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晶
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一生心系祖国,情系大众,学识渊博、功绩卓著。虽历任北京大学等多所院校教授,后又担任国共两党在北方地区的主要负责人,但却始终保持着简易朴素的生活,在金钱和权力的使用上,更是克已奉公、清正廉洁,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起光辉的道德典范。
在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明显成效。但是腐败现象依然多发,滋生腐败的土壤依然存在,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将李大钊的廉洁风范薪火相传,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这里仅围绕李大钊同志的廉洁风范阐述自己的拙见。
追求真理 信仰坚定
一个人的信仰决定着他的人生轨迹。信仰不坚定,将会是精神之患,滑坡之始,腐败之源。
李大钊同志勇于献身的革命气节,清正廉洁、无私奉献高尚品德,正是源于他无比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源于他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社会、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
李大钊出生在战乱动荡的年代,自小目睹了民不聊生的悲惨境界,加之自幼父母早逝,使他备尝生活艰辛,也因此养成了忧国忧民的情怀、沉稳坚强的性格,也奠定了他一生清廉俭朴、慷慨仁爱的根底。青年时代,面对多灾多难的祖国,李大钊同志表现出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他忧国之所忧,哀民之所哀,下定决心为挽救“神州陆沉”、“再造中华”而努力奋斗。正是强烈的爱国之心和对社会、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促使李大钊同志奋不顾身、英勇战斗。
1917年,李大钊发表了《真理之权威》一文,阐明了自己的真理观:“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达于真理。”正因为李大钊具有坚定的信仰,具有对真理的执着追求,所以他能够在众多的革命者中脱颖而出,最早的高举起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和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如习近平同志对李大钊的评价:“李大钊同志对信仰和真理矢志不移,为传播和实践马克思主义而英勇献身,真正做到了自己所说的‘勇往奋进以赴之、‘瘅精瘁力以成之、‘断头流血以从之。”
为了追求革命真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李大钊早已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他一生多次受通缉,但始终以大无畏的勇气,坚守工作岗位。1927春天,蒋介石叛变革命,疯狂屠杀共产党员,破坏民族革命,奉系军阀张作霖进入北京以后,大肆逮捕进步人士,李大钊的处境越来越危险。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势,陈独秀来信催促他,要他到南方来工作。刘清扬等许多同志也都劝说他暂时离开北京,但都被李大钊婉言谢绝。他在安排北方区委的多名同志安全转移后,自己却继续留下来主持北方区委的领导工作。被捕后,面对敌人的酷刑、威逼利诱,他大义凛然、毫无惧色,为了自己坚定的革命信仰慷慨赴死。
在价值观多元多样多变的今天,利益至上成为一些人的生存哲学,物质欲望正在侵蚀着信仰的根基。在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从我做起,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因为信仰不坚定,将会是精神之患,滑坡之始,腐败之源。习近平同志曾形象地比喻,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精神上“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大钊同志以其追求真理的勇气,矢志不渝的忠诚,为我们今天的党员干部树立了信仰的高标,纯洁的典范。当前,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和社会思潮,我们更应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矢志不移为党和人民事业而奋斗
不求所取 利为民谋
李大钊同志崇高的革命精神和廉洁风范,植根于他求真务实的质朴作风和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怀。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党风廉政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
