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_ 许檬檬/文 赵国玲/摄
纺城留工四大看点
本刊记者_ 许檬檬/文 赵国玲/摄
岁末年初,中国轻纺城各类外贸及生产企业相继发布新的惠工措施,涨薪、解决夫妻住房、提供孝心基金、各类福利补贴……在留工方面,除了企业发力之外,中国轻纺城建设管理委员会等政府相关部门也在积极出台各项利好措施,组织员工培训、解决外来务工子女的上学问题等,这将为整个纺城春节后的招工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在浙江红绿蓝纺织印染有限公司的厂房内,员工老张站在机器旁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据了解,这已经是他在这里工作的第3个年头。“我们公司像老张这样的老员工有很多,公司的人员流动率每年大约为10%。”一旁的浙江红绿蓝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新明向记者介绍,年关将近,不少企业又在面临着员工流失的难题,但浙江红绿蓝早早做好了准备,比如现在企业已经给员工们准备好了年终奖金,并给外地员工订好了来回的火车票,“我们让每一位员工都把公司当做家。”
黄新明介绍,目前公司拥有员工730人,其中23.2%为本地员工,76.8%为外地员工,其中包含35名外籍员工。
浙江红绿蓝在留工方面有着自己的一套措施,“企业留工不能靠一时发力,而需要平日里积累。我们公司的员工构成比较复杂,因此在平日管理时,建立了一套独特的工作制度,这一点特别重要。”黄新明告诉记者。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黄新明所言的“独特的工作制度”确实有一些不同之处。比如,在员工的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制度方面,平日里,浙江红绿蓝依法实行员工每日工作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不超过40小时的工作制度,但由于纺织面料企业生产多数是订单式生产,而生产又存在较大的季节性因素,因此每值面料销售的旺季,公司需要加班时,均是事先通知到公司的职工代表大会,经同意后,才会组织员工进行加班,并支付给员工双倍的工资报酬。
除了工作和休假时间有明确的制度保障,浙江红绿蓝对于员工的薪酬补贴也有一套规范的体系。在浙江红绿蓝财务办公室的墙上,记者发现了一张表格,表格上详细规定了“一线职工工资年增长率不低于10%”的涨薪法则,以及与当地国企同标准的“五险一金”规章制度。
“对于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老员工,公司为他们出资缴纳每人每年400元的商业保险。”财务办公室负责人告诉记者,算上其他诸如工龄工资、全勤奖、工作餐贴、生日礼券、旅游福利、中秋等节假福利、高温费、通讯补贴、住房补贴、员工介绍费等员工福利,全年公司的福利支出约为325万元人民币。“也许,正是企业多年来细水长流的付出,才让每一个员工把公司当做家。”
和千千万万来纺城务工的外地人一样,李霞(化名)也是因为看好中国轻纺城良好的发展前景,于两年前来到纺城的,目前在一万纺织集团负责外贸财务审计工作。李霞介绍,一万纺织集团现下设拥有自营进出口经营权的全资子公司五家,集团未来的前景非常可观。
“选择一万纺织集团的最大理由并不仅仅是企业光明的前景,更多是由于企业人性化的管理,以及对员工点滴之间的情感关怀。”李霞向记者介绍,一万纺织集团董事长谭永正本人也是外地人,因此非常了解离家打拼员工的不易,“领导给我们提供高档社区解决住宿问题,并通过调休的方式,给我们放长假回家探亲。平日里,领导还经常走访员工寝室和员工聊天,倾听我们的心声,并与春节留守公司的员工一起吃年夜饭。在高温天气,公司还会亲自送饮料到一线工人手中,遇上晚上加班,后勤部门会为员工准备夜宵。”
这些点滴的关怀渗透在每个外来务工者的心里,在采访当天,李霞已经做好了回家过年的准备,当记者询问她春节后还回不回企业工作时,李霞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返程的火车票都已经买好了,在这个有活力的城市中,在这个有闯劲儿的集体中,我会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
“用情感让员工拥有归属感,以情动人,建立员工与公司之间的纽带。纽带日益坚固,企业留工问题也会迎刃而解。”黄新明对于情感留工也有着深刻的体会,“每年,我们都会营造健康向上的工作文化氛围,为员工创造愉悦、健康、丰富、和谐的生活环境,我们希望从情感上关怀我们的每一个员工。”
在走访中,记者了解到,纺城企业为员工组织了丰富的业余活动,不少厂房内都投资建有篮球场、乒乓球室、健身房、娱乐室等场地设施。同时,考虑到外籍员工的兴趣爱好,浙江红绿蓝还特意为公司的“老外们”组建了一支摇滚乐队,并专门配备架子鼓、吉他、贝斯等乐器。
