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下游铜陵东港航道开通公用航道可行性分析

2015-01-08 00:00林强
水运管理 2014年12期

林强

【摘 要】 从铜陵东港航道的自然条件出发,通过对不同年份河床演变分析、航道尺度核查及水位统计分析,提出水道开放公用航道的可行性及开通方案,为水道后续开通工程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按照现有的自然条件并考虑利用一定的水位,铜陵东港具备开通一定等级航道的条件,建议在开通公用航道试运行期时按枯水期通航3 000吨级江海船,中、洪水期按通航5 000吨级江海船的要求确定航道维护尺度。

【关键词】 铜陵东港航道;公用航道;航道尺度

0 引 言

长江干线安徽省境内俗称“八百里皖江”。皖江黄金水道已成为安徽沿江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和沿江产业带形成的重要支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纽带,是沿江综合运输通道的核心组成部分。[1-3]

铜陵市是安徽省重要的工业、港口城市,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位居安徽省前列。铜陵港是铜陵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依托和重要平台,具有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货物集疏运快捷、便利,市场辐射地域广阔,是安徽省重点建设的港口之一。

铜陵东港航道位于长江下游土桥水道成德洲右汊,水道内分布有铜陵港重点发展的笠帽山港区。2009年底,在长江航道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东港航道的下段开通为铜陵港进港专用航道,确保大型船舶到达国家级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码头的需要,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近年来,随着铜陵港的高速发展,对航道通航能力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为了提高铜陵东港航道通过能力,提高铜陵港的港口航运效益,同时也为缓解成德洲左汊主航道通航压力,开通铜陵东港航道为公用航道十分必要。

本文从铜陵东港航道的自然条件出发,通过对不同年份河床演变分析、航道尺度核查及水位统计分析,提出水道开放、开通的可行性方案。

1 铜陵东港航道概况

铜陵东港航道位于长江下游铜陵河段,其上游为大通河段。铜陵港以下江流被成德洲分成左右两汊。左汊土桥水道为主汊主航道,全长约24 km。右汊为成德洲东港,又称铜陵东港航道,上起铜陵港6号码头,下至坝根头,长约21.5 km,河道微弯,河床进、出口高,中间低;其上段牛头山至牛帽山一带河道宽约830 m,水深为10 m左右;中段牛帽山至新沟一带河道较窄,宽度约为520 m,水深达左右;下段新沟以下河道较宽,最宽达 m,且河床相对较高,多数年份水深不足6 m。

2009年12月23日,铜陵东港航道下段受铜陵市港口管理局委托,开辟了铜陵港笠帽山港区进港专用航道(航道维护起讫点为铜陵市循环园水厂取水口至成德洲下口,维护里程9.5 km),维护宽度为200 m,最小不低于150 m,维护水深与主航道分月维护水深一致。铜陵东港航道上段长期以来未设标开放。

铜陵东港航道内布置有铜陵港长湖滩、扫把沟港区及笠帽山港区,其中,笠帽山港区主要功能是为铜陵市、铜陵市经济开发区及循环经济工业园、沿江的矿产及其他物资提供运输服务,是铜陵港今后重点发展的港区之一。笠帽山港区目前已建成的最大码头为5 000吨级。

铜陵东港航道通航船舶主要为进出铜陵港港区的船舶以及一些过境船舶。船舶按各自靠右航行原则实行分边通航。[4-5]

2 航道演变情况

2.1 分流比变化

历史资料表明,长期以来,成德洲汊道稳定性较高,2004年以前左右两汊分流比变化不大,其左主右支的分流形势维持长达半个多世纪。2004―2009年,左汊分流比仅占46.2%~52.6%,较1998年以前高、低水位的分流比减小约10个百分点。目前,分流比左汊仅略大于右汊,2006年、2009年枯水期甚至出现分流比左汊小于右汊的情况。

由于左汊处于有利的迎流态势,其分流比在高水位时略大于低水位时,而且左汊又是本水道泥沙输移的主要通道,其分沙比大于分流比,因此,这种分流、分沙特性有利于本水道主、支汊地位的长期稳定。

2.2 深泓变化

铜陵东港航道右岸新沟以上沿江受牛帽山、十里长山等山丘控制,河道相对较窄,深泓没有较大的摆动空间,多年来基本保持稳定状态;新沟以下,随着章家洲头左缘的冲刷崩退,河道不断展宽,在出口形成新洲,且新洲不断向右、向下淤长,深泓频繁摆动。1986―2012年,下段深泓总体呈右移之势,最大摆动近180 m。