李大钊在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进程中,始终“以民生为念”,潜心“研考民生凋敝之原”,探求民生问题“解决之道”。他关爱人民,认为“离于众庶则无英雄”。他关心底层人民的生活,教育和鼓励人民团结起来争取自己的权利和自由。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李大钊饱含深情地写出了《北京市民生活之一瞥》、《唐山煤厂工人的生活——工人不如骡马》、《土地与农民》等文章,通过这些文字深切表达了对普通民众的关爱之情。
李大钊是在我国最早提出知识分子要与工人、农民结合在一起的思想家、革命家。在他指导下,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和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相继成立,向平民阶层、工人阶级传授新知识,宣传新思想。他领导北方党组织发动群众,开展工人罢工运动,开创了北方工农革命的蓬勃局面。
李大钊关心底层人民,尊重普通劳动者,显示了党性中最真诚最纯洁的本质。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始终牢记党的宗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只有这样,才能产生抵制腐败的强大力量源泉,不为权力所失,不为物质所惑,不为金钱所动。恪尽职守,廉洁奉公。
进德修身 简易生活
大钊同志崇高的道德情操和廉洁风范体现在他淡泊名利、清廉质朴的简易生活当中。
李大钊对社会的贪腐深恶痛绝,不管是谁他都进行严厉的批判。1917年4月20日、21日,李大钊就曾针对财政部受贿案发表《受贿案与立宪法政治》、《罪恶与忏悔》两篇文章,揭示当时社会的腐败现象,系统阐述了保持清正廉洁、抵御腐败的途径。
李大钊生活简易,朴素。他从不吸烟,不喝酒,不讲究吃喝穿戴。“黄卷青灯,茹苦食淡,冬一絮衣,夏一布衫”是他生活的最真实写照。他在北京大学任职期间,刚开始每月收入为120块银元,后加上他担任多所大学教授,每月收入在200块银元以上,这在当时,他完全能够过非常富裕的生活。因为一块银元就可以维持一个普通人家一个月的生活开支。然而李大钊没有盖过一间房,买过一垄地,从1918年进入北京大学到1927年牺牲,近十年中李大钊五次搬家躲避敌人的监视,但都是租房子住。他把工资的大部分用于党的革命经费,剩下的还要用来接济贫困的青年和同志。当时,李大钊在东城上班,却在西城租房子,因为西城的房租特别便宜。中午不能回家吃饭,他就自带干粮,有时一块大饼,有时两个窝头就白开水下肚。许多人对李大钊这种艰苦朴素的作风非常不理解,有一次,他的学生张尔岩就怀着关切的心情,建议李大钊多加强营养。李大钊听后语重心长地说:“美味佳肴人皆追求,我何尝不企享用,时下国难当头,众同胞食不果腹,衣不遮体,面对这种情况,怎忍只图个人享受,不思劳苦大众疾苦呢?”简朴生活、简单的话语展示出他情为民所系的博大心胸。endprint
李大钊牺牲后,北京《晨报》、《顺天时报》分别载文报道:“李氏私德尚醇,如冬不衣皮袄,常年不乘洋车,尽散收入,以助贫困学生”,“李大钊平昔不事储蓄,身后极为萧条。李夫人回家后,仅一元生活费,室中空无家具,即有亦甚破烂。”可以想象到李大钊的生活作风是多么的朴素!
李大钊的一生大公无私,清正廉洁,主张简易的生活,他在《简易生活之必要》一文中指出:“吾人自有光明磊落之人格,自有真实朴素之生活,当珍之、惜之、宝之、贵之,断不可轻轻掷去,为家族戚友作牺牲,为浮华俗利作奴隶。” “简易生活者,实罪恶社会之福音也,而奢侈,贪婪是社会罪恶的根源。”李大钊正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勤政爱民、清正廉洁的无产阶级正气歌。
爱好广泛 情趣高雅
党员干部的情趣健康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操守品行,也是抵制不正之风、构筑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的客观需要。领导干部的情趣健康,更是维护党的形象,确保清廉公正地行使权力的必备条件。
在情趣爱好方面,李大钊同志也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李大钊兴趣非常广泛,他喜欢美术作品、瓷器、养花、书法、体育、音乐。李大钊的书法不拘一格,以行楷和行草为多,洒脱豪放、质朴凝重,显示出深厚的书法功底。他也喜欢家乡的文化,尤爱家乡皮影,曾亲自编写了《安重根刺伊藤博文》影卷,为我们开创了现代皮影戏的先河。
习近平同志曾发表文章《生活情趣非小事》,他指出:“领导干部的蜕化变质往往就是从生活作风不检点、生活情趣不健康开始的。如果生活作风上不检点、不正派,在道德情操上打开了缺口,出现了滑坡,那就很难做到清正廉洁。”习近平同志要求“党员干部要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生活情趣,要讲操守,重品行,时刻检点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襟怀坦荡 待人以诚
