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药物用于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观察

2015-01-07 06:54杨伟丽
当代医学 2015年14期
关键词:利巴韦疱疹口病

杨伟丽

手足口病是小儿常见的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多发于5岁以下小儿,多数患儿症状较强,少数重症患儿可有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个别重症患儿疾病发展快,可导致患儿死亡。现阶段疾病尚无特效药物。为探讨抗病毒药物在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特对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南溪山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手足口病患儿100例,其中男62例,女38例,年龄6 个月~7 岁,平均(3.3±0.5)岁;病程 1~3 d,平均(1.5±0.3)d。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30 例,女 20 例,年龄 1~7 岁,平均(3.2±0.4)岁,病程 1~3 d,平均(1.4±0.5)d;观察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6个月~7岁,平均(3.3±0.7)岁,病程 1~3 d,平均(1.5±0.4)d;2 组患儿基本资料各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饭后服用维生素B、C及消炎药、抗病毒药剂等。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哈尔滨仁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0702017)7.5 mg/kg,加入100 mL的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12小时1次,以7 d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2组患儿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及口腔溃疡愈合时间,统计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1]中相关疗效标准,分治愈、好转、无效对疗效进行评价。患儿体温恢复正常、疱疹消退、口腔愈合良好判定为治愈;体温复常、疱疹减少,口腔溃疡部分愈合判定为好转;未达到以上指标则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病例+好转病例)/总病例×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治疗结果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 96.0%(48/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62.0%(31/5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手足口病患儿的治疗效果比较[n(%)]

2.2 2组患儿相关观察指标比较 观察组在退热时间和疱疹消退时间以及口腔溃疡愈合时间方面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手足口病患儿的相关观察指标分析(±s,d)

表2 2组手足口病患儿的相关观察指标分析(±s,d)

注:与对照组比较,t=5.473,aP=0.000;t=6.752,bP=0.000;t=6.413,cP=0.000

组别 例数 退热时间 疱疹消退时间 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对照组 50 3.6±0.8 7.04±0.6 5.5±0.6观察组 50 2.0±0.5a 5.42±0.5b 3.9±0.7c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2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治疗过程中2例患儿发生轻微恶心头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2/50),对照组1例患儿发生轻微恶心头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1/50),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生不良反应的患儿经及时处理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3 讨论

手足口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 16型和肠道病毒EV 17型引起,疾病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多数患儿发病时,以发热、手足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及溃疡等,部分患儿可伴有恶心呕吐、咳嗽流涕等症状,少数病情较重的患儿可并发肺水肿、心肌炎、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2],若不能及时治疗可导致患儿死亡。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呼吸道、消化道传播,以及密切接触患病患儿分泌物、胃肠道病毒感染等,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其中夏秋季节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其发病速度快,并伴随高传染性,若治疗不及时,很可能引发各种并发症,甚至死亡。目前,临床尚无治疗手足口病的特效药,大多采用抗病毒治疗的方式。小儿手足口病治疗的原则主要为对症治疗:临床可服用抗病毒药物及清热解毒中草药及维生素B、C等,而对于有合并症的患儿可肌内注射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3-4]。本院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时主要采用的抗病毒药物为利巴韦林,其是一种广谱强效的合成核苷类抗病毒药物,体外细胞培养试验表明,其对呼吸合胞病毒有选择性的抑制作用,能干扰病毒复制所需的RNA的代谢[5-6],有效地破坏病毒RNA和蛋白质的合成,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达到抗病毒的目的[7-8]。研究还表明,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可显著改善患儿的各种呼吸道病症。但一些患儿可能会出现头疼、恶心等不良反应[9]。所以,临床应用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时要避免长期大量的使用,疗程要控制在7 d左右。由于手足口病属于一种反复感染性疾病,所以在患病期间,患儿一定要加强营养,注意休息,防止日光曝晒与过度疲劳,以避免由于缺乏休息和营养导致病情加重,引起并发症。本研究结果显示,使用利巴韦林治疗的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治疗有效率、症状消失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同类研究结果一致[10],说明在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中,应用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能有效地改善患儿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轻,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1] 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172.

[2] 查燕.对46例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3(1):261-262.

[3] 康翠清,魏建和,王书云,等.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辅治小儿重型手足口病临床观察[J].河北医药,2013,35(16):2481-2482.

[4] 周光中.加用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手足口病[J].淮海医药,2009,27(5):393-394.

[5] 李胜立.利巴韦林、喜炎平治疗74例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3,19(10):50.

[6] 杨定康.痰热清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142例[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3,35(6):536-537.

[7] 刘刚,乔海平,黄洁明,等.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3):57-58.

[8] 段志娟.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1):92-93.

[9] 安良敏,安维,包国良,等.炎琥宁与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疗效比较[J].中外健康文摘,2011,8(40):30-31.

[10] 段志娟.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1):92-93.

猜你喜欢
利巴韦疱疹口病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疱疹性咽峡炎来袭,帮宝宝渡过难关
汗疱疹的中医治疗
利巴韦林:服用之前要三思
中医治疱疹性咽峡炎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单磷酸阿糖腺苷和利巴韦林用于手足口病治疗临床比较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利巴韦林片致溶血性贫血伴急性肾衰竭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