一直以来,中国轻纺城建设管理委员会都高度重视企业岁末年初的留工问题,因为这直接关乎到来年纺城生产的稳定性以及市场活力。
“过度的人才流动将会造成知识和技术资源的严重损失,会对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影响公司声誉,同时恶化区域的竞争环境。但员工流动性如果过低,企业必然会因缺乏新型人才而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阻碍企业持续发展。因此,如何将纺城企业的员工流动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是我们需要重点考虑的。”中国轻纺城建管委相关部门负责人向记者分析。
落实在企业层面,引进优秀新员工、培训原有老员工是当前纺城企业主要的做法。记者在柯桥区委人才办了解到,在过去几年中,柯桥区围绕“传统纺织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社会事业转型发展”这三大中心,对不同知识、技能层级的员工展开人才培训工作,重点发挥园区、高校、企业3大平台的培训实践作用,引进了一批具有高知识水平、高技能水准的人才。与此同时,企业还在建管委有关部门安排下先后组织员工参加电商培训课程,为企业的下一步转型发展做好人才铺垫。
多样化的培训在提升员工技能的同时,也同时满足了员工的自我提升需求。刚刚参加完网上轻纺城培训课程的浙江金蝉布艺股份有限公司诸小姐对记者表示:“讲师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其网上商铺的现状,详细讲解了纺织商铺运营、商铺数据分析等方面的技巧,这样的培训让我们受益匪浅,对于我们的职业规划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据了解,2014年,网上轻纺城通过开设“万名电商培训、纺织电商培训中国行”等主题的培训会,已累计培训各类纺织企业员工超过5000人次,这些培训将为来年的中国轻纺城的劳动力升级再添强劲动力。
“每年,数以万计的外地人来中国轻纺城工作,不仅仅是因为这里的企业福利待遇好,更多的是柯桥这个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产业集群对人才的吸引力。感谢中国轻纺城建管委为我们提供和谐健康的工作环境。”绍兴华通色纺有限公司厂长章文龙告诉记者,多年来,作为企业管理者,他很多时候要站在员工的角度与当地政府部门、商会组织沟通,从员工的实际情况出发,替他们反映情况、争取利益。
“经过多年的努力,如今中国轻纺城建管委与企业、企业与各商会维权组织已经形成良好的意见沟通渠道,这也让员工们的务工环境越来越和谐。” 正如章文龙所言,随着中国轻纺城员工维权体系、工会制度、党建工作的逐步完善,员工们的诸多诉求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相关政策的制定层面,以往很多困扰员工的问题都迎刃而解。
就拿外地员工子女入学而言,2014年6月中旬,绍兴市柯桥区人民政府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实行)》指出,柯桥区要进一步完善和实施柯桥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政策,要求外来务工人员同时具备在柯桥有稳定职业、有相对固定住所、取得《居住证》或《临时居住证》一年及以上等5项条件,子女才可在本地入学,这一文件使得很多刚来柯桥不久的外来务工人员在子女入学上遇到了难题。
在采访中,章文龙对于半年前的境况记忆犹新,“当时我们公司内有很多外地员工子女不符合入学条件,公司领导层通过联系工商联部门,积极与柯桥区的教委、学校沟通,最后联合多个部门帮助许多员工解决了孩子入学的难题。”
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孩子上学是一件大事,中国轻纺城建管委能够协同企业一起解决员工的实际困难,这本身就印证了镌刻在众多企业“和谐榜”上的话——你有所喜,我有所贺;你有所好,我有所学;你有所疑,我有所答;你有所难,我有所助。
TIPS
岁末年初留工五大暖心措施
中国轻纺城建管委及相关部门提前发布春节后惠工政策,企业根据政府文件,细化到具体措施,给节后返工员工的一颗定心丸。
企业发放过年奖金,并提前让远途的员工放假回家,延长员工与家人春节团聚的时间。
对于家在周边区县的员工,公司会安排大巴车送员工回家;对于外省市的员工,公司会帮员工提前订好来回的火车票。
对于家庭困难的员工,中国轻纺城各大商会从商会基金中抽取一定金额举办年终献爱心活动,这一暖心之举成为众多商会年终例行活动之一。
不少企业已经准备好了“开门红”,即春节后送给返工员工的新年红包,让员工在回归中国轻纺城大家庭的第一时间就能感受到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