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教委体卫艺处处长 王军
北京市教委:将足球纳入2016年中考体育选择项目
北京市教委体卫艺处处长 王军
本刊编辑部摄
校园足球应该体现出国家意识的特征,体现出教育功能的特点,体现出学校发展的特色。开展好校园足球,应该有机制、有政策、有队伍、有经费、有课程、有活动、有场地。围绕着校园足球开展的高度、宽度和维度,北京市教委体卫艺处处长王军在去年年底介绍了北京市有关校园足球的二十多项初步措施,但他强调,由于涉及相关很多部门,因此这些措施还在修改和完善中。
首先,完善北京市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吸纳北京市20个委办局全面支持校园足球的发展。其次,成立北京校园足球协会,通过社会力量的发展,推动校园足球的开展。
研究制定北京校园足球的五年发展计划。
2016年将足球项目,纳入中考体育,作为考试的选择项目。探索高中体育会考,进行足球项目的测试工作。发挥评价机制的导向的作用。
依托学校和社会的力量,在北京建立三个北京校园足球训练中心。通过训练中心,对所有的行政人员、教师、学生进行相关的培训。
将校园足球工作纳入评价督导机制,对突出的个人和学校进行奖励。
在小学、初中阶段现有的体育课中,设立一节足球课。经过两到三年的建设,通过学生参与课程,保证人数不少于十万人。
研究和制定不同的学段、相互衔接的足球教育内容和方法。组织推广现有的、先进的、易操作的教材。支持有条件的学校自主研发足球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用三年的时间,对北京市的体育教师,进行足球的专项培养计划。确保每所学校有一名体育教师,能够胜任学校的教学与训练。
聘请国内外足球的专家,北京高校的教授、高级足球教练,全面参与校园足球的发展。
加强和完善市级、区级、校级、班级四级联赛,每年全市学校比赛场次不少于一万场。
校园足球计划与北京市目前正在实施的课外计划结合。利用社会资源,推进校园足球的普及和提高。
利用寒暑假和双休日,开展学生自由组合,家长同时参与的亲子足球活动。
每两年举办一次“北京杯友好城市国际青少年足球邀请赛”,加强国际的交往和交流。
通过媒体加强对校园足球的宣传。我们将在北京人民广播电视台设立校园足球论坛,在北京电视台体育频道的黄金时间转播校园足球联赛。
在校园足球的特色学校中,设立学生记者站,培育一批校园足球小记者,开展“我眼中的校园足球活动”。
加强对北京奥林匹克教育体育后备人才的建设,加大对足球教育的力度,从梯队、场地、设施给予支持。
举办北京校园足球文化节,组织创编校园足球的舞台作品,加强校园足球的文化建设。把校园足球运动,提升到精神、文化层面。
预计在全市建立200所足球特色学校,在十个远郊的区县,全面实施校园足球工作。
在中小学开展校园足球之星,校园足球小大使评选活动,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本刊编辑部摄
广泛地开展足球夏令营、冬令营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各项素质。
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租用社会场所。在城区因地制宜,建立特色化的场地。在远郊区县,建立足球比赛场地。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支持三至六年级的小学生,在课余时间选择到北京市认定的体育俱乐部参加培训和学习,训练课时由政府给予补贴。
在部分的优质民办学校,尝试建立足球特色班,政府出资支持学生的相关费用。
每年设立专项的经费,用于校园足球的发展。要求各区县,安排相应比例的经费支持,保证校园足球的开展。