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 原民辉
本刊特稿 Special Reports
北斗产业化发展思考
● 文| 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 原民辉
在世界经济金融危机之后,世界政治与经济发展格局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各国政府纷纷对本国高科技产业的产业组织形态与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从而建立以某一高科技先导产业为龙头来进行战略引领,以达到“牵一发动全身”的经济发展战略功效,而导航产业作为引领当代科技发展潮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增强经济发展活力的高科技先导产业,也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世界航天大国优先发展的产业。
在后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同样也面临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双重压力,而导航产业由于其天生就具有显著的科技创新性和战略发展潜力,也就成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实现经济增长内生化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北斗导航产业虽然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但是产业整体已经呈现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发展特征,因此,借鉴美国GPS系统的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北斗产业成长机制、成长过程中的发展特征与驱动机理进行深入详细的研究,也就显得尤为必要。
1.GPS对美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目前,GPS系统已经成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领导者,并形成庞大的GPS产业群。 回顾GPS的发展之路,可以看到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GPS实现商业化应用以来,短短三十年,卫星导航产业实现爆发式增长,已经成为继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的全球第三大IT经济增长点。 根据现有统计资料研究表明,美国商业GPS用户每年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超过700亿美元以上,依赖GPS技术的工作岗位已经超过330万个,包括13万个GPS制造业就业机会和320万个GPS密集型下游商业应用就业机会。同时,GPS技术每年创造1224亿美元的经济效益,受到直接影响的下游商业GPS密集型产业就业岗位将超过580万个。与所有其他创新型产业一样,GPS产业直接产生了大量就业机会和经济活动,拉动了经济增长。有证据表明,不论是在经济增长时期,还是在经济衰退时期,包括GPS产业在内的创新型产业,都将产生技能要求或高或低的就业机会,就业人员的工资水平高于国家平均工资水平,员工个体的产量和销售额增长,增强美国的竞争力(反映在增加出口和减少贸易赤字等方面),同时,加大研发和投资力度。除直接经济效益外,创新型产业还将促进下游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具体包括销售额、利润和投资回报,同时劳动生产率的持续增长有力地支持了下游产业的发展,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带动美国经济的整体进步。此外,GPS的商业采用率正在不断增长,并且在各行业均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GPS还创造了其它直接或间接经济与社会效益,如节省燃料、减少排放、提高工作场所健康和安全标准、节约时间、创造就业机会、提高税收、增强公共安全保障和国防能力等。
2.GPS的商业价值
GPS产业不断因市场需求来调整产业发展政策,从而形成面向运营服务与大众市场的快速发展,加速航天产业与信息产业、消费产业的交互融合,拓展产业成长空间,提升了GPS产业的商业价值,主要表现在位置服务、交通运输、测绘制图、精细农业、精确授时、工程建设几个方面。
3.GPS产业化发展的经验
(1)政府积极支持GPS产业发展,不断通过政策引导并巩固GPS产业系统先进性,打造成熟的产业生态环境
