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萍
(包头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30)
所谓人文素养,就是关于人之为人应该具备的基本文化素养,它是由知识、观念、信仰、情感、意志等诸多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和潜能,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及综合能力。人文素养的内涵应包括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行为三个方面。人文知识是一个人具有人文素养的前提和基础,人文精神是一个人的内在养成和精神追求,而人文行为表现在一个人的具体行动和实践上。其中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的人文精神的塑造是人文素养的核心。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高校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但部分高校将人文素养教育简单等同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学习,认为只要开设了人文课程,就等于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教育观念上的因循守旧,直接导致教育内容的局限和平面化。当今人类面对的很多问题不是由于科学技术不发达所致,而是由于人类的人文素养缺乏所致。人文素养是一种基础性素养,对于一个人其他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加强高校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不仅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而且对于大学生健全人格、改进思维方式、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同时,培养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在当前时期,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提高教育对象的思想道德和人文素养。此外,加强高校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也是为了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一方面是原有学科专业化日益加深,新兴学科不断涌现。另一方面,学科的交叉渗透,特别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化日趋明显。所以,有效帮助高校学生拓展人文社会知识领域视野,提高其相应的素养十分必要。
随着我国高校连续多年的扩招,更多的青年步入高校的大门,这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公民的受教育程度,有力地提升了我国公民的整体水平。但是随之出现一系列问题。在高校中,某些学生知识面狭窄、缺少对社会及其他人的责任感、心理素质不稳定、社会公德意识淡薄、精神空虚、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等这些现象不仅影响大学生的形象和社会认可程度,而且对高校的教育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必须指出,之所以造成这种状况,与人文素质教育在现有高等教育体系中定位不清有密切的关系。当前,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和基础性地位没有得到广泛认同和深刻理解,在人才培养系统中的位置和功能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探索。部分高等院校在强调专业教育和技能教育的同时,忽视人文精神的塑造,片面、单一地理解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意义,人文素养教育无法全面系统地贯穿具体的教育实践。
纵观我国高校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现状,学生所具有的人文素养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
首先,高校学生在文史哲知识方面相对匮乏。现阶段高校大学生只关心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缺乏兴趣,导致其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文明缺乏了解和认识。一部分大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知之甚少,对世界文化了解不够,缺乏历史的观念、民族的认同感和广阔的胸怀。其次,高校学生在认知能力方面存在困惑、迷惘和实用倾向。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融合加快,冲突矛盾日益加剧,在这种大环境下,大学生对很多东西的接受常常因心智尚处于发展阶段,易产生困惑而迷失方向。再次,高校学生在思想境界方面存在浮躁现象突出的问题。目前一些高校学生已感受不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应该肯定,大学生群体的整体道德水准在全社会范围内处于较高层面,但个别高校学生道德状况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人生理想信念淡漠,缺乏远大的志向,一些学生得过且过,完全对未来没有一个设想;二是道德修养较差,一些学生不懂得“做人”的基本准则,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三在道德评价上采取双重标准,突出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不乐于助人,只求权利,不尽义务。
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仅关系到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他们能否全面发展成为合格的人才,进而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进一步加强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显得尤为迫切。
人文素养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素质,它在教育过程中自然应处于核心地位。受传统教育模式和教育体制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只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忽视人文素养的培养,认为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在科技专业人才培养中无足轻重,充其量只是个点缀或知识面的扩展,而非人才素养的必备要素。这种错误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高等教育对人文素养教育的忽视,造成高校学生人文素养储备的不足。因此,高校应把人文素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贯穿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努力依靠自己的组织、控制机制,通过教学管理和行政管理、教职工队伍建设、资源建设等各方面通力合作,将人文素养教育落实到常规管理和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另外,我国高校的人文素养课程体系设置不甚合理。西方发达国家高校人文素养教育的课程占20%以上,甚至30%,而我国高校课程体系中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明显不足。因此,要优化高校课程设置,增加人文课程的比重。最有效的解决方式之一是将选修课做精做实。通过多开设文学、史学、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不断提高大学生的人格修养。从民族发展的角度看,学校应该像重视英语、计算机等课程那样重视人文课程,将人文素养教育纳入制度化管理,充分利用课堂向大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确立人文学科在大学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努力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文素养教育课程体系。丰富的人文知识的熏陶是人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形成人文素质的内在条件。
如何搭建有效的文化平台,借助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高校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艰巨而又现实的问题。长期以来,由于人文教育具有长效性、渗透性及非直接实用性等特点,人文学科的潜在价值往往容易被人忽视和漠视,使我国高等教育一直存在重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忽视人文素养的培养的问题。高校学生人文素养逐步走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面对社会本位和科学教育的挤压,人文教育和人文课程的建设仍然较薄弱,与社会发展和大众化教育的要求相距甚远。文化平台的搭建离不开课堂这个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知识讲授中赋予其更多的人文关怀和人文情感,有利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此外,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悠久文明,同时也创造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不仅体现了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而且涵盖了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它对人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及行为模式等都有深层次的影响。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只有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才能树立其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振兴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认同感。我们要通过优化社会大环境、创建浓郁的大学校园文化氛围等手段,使大学生感受、理解、热爱进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的精华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校园是培养和造就具有全面素养的新型人才的主阵地,是社会精英成长的摇篮。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手段,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突出主流价值观,弘扬主旋律的校园文化对学生性情的陶冶、境界的提升、行为方式的定位及价值观的选择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除了学校的师资、教学条件、资源配置等因素外,校园文化的熏陶也很重要。应在校园内打造健康的校园文化,营造和谐的人文氛围,让学生感悟人文精神的魅力。可以通过开展人文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可以通过多学科的知识、思想的碰撞与交流渗透,通过学校优良传统学风与治学精神的耳濡目染,给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营造宽松的环境,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大学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学术气氛是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的外在表现,它将对学生性情的陶冶、境界的提升、情感的升华等方面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学生生活在其中,耳濡目染,其人生追求和思想品格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大学课堂人文素养教育的课外延伸,灵活、自由、开放,具有课堂教育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教师的人文素养包括其学识水平和人格魅力。教师的学识水平不仅包括教师在本专业研究中的深度和广度,还包括教师对本民族人文精神的深刻理解,对民族历史文化的准确性把握,以及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其游刃有余的应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会直接产生无言的、持久的影响,它所折射出的社会文化的价值观、审美情感等,是学生人文素养构建的重要参照。因此,高校教师首先必须转变人文素养教育是教授社会科学教师的职责的观念,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沉淀。同时积极结合本专业中的具体问题,开展人文素质的研究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把人文素养教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使知识教育和人文教育、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高度融合。在教学中教师将自己有关人文研究的成果和知识引入对具体专业问题的分析中,将理性教育和感性教育相结合,以启发式教学、心理辅导和心灵教化等现代化教育方式,阐释不同学科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不仅传授学科的专业精神和学术要义,还通过率先垂范、言传身教,展现科学知识范围以外的亘古不变的人性、人情和真理。最后,高校教师要研究人文素养的培养方式,改变以往以说教式为主的单调教育模式,向多渠道、多方式、多手段的教育模式转轨,彻底扭转人文素养教育的被动局面。
[1]刘奇.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与重构[J].教育探索,2011(3).
[2]张晓寒.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2(4).
[3]韩毅.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与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