2.3 10 m深槽变化

铜陵东港航道中、上段(新沟以上)10 m等深线常年贯通。1986―2000年,10 m深槽整体呈左摆趋势,最大摆幅约150 m,深槽宽度变化不大;2000―2008年,10 m深槽整体呈冲刷右摆趋势,最大摆幅约250 m,深槽宽度有所增加;2008―2012年,10 m深槽整体变化不大。下段(新沟以下)10 m等深线多年来均不贯通。

2.4 5 m深槽变化

铜陵东港航道中、上段5 m等深线常年贯通。2000―2005年,5 m深槽左边线右摆200~300 m,其余年份整体变化不大。

航道下段受水道出口右侧边滩的影响,5 m等深线变化较为频繁。1986年,下段5 m等深线贯通,宽度为200 m;1986―1992年,下段逐渐淤积,到1992年5 m等深线处有600 m不通;1992―2000年下段开始逐渐发展,到2000年5 m等深线贯通,宽度约160 m;2000―2005年,下段继续发展,到2005年5 m等深线宽度达到400 m左右;2005―2008年,下段整体变化不大,5 m等深线宽度基本维持在400 m左右;2008―2012年,下段出口边滩局部冲刷,5 m等深线最大展宽约150 m(见图1)。

图1 铜陵东港航道下段5 m等深线变化

3 开通公用航道的可行性分析

3.1 航道条件分析

为充分了解铜陵东港航道条件及其变化规律,本文选取铜陵东港航道历年测图,对新沟以上河段(中、上段)核查6 m等深线和7 m等深线情况,新沟以下河段(下段)核查5 m等深线和6 m等深线情况(见表1)。如果等深线贯通,则统计贯通的最小宽度;如果等深线不贯通,则统计等深线断开距离。

表1 铜陵东港航道核查情况m

从表1可以看出,铜陵东港航道中、上段历年来航道条件较好且较为稳定,7 m等深线宽度基本在300 m以上,6 m等深线宽度基本在350 m以上;下段在2000年以前航道条件较差,6 m等深线和等深线基本不贯通,在2000年后航道条件开始逐渐改善,6 m等深线和5 m等深线贯通;自2005年以来,6 m等深线宽度基本维持在270 m以上,等深线宽度基本维持在300 m以上。

3.2 水位利用分析

水道周边无常年水位站,因此,选取邻近的芜湖水位站数据进行水位分析。选取芜湖水位站近20多年的日最低水位统计资料,将水位分为枯水期(12月和次年1月、2月、3月)、中水期(4月、5月、10月、11月)、洪水期(6月、7月、8月、9月)共3个阶段,统计在95%和98%保证率情况下的水位可利用情况。

结果表明,航道枯水期可利用的水位较小,中水期可利用1~1.5 m的水位,洪水期可利用2~3 m的水位。

3.3 综合分析

从以上分析可知,按照现有的航道自然条件并考虑利用一定的水位,铜陵东港航道具备开通一定等级航道的条件。

4 开通方案

4.1 开通起讫点

铜陵东港航道开通起点为铜陵港6号码头,终点为坝根头,长约21.5 km。

4.2 航道维护尺度

4.2.1 航道标准尺度计算

4.2.1.1 设计代表船型

根据《铜陵港总体规划》及笠帽山港区近岸水深情况分段布置,总体设计以~吨级船型为主力,少量适当配套500~吨级船型。

目前,笠帽山港区已建的较大码头有铜陵有色金园码头(2个吨级泊位和2个吨级泊位)和铜陵新亚星焦化有限公司码头(3个吨级散货泊位和1个吨级件杂货泊位)。根据笠帽山港区规划和该港区已建码头情况,结合目前主航道维护尺度,经研究比较确定吨级江海船为铜陵东港航道的设计代表船型,吨级江海船为兼顾船型。具体船型尺度见表2。

表2 设计船型尺度m

4.2.1.2 航道水深

根据《内河通航标准》,航道水深计算公式为

H=T+△H(1)

式中:H为航道水深,m;T为航道吃水,m;△H为富余水深,m。

取富余水深0.4 m,可得出:按设计代表船型计算,航道水深为4.4 m;按兼顾船型计算,航道水深为5.0 m。

4.2.1.3 航道宽度

考虑到铜陵东港航道设计代表船型为江海船,因此,按照《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要求计算航道宽度。双向通航航道宽度为

