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宝华 吴红星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122-02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和教学硬件设施的改进,我们看到教师越来越多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日常的教学活动,这种变化无疑给传统的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多媒体进入课堂教学,毕竟只是作为一种辅助工具。目前,许多课堂对多媒体的使用尚处于“初级阶段”,其开发与使用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教师成了“电脑操作员”,学生成了屏幕前的看客与听众,从而影响了正常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当前课堂教学中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使用误区。
一、多媒体使用的误区
多媒体是现今学校教学中最重要的现代科技手段,具有生动、形象、直观、全面调动学生感觉器官的特点,同时,也具有超越有限的教学时空的特点,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课程资源,丰富学生的感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明显效果。但是,在课件制作和现实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误区。
1、简单地把多媒体作为黑板的替代品
我们经常看到有的教师常常是把平时应该板书的内容全部搬上了多媒体,整节课没有亲自板书。这种做法失去了教师书写的示范作用,教师的个性难以发挥。
2、课件过于花哨,杂而不精
有的教师认为课件越漂亮越好,于是过于重视课件的观赏性,导致课件颜色过多,背景过于复杂,整堂课课件画面变化频繁,其结果极易使学生的注意力放在对画面的欣赏上,而忽视知识和能力的接受和培养。语文课是语言实践课,这个本质特征要求一切教学手段都必须以语言活动为主体,以语言媒介为中心,而不是相反。借助任何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最后还都必须落实到课文的语言文字上去。
3、忽略师生对话,造成师生“感情冷漠”
文章不是无情物,师生俱是有情人。有的教师的多媒体课往往是这种模式:教师把指令输送到多媒体,然后让学生通过多媒体画面进行思考、学习,然后教师又通过多媒体画面来提供答案。这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发挥语文人文特点,忽略了教师生动的演示作用和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交流的能力培养。语文课堂教学应当是人情味很浓的人文化的教学,师生间的关系应是一种和谐的人性关系,而这个冷若冰霜的多媒体往往会割裂师生间的感情纽带,进行多媒体教学变成了进行多媒体演示。
4、答案单一,课堂简单划一
由于教师事前已经把答案输入计算机,教师为了求得“最佳”答案,让学生的回答尽可能与自己一致,就会想方设法把学生往既定的思路引导,其结果把应该是活泼丰富、学生主体的课堂变成“惟师独尊”的一言堂。这样,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就被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在课件的影响下也只是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就像一颗果树还没有开花就已经结了果,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
5、以视听代替朗读
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视听等感官需求,激发了学生对多媒体课的极大兴趣。于是,很多教师便在这一方面大做文章,在课件中集中了大量声音和图像信息,并在课堂上充分运用,但课堂上学生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读书声越来越小,很多非语文学科的教师在听了语文课之后都会说:我们的语文课已越来越不像语文课。很多课文,特别是经典散文,需要我们慢慢去咀嚼、品味,语言的朦胧、模糊美如果用具体、生动的画面去代替,会破坏作者给我们创设的美妙意境,这种偏差对我们的语文教学造成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忽视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在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审美能力培养方面存在一定缺陷。
二、对策
对于多媒体辅助教学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我们应该更努力地寻求它和传统教学手段的最佳结合点,扬长避短,真正发挥其优点。
1、各取所需,物尽其用
在运用多媒体的同时,其他常规媒体的许多特色功能也不能一概否定,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特点选好用足合适的教学媒体。
(1)用在疑难处。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受人工操作和现场条件的限制,有些知识的理解、难点的突破用投影、学具操作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而利用多媒体来演示,把课文内容变为直观、形象的画面就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如教《麻雀》一文,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老麻雀对小麻雀的爱,同时也能领悟到爱的伟大、文中深藏的哲理内蕴,笔者设计了这样的画面:在一陣狂风中,一只小麻雀从摇摆的树枝上掉到了地上,这时一条狗跑了过来,对着小麻雀看了看,贪婪地张开大嘴。突然,一只老麻雀快速冲下来,挡在狗的前面,不停地扇动着翅膀,保护着小麻雀。在生动形象的动感画面显现的同时配以恰当的解说,不但使学生获得审美上的愉悦,而且加深了对文章中心、文章哲理的理解。
(2)用在“不可言传”处。在课文阅读教学中,我们会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时对课文情境的体会“妙不可言”,只能意会,不可言传。这时语言显得苍白无力,传统的“教育者——教育对象”模式遇到了挑战。这时,必须采取“教育者——教育媒体——教育对象”这种新的教学方式方能把不能言明的“妙处”通过电化教学传达给学生。
(3)用在激发灵感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适当地运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的灵感,引导学生打开说话的天窗。例如,在教学《骆驼和羊》一课时,笔者先让学生看动画课件,引导学生观察骆驼和羊去找老牛评理时,老牛说它们两个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而没有看到自己的短处时,骆驼和羊会怎么想,鼓励学生发言,使他们更深刻地理解课文。
2、以生为主,优化设计
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在课件结构上尽可能地使用多元化的超级链接,将教学过程变“线性结构”为“网络结构”,增强课件的交互性、可逆性,使课件的流程能根据教学实际随时调取,同时考虑到各个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反馈情况。条件允许的话,还可增加课件的智能化。
3、素材共享,优势互补
教师要在平时应注意素材的积累,发现相关的素材应及时分门别类的加以保存,同时还要打破学科的界限,实现资源共享,只要合适,就要为我所用。
总之,多媒体不仅能为课堂添光增彩,而且往往会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多媒体手段能否发挥作用,关键在于如何恰到好处的使用。只有明确语文课堂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误区,把握运用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原则,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