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_邵蔚 文/摄
新常态下绽放耀眼光彩
本刊记者_邵蔚 文/摄
时光的脚步悄然行进至2月,离3月18日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春夏)博览会(以下简称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开幕的日子也越来越近。展会的筹备情况如何,展团和企业的参展积极性如何,都自然成为面料行业现在最为关注的焦点。
但是也应该看到,新常态下,纺织行业已经由前几年的高速发展换挡前行,面料业在经历着这一切,也存在着无法回避的问题与困难。这时候就难免有人产生疑问,外部环境不乐观,那展会还好吗?
从最新的数据来看,本届展会将有超过2500家参展商参展,展出面积也将达到10万平方米,超大规模已经创下了展会新纪录。与此同时,《纺织服装周刊》记者在实际采访过程中也发现,各大国内展团和参展企业对于展会的热情度都很高,而且也向记者传递了这样的讯号和声音: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是窗口、是平台、是桥梁,大环境越是不好,才越要参展,在这个专业的舞台上展示形象和品牌,拓展市场发展的潜能与空间。
展团篇:
作为国内著名的纺织集群之一,萧山一直都是intertextile面辅料展的座上宾。本届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萧山集群也再度组团展示自我风采。
杭州市萧山区纺织印染行业协会秘书长唐亚红告诉记者,早在去年10月intertextile秋冬面辅料展结束后,萧山方面就已经开始了本届展会的招展工作。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目前萧山展团的参展企业数量为15家左右,参展企业展位面积最多的可以达到70~80平方米。
“本届展会,萧山地区的企业参展热情还是比较高的,特装展位和标摊也都有所涉及。今年申请特装展位的企业尤其多,他们希望可以用这种方式展示自我形象。作为萧山展团的组织方,我们也在尽力为他们争取。”唐亚红说。
她还表示,行业的大环境不好众人皆知,招工难、招工贵、资金短缺都是现实存在的问题。但是纺织行业的发展空间肯定是有的,没有人可以不吃饭不穿衣,萧山展团并不担心。只要萧山地区的面料企业按照浙江省政府号召的机器换人踏实去做,提高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与此同时在产品上不断进行创新,就会有发展。
“本届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我们萧山展团将主打具有时尚感和设计性的面料,以期在优质面料众多的展会上博得一席之地,宏峰集团就是这其中的代表。不得不提的还有展馆的改变,今年展会从浦东搬到虹桥的国家会展中心,展览面积听说也翻了一番,这对于展团和参展企业而言都是好事,有更多的企业可以申请特装展位,而且可以参展的面料企业数量也会有所增加,机会肯定是变多了。”唐亚红表示道。
但是她也希望在展会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能够有更多的采购商和专业观众参与到这个专业展会中来。“展会面积扩大一倍,采购商和观众也可以成倍增长就更好了,期待本届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的到来,也相信萧山展团会给业内带来符合萧山形象的优秀面料。”唐亚红说。
“对于本届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整个海宁展团都非常重视,从去年下半年就有所准备。企业的参展热情也非常高,申请企业数量为37家,目前实际确定参展的企业为35家,整个展出面积约为550平方米。”海宁中国经编科技园开发有限公司外联部工作人员糜洁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开门见山地介绍道。
她表示,在这些参展企业当中,有一部分是新展商。“老展商的参展热情自然不用多说,早早地就问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准备本届展会的报名工作。至于之前没有参加过展会的新展商,在听闻本届展会展览面积增长了一倍之后,也主动找到我们,希望可以参加到这个行业盛会中来。不过有些遗憾,展会太火爆了,所以还是有些企业没有能够得到参展的机会。至于展位的分配,我们海宁展团是统一申请,然后再细分给各个参展企业。”糜洁仪说。
外部环境不佳,但展团和企业的参展热情不减,用优质产品展示形象成为他们共同的心声。
海宁一直以来都是国内皮革、家纺及经编重地,在纺织行业内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力。在现如今的新常态下,海宁地区纺织行业的发展也呈现出了自己的特点。“虽然发展的增速整个趋缓,但是海宁纺织行业的发展步伐比较稳健,禁得起风浪。不少海宁的面料企业都在走差别化道路,以差异化求发展空间。本届展会,海宁的面料企业就将带去不少功能性面料作为主打,相信可以赢得业内关注的目光。”糜洁仪表示,“我们海宁的面料产品种类非常多,采购商想要的几乎都有,如果客户想要找多品类的面料,来海宁展团肯定不会后悔。”
当记者问道对于本届展会有着怎样的期待时,糜洁仪表示,希望海宁展团和处于展团中的每个面料企业都可以“用面料说话”,获得订单,赢得商机。
“还记得2013年的时候,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的举办地还在北京,那时候不少南方的面料企业都因为路途遥远、参展成本高等因素放弃参展;2014年的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迁到上海,此举得到了不少面料企业的认可,湖州也不例外;今年的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即将在虹桥的新馆举办,这对于湖州的面料企业而言也是件好事,报名参展的企业明显比之前要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湖州市支会展览部工作人员沈晓莉这样告诉记者。
