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牡丹 花开盛世
——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长盛不衰的生命力何在

2015-01-07 06:20王金辉李自豪徐锋涛高均海
决策探索 2015年8期
关键词:牡丹花文化节洛阳

◎文/本刊记者 王金辉 李自豪 徐锋涛 图/高均海

洛阳牡丹 花开盛世
——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长盛不衰的生命力何在

◎文/本刊记者 王金辉 李自豪 徐锋涛 图/高均海

编者按: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4月10日,第33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隆重开幕,中国乃至世界的目光再次投向洛阳。

历经三十二载的磨炼与积淀,“中国四大节会”之一——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已经成为洛阳人民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已经成为外界打量洛阳的重要窗口。

如果从隋炀帝在洛阳建西苑种下第一棵牡丹开始计算,至1983年举办首届牡丹花会,从一“花”到一“节”,一朵花与一座城已携手走过千年,一朵花究竟有着怎样的魔力?她又有着怎样跌宕起伏的命运?

一个节会,从一个城市上升到省级,再升格到国家级,她又有着怎么精彩的蝶变?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蓝图已经绘就,作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之一,洛阳又该如何积极融入?

本期我们深度聚焦洛阳牡丹文化节为何长盛不衰,探究其生命力何在!

第33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开幕式

一朵花 一场盛宴的启幕

须是牡丹花盛发,满城方始乐无涯。

4月10日晚,由文化部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33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在洛阳歌剧院开启精彩大幕——国色牡丹盛放时节,千年帝都洛阳再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这是加快建设名副其实的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进入全面“施工”阶段后,洛阳市举办的一次融文化旅游、经贸合作与交流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经济文化盛会。

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李蒙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开幕。

全国人大财经委委员、国务院稽察特派员、中国证监会原主席周道炯,文化部部长助理刘玉珠、文化产业司司长吴江波等出席开幕式。

中共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赵素萍,中共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陈雪枫,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蒋笃运,副省长张维宁,省政协副主席龚立群、高体健等出席开幕式。

出席开幕式的国内兄弟省市、国外友好城市的领导和嘉宾有: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韩国光州广域市议会议长曹永杓,韩国扶余郡副郡守洪性睦等。

出席开幕式的还有文化部有关司局、省有关部门的领导,国内外重要客商代表。

洛阳市委副书记鲍常勇主持开幕式。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少敏、市政协主席刘应安及在洛的部分市级领导、社会各界代表参加开幕式。

张维宁致开幕辞。他代表省委、省政府,并受文化部委托代表文化部,向各位来宾表示热烈欢迎。他说,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围绕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让中原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更出彩的总目标,全面实施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大国家战略,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大省、高成长服务业大省、现代农业大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一个经济与文化交相辉映、硬实力与软实力同步提升的富强河南、文化河南、平安河南、美丽河南正巍然屹立于世人面前。

张维宁说,洛阳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十三朝古都、独具魅力的优秀旅游名城,也是国家“一五”时期重点建设的现代化工业城市、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

自1983年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了32届的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已经成为河洛文化、牡丹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河南、走进河南的一个重要桥梁。特别是牡丹文化节升格为国家级节会后,我们依托这座“金桥”,坚持节会搭台、经贸文化旅游唱戏,开启了河南与国内外有识之士合作发展的新篇章,实现了河南对外开放的新跨越。

简短的开幕式之后,大型原创情景舞台剧《丝路·花开》精彩呈现。

《丝路·花开》采用历史与今天对话的“诗报告”形式,通过《开篇》《骆驼篇》《丝绸篇》《瓷器篇》《茶叶篇》《玉币篇》《胡姬篇》《龙门篇》及尾声《花开中国》,对洛阳市与丝绸之路的历史渊源进行舞台艺术展示。该剧同时在人民网、河南卫视、洛阳广播电视台新闻资讯频道直播。

本届牡丹文化节重点策划了第33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投资贸易洽谈会、2015中国洛阳(国际)文化科技创意设计展览会等11项主体活动和2015年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名优产品博览会等23项专项活动,涉及赏花文化、旅游体育、经贸会展等多个领域。

一朵花 一个盛放的天下洛阳

一个节会的形成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

传说中的牡丹,是被武则天一怒之下逐出京城,贬去洛阳的。却不料洛阳的水土最适合牡丹的生长。于是洛阳人种牡丹蔚然成风,渐盛于唐,极盛于宋。每年阳历4月中旬春色融融的日子,街巷园林千株万株牡丹竞放,花团锦簇香云缭绕——自此,4月的洛阳,是牡丹花绽放、倾国倾城的时节;4月的洛阳,是人间最美的四月天。

有此倾城好颜色,引得游子竞风流!

