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廊医生”事件背后

2015-01-08 21:49杜林杰
新西部 2014年5期
关键词:绵阳市走廊医疗

杜林杰

在医院的走廊上,她一坐就是两年多的时间。有人说她是体制的叛逆者,是悲壮的“反腐斗士”;也有人说她是胡言乱语的攀诬者,是为一己私利绑架舆论的疯子。

恩怨,纠葛,42次举报,10份调查结果,媒体多方位的报道,将“走廊医生”兰越峰与她所在的绵阳市人民医院共同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80天。

兰越峰清楚地数着自己在走廊“抗议”的日子。

2014年5月6日,绵阳市人民医院职工代表大会88位职工代表一致举手表决通过了“与兰越峰医生解除聘用合同”的决定。

兰越峰,1993年进入绵阳市人民医院工作,曾任超声科主任。2012年3月15日,因拒不接受医院对自己“待岗学习”的处罚,院方又锁了办公室,兰越峰无处可去,成为了一名“走廊医生”。

2013年,一篇名为《“疯子”医生》的报道,让兰越峰名扬天下。

十年纠葛

2010年6月13日,有人从兰越峰主管的超声科里搬出设备,她阻挡未果,便身着工作服跑到楼下大厅下跪,高举白纸上书“绵阳市人民医院是最差医院”,口中喊着“人民医院是杀人医院,医生都杀人的”等言论。

从监控录像看,当时有不少群众围观,议论纷纷。而且,当日兰越峰为病人出具的超声检查报告单上,赫然写着“请呼吁:绵阳市人民医院是全国最差医院。无法无天”、“绵阳市妇产中心名不符实”字样。

其实,兰越峰与医院积怨已深,“6·13”事件,只是一个爆发点。

早在2003年4月17日,初任功能科(后改为超声科)主任的兰越峰,认为医院对其绩效工资考核不公平,率领员工罢工,被院方暂停主任职务。随后,兰越峰将价值40余万元的5个彩超和黑白超探头藏匿,次日警方介入调查追回。

面对媒体采访,兰越峰多次提到一位53岁的病人。2009年5月,临床医生给这位静脉曲张的患者开出一份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手术单。兰越峰认为,下肢手术根本不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于是她找医院领导反映此事,在争执中,兰越峰与副院长以及医教科科长发生肢体冲突。

2010年3月,灾后援建的彩超设备到位,财务人员拿了三张价格发票让兰越峰签字,其中有一台价格为235万元的进口730expert彩超机。她认为,这是一个低端的“仓库老款”,价值最多一百五六十万元左右。由于对这批设备有疑问,她拒绝在出库单上签字。

2010年6月,医院不顾兰越峰反对,决定将超声科分为门诊B超室和妇产科中心B超室。院方说,这次分科,是因为兰越峰作为科主任,经常不配合执行工作,只好分出去一部分。而兰越峰则认为,这是院方对她的“打击报复”。

然后,便有了6月13日的那一幕。

次日,兰越峰就分科一事,第一次到卫生局上访,从此开始了长达两年多的上访历程。而人民医院就此事展开讨论,汇总意见的第一条赫然写道,“兰越峰砸医院的牌子,医院就应砸她的饭碗。”

同年6月30日,涪城区卫生局在医院组织活动,兰越峰试图“冲击会场”,被保安强行拖出。8月9日,在人民医院新员工岗前培训见面会上,兰越峰面斥院长王彦铭为“王保长”。12月,涪城区卫生局调查认为绵阳市人民医院分科条件不成熟,责成合并。12月15日,人民医院中层干部、职工代表、超生科全体职工62人对合并后的超声科主任进行公推直选,兰越峰落选,便认为这次选举是院方的迫害,违规而且有失公正,于是继续上访。

2011年4月12日,医院迫于压力,为兰越峰设立医技办主任一职。然而这并不是兰越峰的诉求,她的上访也没有停止。

2012年2月17日,医院聘任兰越峰为超声科主任,但兰越峰却提出原主任必须留在自己的科室做普通医生。医院拒绝要求,兰越峰便不同意上岗。

几天后,医院宣布取消对兰越峰的聘任,并给予其“待岗学习”的处罚,兰越峰拒不接受。同年3月15日,院方换了超声科的门锁,兰越峰无处可去,开始每天坐在医院走廊里“上班”。

