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秆还田与氮肥配施对冬小麦群体动态及产量的影响

2015-01-07 00:22董昀董爱民王顺叶盛坤杨丽娟王映红
山东农业科学 2014年9期
关键词:冬小麦氮肥群体

董昀+董爱民+王顺叶+盛坤+杨丽娟+王映红

摘要:以新麦26为试材,采用3年定点大田试验研究玉米秸秆还田与氮肥、秸秆腐蚀剂及精制鸡粪配施对冬小麦群体、产量结构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玉米秸秆全部还田情况下,冬小麦群体有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多的趋势;千粒重变化不明显;穗粒数和产量的变化相一致,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但在666.7m2施纯N 13 kg+精制鸡粪100 kg和施纯N 13 kg+腐蚀剂150 g处理情况下,其产量和千粒重与分别单施纯N 16、19 kg的处理相近。综合考虑生产成本,试验地区666.7m2宜施纯N 13 kg+腐蚀剂150 g。

关键词:玉米秸秆还田;氮肥;冬小麦;群体;产量

中图分类号:S512.1+10.62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4)09-0083-03

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玉米秸秆还田逐步得到普及,目前玉米秸秆粉碎还田率达到90%以上,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1]。但在玉米秸秆还田的地块中,常出现黄苗、死苗等现象,造成减产,其主要问题是碳氮比失调,秸秆本身碳氮比约为80∶1,而适宜微生物活动的碳氮比为25∶1,秸秆还田后土壤中氮素不足,使得微生物与作物争夺氮素,导致秸秆分解缓慢,小麦生育期间供肥不足而减产[2,3]。因此在玉米秸秆还田的情况下,研究配施不同氮肥量、秸秆腐蚀剂和精制鸡粪等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使小麦生长期内土壤肥力水平得到更好发挥。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及供试材料

试验定点3年,于2010~2013年在河南省辉县市孟庄镇高村进行。土壤为潮褐土,质地为粘土,有机质含量为19.57 g/kg,速效磷6.4 mg/kg,速效钾199.1 mg/kg,pH 7.06,地下水5 m以下。

供试小麦为强筋品种新麦26;供试肥料为尿素、精制鸡粪、神农牌秸秆腐蚀剂等。

1.2试验设计

试验设6个处理,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面积为8 m×5.2 m=41.6 m2,重复3次。

处理1(N10):100%玉米秸秆粉碎还田+纯氮10 kg(666.7m2用量,下同);处理2(N13):100%玉米秸秆粉碎还田+纯氮13 kg;处理3(N16):100%玉米秸秆粉碎还田+纯氮16 kg;处理4(N19):100%玉米秸秆粉碎还田+纯氮19 kg;处理5(N13+100 kg精制鸡粪):100%玉米秸秆粉碎还田+纯氮13 kg+精制鸡粪100 kg;处理6(N13+150 g腐蚀剂):100%玉米秸秆粉碎还田+纯氮13 kg+秸秆腐蚀剂150 g。

1.3试验方法

小麦玉米轮作,玉米收获后秸秆粉碎两遍,秸秆碎度<10 cm,施肥翻耕,犁地深度为23~25 cm,小麦、玉米每季666.7m2产量水平500 kg左右,玉米季节每666.7m2施氮素18 kg。

小麦种植行距为20 cm。各处理氮肥基追比按5∶5施用,均施以同等磷钾化肥,具体用量P2O5为8 kg,K2O为6 kg。生产管理同大田。

1.4数据分析

用DPS v2.00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处理对新麦26群体动态的影响

综合3年的试验结果(表1)表明:越冬期群体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呈增多的趋势,处理4(N19)666.7m2群体最高达59.5万;处理5(N13+100 kg鸡粪)群体与处理4相当,处理6(N13+150 g腐蚀剂)群体与同等施氮量的处理2相当。

拔节期群体也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处理4(N19)666.7m2群体最高达95.3万;而处理5、处理6与同等施氮量的处理2群体相当。

成熟期单位面积穗数随着施氮量提高而增多,处理4(N19)666.7m2群体最高为49.3万,处理5、处理6群体与同等施氮量的处理2相当。

从以上群体变化数据分析:施用氮肥多少对小麦生育期的群体变化起主要作用。

2.2不同处理对新麦26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由表2看出,小麦产量随着施氮量的提高而提高,处理4(N19)666.7m2产量为492.1 kg,处理5(N13+100 kg鸡粪)产量为493.1 kg,略高于处理4,但二者差异不显著;处理6(N13+150 g腐蚀剂)的产量(485.2 kg)比同等施氮量的处理2(N13)产量提高8.4%,与处理3(N16)的产量相当。

