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胜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杭州 311402)
高职房地产专业人才培养众筹模式研究
○刘永胜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杭州 311402)
本文通过对房地产行业发展新趋势的简要分析,结合房地产咨询服务行业对高素质技能服务人才的社会需求变化,合理界定动态的高职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具体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总结出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实现形式,提出了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路径。
房地产 产教融合 合作育人 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交替
近十年房地产行业的迅猛发展,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所起到的基础性作用不言而喻。但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出现,房地产行业也面临转型发展,开发规模将下降,存量房地产资产盘活的需求不断增加,特别是“互联网+房地产”和“互联网+金融+房地产”、“大数据+房地产”、“社区O2O”等新业态的发展,对房地产行业转型升级提出更高的要求。房地产企业类型也不断细分,盈利模式也不断创新。走在行业发展前面的大中型房地产企业优势越来越明显,特别是房地产咨询服务行业发展创新明显,风投资金的注入,更使之扩张加快。房地产证券化和“互联网+房地产金融”等新型业态的快速发展及房地产税政策日渐清晰,导致房地产咨询服务行业对专业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猛增,甚至出现房地产置业顾问短缺的现象。
房地产咨询服务行业包括房地产经纪、房地产估价、房地产策划等服务行业。房地产咨询服务企业是人才密集型企业,目前从业人员达300多万人,由于流动性强,企业普遍面临着人才数量短缺的困境。由于行业增长过快,又没有更多的人才储备,致使有限的房地产咨询服务企业人才流动频繁,跳槽不断,招人成为企业的主要任务之一。房地产咨询服务企业也越来越重视与高等职业院校合作,围绕如何做好校内房地产咨询服务人才的培养,如何提高企业人员的逆商,培养“互联网+”房地产咨询服务职业人等,已成为房地产咨询服务行业必须面对与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人才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房地产咨询服务行业转型升级关键因素。我们特别针对“互联网+”时代房地产咨询服务行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影响进行了市场分析。
第一,房地产经纪行业对从业人员需求是数量大、素质高和结构新。“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市场、资本对房地产经纪行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首先是资本、人才、技术正向存量住房市场汇集,使存量住房市场发展前景广阔;其次市场需要房地产经纪行业技术含量和服务水准、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三是房地产经纪从业人员的重要性更加突出,抢房源信息、抢客源信息、抢从业人员、拼服务水平和质量,最关键还是靠优秀房地产经纪从业人员;最后是房地产经纪服务领域多元化、机构品牌化。房地产经纪行业发展变化无疑导致对从业人员的数量需求增加,同时技术含量、服务水准、管理水平的提升需要高质量、高素质的从业人员,对互联网金融、房地产证券、房地产信托基金、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结构、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都必须调整,才能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
第二,房地产估价咨询服务行业对从业人员的需求是数量少、业务精、视野广。住建部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8月,我国房地产估价企业5500多家,其中一级房地产估价机构388家;房地产估价行业人员有30多万人,房地产估价师5.1万人,其中注册执业房地产估价师4.7万人。另外还有近3500家土地估价企业,4万多名土地估价师,其中2万多名注册执业土地估价师。考虑到大部分估价企业和人员资质双重性,从事估价业务的行业人员达40多万人。目前我国房地产估价企业的业务有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估价、房地产抵押估价、房地产转让估价、房屋征收估价、房地产司法鉴定估价等。但大规模的房地产开发结束后,将迎来房地产投资证券化时代。保险资金、社保基金、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及各种私募基金等投资房地产,均需要房地产估价咨询服务。此外,按照房地产市场价值每年征收房地产税,也是现代市场经济下房地产税收的未来趋势。随着估价企业转型、业务多元化发展,对从业人员需求的数量逐步下降,但要求一专多能,对未来发展趋势有准确的判断分析,特别是能适应大数据时代,估价业务新变革。
第三,房地产策划行业对从业人员需求呈现数量稳、实践强、跨界多。房地产策划行业是指由具有专业机构和人员全部或部分地介入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以提升房地产项目价值为目的,提供项目全程策划(土地政策建议、土地规划建议、经济评价、土地出让策略、市场进入战略、土地竞投策略、房地产项目开发策略、营销策划等)专业服务的现代服务行业。目前房地产前期策划业务被房地产估价咨询企业瓜分,营销策划业务被房地产营销代理企业分走,广告策划基本外包给广告公司,真正能做到房地产项目全程策划的企业寥寥无几。随着房地产开发规模的降低,房地产策划行业面临重新洗牌,但策划业务还是分布在不同企业,人才的需求还处于稳定。目前房地产策划企业与人员资质是行业自律管理,执业水准由市场决定,从业人员素质也是良莠不齐(企业和从业人员数量没有官方统计数据)。房地产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对房地产策划从业人员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房地产策划从业人员需要走出传统房地产业务类型,研究养老地产策划、健康生态地产、体育地产、旅游地产策划,房地产“互联网+”营销策划(微信公众号营销策划)等新的传播工具的运用策划,房地产资产运营管理策划,房地产证券包装策划等新兴业务。同时具有不同行业实践经验、不同专业背景的跨界人才将汇聚到房地产策划行业。
