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 睿
(西安市交通运输管理处,西安 710001)
交通运输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市场经济体制使我国经济发展迈入了新的阶段,在此背景下,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如何使交通运输经济走出发展的困境,紧跟国民经济发展的步伐,已成为交通运输行业普遍关注的问题。下面就当前我国交通运输经济面临的挑战展开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仍未摆脱非平衡发展的传统经济模式,即优先发展部分产业,再借由这些产业的力量带动其他产业经济发展,这种将经济发展划分为各个功能、各个区域的经济模式,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式来看很难改变,并且在将来较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1]。交通运输是物资流通的唯一渠道,为了使运输服务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运输产业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降低行业成本,提高专业化水平,以应对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发展挑战,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经济模式,摆脱当前交通运输经济面临的技术困境。
交通运输不够畅通、便利,就要开通更多的运输线路来缓解,也就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资金问题是当前交通运输经济发展桎梏。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不断加快,市场竞争日趋加剧,致使建设原材料的价格一路上涨,人力成本也逐年提高。在各一种因素综合影响下,交通运输建设的资金较为吃紧;另一方面,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十分不平衡,造成了不同区域交通运输资金投入的力度有所差异,各区域交通运输发展的程度较为失衡。在资金方面,我国交通部门虽已投入重金,但就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来看,实乃杯水车薪。
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人们带来了更为优越的生活环境,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日渐提高,对交通运输服务的需求也有所转变。但由于资金和成本方面的制约,交通运输经济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基础设施有待改善、人员文化水平有待提高、服务管理方面有待改进、个性化服务有待加强等,这些问题使运输行业提供的服务向同质化的方向愈走愈远,最终影响到交通运输产业的经济效益。
安全是交通运输产业极为关注的问题,它涉及到公民的人身安全和切身利益。近年来,由于运输行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因素,铁路、公路交通发生的安全事故较多,使消费者对交通运输产生诸多质疑,对交通运输经济发展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就这些安全事故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事故产生的原因并非全部归结在当事人身上,交通运输管理不力也是事故产生的原因之一[2]。我国交通运输管理存在体制不完善、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十分不协调。因此,为使交通运输经济能够步入发展的快车道,交通管理体制的调整已刻不容缓。
资金是我国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交通运输经济要健康、有序的发展,成本控制必不可少。交通运输行业的成本控制应多管齐下,从各个相关的行业着手,多行业联动共同控制成本,才能使成本控制落到实处。交通运输经济的成本控制,应建立相应的财务管理机制。财务部门是成本控制的组织者和监督者,通过财务部门对资金分配、预算进行评价管理,全面落实成本管理,为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奠定财务基础。
除降低成本外,资金问题还应通过拓宽融资渠道、建立稳定的资金保障供应机制等方面来解决。要做到多渠道的资金筹集,应该由政府牵头负责,建立好运用于公路建设的转向资金设置,这是最需要解决的直接问题。交通道路网络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属于公共物品,公共物品的建设主体就应当承担公路交通网络的投资、建设和养护等工作,各级政府也要协调合作,合理建设城乡协调的交通运输网络,确保城乡之间的道路协调发展。
交通运输经济也具备消费属性,消费者在发生购买行为时,希望得到相应等值的服务。因此,交通运输经济应提升服务的水平,为消费提供优质、舒适的个性化服务,使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3]。但是,就我国目前交通运输的发展程度来看,个性化服务的提供也应量力而行,不能一味注重个性化服务,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从而影响运输设施的建设。
交通运输事故在我国呈现连年上升的趋势,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威胁,因此,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应时时警惕、刻刻提防,力求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针对安全管理的问题,交通运输部门内部应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管理,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熟练专业技能,加大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力度;对运营单位应注重考核方面的管理,制定货运客运准入制度,并监督执行;从服务功能上提高交通运输的安全性,从源头上根除运输中的不安全因子,全面提升服务和安全管理能力,实现交通运输的安全运营。
综上所述,交通运输经济对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具有一定影响,交通运输是我国各区域之间衔接的纽带,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加强对交通运输的建设和管理、改革运行体制、提高服务水平,才能真正发挥交通运输的功能,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1]赵娟,周健,武丽.对部级交通运输经济运行分析工作的认识与思考[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2(7):125-126.
[2]吴亚琳.促进衡水区域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思考[J].中国外资,2012(4):211-212.
[3]金愚,欧国立.运输经济理论研究评述[J].生产力研究,2010(9):30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