穗粒数的变化范围为32.2~34.5粒,从处理1到处理6依次提高,其中处理4(N19)与处理5(N13+鸡粪)穗粒数同为33.8粒。不同处理对千粒重影响很小,范围在38.1~38.9 g之间。

3结论与讨论

本试验在3年试验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为:豫北潮褐土类粘重的高水肥小麦田,在玉米秸秆还田的情况下,每666.7m2配施N 16 kg、N 19 kg和N 13 kg+100 kg精制鸡粪、N 13 kg+150 g腐蚀剂都能达到较高的产量水平,小麦中后期具有同等较高的肥力供应;配施N 13 kg、N 10 kg不能满足小麦生育期肥力供应,产量较低。

从高产高效的角度来分析,处理5每666.7m2施用100 kg精制鸡粪需25元,处理6施用腐蚀剂150 g仅需5元,因此处理6生产成本较低。每666.7m2配施N 13 kg+150 g腐蚀剂高产又高效,是最佳的施肥处理。

本试验在前两个试验周期内未显现出显著差异,与试验土壤原有肥力水平较高有关,在第三个试验周期内肥力水平的差异才显现出来,继续定点试验将会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来指导生产。

参考文献:

[1]江永红,宇振荣,马永良.秸秆还田对农业生态系统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J].土壤通报,2001,32(5):209-213.

[2]赵鹏,陈阜.秸秆还田与配施化学氮肥对冬小麦氮素效率和产量的影响[J].作物学报,2008,34(6):1014-1018.

[3]顾炽明,郑险峰,黄婷苗,等.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冬小麦产量及氮素调控的影响 [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3,31(5):48-53.

[4]周海燕,吴德敏,李彦,等.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氮肥运筹对冬小麦产量、农艺性状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2011(5):55-58.endprint

摘要:以新麦26为试材,采用3年定点大田试验研究玉米秸秆还田与氮肥、秸秆腐蚀剂及精制鸡粪配施对冬小麦群体、产量结构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玉米秸秆全部还田情况下,冬小麦群体有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多的趋势;千粒重变化不明显;穗粒数和产量的变化相一致,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但在666.7m2施纯N 13 kg+精制鸡粪100 kg和施纯N 13 kg+腐蚀剂150 g处理情况下,其产量和千粒重与分别单施纯N 16、19 kg的处理相近。综合考虑生产成本,试验地区666.7m2宜施纯N 13 kg+腐蚀剂150 g。

关键词:玉米秸秆还田;氮肥;冬小麦;群体;产量

中图分类号:S512.1+10.62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4)09-0083-03

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玉米秸秆还田逐步得到普及,目前玉米秸秆粉碎还田率达到90%以上,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1]。但在玉米秸秆还田的地块中,常出现黄苗、死苗等现象,造成减产,其主要问题是碳氮比失调,秸秆本身碳氮比约为80∶1,而适宜微生物活动的碳氮比为25∶1,秸秆还田后土壤中氮素不足,使得微生物与作物争夺氮素,导致秸秆分解缓慢,小麦生育期间供肥不足而减产[2,3]。因此在玉米秸秆还田的情况下,研究配施不同氮肥量、秸秆腐蚀剂和精制鸡粪等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使小麦生长期内土壤肥力水平得到更好发挥。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及供试材料

试验定点3年,于2010~2013年在河南省辉县市孟庄镇高村进行。土壤为潮褐土,质地为粘土,有机质含量为19.57 g/kg,速效磷6.4 mg/kg,速效钾199.1 mg/kg,pH 7.06,地下水5 m以下。

供试小麦为强筋品种新麦26;供试肥料为尿素、精制鸡粪、神农牌秸秆腐蚀剂等。

1.2试验设计

试验设6个处理,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面积为8 m×5.2 m=41.6 m2,重复3次。

处理1(N10):100%玉米秸秆粉碎还田+纯氮10 kg(666.7m2用量,下同);处理2(N13):100%玉米秸秆粉碎还田+纯氮13 kg;处理3(N16):100%玉米秸秆粉碎还田+纯氮16 kg;处理4(N19):100%玉米秸秆粉碎还田+纯氮19 kg;处理5(N13+100 kg精制鸡粪):100%玉米秸秆粉碎还田+纯氮13 kg+精制鸡粪100 kg;处理6(N13+150 g腐蚀剂):100%玉米秸秆粉碎还田+纯氮13 kg+秸秆腐蚀剂150 g。

1.3试验方法

小麦玉米轮作,玉米收获后秸秆粉碎两遍,秸秆碎度<10 cm,施肥翻耕,犁地深度为23~25 cm,小麦、玉米每季666.7m2产量水平500 kg左右,玉米季节每666.7m2施氮素18 kg。