本届展会,湖州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展团,不会在统一的区域内进行集中展示。但是沈晓莉表示,这并不影响湖州集群品牌的塑造和自身特点的呈现。“湖州地区确定参加本届展会的面料企业目前为32家,整个展出面积约为700平方米。企业将带去各自擅长的棉纺、丝绸、针织、化纤面料,这些面料无论是做正装、衬衫还是休闲装都是可以的。至于展出的形式,今后我们肯定也会向展团的方向发展,希望在今年10月的intertextile秋冬面辅料展上就可以有所改变。”沈晓莉说。
在谈到现如今湖州地区面料行业的发展情况时,沈晓莉表示,可以用“喜忧参半”四个字形容。喜的是一部分有技术、有市场的面料企业,凭借着自身实力日子越过越好,忧的是缺乏自身特点、盲目追随市场、靠跑量生存的企业,日子愈发难过。“越是困难,越容易看出企业的实力和水平,优胜劣汰就是在这个时候才能发挥出作用。”她说。
她还谈到,往届的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湖州当地的政府和相关部门都会给参展的面料企业一定的摊位补助,本届展会的补助有关部门也正在平衡中。“对于企业而言,有没有补助其实都不是第一位的,他们更看重展会的实际效果。近两年,湖州当地的纺织行业发展非常快,政府也愈发重视,估计今后的扶持力度会进一步加大,也希望我们湖州的面料企业可以抓住这个好时机,再上一个台阶。”沈晓莉充满希望地说。
企业篇
作为全球最大的色纺纱线企业之一,华孚色纺股份有限公司对于业内而言并不陌生。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现在“华孚牌”色纺纱已成为色纺行业国际品牌,全球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产品远销欧美、日韩、港澳、东南亚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并同H&M、ZARA、GAP、UNIQLO等品牌建立起合作关系。
公司营销副总监陈亮告诉记者,本届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华孚也将带着最新的色纺纱产品参展,同海内外优秀的面料企业一较高下。
“2014年,华孚缩短了自己的供应链,自主研发各种新品,提高研发能力,增加了对订单的把控能力,这些都是企业的成绩所在。但是也应该看到,现如今纺织行业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劳动力成本如此之高,环保要求如此严格,原料价格波动之大,这些问题都是突出存在的。尤其是成本问题,华孚在各方面的运行成本,同国外相同类型、相同水平的优秀企业相比过高,因此利润空间也被压缩。”陈亮坦诚地说。
但是他也表示,华孚会借助展会的契机,尽力维系好原有的客户。“纺织行业已经处于见底回升的阶段,但是不会回升得非常快,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华孚而言,2015年还是要深化内功,从内部进行调整,无论是在团队建设还是个人发展方面都要有所提高,实现整体效率的提升。与此同时,在管理方面求得精细化,提升管理效益,减少浪费。相信如此实施,华孚2015年的发展肯定不会差。欢迎业内人士在本届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上来到华孚的展位进行交流。”陈亮这样说道。
创建于1988年的浙江好运来数码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领带和家纺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高新科技型股份制企业。20多年过去,当初的一家小公司已经发展成为现在拥有自主研发能力和话语权的企业。
2015年,整个国内外的经济大环境仍然不佳。“行业形势是不好,但是这种不好跟好运来没有特别大的关系,我们的市场状况,尤其是海外市场相对稳定。整个2014年,好运来的年销售额为4000万~5000万人民币,内外销比例大概是50%比50%,海外市场方面以欧美国家为主。”公司设计总监韩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介绍道。
至于逆势开拓、依然可以维持市场稳定的原因,韩娜表示,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好运来的企业规模没有那么大。“动辄几个亿的企业其市场风险也会大,好运来不急于求大,因此也就走得更稳健,这种脚踏实地对企业发展肯定是有好处的。”
二是好运来坚持自主开发产品,绝不盲目跟风。“国内目前盲目跟风的情况特别严重,但是走在别人后面只能一直追赶,肯定形不成自己的特色,也不会有特别广阔的市场。在自主研发方面,我们拥有自己的研发团队,也拥有真丝改性等自主知识产权。正是在产品方面的不断创新,使得好运来在同客户,尤其是海外客户的接触过程中给予对方更多的信任感和更加良好的形象,久而久之形成朋友关系,市场也会因此变得更加稳定。”韩娜说。
本届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好运来也将参展。“我们会带着精品女装面料去上海。在这个专业展会上,可以结识不少海外客户,更好地开拓市场。对于好运来而言,发展的脚步绝对不会停止,希望行业内的人士可以同我们一起见证好运来的成长。我们3月见!”韩娜充满信心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