走廊争端

和医院交锋两年多,兰越峰向中纪委、四川省纪委、省长信箱、绵阳市领导信箱、涪城区领导信箱等部门投信反映医院问题42次。主要反映问题有:个人受到不公正待遇、院长王彦铭个人贪污和涉黑涉恶、绵阳市人民医院管理混乱、灾后缓建设备乱买乱用乱收费、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调查不公正,等等。

各级部门多次介入调查,出具10份调查报告,医院通过博客发布了10篇公开说明,媒体的报道更是从未间断。双方观点越来越清晰,是非曲直却越来越模糊。

绵阳市人民医院的职工们认为,部分媒体偏听偏信,将兰越峰塑造成“良心医生”、“悲剧英雄”。而事实上,兰越峰最初上访只是个人诉求:恢复她超声科主任职务;让前夫和她复婚。如今却裹挟舆论,调动民间情绪,给医疗工作者和医院抹黑。他们觉得委屈,“我们坚守岗位成了黑心医生,她常年不工作却是英雄?”

兰越峰与她的支持者却认为,她是为了价值观在抗争—对医院和医生而言,病人利益比经济利益重要。虽然兰越峰曾是医疗乱象的利益既得者,但是如今她决定与之斗争到底。不论初心如何,她多次举报医院贪腐、过度医疗是事实。医院自身并不清白,否则为何多次妥协,对兰越峰三任三免。这分明是为了平息事态,也说明了院方的心虚。

2014年1月19日,兰越峰一直声讨的绵阳市人民医院院长王彦铭因涉嫌违纪被调查的消息一出,似乎证实了兰越峰对院领导举报不虚。

然而,舆论最关心的问题,还是医院倒底有没有“过度医疗”。

兰越峰说,经常会有人因为一些小毛病到医院,医生会先让患者住院,然后出具一些显示患有重病的检查结果。几日后会有医生告知患者已治愈,然后再出具正常的检查报告。兰越峰并不违言,她是体制的受益者,在待岗之前,每年的收入都有10多万元。她说,她在不断地降低自己的道德底线,会配合医院,凭空给病人写上一些问题。endprint

但是,2014年2月22日,绵阳市涪城区纪委、监察局、卫生局等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公布“走廊医生”事件的第十次调查结果:经过多方收集资料、走访核对,同前九次一样,并未证实绵阳市人民医院具体医疗行为存在违反诊疗规范和医疗卫生行业相关规定的情况。关于兰越峰反映的绵阳市人民医院收入“井喷式跨越增长”问题,调查组经分析后认为,该院医疗收入增长与“过度医疗”问题不具有密切关联性。

这并不能令兰越峰信服。她认为,调查组也参与了对她的迫害。而且这份调查不是对她举报内容的回应,“而是回避”。

兰越峰说,自己反映了三方面的问题,包括绵阳市人民医院原院长王彦铭的腐败问题、医院的医疗乱象问题、自己“被迫害”问题,但调查报告并没有全部回答。

2011年至今,兰越峰和绵阳市人民医院一直通过微博、博客等方式隔空对话。2014年2月25日,医院发布了第十封致网友的公开信,并附有医院职工签名,内容直斥兰越峰为迎合公众对“过度医疗”的反感,“谎话连篇,不断捏造事实。”而在以前的公开信中,也多次对兰越峰反映的问题做出回应。

两败俱伤

兰越峰最初出现在大众面前的形象,是一个正直又果敢的人。身为医疗体制的既得利益者,她勇于转身,揭发医院的腐败和唯利是图,孤身一人对抗医疗体制下的不合理存在。而站在兰越峰对立面的绵阳市人民医院,便成了只言利不言义的体制怪物,医院的职工们就是无良医生,他们为了利益,上下联手阻止兰越峰揭露“潜规则”。

但是随着更多媒体多方位的关注和报道,兰越峰的个人形象丰富了起来,整个事件也变得复杂。兰越峰偏执鲁莽的性格、最初上访乃是因为个人诉求、并不可靠的证据、医院为了和谐稳定多次妥协、职工们冤屈无处诉……终于把层层矛盾,搅和成了一盆浑水。