根据以上对房地产咨询服务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我们在人才培养的实践中,注重产教融合,发挥行业企业和学校各自优势,共同培养房地产咨询服务职业人,形成了“双主体合作育人、多学段工学交替、三阶段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众筹模式。通过专业与行业企业的结合,为房地产专业人才培养搭建平台,如房地产博览会、售楼部、精品小区、土地交易市场、房地产经纪门店、估价公司等,为学生实习实训提供场所;不同学期的课程教学组织根据教学内容,有计划组织学生体验购房、参观楼盘、楼盘解说、开发客源与房源、勘查现场、房屋查验、认识企业、名企宣讲、岗位认识、跟岗实习、综合实践、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等,实现课程教学项目工学交替、不同学段工学交替;校内教师、企业师傅、专业社团、行业协会协同配合,师哥师姐带师弟师妹共同提高,实现学生职业基本能力、综合能力、职业能力三级能力递进,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房地产经纪、房地产估价、房地产策划专业能力具有“互联网+”思维和房地产金融创新意识的房地产咨询服务职业人。
1、众筹校企合作,搭建“社团+公司”型人才培养平台
根据企业对房地产专业人才需求的特点,校内专业社团在专业团队教师的指导下,组织众多企业进入我们校内实训室进行展示和宣讲企业文化,学生和企业专业人员双向选择,师徒结对,利用“互联网+”课内外,多渠道互动学习。专业社团利用工作室与企业开展部分业务合作,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企业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互动和业务合作,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及对企业的认同感,增强了互信,便于选拔人才。具体见图2。
图2“社团+公司”型人才培养平台示意图
图1 高职房地产人才培养众筹模式示意图
2、构建基于房地产咨询服务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根据社会对房地产咨询服务基层专业人才的需求,我们合理定位高职房地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就是为企业培养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的置业顾问、估价员、策划员。遵循房地产咨询服务工作过程,序化课程内容,引入企业项目和企业培训课程内容,参照企业工作标准进行学业考核,形成了以房地产经纪实务操作、房地产估价、房地产投融资分析、房地产营销策划为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体系,同时开设了房地产互联网营销、互联网金融、房地产消费心理分析、客户关系管理等拓展课程,完善和丰富课程体系。
3、实施多学段工学交替的教学组织模式
根据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框架,编制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结合企业项目的进展实际,积极实施多学段工学交替的教学组织模式。在第一学期,主要是利用专业社团组织学生参加参观楼盘和房博会、企业宣传片和励志视频、专业讲座等使学生对专业、职业、企业、行业增强感性认识;第二学期,主要通过课程理论学习和课程实训,结合企业项目现场操作,企业人员和专业教师共同授课,教室和项目现场结合,使学生产生对房地产职业的认同感;第三学期,主要是利用暑假时间去企业亲身感受不同房地产职业岗位真实工作场景,增强对职业的认同感;第四、五学期,主要是通过专业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训操作,逐步熟悉房地产经纪业务、房地产估价业务、房地产策划业务流程,初步和不同企业不同岗位的专业人员接触,建立联系渠道,拓展专业视野;第六、七、八学期,通过跟岗实习、毕业综合实践、毕业设计、顶岗实习、毕业答辩等教学环节,校内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指导,接受职业训练,可以在不同企业、不同岗位轮岗实训实习,逐步对自己合理定位,并培养学生的情商和逆商,使之产生归属感、成就感、事业感,成为合格的房地产职业人。
4、打造具有内外兼修、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学团队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专业教学团队包含校内专业教师和校外企业师傅。由于房地产行业人才流动强的特点,校外企业师傅不稳定,需要建立拥有一定数量的动态兼职教师库,因此校内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极为重要。校内专业教学团队需要有会教学、懂科研、熟企业的专业带头人,有年龄结构、学缘结构、性别结构、学历结构、业务结构合理团队成员。团队成员不仅要与全国同类院校专业教师沟通联系,还要与行业企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交朋友,熟悉行业最新发展动态;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素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还要有爱岗敬业、爱心普照、乐于施教的平常心态。
高职房地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改革实践是专业建设的长期课题,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房地产咨询服务行业发展现状及各自院校的教学资源的地域差异性,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也不尽相同,实现人才培养途径也是各有千秋,但对学生因材施教的责任心、爱心是一样的,贯穿于培养的全过程,甚至走向社会后依旧存在。这可能就是高职人才培养始终不变的有效模式。
(注:本文系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14年度研究项目“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KT2014117)和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度教学改革项目“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HKYJG-2012-02)课题的最终研究成果。)
[1]王萍、胡旭: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为例[J].价值工程,2014(16).
[2]耿洁:构建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框架设想[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1).
[3]张景耀、戚基艳: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途径[J].高等教育,2013(12).
[4]陈解放:工学结合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陈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