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只有道德高尚了,才能胸怀坦荡地去交往,只有自身风范廉洁了,才能光明磊落地去做事,李大钊同志正是以他坦荡胸襟,待人以诚,多方交往,为党的工作打下了广泛的人脉基础,也正是用他光明磊落的人格感召了广大热血青年。
李大钊在《政论家与政治家》一文中指出在人际交往中,“无论谁某,均宜以纯正之精神,真诚之性态,以为其所当为,所可为,所能为。”正是这种纯正之精神,真诚之性态,使李大钊在人际交往中,磊落正直,襟怀坦荡,处已以约,接物以诚,被誉为“宅心仁厚之良友”。
张申府曾这样评价李大钊:“他应该说是现代中国的一个完人。他的思想的前进,他的行动的积极,他的为人的纯洁,他的对人的温厚,他的道德的高尚,他的革命情绪的热烈,所以这些兼而有之,真可说是一时无两。”
鲁迅先生和李大钊是站在同一战线上的伙伴,先生曾这样回忆李大钊:“给我的印象是很好的,诚实、谦和,不多说话,《新青年》的同仁中虽然也有明争暗斗,扶植自己势力的人,但他一直到后来,绝对的不是。”
不仅鲁迅先生,许多接触过李大钊的人都回忆:他平时为人谦和、诚挚、在小事上,在涉及个人名利地位的事情上总能忍让,因而能极好地团结朋友和同事。但在涉及坚持真理、坚持原则和革命利益的事情上,李大钊却绝不退让。这也可以从他和几个人的交往中体现出来。
李大钊与胡适同为北京大学的教授,《新青年》杂志的编辑和新文化运动的主力,两人私交非常好,但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李大钊因为与胡适的政治立场不同,公开与胡适展开了“问题与主义”的争论,他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了国情,驳斥了胡适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虽然政治主张不同,但并不影响两人的私人感情,李大钊牺牲后,妻儿的抚恤事宜皆有胡适一手操办,李大钊和胡适也书写了一段历史上“道不同亦相为谋”的佳话。
李大钊与白坚武是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读书时的好友,二人相交很久,如同兄弟。后来,白坚武作了吴佩孚的幕僚,当吴佩孚镇压了“二七”罢工以后,李大钊因白坚武做了吴佩孚的帮凶,坚决与之绝交,表明了自己鲜明的政治立场。磊落正直、襟怀坦荡、嫉恶如仇的高尚品格,使李大钊受到了各界人士的高度赞誉。
现在,有的党员干部党性不纯表现为,心胸狭窄,态度虚伪,精神猥琐,心理阴暗。李大钊以实际行动告诉我们,纯洁的东西在阳光底下更显灿烂,磊落的胸怀更是历久弥新。他虽结交广泛,但宗旨不改,党性不变;他待人处事,光明磊落,胸怀坦荡,其情怀天地可鉴 ,其光辉永照后人。
热心公益 毁家纾难
李大钊一生俭朴清廉,淡泊名利。在北京大学任职期间,他经常倾家纾难,接济贫寒的青年和支持革命活动,党刚刚组建之时,活动经费非常紧张,李大钊就从自己每月工资中拿出三分之二作为党的各项费用,其余三分之一还要资助贫困的学生和有困难的同志,使得李夫人常常为维持家庭日常生活而发愁。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知道这一情况后,他非常感动,曾让会计科“每月发薪时,先扣除李先生一部分,亲自交给李夫人,以免家里做无米之炊。”
李大钊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与社会慈善活动。发起“北京学界赎路集金会”、“北京大学赈灾会”、“北京大学妇孺救济会”等。他的长子李葆华曾回忆“他很乐于助人,手头只要有钱,谁急需就送给谁,不讲还不还”。
李大钊在《简易生活之必要》一文中曾写道:衣食宜俭其享用,戚友宜俭其酬应,物质宜俭其消耗,精神宜俭其劳役,威武不能挫其气,利禄不能动其心。他从衣食、亲友、物质、精神等方面告诫人们,要清廉、简朴,不要受物质利益的驱使,做浮华俗利的奴隶。他具体指出:在衣食上要减少享用、对待亲友要减少应酬,在物质上要减少消耗,在精神上要减少各种私心杂念,威武不能使我们屈服,功名利禄不能使我们动摇,这六个方面与我们当前对党员干部的党风廉政的要求也不谋而合。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李大钊同志崇高的廉洁风范,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铸就了不朽的丰碑,更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2009年10月 29日,习近平同志在纪念李大钊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李大钊同志开创的伟大事业和留下的思想遗产永远不可磨灭,他播撒的革命种子已经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正因为如此,今天,我们更加感受到李大钊同志历史眼光的深邃和思想价值的珍贵,更加感受到他革命精神的崇高和人格力量的伟大。李大钊同志永远是共产党人学习的楷模和榜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