自从GPS开发和组网以来,美国多次以总统令、政府政策文件以及法律等的权威形式彰显其在GPS系统建设方面的国家政策。早期GPS主要为军事应用服务,随着GPS进一步向民用开放,美国商务部承认了GPS其应有的市场定位,不再对民用GPS出口进行许可证限制,这极大地推动了GPS民用产业的发展。1996年克林顿总统签发了新的“美国GPS政策”,以总统令的形式向全世界承诺GPS免费提供民用服务,而1996年也成为GPS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水岭 。在21世纪初,美国将GPS写入《美国法典》,这也成为GPS产业的重要顶层法律保障文件。
(2)以系统应用和环境建设为产业发展的调控准则,通过持续优化产业组织架构,细分市场并建立更为明确的产业目标定位和目标市场
美国政府高度重视GPS产业发展的调控准则,通过不断设立明确的产业目标定位和目标市场,进行目标市场的细划分,优化了产业组织形态,从而形成了模块化GPS产业组织,而这种模块化的产业组织可以有效地开展GPS的技术创新,并形成产业组织发展的强大驱动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微观主体的杠杆作用。在GPS细分市场的发展过程中,政府、企业、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等各个市场主体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并形成GPS产业链之间协调发展,上下游之间产业能够紧密融合,真正提高了GPS产品质量,并形成巨大的产业垄断。同时,美国政府也相继出台了如《美国GPS标准定位服务》、《GPS标准定位服务信号规范》、《美国全球定位系统政策》、《改进民用GPS》等一系列产业调控文件,形成了宏观指导与微观市场机制相结合的产业组织生产形态。
(3)以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纵向和横向合作为产业连接纽带,理顺GPS产业链运行秩序,提升产业链的运行效率
美国政府高度重视产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以产业之间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形成纵向与横向合作链条,确定GPS产业链各环节创造价值的大小及其重要性,识别GPS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和主导环节,占据GPS产业链发展的制高点,从而实现整个产业资源的优化。通过纵向整合,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向下游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加工深度,实现了资本控制和渗透、技术控制以及契约约束。通过横向整合,进行了优势划分,提高了竞争力和生产效率,更大地发挥了规模竞争优势,避免了行业内无序竞争,保证了产业链顺利、有序、高效运行。
(4)通过与互联网的融合,重塑时空基准信息系统,创新商业模式,推动GPS产品向小型化、规模化、低功耗发展,实现跨行业互联互通
GPS通过与互联网的融合作为新兴产业,将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精细农业、水质监测、食品监测、商品流通、信息搜集等多个领域进行连接,形成产业融合剂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同时与互联网的结合,引发了各个产业对科技的需求和一大批核心关键技术的掌握和应用,对其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进一步扩大了美国经济内生增长的有效途径。
(5)以技术创新论证、商业模式创新效果评估、资本运作、法律与政策法规制订等为重点,建立GPS产业全方位配套、一体化衔接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美国企业和政府对于GPS产业的知识产权高度重视,根据国家利益和美国企业竞争的需要,不断修改完善GPS知识产权法律,提高刑事惩罚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扩展GPS专利保护的技术范围,通过GPS知识产权制度的国际化,在国际经济贸易中积极加强GPS知识产权保护,并将GPS知识产权制度作为GPS产业发展激励创新、保护科技投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调节公共利益与技术垄断关系、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和重要法律机制,以及维护GPS产业发展的战略主权和市场竞争主导权的主要途径,增强本国GPS垄断力的战略性措施。
(6)以兼容性和互操作性为切入点,制订完善的GPS标准体系作为产业发展保障,通过不断规范GPS标准体系,占领导航产业的制高点