W=2A + b + 2c(2)

A=n (L sin + B)(3)

式中:W为航道有效宽度,m;A为航迹带宽度,m;n为船舶漂移倍数,取1.5; 为风流压偏角,(€埃?€埃籦为船舶间富余宽度,m,取设计船宽B;c为船舶与航道底边间的富余宽度,m,取B;L为设计船长,m; B为设计船宽,m。

按设计代表船型计算,航道宽度为116 m,按兼顾船型计算,航道宽度为128 m,因此,取航道宽度为150 m。

4.2.2 航道维护尺度确定

4.2.2.1 制定原则

(1)在近期不考虑实施重大整治工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自然条件确定航道维护尺度;

(2)根据沿江经济、港口发展及运输船型现状,并结合支流航道发展规划制定维护尺度;

(3)按满足铜陵东港公用航道通航的需求,本着积极稳妥、安全可靠、逐步推进的原则制定航道维护尺度;

(4)与长江下游现有副航道维护尺度协调一致的原则。

4.2.2.2 航道维护水深

考虑到铜陵东港航道下段历来航道条件较差,虽然近年来有所改善,但尚不稳定。同时,目前土桥水道航道整治一期工程正在进行,“十二五”期可能还将进行二期整治工程,工程可能会对成德洲汊道未来河床演变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考虑到铜陵东港航道历来航道条件较差以及未来的演变发展存在不确定性,现阶段不宜将航道维护水深制定过高。

综合考虑水道现有航道条件及航道标准尺度计算结果,建议铜陵东港航道在开通公用航道时按枯水期通航吨级江海船,中、洪水期通航吨级江海船的要求确定航道维护水深,具体方案如下:枯水期(11月至次年4月)与该河段副航道一致,即实际维护水深4.5 m;中洪水期(5月至10月)实际维护水深5.0 m。

4.2.2.3 航道维护宽度

从水道航道条件分析看,5 m等深线宽度基本在300 m以上,能满足设计代表船型和兼顾船型双向通航的要求,但考虑到水道中部河床右岸为铜陵港港区,码头伸出较多,对航道布置影响较大,出于船舶通航和码头运营安全的考虑,取航道维护宽度150 m,有条件河段可适当放宽。

4.2.2.4 航道弯曲半径及其他维护情况

根据长江下游对航道弯曲半径的要求,航道弯曲半径取 m。

铜陵东港航道下段仍按目前专用航道进行维护。当遇到特殊水文年或出现河道剧烈变化而难以保证航道尺度时,将根据实际情况降低航道维护尺度或按实际水深进行维护。

4.3 航标配布设计

该水道航标配布类别为一类配布,在重点位置双侧连续设标,设标间距为2~2.5 km,主要采用浮标标识航道界限,初步估算需配布浮标24座,其中,10 m单船20座,15 m灯船4座。

5 结 语

(1)铜陵东港航道在2000年以前航道条件较差,5 m等深线处多次不通;在2000年以后航道条件有一定改善,5 m等深线处宽度基本维持在300 m以上。按照现有的航道自然条件并考虑利用一定的水位,铜陵东港航道具备开通一定等级航道的条件。

(2)考虑到铜陵东港航道下段历史航道条件较差,虽然近年来有所改善,但仍不稳定,本着积极稳妥、安全可靠、逐步推进的原则,按满足铜陵东港公用航道通航的需求,建议在开通公用航道试运行期时按枯水期通航吨级江海船,中、洪水期通航吨级江海船的要求确定航道维护尺度。

参考文献:

[1] 刘长俭.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的建议[J].水运管理,2011(3):8-10.

[2] 潘文达,潘思延.长江水运物流对区域经济贡献的量化分析[J].水运工程,2011(5):7-12,39.

[3] 何远成,董千里.长江水运战略地位研究[J].交通企业管理,2008(12):36-37.

[4] 江凌,吴翠微,杨利红.长江下游土桥水道碍航特性及整治措施研究[J].人民长江,2011(4):16-19,49.

[5] 陈勇保.关于开通成德洲东港为深水航道的探讨[A].桥区船舶航行安全与管理论文集,2010(2):9-10.