1959年秋,周恩来总理视察洛阳时曾指示:“牡丹是我国的国花,它雍容华贵,富丽堂皇,是我们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美好幸福的象征。洛阳建了这么多大工厂,将来产业工人几十万,节假日要有游玩的去处,要建几个公园,广植花卉,要大力发展牡丹。”1973年10月,周总理陪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来洛阳龙门参观,中午总理宴请加拿大贵宾,厨师特意在“洛阳燕菜”上制作了几朵栩栩如生的牡丹花。服务员介绍菜名之后,周总理风趣地说:“洛阳牡丹甲天下,菜中也能生出牡丹花来,应该叫‘牡丹燕菜’”。从此,洛阳传统的燕菜被冠以“牡丹燕菜”,享誉大江南北。

1981年,洛阳与日本冈山结为友好城市,1982年春,冈山代表团访问洛阳。在与日本友人的交往中,洛阳知道了日本有一个樱花节,每逢樱花盛开,日本人扶老携幼,举家观赏,还有许多国外游客慕名前往。

当时洛阳的决策层及时发现了牡丹可以提高洛阳知名度的巨大价值,明白了举办牡丹花会是抓好洛阳城市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洛阳经济的一个良好抓手,便作出了英明与果断的决策。

——1982年9月,洛阳市委召开常委会议,对举办洛阳牡丹花会进行专题研究。

——1982年9月10日,时任市长任普恩在《提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命名牡丹为“市花”和确定“牡丹花会”的议案》上签字。

——1982年9月21日,洛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举行第十四次全体会议,批准市政府这一议案,决定命名牡丹为洛阳市花,每年4月15日至25日举办洛阳牡丹花会。

1983年首届牡丹花会盛况空前,可谓“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10天内涌入洛阳赏花的游客达250万人次,是平常年份的10倍以上;宾馆住满了人,有人打地铺也要一睹牡丹芳容;主观赏区王城公园一天售出门票15万张,铁门被拥挤的游客挤破;各种经济活动成交额5802万元。这些数字成功地印证了牡丹花会的可实施性和受欢迎度,为今后连续稳定地举办拉开了帷幕。

有了第一届牡丹花会的成功经验,以后每一年洛阳都举办牡丹花会。每到4月,牡丹花开满城,到处载歌载舞,迎来送往,牡丹花会成了洛阳人的“盛会”。

一个品牌的铸就

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

牡丹花会再次打开了洛阳走向世界的大门。从最初的市级到省级再到今天的国家级,从最初的“花会”到今天的“文化节”,在不断的脱胎换骨中,一个凝聚着洛阳人精气神、饱含洛阳人心血和汗水、寄托洛阳人希望和梦想的品牌在不断打磨中成形、变得厚重,亮闪闪、金灿灿。

从“以花为媒,广交朋友”到“花会搭台,经贸唱戏”,从游客人数的翻番到招商引资额的不断突破……随着对外影响力的不断扩大,牡丹花会在推动洛阳乃至河南改革开放,特别是在招商引资、推动旅游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

这引起了河南省委、省政府的关注。

1991年4月,河南省委、省政府决定,将洛阳牡丹花会更名为“河南洛阳牡丹花会”,由省政府主办,形成了“洛阳搭台,全省唱戏”的新格局,牡丹花会由此成为河南省的重要节会活动,成为全省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平台。

升格并没有就此结束。

2010年4月,河南省领导希望洛阳牡丹花会有文化部等有关部委参与,由文化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洛阳开始全力以赴,积极向河南省文化厅、文化部汇报,邀请文化部领导来洛调研。

2010年11月25日,文化部办公厅正式复函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同意从2011年起,“河南省洛阳牡丹花会”更名为“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由文化部、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河南省文化厅、洛阳市人民政府承办。

历经三十二载的磨炼与积淀,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成为“中国四大节会”之一,成为洛阳人民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成为外界打量洛阳的重要窗口。

一个产业的兴起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去年7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陪同出访韩国时,向韩方赠送名为“风姿秀色”的洛阳牡丹瓷。这件意义非凡的礼品,就来自洛阳。