基于GPS建立的技术标准体系,高度重视兼容性和互操作性,覆盖了从宏观到微观的所有航天产品物理与几何特征,已经深入到美国政府现代军事和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已经成为导航产业的制高点。国际上已有的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在做改进以及新研制的卫星导航系统进行体系设计时,都以GPS进行重要参考物进行技术标准对标,并在尽可能的条件下与之兼用,而且近年来GPS系统应用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各个行业对GPS系统的依赖日益明显,呈现日新月异的景象, GPS系统及其相关技术标准的修订也呈现出与时俱进的发展势头,并取得了显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小结
基于上述对美国发展GPS产业的思路所做的深入剖析,可以得出以下具有共性的结论:
(1)美国政府通过引导、巩固、增强GPS的技术不对称优势,从而保持美国在民用导航领域的优势地位,进而使GPS在民用导航领域的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实现其引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发展的目标。
(2)将GPS与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等信息载体进行信息融合,使得GPS从经销应用产品向运营服务转变,开创卫星导航为基石的多手段融合、天地一体化和智能化的新阶段。
(3)通过打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明确目标客户和目标市场,建立沟通顺畅的产业平台,优化产业链,创新商业模式,建立完整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标准体系,使得GPS产业化服务局面迅速形成。
虽然我国北斗产业当前呈现一种蓬勃发展的状态,但是应当看到,当前产业发展也存在许多瓶颈,具体而言之:
1)从产业链来看,北斗产业的产业链产值主要集中在中游,上游产值与下游运营服务产值占比相对较小,产业链形态呈“橄榄型”格局,呈现“小、散、乱、低”的状态,这说明产业链发展还未成熟,应用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2)从产业融资来看,北斗企业由于研发投入和快速成长,资本需求迫切,但产业整体融资环境不良。由于行业特殊性,北斗企业固定资产少、无抵押,造成贷款少、贷款难;融资渠道狭窄、手段单一,上市企业数量少、规模有限。
3)从市场环境来看,国内从事北斗产业的企业有千余家,但企业规模偏小,呈现“小、散、乱、低”的状态,导致产业整体竞争力较低,且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如何通过资源重组,进行北斗产业结构优化和合理化,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是一个重要难题。
4)从商业模式来看,产业商业模式尚不成熟,面向市场的应用服务未完全展开,产业链各环节衔接不畅、相互制约的现象还比较突出。同时,产品接口不统一,很难规模化,产业链资金承担量不同,集成环节压力大,终端成本高,运营资源少,缺乏业务支撑平台,政府而不是市场是当前北斗产业链主导推动力,这些都抑制了北斗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5)从标准化体系建设方面看,虽然北斗产业按照基础、工程、运行、应用四个方面初步建立起来了产业标准体系,基本完成了术语、接收机、数据格式、基础芯片、天线、通用终端及模拟器等北斗产业发展中急需关键标准;完成了与国际民航组织、国际海事组织的标准化体系对标。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北斗产业的标准化水平偏低,标准之间不协调,重要标准短缺,缺乏规范指导的现象依然突出。
6)从知识产权角度来看,北斗产业知识产权立法还不够完善,在国际专利申请方面与GPS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北斗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整体上还需进一步提高。
1.北斗产业化发展预期
对于北斗产业而言,虽然北斗产业在发展中出现一系列制约性问题,但是必须用客观的视角、发展的眼光看待北斗产业的成长与发展,也因此可以预估在未来北斗产业仍将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1)北斗产业在未来5~10年,将有可能出现“点爆式”增长
从时间上来看,北斗产业整体上呈现不规则的阶梯性上升趋势,从短期发展周期来看,存在“点式爆发”的增长态势,从长期发展周期来看,具有“结构性爆发”增长态势。从空间布局来看,北斗产业在空间上呈现不均匀的分布状态,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对北斗产业的不平衡市场需求将引致北斗产业未来呈现“点式突越型”增长态势。从产业内部来看,政府投资主导和政策牵引、北斗产业的产品生命周期以及产品技术创新周期的不规则性,都将对产业未来“点爆式”增长提供了必要的内在条件。从产业外部来看,通信、电子产业的产品和技术更新换代周期加快,航空、航海、交通领域的市场需求不规则增长,将为产业未来“点爆式”增长提供了必要的外在条件。