表1 铜陵东港航道核查情况m

从表1可以看出,铜陵东港航道中、上段历年来航道条件较好且较为稳定,7 m等深线宽度基本在300 m以上,6 m等深线宽度基本在350 m以上;下段在2000年以前航道条件较差,6 m等深线和等深线基本不贯通,在2000年后航道条件开始逐渐改善,6 m等深线和5 m等深线贯通;自2005年以来,6 m等深线宽度基本维持在270 m以上,等深线宽度基本维持在300 m以上。

3.2 水位利用分析

水道周边无常年水位站,因此,选取邻近的芜湖水位站数据进行水位分析。选取芜湖水位站近20多年的日最低水位统计资料,将水位分为枯水期(12月和次年1月、2月、3月)、中水期(4月、5月、10月、11月)、洪水期(6月、7月、8月、9月)共3个阶段,统计在95%和98%保证率情况下的水位可利用情况。

结果表明,航道枯水期可利用的水位较小,中水期可利用1~1.5 m的水位,洪水期可利用2~3 m的水位。

3.3 综合分析

从以上分析可知,按照现有的航道自然条件并考虑利用一定的水位,铜陵东港航道具备开通一定等级航道的条件。

4 开通方案

4.1 开通起讫点

铜陵东港航道开通起点为铜陵港6号码头,终点为坝根头,长约21.5 km。

4.2 航道维护尺度

4.2.1 航道标准尺度计算

4.2.1.1 设计代表船型

根据《铜陵港总体规划》及笠帽山港区近岸水深情况分段布置,总体设计以~吨级船型为主力,少量适当配套500~吨级船型。

目前,笠帽山港区已建的较大码头有铜陵有色金园码头(2个吨级泊位和2个吨级泊位)和铜陵新亚星焦化有限公司码头(3个吨级散货泊位和1个吨级件杂货泊位)。根据笠帽山港区规划和该港区已建码头情况,结合目前主航道维护尺度,经研究比较确定吨级江海船为铜陵东港航道的设计代表船型,吨级江海船为兼顾船型。具体船型尺度见表2。

表2 设计船型尺度m

4.2.1.2 航道水深

根据《内河通航标准》,航道水深计算公式为

H=T+△H(1)

式中:H为航道水深,m;T为航道吃水,m;△H为富余水深,m。

取富余水深0.4 m,可得出:按设计代表船型计算,航道水深为4.4 m;按兼顾船型计算,航道水深为5.0 m。

4.2.1.3 航道宽度

考虑到铜陵东港航道设计代表船型为江海船,因此,按照《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要求计算航道宽度。双向通航航道宽度为

W=2A + b + 2c(2)

A=n (L sin + B)(3)

式中:W为航道有效宽度,m;A为航迹带宽度,m;n为船舶漂移倍数,取1.5; 为风流压偏角,(€埃?€埃籦为船舶间富余宽度,m,取设计船宽B;c为船舶与航道底边间的富余宽度,m,取B;L为设计船长,m; B为设计船宽,m。

按设计代表船型计算,航道宽度为116 m,按兼顾船型计算,航道宽度为128 m,因此,取航道宽度为150 m。

4.2.2 航道维护尺度确定

4.2.2.1 制定原则

(1)在近期不考虑实施重大整治工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自然条件确定航道维护尺度;

(2)根据沿江经济、港口发展及运输船型现状,并结合支流航道发展规划制定维护尺度;

(3)按满足铜陵东港公用航道通航的需求,本着积极稳妥、安全可靠、逐步推进的原则制定航道维护尺度;

(4)与长江下游现有副航道维护尺度协调一致的原则。

4.2.2.2 航道维护水深

考虑到铜陵东港航道下段历来航道条件较差,虽然近年来有所改善,但尚不稳定。同时,目前土桥水道航道整治一期工程正在进行,“十二五”期可能还将进行二期整治工程,工程可能会对成德洲汊道未来河床演变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考虑到铜陵东港航道历来航道条件较差以及未来的演变发展存在不确定性,现阶段不宜将航道维护水深制定过高。

综合考虑水道现有航道条件及航道标准尺度计算结果,建议铜陵东港航道在开通公用航道时按枯水期通航吨级江海船,中、洪水期通航吨级江海船的要求确定航道维护水深,具体方案如下:枯水期(11月至次年4月)与该河段副航道一致,即实际维护水深4.5 m;中洪水期(5月至10月)实际维护水深5.0 m。

4.2.2.3 航道维护宽度

从水道航道条件分析看,5 m等深线宽度基本在300 m以上,能满足设计代表船型和兼顾船型双向通航的要求,但考虑到水道中部河床右岸为铜陵港港区,码头伸出较多,对航道布置影响较大,出于船舶通航和码头运营安全的考虑,取航道维护宽度150 m,有条件河段可适当放宽。