小麦种植行距为20 cm。各处理氮肥基追比按5∶5施用,均施以同等磷钾化肥,具体用量P2O5为8 kg,K2O为6 kg。生产管理同大田。

1.4数据分析

用DPS v2.00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处理对新麦26群体动态的影响

综合3年的试验结果(表1)表明:越冬期群体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呈增多的趋势,处理4(N19)666.7m2群体最高达59.5万;处理5(N13+100 kg鸡粪)群体与处理4相当,处理6(N13+150 g腐蚀剂)群体与同等施氮量的处理2相当。

拔节期群体也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处理4(N19)666.7m2群体最高达95.3万;而处理5、处理6与同等施氮量的处理2群体相当。

成熟期单位面积穗数随着施氮量提高而增多,处理4(N19)666.7m2群体最高为49.3万,处理5、处理6群体与同等施氮量的处理2相当。

从以上群体变化数据分析:施用氮肥多少对小麦生育期的群体变化起主要作用。

2.2不同处理对新麦26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由表2看出,小麦产量随着施氮量的提高而提高,处理4(N19)666.7m2产量为492.1 kg,处理5(N13+100 kg鸡粪)产量为493.1 kg,略高于处理4,但二者差异不显著;处理6(N13+150 g腐蚀剂)的产量(485.2 kg)比同等施氮量的处理2(N13)产量提高8.4%,与处理3(N16)的产量相当。

穗粒数的变化范围为32.2~34.5粒,从处理1到处理6依次提高,其中处理4(N19)与处理5(N13+鸡粪)穗粒数同为33.8粒。不同处理对千粒重影响很小,范围在38.1~38.9 g之间。

3结论与讨论

本试验在3年试验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为:豫北潮褐土类粘重的高水肥小麦田,在玉米秸秆还田的情况下,每666.7m2配施N 16 kg、N 19 kg和N 13 kg+100 kg精制鸡粪、N 13 kg+150 g腐蚀剂都能达到较高的产量水平,小麦中后期具有同等较高的肥力供应;配施N 13 kg、N 10 kg不能满足小麦生育期肥力供应,产量较低。

从高产高效的角度来分析,处理5每666.7m2施用100 kg精制鸡粪需25元,处理6施用腐蚀剂150 g仅需5元,因此处理6生产成本较低。每666.7m2配施N 13 kg+150 g腐蚀剂高产又高效,是最佳的施肥处理。

本试验在前两个试验周期内未显现出显著差异,与试验土壤原有肥力水平较高有关,在第三个试验周期内肥力水平的差异才显现出来,继续定点试验将会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来指导生产。

参考文献:

[1]江永红,宇振荣,马永良.秸秆还田对农业生态系统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J].土壤通报,2001,32(5):209-213.

[2]赵鹏,陈阜.秸秆还田与配施化学氮肥对冬小麦氮素效率和产量的影响[J].作物学报,2008,34(6):1014-1018.

[3]顾炽明,郑险峰,黄婷苗,等.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冬小麦产量及氮素调控的影响 [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3,31(5):48-53.

[4]周海燕,吴德敏,李彦,等.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氮肥运筹对冬小麦产量、农艺性状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2011(5):55-58.endprint

摘要:以新麦26为试材,采用3年定点大田试验研究玉米秸秆还田与氮肥、秸秆腐蚀剂及精制鸡粪配施对冬小麦群体、产量结构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玉米秸秆全部还田情况下,冬小麦群体有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多的趋势;千粒重变化不明显;穗粒数和产量的变化相一致,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但在666.7m2施纯N 13 kg+精制鸡粪100 kg和施纯N 13 kg+腐蚀剂150 g处理情况下,其产量和千粒重与分别单施纯N 16、19 kg的处理相近。综合考虑生产成本,试验地区666.7m2宜施纯N 13 kg+腐蚀剂150 g。

关键词:玉米秸秆还田;氮肥;冬小麦;群体;产量

中图分类号:S512.1+10.62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4)09-0083-03

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玉米秸秆还田逐步得到普及,目前玉米秸秆粉碎还田率达到90%以上,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1]。但在玉米秸秆还田的地块中,常出现黄苗、死苗等现象,造成减产,其主要问题是碳氮比失调,秸秆本身碳氮比约为80∶1,而适宜微生物活动的碳氮比为25∶1,秸秆还田后土壤中氮素不足,使得微生物与作物争夺氮素,导致秸秆分解缓慢,小麦生育期间供肥不足而减产[2,3]。因此在玉米秸秆还田的情况下,研究配施不同氮肥量、秸秆腐蚀剂和精制鸡粪等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使小麦生长期内土壤肥力水平得到更好发挥。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及供试材料

试验定点3年,于2010~2013年在河南省辉县市孟庄镇高村进行。土壤为潮褐土,质地为粘土,有机质含量为19.57 g/kg,速效磷6.4 mg/kg,速效钾199.1 mg/kg,pH 7.06,地下水5 m以下。