(2)北斗产业在未来5~10年,将作为其他产业连接点,进行产业“价值链嵌入”,实现战略突破以及利润创造
在未来5~10年,北斗导航产业将作为通信、电子与交通、海洋、渔业、林业、旅游产业的连接点,通过产业联动方式衍生产业各环节配套企业,推动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同时北斗产业将以单一导航定位向导航、遥感、地理信息、通信一体化集成应用发展方向延伸,并以与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融合为产业发展渠道,进行产业价值链嵌入,并且北斗产业将通过向工作、生活、出行、社交、旅游、餐饮、住宿等大众生活领域提供综合信息服务,实现智慧商业的利润创造。
(3)北斗产业在未来5~10年,将完成“产业梯度演化”,积聚未来发展势能,并获得产业红利
当前,国内北斗产业已经形成政企合力的喜人局面,为北斗产业的大规模商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完成产业的梯度演化提供了持久动力,加之,北斗产业已经具备完整的卫星产业链,上下游产业衔接比较紧密,产业的后发优势突出,因此,通过不断发展,必然为产业未来积聚了发展势能,并会快速跨过收支平衡点,获得产业巨大红利。
(4)北斗产业将以内生驱动,建立产业需求,并形成产业的溢出效应,最终完成产业“跨界驱动”
目前,北斗产业通过向精度增强、电子地图、位置服务、信息提供、质量检测、标准等相关领域拓展,已经产生了产业的联系效应。同时,通过将北斗导航系统与地面网结合,必然会促进北斗产业与航空、航海、交通、电子信息、地理信息、物联网、智慧城市等领域融合发展,从而建立巨大的产业需求,在产业价值链上下游争抢产业核心,并在产业价值链中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形成产业跨界驱动,完成北斗产业多元化协同创新发展。
2.北斗产业化发展建议
(1)以面向行业和区域的系统解决方案为重点,为北斗产业化发展提供牵引动力
建立“运营带系统,系统带终端”的产业规划布局,提供涵盖空间应用、军民应用领域的高性能导航终端产品,同时强化基于北斗系统的高精度时空信息产品、信号模拟及服务能力,以及提升基于天地一体化仿真验证系统级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建设能力。
(2)合力共建开放、创新、智能的北斗产业生态系统
面向重点行业,共同论证北斗实际应用模式,深入了解、分析、引导市场需求,从而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并构建以导航地基增强、室内外无缝导航等信息服务基础设施产品体系,支撑天地融合信息服务产业发展。同时还要增强区域时空信息服务系统示范应用,实现跨行业的数据交换,并且为满足国民经济行业应用需求,还要进一步加强北斗特色终端等产品的研制与产业化进度,以及积极加强北斗国际市场公关,促进北斗系统的国际化推广应用。
(3)建立与大数据、物联网、智慧城市的跨界融合,构建面向未来的立体化信息服务产业
建立北斗+物联网的“强强合作平台型”商业模式,提供端到端智能业务解决方案。同时还需要开展与大数据的联动机制,通过对空间大数据的资产化运营,创造新的产业商机。此外,还要以智慧城市为北斗产业发展的切入点,开展对传统产业技术创新的牵引和带动,实现北斗产业的盈利模式创新。
(4)强化知识产权和标准化体系等软环境建设
首先,要健全北斗企业知识产权制度,优化北斗专利结构,增加保护意义,加强北斗品牌、服务等无形资产价值评估,做好知识产权的使用、转让、投资管理工作,选择适当的防范和维权方式,扩大国际导航企业的交流、学习与合作。其次,要加强对国外导航产业特别是GPS标准的对标分析,借鉴GPS标准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充分考虑多系统的兼容,同时还要加强对北斗产业民用导航信号、系统服务、终端通信类标准和协议研究,并且建立北斗产品的标准符合性审查机制,保障标准的贯彻执行。
(5)产业与金融双轮驱动,激发北斗产业化发展活力
建立面向大众消费领域的终端企业资本收购的运作论证,围绕产业链环节进行资本布局,建立资本战略合作,开展资本业务整合。同时针对产业链不同环节开展资本融资,并开展兼并性收购,搭建产业体系。为加强产业链内外协作单位联系,也可以考虑以参股方式进行利润分享。
(6)紧密结合区域特色,推动产业与区域经济共融发展
以北斗产业园为产业辐射核心,将具有共性生产环节独立,从而建立空间集聚,延伸北斗产业链,衍生新的企业,节约生产、物流、交易成本,以达到最大限度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同时将北斗产业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分化协作,提高生产效率,并且反哺于产业,形成产业内“追赶效应”,促进技术创新,实现高效的网络化互动和合作,以便于克服当前北斗产业规模经济劣势,提高整体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