幸运的洛阳牡丹瓷折射出的,是随着牡丹文化节的声名远扬,洛阳牡丹产业多年来筚路蓝缕、脚踏实地的发展与壮大。

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市牡丹种植面积为15万亩,其中经济价值极高的牡丹种植规模为13万余亩。

——洛阳已顺利通过国家质检总局实地验收,即将正式成为国家级牡丹种苗出口安全示范区。

——以牡丹为依托,洛阳已成功推出牡丹书画、牡丹摄影、牡丹邮票、牡丹饼、牡丹茶、牡丹酒、牡丹化妆品、牡丹精油、牡丹食用油等400余种深加工产品,年产值超亿元。

——中国牡丹画第一村平乐村,6000多村民中从事牡丹画创作的有600余人,其中专业牡丹画家120多人。全村2010年创作牡丹画13万余幅,农民增收达1500万多元。平乐村引进了鼎润旅游文化产业园、汉魏文化演绎园、千亩风情牡丹园等一批配套项目,目前已种植牡丹700余亩,为作者写生创造了良好条件。素有“牡丹王子”美誉的著名国画大师何水法先生入驻园区并捐建了希望画院,吸引了众多美术大师前来创作观摩。“洛阳看牡丹,赏画到平乐”,如今“平乐农民牡丹画”已成为中原文化的一张名片,享誉全国。

——作为洛阳和中国文化的形象使者,洛阳牡丹在英、美、法、德、澳大利亚、荷兰、比利时、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生根开花。以花为媒,古都洛阳先后同日本、法国、保加利亚、美国、韩国、俄罗斯等国家的一些城市结为友好城市。

——洛阳牡丹的科研队伍迅速壮大,近百项牡丹科技成果问世,已经建立起国内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牡丹基因库。

——洛阳牡丹研究院培育牡丹新品种106个,嫁接新品种牡丹5万株,大大改善了牡丹品质。

——已具备较成熟的牡丹花期控制技术和四季开花技术,使牡丹盛花期由原来的11天延长到目前的40天,基本实现了花开随人愿、四季皆可赏。

“要把牡丹产业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大科技研发和市场开拓力度,着力解决制约牡丹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牡丹产品,进一步打响‘洛阳牡丹产业甲天下’的品牌。”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陈雪枫多次强调。

“到2020年,全市牡丹种植面积达100万亩,产业总产值为300亿元至500亿元,使牡丹产业真正成为本市的特色支柱产业。”洛阳就牡丹产业发展绘就蓝图。

一个城市的激活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牡丹文化节之于洛阳,是一个支点,其撬动的,不仅是意识形态方面的思想解放、视野开阔,更有实际工作中各方面“真金白银”的收获。

——撬动了洛阳城市建设的发展。结合牡丹文化节的筹办,洛阳每年都要安排一批道路桥梁的新建、改扩建,洛河两岸高层建筑鳞次栉比,牡丹大桥、王城大桥、瀛洲大桥、凌波大桥等新型大桥彩虹飞架,蔚为壮观;打造城市绿化、市容美化、城区亮化等重点工程,新建、改建了王城公园、国家牡丹园、中国国花园以及白云山、天池山、鸡冠洞高山牡丹园等牡丹观赏点90余处。洛阳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吸引力日益增强。

——撬动了洛阳文明素质的提升。伴随着牡丹文化节的与时俱进,“文明洛阳、礼仪洛阳、诚信洛阳、魅力洛阳”已逐渐成为洛阳人遵从并践行的“道德律令”,从热心大妈免费为游客提供茶水到牡丹文化节期间遍布全城的志愿者笑脸服务游客;从出租车司机拾金不昧到人民警察及时送回迷路的幼童;从一个月的牡丹文化节延伸到一年的365天……在文明礼仪的展台上,洛阳倾情展示,台下掌声如雷、好评如潮。

——撬动了洛阳开放招商工作的进步。据统计,前31届牡丹文化节,共签订招商引资合同项目2600多个,累计投资总额4846亿元。第32届牡丹文化节招商工作更是硕果累累:共有来自美、法、日等国及国内各省市、港澳台地区的1253名客商参加,签约项目98个,投资总额1197.2亿元。