供试小麦为强筋品种新麦26;供试肥料为尿素、精制鸡粪、神农牌秸秆腐蚀剂等。

1.2试验设计

试验设6个处理,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面积为8 m×5.2 m=41.6 m2,重复3次。

处理1(N10):100%玉米秸秆粉碎还田+纯氮10 kg(666.7m2用量,下同);处理2(N13):100%玉米秸秆粉碎还田+纯氮13 kg;处理3(N16):100%玉米秸秆粉碎还田+纯氮16 kg;处理4(N19):100%玉米秸秆粉碎还田+纯氮19 kg;处理5(N13+100 kg精制鸡粪):100%玉米秸秆粉碎还田+纯氮13 kg+精制鸡粪100 kg;处理6(N13+150 g腐蚀剂):100%玉米秸秆粉碎还田+纯氮13 kg+秸秆腐蚀剂150 g。

1.3试验方法

小麦玉米轮作,玉米收获后秸秆粉碎两遍,秸秆碎度<10 cm,施肥翻耕,犁地深度为23~25 cm,小麦、玉米每季666.7m2产量水平500 kg左右,玉米季节每666.7m2施氮素18 kg。

小麦种植行距为20 cm。各处理氮肥基追比按5∶5施用,均施以同等磷钾化肥,具体用量P2O5为8 kg,K2O为6 kg。生产管理同大田。

1.4数据分析

用DPS v2.00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处理对新麦26群体动态的影响

综合3年的试验结果(表1)表明:越冬期群体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呈增多的趋势,处理4(N19)666.7m2群体最高达59.5万;处理5(N13+100 kg鸡粪)群体与处理4相当,处理6(N13+150 g腐蚀剂)群体与同等施氮量的处理2相当。

拔节期群体也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处理4(N19)666.7m2群体最高达95.3万;而处理5、处理6与同等施氮量的处理2群体相当。

成熟期单位面积穗数随着施氮量提高而增多,处理4(N19)666.7m2群体最高为49.3万,处理5、处理6群体与同等施氮量的处理2相当。

从以上群体变化数据分析:施用氮肥多少对小麦生育期的群体变化起主要作用。

2.2不同处理对新麦26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由表2看出,小麦产量随着施氮量的提高而提高,处理4(N19)666.7m2产量为492.1 kg,处理5(N13+100 kg鸡粪)产量为493.1 kg,略高于处理4,但二者差异不显著;处理6(N13+150 g腐蚀剂)的产量(485.2 kg)比同等施氮量的处理2(N13)产量提高8.4%,与处理3(N16)的产量相当。

穗粒数的变化范围为32.2~34.5粒,从处理1到处理6依次提高,其中处理4(N19)与处理5(N13+鸡粪)穗粒数同为33.8粒。不同处理对千粒重影响很小,范围在38.1~38.9 g之间。

3结论与讨论

本试验在3年试验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为:豫北潮褐土类粘重的高水肥小麦田,在玉米秸秆还田的情况下,每666.7m2配施N 16 kg、N 19 kg和N 13 kg+100 kg精制鸡粪、N 13 kg+150 g腐蚀剂都能达到较高的产量水平,小麦中后期具有同等较高的肥力供应;配施N 13 kg、N 10 kg不能满足小麦生育期肥力供应,产量较低。

从高产高效的角度来分析,处理5每666.7m2施用100 kg精制鸡粪需25元,处理6施用腐蚀剂150 g仅需5元,因此处理6生产成本较低。每666.7m2配施N 13 kg+150 g腐蚀剂高产又高效,是最佳的施肥处理。

本试验在前两个试验周期内未显现出显著差异,与试验土壤原有肥力水平较高有关,在第三个试验周期内肥力水平的差异才显现出来,继续定点试验将会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来指导生产。

参考文献:

[1]江永红,宇振荣,马永良.秸秆还田对农业生态系统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J].土壤通报,2001,32(5):209-213.

[2]赵鹏,陈阜.秸秆还田与配施化学氮肥对冬小麦氮素效率和产量的影响[J].作物学报,2008,34(6):1014-1018.

[3]顾炽明,郑险峰,黄婷苗,等.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冬小麦产量及氮素调控的影响 [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3,31(5):48-53.

[4]周海燕,吴德敏,李彦,等.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氮肥运筹对冬小麦产量、农艺性状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2011(5):55-58.endprint

猜你喜欢
冬小麦氮肥群体
冬小麦田N2O通量研究
冬小麦的秘密
达到群体免疫,没那么容易
江苏省水稻减肥增产的潜力与机制分析
“小团体主义”帽子不要随便扣
调查
论水稻生产中氮肥追施技术
中间群体
朝阳县大白菜裸地栽培配方施肥效应探讨
如冬小麦般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