确定的是,这是两败俱伤的局面。

在媒体的高度关注下,医院不得不面对外界的怀疑和嘲讽。职工们承受着很大压力,正常工作也受到影响。

涪城区卫生局一名干部回忆:“我感觉那段时间,整个医院都被弄得有点神经质,医生们生怕在诊断上存在一丁点马虎。”

有的病人明确表示了对医院的不信任:“电视都曝光了你们。”

甚至有人拨打120急救电话,听到是人民医院来出诊,就死活不去。

而兰越峰则失去了安稳的生活和幸福的家庭。

兰越峰的爱人何军是绵阳市人民医院CT室主任,二人既是同学又是同事。兰越峰身体不好,生活能力也差,何军一直无怨无悔地照顾着她。结婚24年,两人感情一直很好。

兰越峰与医院关系恶化,何军夹在其中十分尴尬,而且被无辜牵连。2003年兰越峰和医院的矛盾,就曾导致何军被免职。后来何军也认为妻子“疯了”,在和兰越峰的相处中,表现出来很恐惧,这让兰越峰很伤心,最终提出了离婚。

再起波澜

2014年2月19日,绵阳市人民医院100多名医务人员上街罢工,要求医院开除兰越峰。

事件的导火索是绵阳卫生主管部门2月8日发文,要摘去“绵阳市人民医院”牌子,更名为“涪城区人民医院”,不少人认为这是医院的“降级”。再加上医院从“二甲”升“三乙”的评级中落选的事情,让医院的不少职工认为,都是因为兰越峰的闹腾,令医院的名誉受损,让他们的努力付诸东流。于是群情激奋,走上街头。

兰越峰却认为,“同室操戈”只是因为她爆光了医院的潜规则,挡到了一部分人的财路。她说,“医院名誉损失,是王彦铭造成的,不少人现在把怨气撒到我头上。”兰越峰称,自己将冷静对待同事的过激行为,“不能因为他们闹,就改变了真相”。

尽管医院强调,不会因职工闹一场,就改变原则开除一个人,但是兰越峰还是在数日后被开除了。

2014年5月7日,是兰越峰被“全票开除”的第二天,她依然穿着工作服反复在医院的公共区域和办公区域出现。她并未在解聘书上签字,认为医院对她的解聘只是单方面的,是无效的。对来劝离她的工作人员,她大声喊道:“不是你说我不是人民医院的医生就不是,我永远是人民医院的医生。”当日,兰越峰在微博上说:“我是绵阳市人民医院的正式员工。不会为一张废纸改变什么。”

如今的兰越峰丢了工作,家庭也支离破碎。可她说自己并不后悔,反而很高兴没有被磨难击倒,“这五年我过得很好,我没有愧对我的良知。”

而医院为了兰越峰,特意成立人文关怀小组,派人提着水果和礼物上门做工作,请吃饭,陪打麻将,请她的亲人做疏通。以兰越峰软硬不吃的性子,他们也不知道要劝到哪一天才算完。

关于将来的打算,兰越峰说:事情没有结束,升级的、有希望的战斗刚刚开始。“这次若有正式的文件解聘我,我可以走另外的途径,包括法律途径。现在我每月的生活只用200元钱,吃100,用100。其它钱都存起来,准备请一个全国最好的律师。”

她说,在这段时间受到了很多朋友和陌生人的经济援助,她希望将来能设置“走廊医生基金”,帮助像她一样的医生。

有评论指出,尽管“走廊医生”的事实真相已经被还原,但不少人还是宁愿用之前的印象来看待她,原因就在于现今的医疗腐败已经让公众深恶痛绝。不管事实如何,“走廊医生”已经被赋予了符号化的意义,它已经从当事者的躯壳当中被剥离出来,所代表的不再是一个个体,而是人们对遏制医疗腐败乱象的期待。

“走廊医生”的故事仍在继续。endprint

猜你喜欢
绵阳市走廊医疗
神奇的走廊
科创走廊“乘风起”
医疗垃圾包括哪些?医疗垃圾运到哪里,如何处置?
ГОРОДА-ПОБРАТИМЫ ПОМОГАЮТ ХАРБИНУ В БЕДЕ俄友好城市向哈尔滨捐赠医疗物资
母亲河生态大走廊
别有“洞”天
遇到疾病,如何医疗
医疗服务Ⅱ个股表现
在走廊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