4.2.2.4 航道弯曲半径及其他维护情况

根据长江下游对航道弯曲半径的要求,航道弯曲半径取 m。

铜陵东港航道下段仍按目前专用航道进行维护。当遇到特殊水文年或出现河道剧烈变化而难以保证航道尺度时,将根据实际情况降低航道维护尺度或按实际水深进行维护。

4.3 航标配布设计

该水道航标配布类别为一类配布,在重点位置双侧连续设标,设标间距为2~2.5 km,主要采用浮标标识航道界限,初步估算需配布浮标24座,其中,10 m单船20座,15 m灯船4座。

5 结 语

(1)铜陵东港航道在2000年以前航道条件较差,5 m等深线处多次不通;在2000年以后航道条件有一定改善,5 m等深线处宽度基本维持在300 m以上。按照现有的航道自然条件并考虑利用一定的水位,铜陵东港航道具备开通一定等级航道的条件。

(2)考虑到铜陵东港航道下段历史航道条件较差,虽然近年来有所改善,但仍不稳定,本着积极稳妥、安全可靠、逐步推进的原则,按满足铜陵东港公用航道通航的需求,建议在开通公用航道试运行期时按枯水期通航吨级江海船,中、洪水期通航吨级江海船的要求确定航道维护尺度。

参考文献:

[1] 刘长俭.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的建议[J].水运管理,2011(3):8-10.

[2] 潘文达,潘思延.长江水运物流对区域经济贡献的量化分析[J].水运工程,2011(5):7-12,39.

[3] 何远成,董千里.长江水运战略地位研究[J].交通企业管理,2008(12):36-37.

[4] 江凌,吴翠微,杨利红.长江下游土桥水道碍航特性及整治措施研究[J].人民长江,2011(4):16-19,49.

[5] 陈勇保.关于开通成德洲东港为深水航道的探讨[A].桥区船舶航行安全与管理论文集,2010(2):9-10.

表1 铜陵东港航道核查情况m

从表1可以看出,铜陵东港航道中、上段历年来航道条件较好且较为稳定,7 m等深线宽度基本在300 m以上,6 m等深线宽度基本在350 m以上;下段在2000年以前航道条件较差,6 m等深线和等深线基本不贯通,在2000年后航道条件开始逐渐改善,6 m等深线和5 m等深线贯通;自2005年以来,6 m等深线宽度基本维持在270 m以上,等深线宽度基本维持在300 m以上。

3.2 水位利用分析

水道周边无常年水位站,因此,选取邻近的芜湖水位站数据进行水位分析。选取芜湖水位站近20多年的日最低水位统计资料,将水位分为枯水期(12月和次年1月、2月、3月)、中水期(4月、5月、10月、11月)、洪水期(6月、7月、8月、9月)共3个阶段,统计在95%和98%保证率情况下的水位可利用情况。

结果表明,航道枯水期可利用的水位较小,中水期可利用1~1.5 m的水位,洪水期可利用2~3 m的水位。

3.3 综合分析

从以上分析可知,按照现有的航道自然条件并考虑利用一定的水位,铜陵东港航道具备开通一定等级航道的条件。

4 开通方案

4.1 开通起讫点

铜陵东港航道开通起点为铜陵港6号码头,终点为坝根头,长约21.5 km。

4.2 航道维护尺度

4.2.1 航道标准尺度计算

4.2.1.1 设计代表船型

根据《铜陵港总体规划》及笠帽山港区近岸水深情况分段布置,总体设计以~吨级船型为主力,少量适当配套500~吨级船型。

目前,笠帽山港区已建的较大码头有铜陵有色金园码头(2个吨级泊位和2个吨级泊位)和铜陵新亚星焦化有限公司码头(3个吨级散货泊位和1个吨级件杂货泊位)。根据笠帽山港区规划和该港区已建码头情况,结合目前主航道维护尺度,经研究比较确定吨级江海船为铜陵东港航道的设计代表船型,吨级江海船为兼顾船型。具体船型尺度见表2。

表2 设计船型尺度m

4.2.1.2 航道水深

根据《内河通航标准》,航道水深计算公式为

H=T+△H(1)

