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辰龙,1988年生于辽宁省沈阳,2007年考入中央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同年加入“朱贝骨诗社”,主持民刊《朱贝骨诗刊》的编辑工作。现为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写诗,偶有发表,兼事文学批评。
还家诗
1
入冬的、阴糜的晨风,八月新建的站前空地
吹出流汗的气锤,起落之间,回家的工人
留下影子,与人群叠合:依旧背着秋日的
老虎,他们敲稳石板,任由俯蜷的姿势
被旅行箱一次一次洞穿。
这是晨泳者贸然入水,我正走进并未久远的
往事。步出沈阳北站,心脏便紧缩,恍若
夜行人竖起寒冬的衣领。地下岛的入口在何
处敞开?
2
先于我,那个影子跃离了地铁二号线,
他等在铁西广场,等误闯旧日的小二郎。
他的哈气散得缓慢,跌宕着升腾
延展成默片的银幕——他看我正骑车
从兴工街拐入建设大路,刹住了
次日的近景;而缺少目击的前夜,闪回,
重放,骤然加速:球锤高高擎起,碾过老区的
春晓,几辆大车开往雪花啤酒厂。远景
终究升起了瓦砾堆,趁第二夜尚未降临,
拾荒人荒墟上垂头往复,他看我正望着他们
以铁在土石中探铁……
影子的深处渐渐失焦,熄灭一支黄金叶,
他寡言的口舌为消逝而发炎。那破声的
只是他此时此地的应答,关于公交站的新
址——
这一次,惶惑的方向感从歧义的丛林突围。
3
瞌睡于多盐的梦表。街道翻涌着,
由鱼缸里的海拥上规划失误的柏油沙滩。
缓缓下沉的公交车又在重工南街浮出
一些迹象正逗引可爱的敌舰向它发射
童年的深水炸弹。波浪刮过车窗混着
另一种更远的声响——是雨前风
红砖红砖间走马,工人村褪色的楼群
其中有一个我正掩笑,声称腹部有恙,
把共用的窄门久久紧锁,任你急。
我们各自的母亲在共用的厨房诅咒坏天气。
还未善饮。还未患上皮肤病。还未坐通勤
在机床厂与家庭之间往返。你变小了,虚构
着
想骑上俺们不曾近观的海豚,却只是披起影子
佯装食梦兽,吃我吃到我徒留打滑的一觉。
从有人摔倒的旱冰场你伸来左手,轻拍我,
拉我提前五站就下车。“去河边吧!”卷折起
丰雨之年的地图,你的影身,镜子般与我相对。
4
坐一会儿或更久,多么好的地点
你邀我看水看对岸的疏林,继而
扮演出走者,用突然消失的方式
留我向远人重修关于惊叹的晚课:
错把天阴阴望成了洪流漫漫,时间,
水下倒映着被星群推动,轰鸣而来;
可内心的道德法则,那失灵的扁舟
已自横于枯水期的浑河中央……
渐渐听清了此地的两种声响:
水边草,面朝城北降下半旗;
被排出的黑暗,正滚入
提前上灯的污水处理厂。
而倦鸟低飞而过的身子里
你终于再次溢出,收起翅膀
显身于垂钓者收杆的手势——
我一直在寻你,正如你搜我的藏身地。
沿着晚街上起雾的记忆,
你笨拙起舞舞成一团微火
照亮了此起彼伏的影子:
走着回家,在影子的念白中取暖。
2014.2
苦夏,鸟
(一)
他来了,背靠大街,坐成校不准的旧钟
衰老也缓慢下来。多少年了,他的表情
僵持着一场棋局:照看它们,
用鸽食拉开年轻母亲的钱袋。
已羞于飞起来,它们啄食孩子手捧的
粗包谷,像是吞下几枚角币……
再看一会儿,真怕突然失心,
真怕二流子般抢跑一只柔软的存钱罐
以便不必再清白地扎入我起火的竹席。
(二)
迟到者来了,落座时大腿裸露得更多。
她皮肤下的暗点,偷看得久了,竟似
难以消化的花种,被灰鸟低飞着呕在
重卡碾紧的雪道:岁末的奉天缓缓折叠北平
的八月,
忧心周五入夜的父亲,任由聚餐的啤酒都注
入二六
加速了归程,有几次,险些摔倒在结冰的重工街;
将开门,将低声拌嘴,上楼时跺响缓步台的灯
紊乱是那么熟识,终于,有人把耳朵收进梦里……
而她此刻,正走入我溃败的目光。
(三)
如往常一样,它来了,铁屋顶上试探
褪去中的热度,再衔走反射的余晖。
前几日,它必须调整方向,飞进骤雨
掠过陌生人辗转的夜海。噩梦中坠毁,
它于溺亡的蓝鲸体内醒来,喙里满是
微燃的叶子,鼎沸的叶子,中国叶子……
从珊瑚背后,长鳍镜头正围捕而来。
用鲸眼,它哀悼一次深海的长眠。
它救我,在陌生人失踪的时刻。
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