度的有关规定,定期实物盘点,并将盘点情况进行公示,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管理相结合,确保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信息真实可靠。

3.改革创新职称任职资格考评机制,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现行的会计职称任职资格考试制度经历了20多年,对提高会计人员的核算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当前任职资格考试制度形式已经不适应经济形势发展及会计人员结构变化的要求,急需要改革和创新。

(1)应考虑取消一证定终身的聘用机制,实行任职资格有效年限制。迫使会计人员拓宽、更新知识,不断学习,适应经济形势发展及岗位变化需要。

(2)取消会计及相关专业硕士毕业不用参加会计初级职称考试的规定。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应用型人才培养还很欠缺,会计基础工作是做好会计核算的基本保证,会计初级职称考试是对会计人员基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应用能力的考察,可以使高学历人员打实会计基础知识,尽快适应实际工作需要,参加会计初级职称考试是一种非常必要的形式。

(3)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培训。大力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认真负责、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原则、提高技能的职业精神。会计人员因失职、渎职造成损失的,应依法进行处置,落实《会计法》相关规定,强化会计人员的法制观念和责任意识,并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情况应纳入单位职称任职聘用的首要条件。总之,会计人员素质提升是会计核算目标实现有力地保证。

参考文献:

[1]董林.《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条文释义[M].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3:2

[2]王君.浅析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 (8)

[3]乔春华.《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设计的若干问题探析[J].会计之友(上旬刊),2009 (11).

[4]侯迎新.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一点意见及建议[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

[5]傅荣.浅谈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师 ,2013(18)

[6]于影.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J].商业经济,2013(7)

猜你喜欢
会计核算事业单位问题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的难点与重点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若干问题探讨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营改增”后运费的会计核算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