式中:H为航道水深,m;T为航道吃水,m;△H为富余水深,m。

取富余水深0.4 m,可得出:按设计代表船型计算,航道水深为4.4 m;按兼顾船型计算,航道水深为5.0 m。

4.2.1.3 航道宽度

考虑到铜陵东港航道设计代表船型为江海船,因此,按照《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要求计算航道宽度。双向通航航道宽度为

W=2A + b + 2c(2)

A=n (L sin + B)(3)

式中:W为航道有效宽度,m;A为航迹带宽度,m;n为船舶漂移倍数,取1.5; 为风流压偏角,(€埃?€埃籦为船舶间富余宽度,m,取设计船宽B;c为船舶与航道底边间的富余宽度,m,取B;L为设计船长,m; B为设计船宽,m。

按设计代表船型计算,航道宽度为116 m,按兼顾船型计算,航道宽度为128 m,因此,取航道宽度为150 m。

4.2.2 航道维护尺度确定

4.2.2.1 制定原则

(1)在近期不考虑实施重大整治工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自然条件确定航道维护尺度;

(2)根据沿江经济、港口发展及运输船型现状,并结合支流航道发展规划制定维护尺度;

(3)按满足铜陵东港公用航道通航的需求,本着积极稳妥、安全可靠、逐步推进的原则制定航道维护尺度;

(4)与长江下游现有副航道维护尺度协调一致的原则。

4.2.2.2 航道维护水深

考虑到铜陵东港航道下段历来航道条件较差,虽然近年来有所改善,但尚不稳定。同时,目前土桥水道航道整治一期工程正在进行,“十二五”期可能还将进行二期整治工程,工程可能会对成德洲汊道未来河床演变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考虑到铜陵东港航道历来航道条件较差以及未来的演变发展存在不确定性,现阶段不宜将航道维护水深制定过高。

综合考虑水道现有航道条件及航道标准尺度计算结果,建议铜陵东港航道在开通公用航道时按枯水期通航吨级江海船,中、洪水期通航吨级江海船的要求确定航道维护水深,具体方案如下:枯水期(11月至次年4月)与该河段副航道一致,即实际维护水深4.5 m;中洪水期(5月至10月)实际维护水深5.0 m。

4.2.2.3 航道维护宽度

从水道航道条件分析看,5 m等深线宽度基本在300 m以上,能满足设计代表船型和兼顾船型双向通航的要求,但考虑到水道中部河床右岸为铜陵港港区,码头伸出较多,对航道布置影响较大,出于船舶通航和码头运营安全的考虑,取航道维护宽度150 m,有条件河段可适当放宽。

4.2.2.4 航道弯曲半径及其他维护情况

根据长江下游对航道弯曲半径的要求,航道弯曲半径取 m。

铜陵东港航道下段仍按目前专用航道进行维护。当遇到特殊水文年或出现河道剧烈变化而难以保证航道尺度时,将根据实际情况降低航道维护尺度或按实际水深进行维护。

4.3 航标配布设计

该水道航标配布类别为一类配布,在重点位置双侧连续设标,设标间距为2~2.5 km,主要采用浮标标识航道界限,初步估算需配布浮标24座,其中,10 m单船20座,15 m灯船4座。

5 结 语

(1)铜陵东港航道在2000年以前航道条件较差,5 m等深线处多次不通;在2000年以后航道条件有一定改善,5 m等深线处宽度基本维持在300 m以上。按照现有的航道自然条件并考虑利用一定的水位,铜陵东港航道具备开通一定等级航道的条件。

(2)考虑到铜陵东港航道下段历史航道条件较差,虽然近年来有所改善,但仍不稳定,本着积极稳妥、安全可靠、逐步推进的原则,按满足铜陵东港公用航道通航的需求,建议在开通公用航道试运行期时按枯水期通航吨级江海船,中、洪水期通航吨级江海船的要求确定航道维护尺度。

参考文献:

[1] 刘长俭.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的建议[J].水运管理,2011(3):8-10.

[2] 潘文达,潘思延.长江水运物流对区域经济贡献的量化分析[J].水运工程,2011(5):7-12,39.

[3] 何远成,董千里.长江水运战略地位研究[J].交通企业管理,2008(12):36-37.

[4] 江凌,吴翠微,杨利红.长江下游土桥水道碍航特性及整治措施研究[J].人民长江,2011(4):16-19,49.

[5] 陈勇保.关于开通成德洲东港为深水航道的探讨[A].桥区船舶航行安全与管理论文集,2010(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