——撬动了洛阳旅游业的发展。洛阳以办好牡丹文化节为龙头,在改善龙门、白马寺、关林、汉光武帝陵等原有旅游景点的基础上,改建扩建新建了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洛阳民俗博物馆、洛阳匾额博物馆、洛阳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洛阳博物馆新馆、定鼎门遗址博物馆等人文景观;开发小浪底、万山湖、白云山、老君山、青要山、陆浑旅游度假区等一批国家森林公园和自然风光旅游点,形成了以市区为中心的多条精品旅游线路;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唐三彩、牡丹书画、牡丹系列化妆品、牡丹茶、牡丹食品等旅游商品开发步伐加快,旅游服务机构和设施进一步完善;牡丹文化节推动会展、演艺、商务等活动越来越丰富,高端游客、境外游客、远程游客大量增加,使洛阳迅速向全省旅游集散中心和国际旅游目的地迈进。

——撬动了洛阳文化产业的发展。洛阳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呈现欣欣向荣、蓬勃兴旺的发展景象。洛阳编创了一大批牡丹歌曲、牡丹舞蹈。由洛阳原创的“郑汴洛文艺精品工程”之大型舞蹈诗《河洛风》,多次在牡丹文化节期间上演,深受人们欢迎;连续创造了“万人舞太极”“万人舞龙”“千人画牡丹”等8项吉尼斯世界记录。2009年邮展期间,创下同场连线绘画人数最多(3653人)和同场同时邮寄明信片人数最多(4493人)两项吉尼斯世界记录。2010年,《千姿牡丹》系列牡丹邮票成为吉尼斯认定的世界上同一系列邮票种类最多的邮票……

“国色天香只为滋润天下……”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如同四月涤荡的惠风,使得洛阳这个千年古都风生水起、活力四射。洛阳已经成为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广阔平台,已经成为洛阳建设名副其实的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的重要抓手……

洛阳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

一朵花 一个开放的世界圣城

三月牡丹呈艳态,壮观人间春世界。

今年全国两会,“一带一路”战略被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从先前一年多的酝酿发酵,到新近刚刚发布“愿景与行动”纲领性文件,“一带一路”战略不仅向世界展示出一个更加开放的东方大国形象,也为世界新一轮开放大潮拉开序幕。

“愿景与行动”指出,中国将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对不少地方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角色和定位进行了明确。其中,河南迎来重大利好。

“蚕在吐丝的时候,没想到会吐出一条丝绸之路。今天我们说,沿着丝绸之路的起点发现,洛阳就有如这只吐丝的蚕。”正如本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开幕式上的艾青诗词朗诵,那么作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之一,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洛阳又该如何融入“一带一路”?

前不久,《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战略纲要》就提出,要全面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提升郑州、洛阳主要节点城市辐射带动能力。

洛阳市委书记陈雪枫进一步明确,“一带一路”战略构想,让我们重新认识历史名城,更加冷静地谋划古都未来。作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之一的洛阳,在建设“一带一路”新征程中地位特殊。洛阳要抓住机遇,顺势而为,打造中原经济区重要增长极、文化示范区、生态宜居地和开放创新城,建设好名副其实的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未来洛阳也将获得更多机会:“洛阳制造”“洛阳技术”将找到新市场和新载体;“中国高铁”大规模走出去,将为洛阳市轴承产业的高端化提供契机;洛阳居天下之中,产业基础和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开放招商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历史文化资源的发掘,将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作为拥有数处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名城,作为拥有工业、科技、文化、生态、交通等诸多资源优势的城市,洛阳要抓住历史机遇,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不断完善全方位开放格局,积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力争跃上更高的开放平台。

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牡丹的卓尔不群赋予了她高贵的品格。

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工夫织得成。牡丹花会的传承与创新成就了牡丹节勃勃的生命力。

三十载砥砺前行,三十载传承创新。秉承千年的文采风流,借“一带一路”的东风,洛阳必将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不断叫响世界圣城、丝路起点等城市名片,不断增强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伟大复兴中的洛阳自信,让千年帝都独具魅力,让牡丹花城香传万里。

《天下洛阳》演出照

猜你喜欢
牡丹花文化节洛阳
惜牡丹花①(其一)
牡丹花型研究进展
洛阳正大剧院
牡丹花有多少株
“立法为民”的洛阳实践
洛阳自古繁华
第三届广灵湿地文化节开幕
牡丹花的启示
悦来动漫文化节震撼来袭
陕西省阅读文化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